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4670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篇Word文件下载.docx

(是怎样说服的,应详细描写。

)他们互相原谅了对方。

这时,人群散了,我也上学去了。

(结尾仍像流水账,淡而无味。

显然,上例是篇较典型的病文。

对那些一般性的问题,老师已在文中“夹注”里进行了评点,提出了修改意见。

此外,这篇例文还存在三个方面的毛病:

(1)偏离文题标题要求记叙的必须是“我”“亲身经历”的事,而上文始终没有把“我”摆进去,写的都是别人的事。

这样,“我”仅是事情的旁观者和叙述人,“经历”二字无从落实,文章也就偏题,写成“我亲眼看见的一件事”。

(2)主题模糊通观全文,读者很难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旗帜鲜明。

而上文究竟是批评吵架这种不文明行为,还是赞扬警察善于调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呢?

都不明确,令人费解。

(3)内容空洞上文不仅平铺直叙,处理简单,而且内容单薄,言之无物。

由于缺少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所以读后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2.修改是确保文章质量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明确,作文,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过去的封建科举时代,就流传着“一篇文章定乾坤”的说法。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章,无论长短优劣,都会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基础知识,都会反映出作者的观察分析、联想、想像和综合表达等基本能力。

因而,在作文构成的诸多要素里,稍有疏忽,就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毛病。

其次,我们应该体会到,作文还是情感的产物。

写作过程既离不开形象思维,也不能缺少澎湃的激情。

否则,只能写出“挤牙膏式”或“拼凑式”的应付之作。

既然如此,在感情奔涌和思绪流动过程中写出来的文章,当然难免会出现因来不及推敲而造成的缺陷。

有了毛病和缺陷怎么办?

惟一的办法是修改。

俗语说:

“玉不琢,不成器。

”同样的道理,作文要想纠正毛病,弥补缺陷,就必须注重修改润色。

下面就是对前面的病文进行加工改造后的修改文:

修改文:

早上,我一推开房门,不觉大吃一惊:

雪怎么下得这样大,一夜之间就给大地披上了银装。

我踏着被人们踩得滑溜溜的路去上学。

走着走着,一不留神,滑到了。

我嘟哝着:

“这鬼路,真滑!

这时,对面驶来一辆自行车,我急忙躲到一边。

随后,我听到“咔嚓”一声,回头一看,是那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和一个姑娘撞到一起了。

姑娘火了,站起来,愤怒地瞪着那个小伙子说:

“你没长眼睛啊?

”小伙子一听立刻回击说:

“怎么怨我,你为什么不让道?

”“如果汽车来了,你也不让道吗?

”两个人越吵越凶。

他们的争吵声引来了许多围观者,把路都堵塞了。

我想,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应该维护交通秩序。

于是,我挤进人群,说:

“你们别吵了。

看,都挡住大家的路了。

”可吵架的两个人好像没听见似的。

正在这时,一位警察叔叔挤进人群。

他高声制止说:

“别吵了!

”嘿,这一声真灵,他们立刻停止了争吵。

警察叔叔批评他们说: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谅解。

如果人人都为一点小事而争吵,全国还不乱套?

你们看,连这个小同学都知道维护交通秩序,而你们呢……”一席话,说得两个人惭愧得低头不语。

小伙子和姑娘各自走了,人们也散去了,路又畅通了。

对照病文和修改文,修改在确保质量、提高档次等方面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诊断病文的方法

修改作文,首先要弄清作文中存在什么问题。

有的同学说:

“我自己写的作文,怎么知道毛病在哪里呢?

如果知道的话,我就不那么写了。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同学发现了自己作文中的问题,除了检查得不仔细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懂得检查的方法。

怎样才能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呢?

