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493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docx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5

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英文名称:

MedicalImagingTechn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总学时:

90学时讲课学时:

5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36学时

学分:

6学分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专业

选修课程:

电子学,医用物理学,影像诊断学等

大体要求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就学科本身而言,介入放射学的范围就超级普遍。

按照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进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总学时为9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

X线检查技术、医用X线诊断装置、胶片冲洗原理及乳腺摄影、CT线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其中安排56学时理论教学和34学时实验实习。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的大体内容,并通过实习课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并争取学习必然的实验方式。

本大纲按照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动身的原则,便于同窗学习。

由于今世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速,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大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进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窗参考。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X线检查技术是一门应用X线检查设备,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取得影像诊断医生所需资料的检查技术,X线检查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是一门既有较系统的理论又实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传统X线摄影技术、现代运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技术与数字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熟悉,培育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影像职业技术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大体要求

主要教学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与现代数字X成像技术的大体原理、检查方式等内容,使本专业学生为此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重点:

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与现代数字X成像技术的应用。

偏重于考核学生对医学影像的检查技术应用的掌握和了解,增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学时安排:

理论课:

14学时,实习课:

8学时。

教学课时分派

序号

章节内容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讲课

实验

合计

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因素

2

1

3

第二节

普通X线摄影

6

3

9

第三节

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

2

2

4

第四节

造影检查

2

1

3

第五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简介

2

1

3

合计

14

8

22

四、教学内容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X线成像大体因素

了解X线影像的形成与信息影像的形成和传递、掌握组成X线照片的五大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散射线的产生和消除及与照射野的关系,重点掌握如何正确选择摄影的条件。

第二节普通X线摄影

了解透视检查的目的、方式及适应症,重点掌握X线摄影条件计算方式及其应用,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大体概念,解剖关系,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各系统的摄影位置。

第三节数字X线成像技术

掌握CR系统的大体组成和工作原理、DR的大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四节造影检查

重点了解对比剂的种类、对比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规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方式。

第五节X线影像质量评价

了解如何评价影像的质量及影像质量管理。

执笔人:

李丛林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医用X线诊断装置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1、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该课程是影像专业技术学中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影像专业离不开设备。

必需通过医用X线诊断设备的结构和大体理论的学习,才能够应用大体理论原理知识,掌握X线机的构造特性,组成方式,应用范围。

掌握在临床应用中的正确利用,注意事项及日常保护。

X线机是带有辐射源的设备,要教会学生正确利用,保证医患的安全防护。

X线机又是较昂贵的装置,设备精细,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涉及多学科。

由高端的技术组成,通过学习,掌握大体原理,才能正确安全的利用,提供诊断需要的X线影像资料,也才能准确操作利用,保证设备的安全。

X线设备又是电路较复杂,电压较高的设备。

通过大体电路分析,学习高压电路的大体知识和防范办法,才能明确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总之X线设备是影像专业学生进入临床第一要掌握的知识,才能安全准确的利用设备。

2、对知识,能力,目标及对后续课程影响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X线设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的利用X线设备学习的目标,才能对X线技术学其余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道设备原理才能利用,才能通事后续投照技术其余课程的学习。

最终达到临床所需要的影像资料和技术操作。

二、教学大体要求

一、重点:

从理论上掌握X线机的组成,类型,原理。

重点包括:

(1)X线管的结构,原理,电气和结构参数,利用的注意事项。

(2)高压发生装置的大体原理结构,组成,电路分析和安全利用。

(3)控制装置的组成,大体结构,原理,典型电路分析,主要电路,kv,ma,s的电路控制讲解。

通过以上重点大体掌握X线机的原理。

二、难点:

电路分析较为复杂,专门是对医学生更难,只能分析较简单的电路,又是最重要的,通过举例,实物的对应,从而使学生理解掌握。

3、方式和教学手腕:

以大课教学基础理论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习课,并以实例教学临床应用X线机的特点,注意事项及应用技术,掌握大体原理。

注重平时的考核,提问,充分应用实习课使学生从理论上感性的进程掌握X线设备。

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反复的学习掌握大体知识。

三、学时安排:

理论课:

