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716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663.50

5.1

1.00

5

化肥(折纯)

665.13

977.00

46.9

7.99

6

尿素(折纯)

326.86

424.50

30.0

5.40

7

硫酸

450.57

554.30

23.0

4.2

8

农药

10.90

48.40

340.0

34.26

9

乙烯

83.77

87.90

0.93

10

甲醇

37.38

336.00

798.8

55.46

11

醋酸

9.30

69.60

653.0

50.70

12

塑料

202.49

368.20

81.7

12.75

13

PE

47.15

88.10

86.6

13.36

14

PP

38.30

68.00

77.5

12.67

15

PVC

91.61

96.50

4.8

0.85

16

合成橡胶

20.72

49.60

141.3

19.26

17

轮胎外胎

万条

12573.87

29852.90

137.4

18.88

18

子午胎

2376.88

10841.60

356.1

35.46

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4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1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40%和151%。

“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0亿元,投产和开工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项目,如,青岛1000万吨大炼油、青岛丽东100万吨芳烃、山东海力30万吨己二酸、兖矿国宏50万吨甲醇、兖矿国际200万吨焦碳和2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三角集团1200万条和玲珑集团10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华鲁恒升20万吨醋酸等。

(二)结构进一步优化。

1.区域布局趋于集约化。

化工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式、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齐鲁化学工业区、东岳氟硅材料工业园、潍坊盐化、兖矿煤化工、临沭复合肥、广饶轮胎等特色园区快速发展。

形成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轮胎、氯碱、化肥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2.骨干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石油化工、专用化学品、橡胶加工、化肥四个骨干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70%以上,在国内同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中,轮胎、烧碱、化肥2010年的产量、经济总量及效益都位居全国首位。

3.产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传统行业中高档次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高中端产业发展加快。

高浓度化肥的比例由88.4%提高到95%、离子膜烧碱从20%提高到63%、橡胶行业中的子午线轮胎国内总量第一,由于轮胎总量大,子午线轮胎子午化率为36.3%。

石油化工、煤化工两个产业加快了高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潍坊、烟台、日照、东营、青岛等地利用进口轻质油裂解制烯烃和芳烃及碳四、碳五进而生产合成橡胶、高纯异丁烯等初具规模;

地方石化企业加快了重质油深度催化裂解、深度催化裂化、液化气分离等深度加工进度,发展了丙烯酸及酯、丁辛醇、苯乙烯、甲基叔丁基醚、环己酮、己二酸、顺丁橡胶、异戊橡胶、航空及其它高性能轮胎用芳纶及芳纶复合帘子布、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乙丙橡胶、聚异丁烯等产品。

煤化工行业由发展初级原料型产品向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产品转变,发展了聚甲醛、乙二醇、酚醛树脂、针状焦、醋酐、干法乙炔制醋酸乙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产品。

在有机氟、有机硅、新型合成材料等产业方面,培育了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东岳集团建成了世界第二套50吨燃料电池离子膜所需的全氟磺酸树脂生产装置,开发的全氟磺酸羧酸复合膜成功应用于万吨氯碱装置,打破了国外对氯碱用离子膜技术的长期垄断。

离子膜实现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此种产品的国家,其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烷、二氟乙烷、二氟一氯乙烷、五氟乙烯等绿色环保制冷剂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氟橡胶等有机氟材料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潍坊亚星CPE改性材料生产规模达到18万吨,产品品种由引进时的5种,现在已发展到了30多种,成为世界上此类弹性体材料产销量最大、拥有品种最多的企业;

招金膜天拥有中空纤维超滤/微滤膜、热致相分离微孔膜、七孔膜、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国际分离膜最优制备技术,具备年产中空纤维超滤、微滤膜面积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是国内系列膜分离组件品种最多的企业。

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中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增多,染料发展了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特种功能的品种,涂料发展了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氟碳涂料等。