常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默读或朗读自己的文章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读来发现问题,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读”包括默读和朗读。

默读有利于冷静地审查,细心地思考。

朗读有利于体会语言是否流畅,感情是否丰富,表达是否得当。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把写成的文章念一篇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

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

”尤其是作文中丢字、多字和句子不通顺的地方,往往一读就显现出来了。

凡是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必定有问题。

著名作家赵树理也说过:

“要得文章深,放在嘴里哼。

”这是他写作的经验之谈。

许多作家都重视运用读的方法来检查、修改自己的作品。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每天都要把写成的草稿从头到尾读一遍,读到不满意的地方,就大刀阔斧地修改。

他的著名代表作《老人与海》的初稿,就读了两百多遍、改了两百多次才付印。

2.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查自己的文章

读自己的文章和读别人的文章是有区别的。

在修改作文时,我们要变一个身份,把自己当做读者,好像在读别人写的文章。

这样一来,对文章要求就严格了,就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文章是自己写的,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即使写得不清楚,自己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站在读者的角度就不同了。

他不知道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只能凭你写的文字来理解。

如果你没写清楚,读者就不明白。

例如,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我昨天生了病,到表姐家了,所以没来上学。

”别人看了这句话就问他:

“你既然生了病,怎么还到表姐家去串门呢?

”他满有理由地说:

“我表姐是医生,让她给我好好看一看。

”原来这位小作者以为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所以在文章中没作任何交代。

如果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检查这句话,就会发现问题。

3.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俗话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由于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局限,有时自以为正确的恰恰是错误的,自以为完美的恰恰是欠缺的。

文章写完后,读给别人听,或者请别人看,是十分有用的办法。

诗人白居易就常常这样做,他把自己的每一首诗修改到连乡下的老婆婆都能听懂才满意。

这说明白居易很虚心,重视读者,修改很认真。

同学们每写完一篇作文,如果和同桌一起,或者三四个人一组,互阅互改,共同研究,集思广益,一定会使自己和同学的作文水平都得到提高。

4.分项检查

(1)看文章是否切题如果是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必须与题目相符合,不可“文不对题”或“文不切题”。

文不对题要将整篇文章重写,文不切题要对内容作相应的修改,还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加上“点题”的语句。

如果是自拟题目的作文,写得跑了题,可以修改内容,也可以另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看思想是否健康文章的思想内容应该健康、积极,对人有启发、教育、鼓舞作用。

如果思想内容有错误,必须纠正。

这一点很重要,不能含混过去。

比如有篇习作的题目是《我们俩是好朋友》,写的是“我们俩”互相帮助欺侮别人,互相帮助隐瞒错误的事,这就是好坏不分,是非不明,因为小作者在对“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观点不正确。

尽管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真实的,小孩子这样做也是可信的,但对欺侮人的举动没有正确的认识,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感情,这就是错误的。

这样的文章必须从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修改。

修改的方法,或者更换所写的材料,或者把后来思想变化的情况作为重点写进去,说明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基础上。

这样文章才具有积极意义。

(3)看中心是否明确作文要有中心,不能无中心,也不能多中心。

全篇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要围绕中心来写,使中心思想鲜明、突出。

中心思想是依靠材料来表现的,如果材料选得不好,就不能做到中心明确。

这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有的材料离开了中心。

如有篇作文的中心是赞扬一位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但有一段却写他拾到手表交还失主的事,这个材料与中心不符,修改时就要换掉;

另一种情况是材料太少,不足以表现中心,这就要增加有表现力的材料;

还有一种情况是同类的材料太多,重点不突出,这就要删去一些材料。

作家魏巍在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长篇通讯时,最初用了二十多个事例,他发现材料太多,后来,只选了五个事例,写完后又删去了两个。

这样一来,所写的事例既典型又具体,既鲜明又突出,用三个事例从不同的侧面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4)看内容是否具体那些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如果写得单薄,一定要在修改时加以充实。

如有个同学写了篇看图作文,其中有这么几句:

“小鸡跟着鸡妈妈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凶猛的老鹰,鸡妈妈和小鸡都吓慌了,情况是多么危险啊!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得不具体。

这位同学在教师的启发下,把这段话修改成:

“小坪里,一群小鸡跟着鸡妈妈在愉快地玩耍。

突然,天空掠过一只老鹰,像一架轰炸机似的向鸡群俯冲下来。

鸡妈妈乱扑着翅膀,‘格格’地叫个不停。

小鸡们也顿时乱作一团,争先恐后地往鸡妈妈怀里钻。

鸡妈妈使劲张开翅膀,可是翅膀太小,一只小鸡只藏了头,还有一只小鸡只藏了尾,身子露在外面。

眼看小鸡就要被贪婪的老鹰叼走,情况是多么危险啊!

