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28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

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 文学艺术

1.文学

2.艺术

(1)书法

(2)绘画

(3)石窟艺术:

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

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 科技

1.魏晋南北朝

2.隋唐

四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东传

(1)高僧来华:

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西行取经

①东晋的

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②唐朝的高僧

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唐朝高僧

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如日本的高僧

空海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1)唐都城

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两国文化受到唐朝的巨大的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

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思考探究1]“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吗?

金版点拨:

“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是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

[判断正误]“三教合归儒”是三教合为一教。

(×

“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但不是三教合为一教。

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们一方面抨击佛、道,另一方面又以儒家学说为主,融合佛、道思想精华解释儒家义理,形成新儒家思想,为传统儒学增加了新活力,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思考探究2]李白、杜甫的诗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

李白生活在盛唐,其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其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时期的战乱、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作者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思考探究3]唐朝文学发展为何出现高峰?

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中外交流的繁盛、安史之乱等为文学创作提供大量素材。

[知识拓展]我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点

以佛教雕塑群像为主,而佛教造像又与人性结合;

塑像内容、形象与现实紧密结合;

所塑佛国世界等级森严,以佛为中心,形体格外高大突出,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等,按等级逐渐低矮,侍立两旁,如众星托月等,早期塑像以彩色为主。

[知识拓展]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唐朝时期综合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先进;

经济发达;

科技先进;

文化繁荣;

对外开放包容;

交通便利等。

主题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冲突与交融

一 ①(《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

②《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晋朝]葛洪《抱朴子·

外篇·

自叙》

二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③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

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入于彼,必出于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噫!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韩愈《原道》

 史料一中①和②,体现了儒、道融合的现象。

史料二中注意③。

 

(1)根据上述史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象。

金版参考:

文化现象:

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韩愈对佛教传播的心态如何。

其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态度:

对佛教的盛行深感忧虑,极力提倡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异端邪说的盛行。

实质:

说明当时社会上三教并行,佛、道对儒学正统地位形成冲击。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佛、道盛行,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引佛、道理论来发展自己,最终发展为“三教合一”。

(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作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

 主题二中外交流

一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

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

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摘编自魏承思《论唐代文化政策与

文化繁荣的关系》

二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

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史料一可根据句号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结论,第二层是表现,第三层是影响。

史料二可根据句号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外来文化对中国影响,第二层是唐文化代表,第三层是玄奘西行的使命,第四层是唐文化对外影响。

 

(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表现:

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

原因:

唐朝推行开放和开明的对外政策;

唐朝国力强盛,昂扬自信;

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能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

(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朝文化的特征。

兼收并蓄,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推动唐文化发展,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亚影响深远。

 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原因

(1)政治:

唐朝(前期)国力强盛,政局稳定。

(2)经济:

经济繁荣。

(3)文化:

文化发达且实行开放政策。

这三者使唐具有极强吸引力。

(4)交通:

交通便利,海上丝路、陆上丝路畅通,这使中外交流很方便。

(5)其他:

其他国家相对落后,为促进本国发展,积极学习唐文化制度。

莫高窟敦煌图案的文化价值

敦煌图案充满异域色彩,其中融合了大量外来风格图案,既闪现着希腊建筑伟大的雕刻、犍陀罗艺术的灵光,又隐含阿拉丁神灯的神秘世界,甚至还可以触及古埃及的文化脉搏。

敦煌图案蕴含独特的异域风情,外来图案题材和风格对敦煌图案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一些经典造型元素、组织结构及设计方法,不断渗透到本土图案艺术中,在新的文化环境涵养、激发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敦煌图案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形态,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其内在美学意义和精神,既要看到它的整体性,同时也要关注其与异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等现象。

敦煌隋唐时期的纹样呈现多元姿态,动物纹饰、植物纹饰、神话佛教纹饰、几何纹饰等自由组合,融合了大量的外来纹样题材。

——陈振旺《莫高窟隋唐图案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交流》,

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课堂跟踪训练

1.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

这主要反映了(  )

A.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趋势

B.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答案 A

解析 《孝经》是儒家经典,《老子》是道家经典,《法华经》是佛家经典,材料体现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故A项正确。

当时是三教合流,并不是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故B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南朝人对外国文化的热衷,故C项错误;

佛教不足以与当时儒家思想相抗衡,故D项错误。

2.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答案 C

解析 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

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2019·

天津六校联考期中)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

该画卷最可能是(  )