新领域精细化工中塑料助剂、橡胶助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剂、生物化工等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塑料助剂、橡胶助剂、发酵法长链二元酸在规模和品种上都具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化工新材料中的氟材料、硅材料、聚氨酯材料、膜材料、液晶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等,在技术、产能等方面都居国内领先水平。

4.企业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比2005年增加2321个。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40个,其中过100亿元的18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31个和13个。

创建了一批能够体现我省石油化学工业水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全行业中国名牌产品达到20个,省名牌产品217个。

大型企业集团对全行业的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质量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强等都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

战略性整合取得新的成效,与中国海油、联想控股等央企、阳煤和晋煤等资源型企业的重组取得重要进展,为省内有关化工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围绕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一批卫星型企业,企业之间及校、企、院、所之间的战略性联盟初见端倪。

(三)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科研、设计、教育等发展迅速,投入逐年增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个、省级农药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现已分别达到12个和88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达到2个。

突破了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应用了大批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了大氮肥国产化、煤制油、煤电化多联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干粉煤加压气化、磺酸树脂及离子膜、干法乙炔、大型甲醇和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异戊橡胶、新型肥料、C4/C5分离与合成、轮胎生产信息化、碳纤维、芳纶等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烟台万华MDI制造技术、三角集团工程子午胎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两个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全国化工行业多年来一等奖项的空白。

“十一五”期间,还有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4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淄博东岳、烟台万华等16家企业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四)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一系列部署,以推行节能标准限额、推广实用节能减排技术为重点,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单位产品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有所下降。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

在石化行业中推广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在氮肥行业推广污水“零排放”技术和合成氨节能改造综合技术,在磷肥行业推广磷石膏生产磷石膏板的技术,在硫酸行业推广中、低位热能回收技术,在氯碱行业推广干法乙炔技术等。

通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我省化工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列入省重点控制耗能的合成氨、烧碱、纯碱、轮胎等10项产品单位能耗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合成氨中型下降7.95%、小型下降15.69%、原油加工下降6.92%、乙烯下降8.64%、烧碱下降14.8%、纯碱下降17.2%、轮胎下降23.97%、钛白下降21.17%。

兖矿鲁南化肥厂的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获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16家企业获山东省节能优秀企业,海化集团等7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循环经济企业。

(五)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54个,实际到账资金25亿美元,比“十五”增长56%;

完成出口交货值2542亿元。

美国杜邦、伊士曼、意大利倍耐力、韩国SK、德国道达尔、赢创(德固赛)等世界知名公司和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工等国家大型企业在我省设立了合资合作企业后,继续加大投资,扩大规模;

联想控股、新奥集团、泛海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入驻山东化工,对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全省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一些主要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结构性问题较突出。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的产品较少,致使产品雷同、工艺雷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

三是发展模式还不适应现代化工发展的趋势,企业集约化程度低,简单的产能扩张仍然是实现发展的主要手段,科学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四是缺乏发展后劲,由大变强的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炼化一体化的石化工业进展不大,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发达国家的大型化工公司在全球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市场的最佳组合,加快将原料供应基地转移到中东,将产品生产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

我国主要以产品出口的形式参与国际化工市场分工,是中低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二)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

发达国家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清洁生产。

二是开发多种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和化学品的开发等。

三是产品的开发重点转向技术含量高、回报率好、具有前瞻性的产品领域,而技术的开发重点转向大型化生产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新催化技术、绿色化学品技术、替代能源和替代石化原料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等方面。

我国化学工业处在产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以及化工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将是发展的重点。

(三)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世界大型石化公司一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向生命科学、生物化工、特种新材料等高端产品领域发展;

三是大型石油公司整体合并,进一步强化其在优势领域的主导地位。

我国的大型石化公司也在不断强化其核心业务。

(四)“绿色”化工成为重点。

一是开发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及绿色化学品。

二是发达国家继续缩减基础原料、能耗和污染较高的产业。

三是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四是基地化、园区化发展步伐加快。

 

2015年国内主要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单位:

万吨、万条

类型

2009年(消费)

2010年

2015年

“十二五”增长率

炼化

成品油(汽煤柴)