10学时,实习课: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第一节医学影像进展历程

重点:

了解医学影像进展的进程,X线设备的问世成立和基础,对影像诊断的意义和进展进程。

重点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进展状况及新技术的应用,云南及地方的进展进程和现状。

考核要求:

了解

第二节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重点:

熟悉影像信息的成像载体。

共分六类,重点X线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

考核要求:

熟悉

第三节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重点:

熟悉图像的存储,利用及PACS主要组成部份。

包括图像传输装置,图像数据库,数据通信网络,显示工作部,通信格式。

考核要求:

熟悉

第二章诊断用X线机

第一节概述

诊断用X线机的进展与现状,组成,各类型X线机的分类,特点,应用范围,结构。

重点:

各类型X线机的应用范围,特点,结构。

考核要求:

掌握

第二节诊断用X线机的组成

诊断用X线机技术含量越高,产品规模益扩大,专用机慢慢进入各类型化医院,医生为扩大利用范围和发挥专机专用的特点,分类加倍细化专业。

重点别离讲述:

心血管专用机,数字胃肠机,全身血管造影机,数字乳腺摄影机,床旁数字X线机,口腔科专用机和常规用X线机的组成、结构、大体原理及各类机械装置和辅助设备的组成。

考核要求:

熟悉

第三节X线管

X线管是X线机重要组成部份之一,价钱昂贵,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种类繁多。

重点:

X线管的结构、电气参数、电路分析、利用常规、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掌握

第四节高压发生装置

高压发生装置是提供X线管的管电压和灯丝电压的设备。

重点:

高压发生装置的结构、组成、特点、电路分析和原理、技术参数和利用中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掌握

第五节X线机控制装置

X线机控制装置是设备核心,由各类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重点:

电压、电流、时刻的控制、调整电路的分析讲解。

考核要求:

掌握

第六节电源设备及接地

电源设备装置的技术要求规格和电路分析、电源控制、调节及原理,接地设施的要求和重要意义。

重点:

电源容量、电压、电源内阻、频率的技术要求和电源电路分析调整原理、参数要求及对X线设备的影响,接地的技术要求和参数要求,讲述接地的重要性和安全保护办法。

考核要求:

掌握

第七节X线设备的安全利用和日常保护

掌握临床利用X线设备的保养的重要性及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

重点:

安全利用、注意事项、各类型X线机利用特点,掌握故障的分析排除及日常保养,达到人、机的安全目的。

考核要求:

掌握

第三章数字及模拟X线成像装置

第一节影像设备的新技术进展

主要讲述数字成像大体原理。

重点:

CR、DR数字成像的大体原理结构及设备的临床应用价值。

考核要求:

了解

第二节模拟成像装置

模拟成像装置的组成和临床应用价值。

重点:

模拟成像系统的组成,别离讲解摄像机、影像增强器、控制装置的大体原理及典型电路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

考核要求:

熟悉

温习试探题

一、自动曝光控制的原理和专用器件。

二、旋转阳极和固定阳极的区别要点和技术参数。

3、X线机ma量的选择及电路控制原理。

4、高压发生器的技术特点。

五、X线机的电流、电压、时刻表示单位。

六、X线阳极应具有的条件。

7、X线机主要组成。

八、X线控制装置主要控制内容。

九、X线管的主要技术参数。

10、电子限时器的长处。

1一、X线机利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二、电源和接地保护的技术要求。

13、模拟电视系统结构和典型电路分析。

14、数字图像处置方式和处置种类。

1五、X线成像的大体原理。

1六、X线机的日常保护与利用规则。

五:

主要参考书

一、张云亭、袁聿德.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二、中华医学会.人民军医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

3、袁聿德.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X线摄影学

4、郭启勇.人民卫生出版社.介入放射学

 

执笔人:

王克超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胶片冲洗原理及乳腺摄影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学时安排:

理论课:

6学时,实习课:

4学时

教学课时安排:

序号

章节内容

课时

实习

合计

第一节

X线成像的基本因素

1

1

第二节

普通X线摄影

1

第三节

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

1

1

2

第四节

造影检查

1

第五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简介

1

1

2

第六节

乳腺摄影,乳腺导管造影。

1

1

2

合计

6

4

10

教学内容: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X线成像的大体因素

一、X线成像大体因素。

二、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医用X线胶片。

教学重点:

