许愿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许愿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愿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分,每点2分
(一片晚霞的消失)15、晚霞象征那位从青年一直唱到老年的非常优秀的民歌手,
(2)消失是说这位民歌手在贫困生活和贫瘠文化土壤中最终失声(3)。
16、定了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
(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
(3)17、
(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
(2分)
(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
(1分)(母亲的中药铺)1答案示例:
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3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七里香花开)16.(共6分)以乡野那色彩绚烂,充满生机的美好春色与闹市的冰冷、孤寂形成强烈的对比;
(2分)突出对乡野五彩斑斓的春天的赞美,也包含了对空虚的城市的无奈与厌弃;
(2分)引出迷人的七里香,为下文张本。
(2分)(大意对即可)17.
(1)家乡的小山村被七里香环绕,构成了童年生活的花园。
(2)漫山遍野开满了七里香,让人沉醉。
(3)乡亲们剪七里香卖钱十分欢快。
(每点2分,共6分)18.(5分)表层意思:
以“七里香花开”为题,表明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和文章的切入点,揭示文章的写作内容。
(2分)深层寓意:
缅怀“七里香花开”的日子,呼唤“七里香花开”,希望再次看到大自然这美丽的景致。
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缅怀”、“呼唤”、“主题”各1分。
共5分。
(耕作的诗人)1⑴“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⑵“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得作品。
2①从其作品内容:
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人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
②从其人生经历:
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
③从其创作观:
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3⑴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⑵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⑶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⑷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
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生命的灯)1答:
盲人(1分)在黑夜(1分)打着灯笼(2分)(不超过12个字)2
(1)苦苦追寻的理想、信念往往寓于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事之中。
(2)为着别人,实际上也就会惠及自己。
(3)必须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1)以小见大,从瞎子点灯这样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2)叙议结合,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
(3)虚实结合,苦行僧由眼前的灯参悟到心中的灯。
(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其中每一点手法1分,简析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心中的芦苇)1、作者写了记忆中的芦苇、文学作品中的芦苇、历史上的芦苇、自己真正拥有的芦苇。
?
答对3点得满分。
每一点1分?
。
这样写熔现实与历史于一炉?
写尽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
有利于抒写由芦苇所引发的独特情感?
使文章更加丰厚?
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答对3点得满分?
2、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2分?
写出了芦苇的纤细和坚韧?
芦花的洁白光泽?
突出了芦苇的诗意美。
1分?
给人以丰富联想?
富有感染力。
3、“大寂寞”写出了屈原在自己主张无法获得当权者
采纳和时人理解后的孤独。
“湿湿”写出了屈原在污浊黑暗社会中的悲凉?
或沉重?
的心情。
4、这是一道探究题?
评分时注意扣住以下几个要点?
优美而富有诗意?
富有传统文化气息?
具有历史意蕴?
能引发人们丰富联想?
坚韧而有思想?
文中的芦苇是人格化了的?
寄寓了作者的情感。
每点1分?
如有新的理解?
只要言之成理?
也应正常给分
(墨乌镇)16.分析概括文章写作思路题。
解题思路:
抓段首中心句和定、状语。
①色彩:
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
②历史:
古老久远。
③人文:
江南的女子柔美,江南的人家平淡儒雅。
④水:
具有灵气。
17.作者感受题。
作者来乌镇看到的最初色彩也是他的最本质感受,“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沧桑和简朴”,乌镇简朴而不失厚重典雅是作者对乌镇最本质的感受,因为作者的其他写作都是顺着这条内线展开的,乌镇的其他方面如历史、人文都蒙上了这种色彩。
18.分析作者写作目的题。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我故乡湘西的水清澈甘甜”,写出自己家乡的水甘甜秀美,相比之下,作者认为“乌镇的水是浑浊的”。
作者以家乡水的清秀,反衬出乌镇水的特色,突出了“乌镇与水的关系,是血与水的关系,血浓于水,血也融于水”。
19.理解关键句。
乌镇是一幅画,里面的人都是这幅画的组成因素。
作者在这里想说,如果你留在乌镇,你将成为这幅画的组成部分,也就成了描写乌镇的文章的组成段落,表现了作者对乌镇的喜爱之情。
(园花寂寞红))11.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
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2分)。
12.前一次是实写(1分),后一次是虚写(1分)。
由实而虚,既突出了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2分),又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老友深切的怀念(2分)。
13.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2分);
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2分)。
14.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
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的作者的寂寞。
③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内心的寂寞。
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每点2分)。
(故乡的芦花)16.生活场景:
织网,采菱,摘莲,编织。
(答对一点给1分)
17.①以芦苇作人物活动的背景;
②以芦苇的生长过程为叙述的线索;
③以芦苇刻画(映衬、象征)水乡女子。
(答对一点给2分)18.对故乡自然纯朴、宁静淡泊生活的怀念;
对母亲及水乡女子勤劳品格的赞美;
对水乡人们之间那种纯朴、自由、恣意的感情的欣赏;
也有对芦苇减少流露出的淡淡忧虑。
(答对一点给1分)19.表现手法主要是衬托,以芦花衬托女
子的美丽,以男子的粗犷、笨拙衬托女子的柔美、灵巧。
另外,还用到借物抒情等手法。
(“表现手法”表述准确给2分,“赏析”到位给2分)
(心灵的篝火)1.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
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
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
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
3.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
【解析】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
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2在作者理解中?