22062

23830

29700

4.5%

乙烯当量

2400

2450

3150

5.0%

丙烯当量

1950

6.0%

对二甲苯当量

1080

1150

1480

5.5%

合成树脂

聚乙烯

1548

1550

4.7%

聚丙烯

1232

1240

1650

5.9%

1055

1180

1600

6.3%

ABS

390

500

5.1%

聚苯乙烯

385

395

460

3.1%

合成纤维

涤纶

2120

2200

2800

4.9%

锦纶

137

145

170

3.2%

腈纶

80

90

105

丁苯橡胶SBR

112.2

115

140

4.0%

丁二烯橡胶BR

76.7

84

98

有机原料

PTA

1608

1720

6.9%

1661

1900

3500

13.0%

295

300

5.4%

乙二醇

792

800

1020

苯乙烯

644

690

880

苯酚/丙酮

214

235

310

5.7%

丙烯腈

155

165

210

无机原料

1772

1850

2350

1742

1940

4.8%

6240

6250

6570

1.0%

电石

1500

1700

2300

化肥

5164

5160

5420

6490

6562

6899

1.00%

其中氮肥

4664

4710

4930

0.92%

磷肥

1348

1362

1430

0.98%

钾肥

478

490

539

1.92%

精细化工

120

128

168

5.6%

涂料

770

810

1160

7.5%

染料

56

58

70

3.7%

食品添加剂

340

350

7.4%

饲料添加剂

345

430

4.2%

表面活性剂

240

250

7.0%

轮胎亿条

2.70

2.85

4.00

新材料

工程塑料

218

380

10.1%

有机硅单体

95

180

13.6%

聚四氟乙烯

4.4

6.0

6.4%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化工园区,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积极实施高端高效高质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实现山东化工由大变强。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行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2.聚集发展原则。

加快优势产业的区域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3.自主创新原则。

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应用新工艺和新装备、开发新产品,提升行业素质。

4.国际化原则。

加强与跨国企业战略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支持我省成熟技术、过剩产能向境外转移,推动化学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目标。

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000亿元,年均递增12%;

实现利税3200亿元,年均递增10%;

实现利润1700亿元,年均递增10%。

其中:

化工行业(不含原油开采)完成销售收入25200亿元,年均递增12%;

实现利税2200亿元,年均递增10%;

实现利润1300亿元,年均递增10%。

四、发展重点

(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构建“一带四区五个集群”,即建设沿海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产业园区带,鲁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大企业辐射带动型化工园区、结合城市规划搬迁改造型化工园区、省外化工产业区,发展轮胎、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肥五个产业集群。

1.沿海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产业园区带。

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利用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大型原油码头、液体化工码头等有利条件,发挥辐射华东、东北地区市场和连接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优势,建设炼化一体化的大型石化装置,进口石化原料发展大规模的后加工产业,整合区域内化工企业。

加强与央企合作,努力引进跨国石化公司,提升石油化工产业。

建设青岛、东营、威海镆铘岛、日照、东明五个现代石化产业基地和潍坊、滨州、烟台三个石化特色产业园区。

发挥盐卤资源、油气资源、港口资源、化工园区和骨干企业的基础优势,加快海洋化工产业向化工园区聚集和企业间的整合,搞好与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的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集聚式发展海洋化工产业。

发展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国海洋化工(寿光)产业基地、昌邑卜庄化工产业园、鲁北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棣盐化工业园区、沾化城东工业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经济开发区、平度新河化工产业集中区、烟台化学工业园、莘县古云现代盐化工基地、阳信海洋化工产业基地等海洋化工产业园区。

2.鲁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

有效整合煤炭、水、土地、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强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集聚式发展煤化工产业。

依托骨干企业,以先进煤气化为先导,稳步发展清洁能源、碳一化工、煤基烯烃、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链,加强与石油化工的结合,建设滕州、薛城、山亭、邹城、兖州、金乡、菏泽开发区和巨野、郓城、新泰十个现代煤化工园区,建成国家级鲁南煤化工基地。