医用X线胶片的种类分类,每类胶片感光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节普通X线摄影

一、医用X线胶片感光特性。

二、潜影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

感光特性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重点,潜影形成与之有关的因素。

第三节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

增感屏―种类、性能、作用及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

增感屏性能与增感作用大小彼其间的关系,临床适用范围。

利用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关系。

第四节造影检查

IP-结构-其作用、性能及特性。

教学重点:

IP特性。

第五节X线影像质量评价简介

FPD洗片机-结构,优缺点,保养。

教学重点:

FPD组成及其优越性,影像的对比特点及其特性。

洗片机结构,温度对影像的关系。

第六节乳腺摄影,乳腺导管造影。

教学重点:

乳腺摄影机-胶片-增感屏的先进性;具体摄影方式:

显示组织。

X线成像大体因素-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IP,FPD,乳腺摄影,洗片机。

掌握内容:

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种类、性能;增感屏性能、种类及临床应用;洗片机结构及应用;IP特性及临床应用;FPD特性;乳腺钼靶摄影及临床应用。

熟悉内容:

胶片结构,保留;增感屏结构及特性;洗片机与温度的关系;IP机构;FPD组成;乳腺导管造影适应症;特性曲线组成。

了解内容:

潜影形成的条件,原理;X线成像大体因素,感光特性。

温习试探题:

1何为斜射效应?

例举临床应用

2简述FPD特性

3乳腺摄影适应范围(最佳)

4一般摄影用胶片有哪些种类,胶片的结构由什么组成

5胶片密度与曝光量不成正比关系的四特性曲线的哪一部份?

6潜影由下列哪个组成:

A感光中心B显影中心C银离子D溴离子E电子

主要参考书

1、燕树林,贾绍田.《医用X线胶片及其自动冲洗技术》.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1998年3月.

2、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执笔人:

肖玉珍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CT成像技术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共计20学时的课堂教学和医院实习,使学生们对现今飞速进展的电子运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omputedTomography,简称CT),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熟悉。

使学生掌握CT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掌握全身各部的扫描方式:

掌握碘过敏反映的症状及抢救原理;

了解螺旋CT与普通CT之间有何不同,了解常见故障及处置原则;了解如何控制好CT的图像质量,熟悉电子束CT技术应用。

通过以上的学习为同窗们达到一个影像专业医师打好基础。

二、CT教学大体要求

CT扫描原理,成像原理,各部位常见病的检查方式,螺旋CT技术原理,应用,增强扫描,二维和三维重建技术及影像后处置为重点内容。

从浅入深由普通CT,到螺旋CT内容为主干,以多媒体为教学主要手段进行讲授。

布置自习,预习内容,采取课堂提问,闭卷考试等手腕,印证学习功效。

取平时成绩和阅卷成绩中和,作为学生最终考试成绩。

三、学时安排:

理论课:

12学时,实习课:

8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CT的扫描方试的特点

一、熟悉普通CT的概念。

二、掌握多层螺旋CT的原理。

三、熟悉电子束CT的概念。

第二节CT图像特点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一、掌握CT图像特点及CT值。

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熟悉部份容积效应

第三节CT检查方式

一、熟悉平扫的概念。

二、增强扫描:

掌握动态增强扫描。

三、熟悉造影CT的概念。

四、特殊扫描技术:

掌握高分辨力扫描。

五、熟悉定量CT的概念。

第四节各部位常见病的检查方式

一、颅脑:

掌握扫描方式

二、头颈部:

熟悉扫描方式

三、胸部:

熟悉扫描方式

四、腹部:

掌握扫描方式

五、盆腔:

熟悉扫描方式

六、脊柱:

熟悉扫描方式

七、四肢:

熟悉扫描方式

第五节螺旋CT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CT透视:

熟悉概念

二、动态增强:

掌握双期多期扫描

三、二维和三维重建技术及影像后处置:

熟悉概念

四、CTA:

掌握头颅CTA

五、灌注CT:

熟悉概念

第六节电子束CT技术应用

一、触发方试:

熟悉概念

二、扫描体位:

熟悉概念

三、大体扫描方式:

熟悉概念

四、对比剂利用技术:

熟悉概念

五、与多层螺旋CT技术比较:

熟悉概念

温习试探题:

1、简述电子束CT技术原理。

2、多层螺旋CT的主要技术特点。

3、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动态增强扫描?

