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4533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成都生物学业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A.酵母菌B.蓝细菌C.乳酸菌D.青霉菌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

7.(2分)在男性的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

A.睾丸B.输精管C.附睾D.精囊腺

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8.(2分)下列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D.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B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

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

9.(2分)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这种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

A.卵B.若虫C.蛹D.成虫

C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蛹。

10.(2分)下列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块茎繁殖马铃薯B.用嫁接法繁殖龙爪槐

C.用扦插法繁殖秋海棠D.用种子繁殖向日葵

DA用块茎繁殖马铃薯、B用嫁接法繁殖龙爪槐和C用扦插法繁殖秋海棠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D用种子繁殖向日葵属于有性生殖。

11.(2分)同一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下列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有酒窝和无酒窝B.中指有毛和惯用右手

C.有耳垂和无耳垂D.褐色眼睛和蓝色眼睛

B中指有毛和惯用右手是两个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12.(2分)近100多年来,科学家在德国先后发现了7具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  )

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哺乳类

C始祖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

13.(2分)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两足直立行走B.能够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交流D.大脑容量增加

A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14.(2分)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水杉和玉米B.水杉和花生C.玉米和水稻D.花生和水稻

C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玉米和水稻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最近。

15.(2分)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

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

D青蛙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6.(2分)一对夫妇已生了一个女孩,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  )

A.25%B.50%C.75%D.100%

B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

因此一对夫妇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50%。

17.(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B.寄生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8.(2分)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具有的特点是(  )

A.基本不变B.逐级增加C.逐级递减D.没有规律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能量流经食物链时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19.(2分)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

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  )

A.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B.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

C.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D.大声喊叫,促进声带发育

D青春期声带处于变声期,大声喊叫,不利于声带发育,还有可能导致声带受损。

20.(2分)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后来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山秃岭。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频繁B.寒流长期侵袭C.人类过度砍伐D.常年干旱缺水

C由于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黄土高原才变成荒山秃岭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2分)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三部分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的作用。

解析: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骨连结运动

22.(2分)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先天性实验法

23.(2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

其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大熊猫措施中的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如四川成都青龙场的大熊猫繁殖基地则属于保护措施中的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就地保护

24.(2分)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其中,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其遗传物质位于部分。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其遗传物质位于内核部分.

细胞核内核

25.(2分)绝大多数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但受精方式有所不同,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昆虫、蛇、鸟、兔等的受精方式是。

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的内发育成胎儿的。

绝大多数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但受精方式有所不同,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昆虫、蛇、鸟、兔等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人和哺乳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这样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体内受精子宫.

26.(2分)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学说最有说服力。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功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由水生到陆生自然选择

【点评】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的关键,知道达尔文的主要科学成就:

自然选择学说.

27.(2分)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里是否具有,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柱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类。

体内有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如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脊柱哺乳

28.(2分)人类遗传病是由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致病基因随着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在家族中传递,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

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智力障碍.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遗传物质生殖细胞

29.(2分)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五个“界”: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界。

根据植物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分为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者都靠种子繁殖后代,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

动物裸子

30.(2分)常见的现代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等。

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的技术属于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把非洲紫罗兰叶片的一部分组织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培育成完整的非洲紫罗兰植株的技术属于技术。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肝菌中能够昌盛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该项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将非洲紫罗兰的一小片叶片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结果发育成完整的紫罗兰植株。

该生物技术叫做组织培养技术。

转基因组织培养(或克隆)

三、识图题(共20分)

31.(10分)动物或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下图表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请分析回答:

(1)从上图可以看出,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和。

一般来说,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个基因。

(2)人的体细胞中含有对染色体,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男性的一对染色体是X和Y,其中来自母方的一条性染色体是。

(3)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但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是遗传物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若在发育初期分裂成两个胚胎,进而发育成两个个体,就会产生同卵双生的双胞胎,这样的双胞胎性别相同,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主要原因是。

答案:

(1)DNA蛋白质1多

(2)23X(3)蛋白质环境(4)两个体的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1)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2)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来自父方的是染色体Y。

(3)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它通过指导的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同卵双胞胎是指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

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一样。

32.(10分)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1)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和能量。

(2)上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和物质循环。

(4)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作用进入生物体的。

而植物、动物的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5)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1)阳光(或水分等)物质

(2)生产分解(3)食物(或吃与被吃)能量流动(4)光合呼吸(5)自我调节自然

(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温度和阳光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是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四、分析与探究(共20分)

33.(10分)人的卷舌和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些家庭的卷舌和非卷舌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

组别

父母性状

家庭数目

子女性状

父亲

母亲

卷舌

非卷舌

1

35

41

2

88

70

21

3

22

15

9

4

30

11

(1)人的舌头能否卷曲的性状表现由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决定,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

根据调查结果推测,卷舌和非卷舌性状中,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第组的调查结果。

(2)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第3组某个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父亲;

母亲。

(3)若第4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非卷舌,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卷舌的可能性是。

(4)在第1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非卷舌,他们的子女都不出现卷舌,原因是。

(1)等位基因卷舌2

(2)aaAA或Aa(3)1/2(或50%)(4)父母双方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都只有非卷舌基因

(1)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表格中第2组,父母都是卷舌,子女出现了非卷舌,表明非卷舌是隐性性状。

卷舌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2)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非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第3组某个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父亲(非卷舌)aa;

母亲(卷舌)Aa。

(3)若第4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非卷舌,父亲遗传给非卷舌(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卷舌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卷舌的可能性是50%。

(4)在第1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非卷舌,他们的子女都不出现卷舌是父母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都只有非卷舌基因。

34.(10分)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注:

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是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号和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

① ②。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1)有无唾液2

(2)13(3)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4)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影响

(1)1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

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因此①适量馒头碎屑,②2mL唾液。

(4)1号、4号和5号试管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证明淀粉已被分解。

4号5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证明淀粉没有被分解,通过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