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
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
其次?
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
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
最后?
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
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
而作者仍试图翻越。
【解析】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
5分是一个很暧昧的分值?
可能是答两点?
也可能是答三点?
从本文来看?
答三点较为稳妥。
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
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1[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
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
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
[解析]此题命题与答题都很规范,值得借鉴、反思。
所谓句子含义,一是要答出基本的意义来,二是更要答出句子的语境意义来。
同时要注意,凡要回答句子的含义,那是因为某个句子在语境中确实产生了某种含义,而这些含义常常也有赖于句子本身中的某些词语。
如此句中的“仿佛”与“仰着脸”:
“仿佛”,正说明并不是天天真的这样:
“仰着脸”,说明这是一种敬仰的姿态。
因此,回答此问题时,要答出这样的内涵来。
2[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3[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
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恬的追求。
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4
(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
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
生灵.
【篇二: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为自己祝福》阅读答案】
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
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
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
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
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
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
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
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
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
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
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
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
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
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
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
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
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
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
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
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
今天是你的生日?
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
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
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
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朋友,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阅读题:
1、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成绩直线上升,从自卑到自信,她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
请你简单概括。
2、请你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4分)
①于是大家淡淡地笑了笑,不了了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3、请说说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
4、女孩参加同学生日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女孩此时在想什么?
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她的心理活动。
5、文末画线句子采用了、的表达方式,请你仿造着一句式再写一个句子。
6、读完全文,从女孩的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女孩在二十岁生日时,通过自我祝福,自我鼓励,实现了转变。
2、①淡淡地用得好,写出舍友们对女孩的生日漠不关心。
②溢满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充满只是满的意思,(1分)溢满的程度更高,用溢满更能表现女孩无比幸福(1分).
3、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1分)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在困难无助的时候应该学会自我鼓励。
(1分)
4、略。
(评分要点:
写出女孩受冷落的忧郁。
2分,写出女孩的渴望及期盼。
2分)
5、议论(1分)抒情(1分)仿写:
略(2分)
6、人在身处困境的时候,(1分)应该树立信心,学会自强自立,(2分)坚韧不拔,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为自己祝福》,由查字典语文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语文网。
【篇三:
《饥饿的歌声》阅读答案】
/p>
土豆包包很繁琐,且费时费力,孤寂难耐,有时不留神,还会被磨板刮破手指,血洇出来时,米粒再也不想干了,却苦于母亲严厉的眼神。
这天米粒来了解救的人,是街道的曾阿姨。
曾阿姨一来,母亲绽开笑脸迎了上去。
曾阿姨对母亲说,听说你家米粒歌唱得好,我是特地来请她,水城之夏音乐会,想让米粒拿头彩。
母亲一听乐了,说,我家米粒唱得是好,但是你们那里供饭吗?
米粒一走,土豆包包没人做了,我家还有等着吃饭的呢。
米粒的母亲说着,眼光投向一直生病在床的米粒的哥哥。
曾阿姨忙道,就是因为供饭我才找米粒的,我知道你们家困难,粮食不够吃,米粒去练唱,半个月就可给你省下六斤粮食,那要顶多少土豆包包呀!
