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482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docx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诗歌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编写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通过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来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三、相关链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

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后回国,在福州英国教会创办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就读,1937年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生物系,因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迁往贵州,故借读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39年又转学到西南联大(昆明)外语系就读,先后在昆明、湖南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回西南联大毕业。

同年,到重庆《大公报》任国际版编辑一年后,出国到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任教三年;随后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一年,1951年10月回国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直至1986年退休。

其间,1974年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改为山西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及系主任四年。

杜运燮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期间,因选读林庚教授的“新诗习作”课程,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历程──放弃理科学习而改为文科学习和诗的创作。

他经沈从文先生介绍,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诗作,最早发表的一首诗是《粗糙的夜》。

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他于1940年参加西南联大最有影响的文艺社团──冬青文艺社。

该社主要成员有林元、杜运燮、刘北汜、汪曾祺、查良铮(穆旦)等,聘请闻一多、冯至、卞之琳为导师,出版专门刊登杂文的《冬青》壁报以及《街头诗页》等。

1946年,他的《诗四十首》被巴金列入《文学丛刊》第8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诗集。

以后他又相继出版了《南言集》《晚稻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杜运燮诗精选100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等诗集,散文集有《热带风光》等。

关于“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

因九位诗人的作品合集《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为“中国新诗派”。

袁可嘉在《九叶集·序》里这样说:

“这九位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目中的诗艺,通过坚实的努力,为新诗艺术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

他们在古典诗词和新诗优秀传统的熏陶下,吸收了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的某些表现手段,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力”,“他们认为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这个现实生活既包括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题材,也包括生活在具体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大小波澜,范围是极为广阔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诗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而更要写出时代的精神和本质来,同时又要力求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的沟通……他们的基调是正视现实生活,表现真情实感,强调艺术的独创精神与风格的新颖鲜明。

他们的理论观念“新诗现代化”的核心主张是“新诗戏剧化”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在这些观念指引下,九叶诗人写出了不少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刻画战争灾难后的社会现象、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心灵震颤和情感的诗篇。

代表性作品有《风景》(辛笛)、《逻辑病者的春天》(陈敬容)、《滇缅公路》(杜运燮)、《复活的土地》(杭约赫)、《金黄的稻束》(郑敏)、《时间与旗》(唐祈)、《骚动的城》(唐湜)、《沉钟》(袁可嘉)、《赞美》(穆旦)等。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

他自幼聪慧,小学二年级时,他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被天津《妇女日报》选用。

1929年,他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随即开始创作诗歌,校刊《南开高中学生》经常刊登他的诗文,其中1935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1935年,穆旦考上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先后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及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穆旦在诗歌表现方法方面开始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写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诗,多数发表在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和昆明的《文聚》杂志上,成为当时大后方最受瞩目的青年诗人之一。

1940年,穆旦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赴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工作一年多,回国后辗转于昆明、贵阳、沈阳等地工作。

他的第一本诗集《探险队》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

1947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1939—1945)》,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诗集《旗》。

1948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

1953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大量地翻译诗歌,至1958年他共翻译出版了普希金、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诗集十余种。

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反革命”(1979年平反)。

直到逝世前夕,穆旦仍在不懈地翻译和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

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1936年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

抗战开始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湖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别山、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40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和经济系学习。

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解放后,一直从事文化文艺工作,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等职。

邹荻帆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他的诗属于政治抒情诗系列,但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抒情诗更注重诗的艺术性。

他的主要诗集有《在天门》(1937年)、《木厂》(1938年)、《尘土集》(1937年)、《雪与村庄》(1941年)、《青空与林》(1943年)和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1948年)、《跨过》(1949年)等。

解放后,有《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等五六本新的诗集出版。

同时,他还有一些小说和译作。

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

1930年入培元中学,在学校壁报《激流》上首次发表文章;1935年转到上海暨南大学附中,参与“地下救国会”。

1938年11月,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次年10月前往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之后任文学系教员,讲授“作家与作品研究”课,受普希金和雨果作品的影响开始写诗。

1942年因阅读惠特曼《草叶集》而受影响,写成成名诗作《肉搏》。

1948年秋被调到平山东黄泥中央社会部培训班,1949年4月随中央进入北京。

1951年起在中央文学研究所任教员,1955年冬到海军东海舰队的舟山基地和厦门基地的观通站、海岸炮阵地和炮艇上考察并写作。

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回声集》,同年秋至次年春跟随南海舰队从厦门到广东旅行,远至西沙群岛。

1957年11月,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专写东海和黄海的诗集《涛声集》,不久去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挂职政治部宣传部长,在考察汉江、长江途中写成《雾中汉水》《川江号子》等诗。