5、肝脏血管瘤的扫描方式是什么?

6、简述头颅CTA原理。

参考文献:

1、CT技术学.石明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螺旋CT.周康荣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张云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执笔人:

王国强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MRI检查技术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8学时的教学,使学生对磁共振成像系统及磁共振成像原理有必然了解。

掌握磁共振不同脉冲序列的特点及意义,磁共振成像参数、常常利用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临床常常利用部位的检查方式。

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为此后的临床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的内容及大体要求

掌握内容:

MRI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MRI检查的安全要求;磁共振不同脉冲序列的特点及意义;磁共振成像参数及参数的选择;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伪影及其产生机理、消除方式;头、脊柱、胸部、及腹部的扫描方式。

了解内容:

磁共振成像系统及磁共振成像原理;特殊成像技术如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弥散成像;四肢及髋关节、膝关节扫描方式;磁共振对比剂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三、学时安排:

理论课:

6学时,实习课:

4学时。

教学课时分派

序号

章节内容

课时

实习

合计

1

磁共振成像系统及磁共振成像原理

2

磁共振脉冲序列及其应用

3

磁共振成像参数及选择

1

1

2

4

磁共振成像伪影及成像技术

1

1

2

5

磁共振对比剂

6

MRI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安全要求

1

7

人体各部位的MRI检查技术

1

8

MRI特殊检查技术

合计

6

4

10

四、主要参考书

1、医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彭振军.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临床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与应用.韩鸿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执笔人:

顾青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DSA技术是数字影像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8学时大课教学和4学时的实习,使学生对这一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原理、特点、各部位DSA检查特点、检查体位、减影程序、造影剂的应用等具有大体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式,为介入放射的学习打下必然基础。

二、教学大体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详细教学DSA的特点、原理、检查方式、工作方式、设备、各部位DSA的检查特点、体位、减影方式、帧频,DSA检查的并发症等。

对“蒙片、伪影”等难点以DSA原理分析克服,心血管造影的体位则以大量的图片对比帮忙学生理解和学会应用。

对IV-DSA、IA-DSA,造影剂的应用,并发症的预防处置作为一般教学。

采取大课教学和实习阅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大课板书认真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内容。

平时成绩占30﹪,采用课堂考察方式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取闭卷考方式进行。

三、学时安排:

理论课:

8学时,实习课:

4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习

合计

DSA的基本原理、设备

2

2

DSA的并发症、预防、处理;头颈部DSA

2

2

心脏大血管造影

2

2

主动脉、腹部、四肢DSA

2

2

各部位DSA检查

4

4

合计

8

4

12

四、教学内容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第三节数字X线检查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教学重点:

DSA原理、特点,设备要求,各部位检查特点、体位、工作方式选择,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置。

难点:

蒙片的概念和收集,伪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心血管造影的体位应用。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各部位DSA检查插管途径,并发症的预防、处置,IV-DSA的特点。

熟悉DSA的大体原理,DSA的设备要求,各部位DSA检查造影剂的应用。

掌握:

IA-DSA的特点和并发症,各部位DSA检查特点、检查体位、减影方式的选择,蒙片的概念和收集,伪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及克服方式。

温习试探题

一、蒙片的概念。

二、运动性伪影的克服方式。

3、心脏、腹部DSA的检查特点。

4、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位。

其它:

有关DSA的特点、原理、检查方式、工作方式、设备等内容属DSA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各部位DSA技术有紧密联系,而前期无该教学内容故在DSA技术教学中融入。

因课时关系各部位DSA检查术前预备、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置集中一次教学。

重点内容心血管造影别离按冠状动脉、心脏各房室的造影检查教学,以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执笔人:

李莉媛教研室主任:

赵卫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