母亲不吭声了。
第二天米粒去练唱了。
米粒的嗓音,天生丽质,高音亮而圆,一般歌曲都是原调唱,唱郭兰英的《我的祖国》,根本不用降调,又柔又软,余音悠长,懂行的人闭眼一听,俨然在品尝郭兰英甜美的歌声,不由得对米粒刮目相看。
乐手们很久没听到这样的声音了,曲音一落,他们放下手中的乐器都不吭声了,他们完全陶醉了,他们被这小姑娘的歌声征服了。
曾阿姨站在一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虽不懂音乐,但米粒唱得好她还是知道的,乐手们发了愣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曾阿姨就当即许愿,米粒好好唱,音乐会若一举夺魁,阿姨推荐你去文工团。
曾阿姨的话,搅动起米粒的心思,她做梦都想上文工团,那样她就不用天天做土豆包包了。
米粒高兴得唱了一首又一首,她的嗓音适应能力强,能唱反串,把胡传魁和阿庆嫂,还有刁德一的唱腔唱得惟妙惟肖。
食堂里吃得好,每顿一个菜,两个馒头,米粒就想到了哥哥。
哥哥瘫痪在床,从没吃过白面馒头。
米粒一想到他,就吃不下去了。
就和曾阿姨提出,能不能把自己的另一个馒头,带给自己的哥哥。
若是别人,曾阿姨不会同意,但是她是米粒,音乐会最有希望得大奖的歌手。
曾阿姨就点头了。
从这天起,米粒每顿都吃一个馒头,把另一个馒头留给了哥哥。
一个馒头很快就消化完了,米粒会很快感到饥饿,但她会转移方向,她一饿就唱歌,一唱歌就什么都忘了。
这办法很帮米粒的忙,既赶跑了饥饿,还把歌越练越好,米粒成了大家的宠儿。
一转眼,水城之夏音乐会临近了,排练也在紧锣密鼓中。
这天彩排,彩排实际就是领导检查节目。
曾阿姨对彩排十分重视,她说,主管文化的县长前来观看,文化局长前来观看,这次演出,不亚于正式演出。
米粒第一次上台,曾阿姨鼓励她,好好唱,县长看你唱得好,会特批你去文工团。
米粒是个孩子,只要能去文工团,她什么都不害怕,别说在台上唱一两首歌。
米粒的放松果然让她声名鹊起,歌声像一只漂亮的鸟,飞向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让人久久挥之不去。
县长上台和演员合影时,特意拉过米粒,问寒问暖,还让摄影师给他们单独摄了一张。
曾阿姨对米粒的表现,别提多高兴了。
三天以后音乐会开始了。
演出顺序排在下午。
曾阿姨为鼓舞演员的士气,中餐特地由馒头改成面条。
又特地把米粒和一个小演员单独安排在一张桌上。
可是那小演员突然肚子痛,面条都没吃,青着脸回去了。
米粒很惋惜那碗面条,若是馒头,她会给哥哥留着。
小演员突然掉队让曾阿姨很是不悦,但一想到有米粒顶着,能一俊遮百丑,曾阿姨一心
的乌云也就散了。
可是事情往往不随人愿,往往都是指儿不养娘,指地不打粮。
谁都没想到这么有优势的米粒,会意外地把这次演出搞砸了,米粒在演唱时高音区根本就没上去,而且声音喑哑,还出现了破音儿。
曾阿姨失望了,当时就撂了脸子。
米粒自己也失望,下了台妆都没卸,一个人哭着回家了。
不用说去文工团的事也泡汤了。
米粒又开始做土豆包包了,任谁也问不出她败场的原因,成为一个谜。
一直到十年后,米粒考上了音乐学院,偶然的一次机会,米粒遇到当年的一位乐手,乐手请米粒吃饭,席间问起了这事,米粒听了乐手的话,神情怅然了许久,最后才幽幽地说:
那碗面条,扔了真的太可惜了。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米粒不想跟母亲在家里做土豆包包,做土豆包包繁琐又费时费力,而且不小心会刮破手指,表明米粒不爱劳动。
b.文中“歌声像一只漂亮的鸟,飞向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米粒歌声的优美动人。
c.母亲不让米粒去唱歌,因为唱歌就不能做土豆包包挣钱,无法补贴家用,但是,听到可以供饭就不吭声了,这说明母亲很小气。
d.米粒每顿饭可以有两个馒头,但是,她想到瘫痪在床的哥哥从没有吃过馒头,就留下一个给哥哥,这事破例得到曾阿姨的同意。
e.米粒在音乐会上败场,令曾阿姨很失望,没有去成文工团,后来考上了音乐学院,揭开了谜底,“饥饿”是她败场的主因。
(2)“曾阿姨”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分)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米粒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8分)
阅读答案
(1)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
答a、c不得分。
(e“‘饥饿’是她败场的主因”分析不全面,米粒当时爱惜一碗面条,不舍得扔,就自己吃了,影响了唱歌,导致败场。
a“不爱劳动”错,无中生有。
c“母亲很小气”错,这是生活拮据贫穷使然)?
(2)①故事的见证者。
米粒出去唱歌、练歌、演出、败场都有曾阿姨身影,她见证了米粒的所作所为;
②线索人物。
曾阿姨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每点3分)?
(3)①米粒的嗓音高而圆润,歌声甜美:
该段侧面描写乐手们“不吭声”“完全陶醉”的情态,再现了米粒嗓音丽质、高亢、圆润和歌声甜美动人的特点。
②善良,疼爱哥哥:
该段写米粒吃馒头时想到瘫痪在床的哥哥从没吃过馒头,就节省一个馒头留给哥哥吃,表现了米粒的善良和对哥哥的疼爱。
(每点3分)
(4)示例:
观点一:
不可以删去。
理由:
①最后一段写米粒十年后考上了音乐学院,使人物的结局出现了喜剧性;
②“那碗面条,扔了真的太可惜了”照应了前文的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提升了人物形象;
③米粒说出了那次音乐会败场的原因,揭开了谜底,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④形成对比,命运改变,升华主题。
观点二:
可以删去。
①小说开端于做土豆包包,结束于唱歌败场,再次做土豆包包,情节完整,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②不揭开谜底,说出败场的原因,让读者去思考,留有悬念,有余味;
③不写米粒十年后考上音乐学院,不揭开谜底,增强故事的悲剧性,使读者产生同情;
④揭开谜底,使故事情节过于直白。
(其他答案,紧扣文本、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