”这样一改,文章就具体、形象了。

(5)看条理是否清楚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检查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分段是否恰当,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过渡是否自然,照应是否周严,有没有前后重复或前后脱节的现象。

从小的方面来说,要看一段话中的层次是否清楚,有没有句序紊乱、颠三倒四的毛病。

如一篇作文中有这么几句话:

“突然桥对面出现一个人。

同学们愉快地叫起来:

‘王老师来了。

’他赤着脚,戴着宽边草帽,穿着草绿色雨衣,裤管高卷着。

”作者检查时发现这段话次序较乱,需要调整,于是修改成:

“突然桥对面出现一个人,那人戴着宽边草帽,穿着草绿色的雨衣,高卷裤管,赤着脚。

同学们欢快地叫起来:

’”

(6)看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粗枝大叶是不容易发现毛病的,必须逐字逐句检查,认真修改,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把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如有个同学在《公园的清晨》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清晨,我漫步在幽静的公园里,真像五颜六色的美丽的绿绒毯。

草坪旁,几块假山奇形怪状,凭着你的想像,可以是怪兽、神仙、宫殿……真是莫名其妙。

”小作者检查时发现这段话在字、词、句方面有好几处错误,于是把它改成:

“清晨,我漫步在幽静的公园里,路旁是一片片嫩绿的草坪,上面点缀疏密有致的小花,真像五颜六色的美丽的绒毯。

草坪旁,几块假山奇形怪状,凭着你的想像,可以是怪兽、神仙、宫殿……真是妙不可言。

(7)看标点符合是否用得正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标点符号错了,意思也就变了。

许多语言大师都很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现代作者孙犁写的《荷花淀》中,有两处描写水声十分确切。

第一处是: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第二处是: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透过标点,可以明显地看出:

第一处表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轻松地划船的样子,第二处表现出一种紧急划船的情形,因为她们发现了一只日本船。

可见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对表达思想感情能起很大的作用。

不少同学不重视标点符号,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有时把几句话连在一起,不加任何标点;

有时“一逗到底“,分不清一段话有几个句子;

有的引号只有前半,丢了后半。

这样必然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在修改作文时,应该对全文的标点符合作一次检查,脱漏的要补上,用得不对的要改正。

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适用于所用文章的修改。

具体到一篇特定的文章时,还要考虑到它属于哪种体裁,哪种类型,文章是否体现了该类作文的特定要求。

例如写应用文,要特别注意是否符合通用的格式;

写记人的作文,注意是否写出了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

写看图作文,注意对图画的理解是否准确,想像是否合理等等。

5.隔一段时间再修改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文章刚写完时自己挺满意,可过几天再拿来看,却发现不少问题。

这是因为我们写文章,都是按当时的想法和思路写的。

隔了一段时间,另外的想法,另外的思路又冒出来了,可能会觉得原来的想法还有些片面,会觉得有些话太过火,或不太真实,需要修改。

因此,修改作文时如果一时发现不了文章中的问题,而时间又允许的话,可以搁置几天再检查修改。

在搁置的这段时间,你还可以查一查有关资料,参阅一下别人的好文章,也可以对所写的人或事物再次观察,再次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知识多了,视野开阔了,认识提高了,然后再看自己的文章,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把它修改得更好。

(三)作文修改的范围

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修改作文这个问题,那么,一篇作文写完后,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改呢?

总的原则是,哪儿有问题就修改哪儿,对症下药,统筹兼顾,力求达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具体而言,可从语言文字是否规范,标点格式是否正确,主题题材是否统一,结构布局是否合理,逻辑修辞是否妥当等几个方面考虑。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这些修改方法,分别简单地介绍如下:

1.修改语言文字

请看下面语段(病文):

一阵清脆的拖拉机的响声从处边传来,我慌张地跑出去察看。

只见公路上挤满了许许多多的人群,真热闹呀!

李平开着斩新的一台拖拉机,好像出征的将军似的,笑的合不拢。

这段文字不多,可毛病不少:

(1)错别字:

“外边”写成了“处边”;

“崭新”写成了“斩新”;

“笑得”写成了“笑的”。

(2)漏字:

“合不拢”的后边少了个“嘴”字。

(3)用词不当:

“清脆”不能用来描摹拖拉机的响声;

“慌张”不能用来形容“我”跑出去的情状;

看热闹不能说“察看”。

(4)“人群”不能受定语“许许多多”的修饰,也不能做“挤”的宾语,应删掉“群”和“许许多多”。

(5)语序不当:

“一台”应调到“崭新”的前面。

(6)不合事理:

“公路上”挤满了人,怎么行驶拖拉机?

