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4673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文档格式.docx

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情景引入

(5)分钟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

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用学生常见的生活情景,带学生走进数学。

观察提问

(10)分钟

1.遇到不懂的事情,会向别人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2.出示主题图

⑴跟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

⑵小组讨论:

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并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摆一摆(钟

同桌用小圆片摆一摆,提个问题。

看哪桌配合得最好。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算理。

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成为有价值的学问。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

板书

设计

用数学

后思

在整堂课中始终觉得自己有点罗嗦,学生讲的太少,教师扶得太牢,给学生的空间有点狭窄,用我的方式将他们框在一个房间里面,怕他们太自由乱了自己的方寸,在驾驭课堂组织的能力上我离运筹帷幄还有很大的距离。

课题

NO.13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

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看懂图意,提出问题。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v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v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Ø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具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1、复习:

2、1.出示口算卡片:

3、13-4= 

15-6= 

17-9= 

14-7=11-5=

4、11-9= 

14-6= 

 

16-7= 

12-3= 

 

18-9=

5、2.看图填算式:

6、(学生动手摆算式) 

有15个

7、 

12-4=8 

12-8=4 

15-7=8

8、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9、这幅美丽的图上画的是哪里?

10、三、新授:

11、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

3.列式计算。

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4.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6.四、练习:

7.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8.如:

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9.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作业

板书设计

用数学练习

教学

本节课巩固了新知,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题目提高了效率!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NO.14整理复习

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8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7减6减5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观察发现规律和总结整理。

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

3.看图列式说算法。

复习口算

整理发现规律

(10)分钟

1.18-9= 

15-8= 

15-7= 

15-6=

上台计算,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

2.用小棒边摆边算。

3.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练习

(1)完成课本P22页第4—6

(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

引导观察

(10)分

1.出示:

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什么规律?

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

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

观察减法表,发现规律。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

整理与复习

18-9= 

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解题速度!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课时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

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等,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

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

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

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讲授法,对话法,演示法等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时间分配

复习。

(5)分钟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复习旧知,为新授做铺垫

新授。

(20分钟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

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

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

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

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8。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

左边有多少个鸡蛋?

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826

教师追问:

“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

(左边多)28和26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8和26相比较,28大,26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28和26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39○45,又问:

“39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

”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教师说明:

要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把最小的数排在最左边,最大的数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

反过来,如果要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边,最小的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

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47○3788○90()<95()>66

35○3661○59()<75()>()

3、游戏题:

找朋友(投影片出示)。

小兔的朋友有:

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

97、85、72

游戏题中,有多余信息,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

巩固练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

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掌握一些排列规律。

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

多些,少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例9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1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8)分钟

1、按顺序写数。

18

26

69

70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20)分钟

1、投影出示例9。

教师:

先估计一下:

红金鱼、花金鱼、黑金鱼大约有多少条?

然后再数一数。

红金鱼有几条?

(48条)花金鱼有几条?

(15条)黑金鱼有几条?

(10条)

大家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4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

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得多等等只要结论合理,均视为正确。

(10)分钟

1、小娟有37张邮票。

(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画√)(画○)

38张

45张

90张

32张

15张

56张

2、第40页“做一做”。

第1题:

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

看谁最聪明:

你能想出几种答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巩固新知

总结(分钟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这一课,当我在教学多一些、少一些时,我出示金鱼的鱼缸图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

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用这样的方法估出鱼缸中大约有50条。

接着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等等

例10的课件、游戏题的投影片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复习,联系旧知

(20)分钟

1、教学例10。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0+2=32

追问:

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

还剩多少瓶?

怎样列式?

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4)练习:

第41页“做一做”。

第1题第1小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1题第2小题

让学生摆给同桌的同学看,然后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联系生活实际,讲授新知

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2)90+820+350+970+6

98—823—359—976—6

说明:

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做游戏:

谁最先回家。

联系

总结(5)分钟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对于例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计算过程,从而得到不同的方法。

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而往前数,往后数,如果数的数据不大,是一个好的计算方法。

更有聪明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计算的实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减。

摆一摆、想一想

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复习

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

(个位)第二位叫什么?

(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

(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

(一个十)

教师强调:

“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复习数位顺序表

新课

(20)分钟

1、出示两上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十位

个位

○○

表示的数是:

2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