1958年1月出版诗集《回声续集》。

同年被错划为“右派”,于年底回福州,在省文联当专业作家。

1979年出版《司空图〈诗品〉今译》,次年起陆续出版诗集《祈求》《双虹》《生活的歌》《福建集》《醉石》《倾诉》等。

四、学法指导、

(一)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二)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

⑶有条理的表达

五、课前预习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外部特征:

1、分行。

2、音乐性。

内在特征:

1、精美的语言

2、隽永的滋味

3、纯粹的情感

4、深刻的哲理

5、二异常的美感

(二)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三部阅读法:

  

第一步,是“直观感受”,先不要受到理论干扰,直接用自己的感觉体验去触摸作品,获得最初的整体印象。

以《女神》中的《天狗》为例,第一印象可能是狂躁、焦灼。

  第二步,是“设身处地”,在获得“第一印象”之后,还不要急于作理论的归纳,要尽可能与你的想象和理解的“历史现场”融合起来。

可以想象自己是处于“五四”时期的一个刚跳出封建牢笼的有着复杂心态的青年。

  第三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性的思考原先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第一印象”到底跟《天狗》的形象、情绪、节奏等等因素有何关系,进而分析《天狗》所表达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是如何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的。

(三)问题思考

(1)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

那么,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2)《井》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

(3)《春》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4)《川江号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

六、课中探究

《天狗》、

问:

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

那么,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小结:

郭沫若借助“天狗”这一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

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

前边思考题“这首诗美吗?

”(美),“像不像诗?

”(像),这正是郭沫若汪洋恣肆时代情感的自由宣泄。

3、思考“我”是谁?

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

《井》

1、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

 

2、如何理解“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或它在世间的命运遭遇?

3、试剖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

4、“井”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

小结:

主要技法:

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写作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

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

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

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

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

深层意义:

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

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⑶《春》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理解这首诗里的青春主题?

小结:

主要技法:

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表层意义:

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

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

这正是青春的象征。

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咀嚼感悟:

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

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

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

难句理解: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以火焰表现绿色之盛、之逼人,以摇曳突出绿色之动感。

整句突出地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也暗示青春的蓬勃气息。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倒装的句式。

突出花朵的无穷生命力。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永远的谜”,那是生命的谜,是青春的谜,“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既轻盈,又浑沉,这奇妙的组合,使轻盈不至于轻飘轻率,使厚重不至于板滞沉重。

⑷《无题》

主要技法:

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

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

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咀嚼感悟:

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

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⑸《川江号子》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

小结

总体评价:

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

最突出的特点:

情感浓烈、炽热。

主要技法:

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

写作年代:

1958。

大跃进。

表层意义:

描写川江号子,川江船工。

表现号子和船工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深层意义:

主要从最后六行表现。

一方面写船工,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思考。

这是理想与现实错位交织的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慨。

知人论世:

1938年进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58年被划为“右派”。

咀嚼感悟:

两点可以思考:

船工的号子和呐喊,是为了让人倾听吗?

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为了什么?

如果遭遇了挫折,蒙受了冤屈,我们将要如何面对?

妙处点拨:

本诗撼人心魄的力量来源,一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的描写所带来的心灵冲击,那是力量与血泪

 

七、学后感悟

《生命的律动》对你的内心有没有触动呢?

请以《井》《春》为例写200字的读后感。

八、课后复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燮和谐提携淘汲瞥见烦忧摒弃澄澈

洗涤虔诚腐烂发酵

第一单元的答案

《天狗》答案:

1、明确:

“吞”表现“天狗”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天狗”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飞奔”、“狂叫”、“燃烧”、“剥”、“食”、“吸”、“啮”表现“天狗”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天狗”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

“爆了”表现“天狗”自我新生的生命特征。

2、明确:

大“我”:

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新人.

小“我”:

是大时代中热忱、坦荡、叛逆的诗人。

《井》答案:

诗中关于“井”的描绘是层层深入的:

第一节是粗略的概括,以“草叶”“天空”“浮云”为衬托,特点是“完整和谐”;接下来,以“荒凉的寂寞”“孤独”反衬“澄澈的丰满”,以“冷寂的心灵”接通“黑暗的地层”和“无边的宇宙”,并用“洗涤”保持自我;最后,“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完成了对“井”的素描和透视。

2、诗中设置了一个“我”与“你们”的对话情景,从侧面展现了“井”的遭际:

“被屏弃于温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和“孤独”,被“淘汲”和“扰乱”,任“花叶腐烂”在“心灵深处”,因垃圾淤塞而“被遗弃”。

总的来说,相对于外部的污浊环境,“井”是一个无私的给予者,而且是坚韧的、“默默地承受”的。

3、这两句诗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

“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处境,又隐含着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民众。

“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它实际展示的是“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4、在此诗中,“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这品格显然是某一类人才具有的。

提示学生留意这首诗的写作年代(20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

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总体评价:

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⑶《春》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第二节与第一节形成明显的并列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题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春天的迷惑和痛苦。

这种痛苦正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2、如何理解这首诗里的青春主题?