3.大企业辐射带动型化工园区。

发挥齐鲁石化、鲁西化工、华鲁恒升、三角集团、玲珑橡胶、东岳化工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大、产品种类较多、公用和辅助设施较齐全的优势,利用其衍生产品和外部配套产品较多的条件,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靠近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体系,构建大企业辐射带动型化工园区。

4.结合城市规划搬迁改造型化工园区。

以有关经济开发区中的化工区为依托,集中进行化工企业搬迁,并依产业链关系合理布局和进行产品升级改造、企业优胜劣汰。

以搬迁改造为机遇,高起点、规范化地建设符合其内在要求的化工园区。

5.省外化工产业区。

制订财税、土地、人员安置、信贷、项目立项、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政府推动与企业意愿相结合,加快氮肥等过剩产业向具有资源优势、电力价格较低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转移,在新疆、青海、内蒙、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通过搬迁改造,在省外建设新的产业区。

6.产业集群。

(1)轮胎产业集群。

依托青岛、烟台、威海的轮胎生产传统优势,发挥广饶的轮胎生产后发优势和菏泽橡胶助剂的配套优势,以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五大中国名牌为带动,综合运用人才、科技、装备制造等力量,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打造具有全球较强影响力的半岛地区、鲁北地区、鲁西南橡胶助剂产业集群。

(2)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依托齐鲁石化公司、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中海油、中国化工等央企的带动,发挥地方炼化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优势,利用优越的港口条件,吸引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入驻,建设和扩张炼化一体化装置,培植从炼油、乙烯、丙烯、芳烃等原料产品到精细化工等产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淄博、青岛、东营石化产业集群。

(3)煤化工产业集群。

依托兖矿、新矿、淄矿、枣矿、肥矿、海化集团、联想控股公司、铁雄能源集团、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资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综合基础,发挥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中心、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公司的科研优势,加快推进煤化工初级产品深加工,搞好与石油化工产业的有机衔接,拉长、增粗产业链,打造具有山东独特煤化工产业特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枣庄、济宁、菏泽、新泰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4)氯碱产业集群。

依托潍坊、滨州、东营、莱州的原料和港口资源基础,发挥万华集团、东岳化工集团、亚星化学等在聚氨酯新材料、氟硅材料、橡塑材料等新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进一步搞好盐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的结合,做强做大氯、氟、硅系新材料产业,发展烟台地区聚氨酯新材料集群、黄河三角洲地区氯碱集群、鲁中地区氟硅材料产业集群。

(5)化肥产业集群。

依托华鲁恒升、中化平原化肥、鲁西化工、山东瑞星、肥城阿斯德、兖矿鲁南化肥、兖矿峄山化工、恒通化工、联盟化工、安丘奥宝、明水大化、施可丰、金正大、金沂蒙等大型骨干企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挥我省在大氮肥国产化、氮肥生产技术及管理、缓控释肥研发与生产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原料、动力、产品三项结构调整,打造鲁北地区、鲁西地区、鲁南地区、鲁中地区化肥产业集群和临沂新型肥料产业集群。

(二)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全省化学工业发展的主体;

壮大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新材料企业集团,形成全省化学工业新的增长点;

发展一批围绕大企业、主产业链进行专业配套、精深加工的中小企业,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兼并重组和落后淘汰,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在石油化工行业,以齐鲁石化公司、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中石化济南石化公司、滨化集团、东明石化、利华益、昌邑石化、垦利石化、金诚石化、华星石化、正和集团、弘润石化、海科集团、海化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炼化一体化进程,做大做强。

鼓励和支持其它炼油企业进入骨干企业集团,围绕其主产业链发展配套及精深加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组织结构。

在轮胎行业,以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金宇、西水、永泰、泰山轮胎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

鼓励和支持其它轮胎企业进入骨干企业集团,配套生产品牌产品、轮胎翻新、骨架材料、炭黑、助剂、机械、模具等,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五大中国名牌为纽带的企业组织架构。

在氯碱行业,以烟台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