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381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频点知识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

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二、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及经济建设成就

1、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最早提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1953年,“一化三改造”;

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2)、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完成三大改造(1953-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成就: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建成。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年)

(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并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提出总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60年冬,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主要成就: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被发现并开采,包兰、兰新铁路建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

(2)、十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如兴建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湘黔铁路、成昆铁路等取得成就的原因:

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纠正极左错误,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左”的错误,排除干扰,辛勤劳动的结果。

6、改革开放以来1976—现在):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决定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2)、中共“十二大”(1982年):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十三大(1987)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致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就:

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建成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三、新的起点──新型工业化道路

1、含义: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来看,它是综合科学技术应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及环境得以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适应世界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特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下面几点)

①、是充分这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动力),“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学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基本要求),“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子。

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和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特色),“新”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

既不改变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资金密集型,又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转移农村劳动力。

④、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工业化(目的)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社会大变革

1、从历史进程上,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

(历史潮流)

(1)军事上,春秋战国的战争,掠夺土地、大国兼并小国,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

(2)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封建生产关系;

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3)政治上,王室衰微,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最终废除奴隶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体制,顺应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4)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国家格局上看,从大动荡、大分裂走向大统一。

(1)军事上:

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进局部统一的实现;

促使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公元前3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下去,秦国无敌于天下;

带来深重灾难,人心渴望统一。

(2)经济上:

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促使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发展,以中原为中心全国性市场逐步形成。

(3)政治上:

各国为在战争中取胜进行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加强。

(4)民族上:

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3、民族关系上,首次出现民族大融合

4、经济明显发展,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形成。

5、文化异常繁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科技成就突出。

建议:

从生产力(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刀耕火种到牛耕技术)、生产关系(所有制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耕作方式从集体耕作到个体耕作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行政体制(从分权体制到中央集权体制)、统治阶级(奴隶主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格局(从分裂走向统一)、民族(首次民族大融合)、军事(奴隶主的争霸战争到封建兼并战争再到封建统一战争)、思想(百家争鸣)等角度概括“社会大变革”的内涵,然后教师点拨。

五、明清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的中国,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旧不高,生产活动主要靠人的体力劳动。

商品经济成分相对于自然经济仍如小苗萌芽对参天大树,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远未动摇地主剥削农民的租佃关系而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仍实行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的两极分化等原因造成的社会动荡以至改朝换代的现象仍在继续。

明清时期的文化突出地体现封建社会末期的特征,表现如下:

1、科技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已经失去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势头和辉煌。

科学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成就斐然。

2、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包括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和大型图书的编纂。

一方面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封建文化即将走到尽头。

3、理学走向极端,客观唯心主义和程朱理学发展成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阳明心学,说明其走进了死胡同。

反封建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也证明了封建制度渐趋没落。

4、明传奇佳作不断出现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级的成长和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在文学上的充分表现。

政治总特征: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达到顶峰,迅速走向没落;

经济总特征:

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但因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而发展缓慢。

思想总特征:

理学作为主流学派,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人因循守旧,到明朝后期出现西学东渐,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面对现实,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阶级总特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总之: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六、民国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社会生活等)都在急剧地发展、变化着,是这段历史的总态势和总特点。

诚然,由于民国时期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在其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一、社会的“沉沦”与社会的“进步”共生。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

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

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

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

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二、“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

民国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

这一特点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则致使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旧”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风貌。

在衣着上,既有西服革履者,也不乏长袍马褂者。

在饮食上,当一些新派人物在品尝西点西糕时,更多的人仍不懂面包为何物。

在居室上,当西式洋房矗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时,更多的民居仍是传统的青砖黛瓦。

“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是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另一特征。

三、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使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多变。

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还是国民党统治,中国实际上都未真正统一过。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拥兵自重。

在其各自所辖范围内,军阀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志影响着辖区的发展。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发展的态势更为复杂。

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国出现了互相分立的三个区域,即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区。

这是三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区域:

在国统区,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日本占领区,完全是殖民地社会;

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则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由于统治区域性质的差异,各统治区域社会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状态。

在国统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社会发展极其缓慢;

在日本占领区,由于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在变态发展;

在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实行反帝反封建政策,社会发生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社会在多重统治区域内,呈现了多种发展态势,这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七、世界近代史的三个发展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

手工业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形态在16世纪成为一股显见的潮流,这个世纪出现的宗教改革,德国的农民战争,新航路的开辟、尼德兰革命、英圈地运动的扩大、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重商主义的兴起等现象,无一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和后果。

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还处在童年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还没有明显分开,基本上商业资本控制工业,两种类型的手工工场,即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都是由商人开办的(分散的手工工场是多数,集中的为数甚少)。

商人作为早期的资产者,不仅控制着工业,而且其上层即大富翁还逐渐成为金融家,这就是金融资产阶级,也被称为大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包税和放国债发迹并形成为一个阶层的)。

他们是整个资产阶级当中的最富有、经济实力最雄厚的阶层。

商业资本控制工业,金融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中雄踞首位,并不意味着工商业发展平平,少有起色;

当时工商业的发展水平已相当可观,进出口贸易也相当发达,17、18世纪的商人们,尤其是组成海外贸易的商人们,奔波于世界各地扩张殖民,谋求霸占市场和原料场地。

三次英荷战争,英法十年战争等国际战争,本质都是商业战争,争夺市场,达到如此激烈的地步,反过来也可证明工商业的发展已达到了前所没有的高度,国内市场的容量已难以满足其需要了。

第二阶段:

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的历史实际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这两大事件的影响,从经济和政治上极大的加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尤其是工业革命,使有关国家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力量的加强,推动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革命,自由主义运动日趋强大;

工业革命造成的新阶级——无产阶级从诞生后不久便开始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工人运动使商品输出成为资本主义的生命线。

资产阶级掀起了殖民扩张的狂潮,引发了民族运动的高涨。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交错存在的历史潮流。

其中自由主义潮流是主流。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以及工业革命前老式资本主义体制的矛盾。

第三阶段:

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已演变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上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垄断组织作为组织经营的手段,政治上以民主代议制为主要政治体制,实行政党政治,公民参与,自由竞选,可以说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变本加厉,将整个世界瓜分完毕。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

八、20世纪8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1945年到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1982年到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

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一)、50年代—70年代(黄金时期)

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

利用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1、特征: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

(1)、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

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开拓了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①、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段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产生于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结束大危机以不同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

国家大力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占据国家基础经济部门或开发新兴高科技产业,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推行国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场,进行一些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3)、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以及协调加强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4)、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外部的条件。

2、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西欧、日本和美国。

西欧——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计划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日本——飞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且发展势头不衰。

美国——二战的“暴发户”,二战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但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二)70年代——80年代(滞胀时期)

从1973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可以相对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如前所说70年代中期那次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滞”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生产停滞;

“胀”是通货膨胀,两者并存、互相交织。

这就是“滞胀”的主要特征。

这两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

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因此,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摆来摆去,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减弱。

1、原因: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促进生产的作用日益削弱

②、经济危机(原因:

固有矛盾;

资本主义竞争;

第三世界的矛盾——石油提价是直接的)

2、特征: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3、应对措施:

政府调整政策,减少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三)、80年代——90年代(复苏时期):

8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

(1)原因:

①、重要原因是国家改革采取了降低税率;

②、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措施。

(2)特征:

①、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看小字内容人均收入;

生产总值;

国债发行量)

(四)90年代以来的特点

1、经济危机期间经济下降幅度较小

2、生产过剩危机和金融危机交织并发

3、经济复苏阶段较长

九、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

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