A.《禹贡地域图》B.《女史箴图》

C.《齐民要术》D.《送子天王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故B项正确。

A项为西晋裴秀所制地图,排除;

C项为北朝贾思勰所著农书,排除;

D项为唐代吴道子所做,排除。

4.下面有关隋唐文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已出现雕版印刷术 ②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③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④顾恺之“以形写神”作《女史箴图》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均是隋唐时期的成就;

裴秀是西晋人,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故排除③④。

故选A项。

5.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说明唐朝(  )

A.对外交往的活跃B.国力世界第一

C.控制了整个亚洲D.只与亚洲往来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曾经来过唐朝,故A项正确。

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

课时作业

1.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B.两汉之际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2.唐朝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用儒学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对佛教的观念。

其出发点是(  )

A.调和儒佛道三者关系B.应对佛教和道教挑战

C.推动理学体系的形成D.巩固儒学的主流地位

答案 D

辽宁朝阳期中)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

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

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

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文学艺术的多元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D.三教并行的局面

解析 “飘飘欲仙”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的是儒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称诗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所以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三教并行的局面,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仅仅是诗歌,并未体现出文学艺术的多元,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对外交流的问题,也未体现出社会经济的繁荣,排除B、C两项。

4.(2019·

辽宁凤城月考)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

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解析 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排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故选B项;

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排除。

5.(2019·

辽宁阜新月考)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

由此可知(  )

A.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B.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

解析 材料“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表明唐末军事上使用火药,A项正确。

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东晋时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火药的发明,D项错误。

6.(2019·

辽宁阜新月考)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下图所示《多宝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分析其特点是“肥硕健壮、雍容大度、敦厚雄浑”,如“蚕头燕尾”。

如鉴定结果是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

D.唐代吴道子

解析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造了“颜体”,与材料所述特点一致,故选B项。

王羲之是以行书著称,从图上看是楷书,A项错误;

柳公权的字骨力劲健,与材料所述不符,C项错误;

吴道子是画家,D项错误。

7.(2020·

北京西城期末)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七位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雕版印刷术发明并广泛地使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南朝祖冲之,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②③正确;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①④错误。

故选C项。

8.(2019·

山东烟台期中)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  )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

C.《千金方》D.《唐本草》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故选D项。

9.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空海来华求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西藏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属于域外民族,③错误;

①②④均正确。

故选D项。

10.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

“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是中外交往出现繁荣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

A、B、C三项是唐朝中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11.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

“玄,谓之深者也。

”“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

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这表明魏晋玄学(  )

A.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

C.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

D.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

解析 根据“玄学出自《老子》”“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可知,魏晋玄学是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故选C项。

A、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材料中玄学从道家的角度解读儒学,发展了孔孟思想,排除B项。

12.(2019·

山东济南期中)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

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解析 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等石窟”反映的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这说明了当时佛教影响扩大,故C项正确。

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故排除B项;

从魏晋开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经济影响力有所下降,故D项错误。

13.(2019·

山东济南期中)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

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

这反映了(  )

A.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

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

C.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

D.儒家思想观念受到了佛道挑战

解析 根据材料“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并用,故《木兰辞》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B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民族交融的趋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C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4.“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A.北魏民族大交融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贾思勰是南朝的农学家

解析 材料“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反映了民族大交融的发展,故选A项。

B、C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

D项与史实不符,贾思勰是北朝人,故排除。

15.(2019·

辽宁朝阳月考)隋唐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和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文化的特征是(  )

A.高度繁荣B.吸纳、融合

C.世界领先D.影响巨大

解析 “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体现出其吸纳异域文化的特征,“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体现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征,故选B项。

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6.(2020·

海南临高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

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

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

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

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很多科技领先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荣光。

请完成下列图表。

时间

人物

成就或地位

东晋

“书圣”

北朝

贾思勰

《②》

西晋

《禹贡地域图》

唐朝

孙思邈

《④》

答案 

(1)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

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

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

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

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①王羲之 ②齐民要术 ③裴秀 ④千金方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概括即可。

(2)问,结合所学填写即可。

1.(2019·

山东济宁期末)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

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

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

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

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解析 根据“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可知,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所致,故选B项。

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

三教合一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

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

2.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重视实践的科学倾向

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解析 “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材料“仁术”“人命至重……德逾于此”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教化病人的心理的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B项错误;

C项材料未反映,排除。

山东宁阳期中)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

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文献史料有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