“上”应该改为“边”。

要解决语言文字的毛病,关键在于要有讲究语言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语用字的习惯,并及时检查,认真纠正。

语言文字方面常见的毛病主要有:

一是写错别字:

a.我们要养成良好习惯,讲究卫生,预防急病。

(疾)

b.动笔写作文前,要认真编写写作题纲。

(提)

二是用词不当:

a.今天老师讲了一个十分趣味的故事。

(“趣味”是名词,误作形容词。

b.敌人虽然撤退了,但他们还是顽强地抵抗着。

(“顽强”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敌人。

三是搭配不当:

a.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水平”只能提高,而不能“培养”。

b.无产阶级革命家导师都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和经验。

(“渊博”只能修饰“知识”,而不能修饰“经验”。

四是成分残缺:

a.由于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使我顺利地补完了功课。

(缺主语,删掉“由于”或者“使”。

b.赵老师是一位甘做“泥人”、“人梯”,呕心沥血育人才,非常值得尊敬。

(缺宾语,可在“人才”后面加“的人”。

五是语序不当:

a.1860年,英、法侵略军闯进北京,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洗劫”应跟“烧毁”调换位置。

b.我不仅不认识,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我”应该放在“不仅”之后。

六是结构繁糅:

a.要尽快地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

(应去掉“不可”。

b.谁说他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呢?

(应去掉“值得”。

七是重复累赘:

a.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应去掉“非常”。

b.我另外有别的任务,不能陪你上北京了。

(应去掉“别的”。

八是不合事理:

a.讲不讲文明礼貌,也是评选“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应去掉“不讲”。

b.江南水乡普遍种植了棉、麻、桑、稻等经济作物。

(“稻”并非经济作物,而是粮食作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毛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只有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2.修改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在文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这句话,因停顿位置不同,表意相应也就不同:

a.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b.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同样,“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这句话,因停顿位置不同,可以有多种理解:

a.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b.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c.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如果一个句子用上了不同的句末标点,表达的语气语调也就不一样,表示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

a.张劲回来了。

(表陈述)

b.张劲回来了——(表语音延长)

c.张劲回来了?

(表询问)

d.张劲回来了!

(表惊讶)

在特殊情况下,标点符号还能巧妙运用,收到特殊效果。

如巴尔扎克有一次写信向出版商询问自己的书的出版情况,信中没有一个字,只有一个“?

”,而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一个“!

”,没有别的文字,可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即巴尔扎克的书质量很好,肯定马上出版。

写作中,许多同学忽视了标点符号的作用,要么用得不正确,要么随便点一下,一逗到底。

方便自己,苦了别人,这是既不严肃,又不负责任的表现。

请看下面这段话:

为了方便群众“五一”乘车,公共汽车公司特地开辟了红庙至动物园、前门、东大桥、丰台、北太平庄至颐和园、香山至卧佛寺等六条游览线路。

看了上文后,你能明确知道开辟了哪六条游览线路吗?

你能从一大串地名中分辨出这六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其原因很简单,就是用错了两个标点。

如把第一和第五处两个顿号都改成逗号,意思就明白了。

标点符号的修改比较复杂,关键在于要理解和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尤其要注意:

a.顿号和逗号的使用区别;

b.括号内外标点处理;

c.引号、破折号的几种用法;

d.问号、叹号不可滥用。

格式是文章的样式,属于形式方面的内容。

它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有统一的模式。

作文中不讲究格式,既违背了公共规则,又影响文章的美观,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方便学习,下面作个简要介绍。

(1)标题标题原则上应写在格子正中,一般是在第一行前面空两格或四格。

标题书写的主要错误是:

a.顶格写或字与字之间隔得太远;

b.写出第一行的格外;

c.较长的标题后加了句号。

(2)字、标点符号“字占一格”这个规定老师强调得多,容易操作,一般能遵守。

可标点符号书写错误出现的频率则较多。

常见的是错误的占格问题。

凡违反下面两条规则的,均算错误:

a.逗号、顿号、分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间隔号各占一格,且均不能出现在第一格。

b.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各占两格。

其中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标在最后一格,后半部分不能出现在第一格;