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是复杂的:

其一,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富于朝气;其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对“禁锢感”显示出强烈的反叛或叛逆意识;其四,在“被点燃”后“无处归依”而陷于迷惘。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上述复杂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川江号子》答案: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

“川江号子”是较为常见的题材,容易写成一种应景的咏物诗。

这首诗着眼于作者的内心感受,用力描写号子和船夫带来的心灵震动。

诗中主要有两类意象,一类是听觉意象,如“呼号”“回声”“吆喝”“长啸”,用来描写号子;一类是视觉意象,如“悬岩”“漩涡”“木船”“桨”“云”“树”“野庙”等,一部分用来直接描写船夫,一部分用来侧面烘托号子。

在阅读过程中,这两类意象交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

还有些意象也属于视觉意象,如“闪电”“雨点”“血泪”,但是虚写,因为包含了比喻和想象的成分。

总结: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一定生命形态的诗歌作品,“生命的律动”是这些诗作内涵的共同特征。

不过,每篇课文所表现的生命形态是各不相同的,要引导学生仔细辨析。

例如《井》所表现的是一种“静默”的生命形态,与《天狗》里张扬、凌厉的“天狗”形象及其代表的生命意志大相径庭:

前者趋于内敛、收束,后者则显得外张、夸饰。

同时,不同生命形态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如《无题》全篇渗透着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产生崇高感;《川江号子》也包含了悲壮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悲慨与孤寂。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一定的生命形态是与诗人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郭沫若就说过,“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

恣肆、狂放的“天狗”形象既显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又是叛逆的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默默地承受一切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这无疑是诗人所尊崇的一种人格;在《春》《无题》《川江号子》的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也都隐藏着某种人格的力量。

本单元所附的知识短文《走进诗的世界》,从总体上说明了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有两点需要注意:

1.这里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诗的定义,应让学生懂得,这是由于人们对诗的理解千差万别所造成的,不过诗有自己的基本的格式和规定;2.短文谈到的“不是诗”的几种情况,如“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押韵的不一定是诗”“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生活现象的罗列不一定是诗”,要引导学生结合实例逐一辨析。

 

《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首先大家用心齐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

明确:

抒发爱国情怀,眷恋祖国的情绪

2、诗歌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像花的芬芳寄托于花朵一样。

本诗有哪些形象?

象征意义是什么?

明确:

(1)年青的女郎炉中煤

(2)年青的女郎象征受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祖国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火热激情

3、大家再次齐读,感悟作者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

结束语:

郭沫若虽已逝去,但他那不朽的爱国精神却流传下来,我们青年人,不仅要发扬光大这种爱国精神,还要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豪情壮志,敢做新时代的“天狗”。

九、拓展阅读

1、谈诗和诗的灵感(郭沫若)

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中弹出来的melody,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论诗三札──致宗白华》)

《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放好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索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

《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成两个时期写出来的。

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诗的前半。

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诗语的定型反复,是受着华格纳歌剧的影响,是在企图着诗歌的音乐化,但由精神病理学的立场上看来,那明白地是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那种发作大约也就是所谓“灵感”(inspiration)吧?

(《我的作诗的经过》)

2、关于蔡其矫20世纪50年代的诗

蔡其矫20世纪50年代初的作品,大都与海(海岛、渔村、军港)有关,是“献给保卫海疆的士兵、水手和渔夫的歌”。

这期间,他的艺术道路上显然有过犹豫和矛盾。

作为“革命”所培育的诗人,他自然会欣然应合20世纪50年代的颂歌潮流,也加入了对新生活的合唱。

不过,因为个性和对艺术理解的差异,也明白在这方面,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后来,便不再把精力放在缩短与“工农大众”生活的距离上,而更重视创作主体在感知、体验和思考方面的能动性。

对蔡其矫来说,这意味着以人道主义立场,关注人的心灵、情感的健全、美和纯洁。

而这一切又与自然风物紧密相联:

大自然不仅是思想情绪的“对应物”,在他眼里,而且造就了对人的理想生活的“万千暗示”。

南海上一棵相思树,

在春天的雨雾中沉沉入梦;

它梦见一株北国的石榴花,

在五月的庭院里寂寂开放。

它梦见那里的阳光分外明亮,

是因为它把雨雾留在南海上;

但它的梦永远静默无声,

为的是怕花早谢,怕树悲伤。

──《南海上一棵相思树》

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蔡其矫考虑较多的,还有如何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衔接的问题。

有一些四行诗,如《福州》等,学习绝句的结构;而《中流》等作品,则运用律诗的方式。

在《莺歌海月夜》里,尝试那种区分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