破折号、省略号不能分成两半标在上下两行。

3.修改主题材料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

记叙文中表现了中心思想,议论文中称之为中心论点。

主题是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意图的体现。

题材是文章中运用的材料,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内容。

主题和题材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文章中主题应统率材料,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

如果主题不明确,就失去了选择材料的尺度;

而如果材料选择不合适,详略剪裁处理不当,也就无法使主题明确表达出来。

因此,修改作文时应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请看下边这篇作文:

游西郊公园

西郊公园,坐落于双凤山附近,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听去过的同学说,里边可有意思呢!

今年暑假的第一天早上,我就和爸爸登上了去西郊的汽车。

西郊公园的门口可真雄伟,一座雄狮雕石威风凛凛地守在门口。

乳白色的,造型优美的大门,走进这座大门就像跨入了一座艺术长廊。

进了门口,迎面而来的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喷泉。

喷泉由十来个莲花童子组成,从石鱼嘴里喷出的又高又细的水柱相互交叉,在阳光下,映出一条优美迷人的彩虹。

从喷泉往西走,是一条铺石子的小道。

顺着这条小道往前走,就是赫赫有名、极有乐趣的猴山了。

猴山里有几十只大大小小的猴子,它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在瘙痒痒,有的还向游人扮鬼脸。

围观的小孩不断地给它们扔点糖果什么的,这时,大猴和小猴争夺不下,山上山下地飞跑,逗得人们“咯咯”直笑。

出了猴山,我们就去公园后边的“狮虎房”了。

狮子和老虎都在铁笼子里。

长着长毛的非洲狮子好像心里有什么事,一刻也不停地在笼子边上走来走去。

我大声吆喝它,吓唬它,它连理也不理。

老虎不像狮子那样,而是眯着眼,静静地躺在地上晒太阳,一点兽中之王的威风也没有。

我问爸爸:

“人家都说老虎厉害,可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爸爸笑了笑:

“因为它习惯了铁笼子生活,要是把它放回深山,它照样凶猛。

离开狮虎房往东走,是一片稀奇古怪、屋顶尖尖的房子,这也是一片动物之家。

在这里住着斑马、四不像、羚羊、牦牛、梅花鹿等几十种动物。

我们在这儿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向大象馆走去。

大象在公园中部,一进大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为什么那样热呀?

”我问爸爸。

“因为大象是亚热带、热带动物,太冷了它们受不了。

”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大象从来不用“手”拿东西,而是用鼻子卷取东西。

一堆胡萝卜一会儿就吃完了。

出了大象馆,就是哈哈镜馆。

顺着那几十面镜子走,你一会变成了胖子,一会变成了瘦猴,一会头大身小,一会腿比身长,满屋都是孩子们那愉快的笑声。

“咱们划船去吧。

”爸爸在一旁提醒道。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那些魔镜,向着如情似梦的沉绿湖走去……

这篇例文材料丰富,线索清晰,文笔也流畅,但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轻重详略,中心不明确,读后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

修改这类作文比较麻烦,往往要动大手术。

要预防出现这类毛病,就要注意集中笔力,选好一个方面,突出重点。

请再看另一篇作文:

沉绿湖遐思

人们都说西郊公园的建筑独具特色,来到这里可以在北国欣赏到江南园林的风格;

人们都说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就是转着圈数,也难以得到确切的结果,可我却对绿波盈盈的沉绿湖一往情深。

“六一”儿童节前,我和妈妈一起来到春意盎然的沉绿湖畔。

沉绿湖的水是透明的,它碧波荡漾,如情似梦。

在它的怀抱里划舟荡浆,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然而,我们不由自主地寻觅着那掩映在垂柳深处的一座绿色雕像——一个伟大的灵魂。

沿着扑朔迷离的小道,踏着平滑的鹅卵石时,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沉绿湖的故事。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沉绿湖沉睡了。

往日一碧数顷的水面,冰封雪凝,换上了美丽的银装。

几个顽皮的孩子在冰上走着滑着,就像几只欢快的小鸟。

突然,冰层断裂,一个孩子掉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