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367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口退税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Word下载.docx

一、前言……………………………………………………………………2

二、我国出口退税概述……………………………………………………2

1.我国出口退税的基本内容………………………………………………2

2.我国出口退税的实施历程………………………………………………3

3.我国出口退税的特点……………………………………………………4

3、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影响…………………………………………5

1.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5

2.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6

3.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7

4、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意义…………………………………………8

1.实行有效地出口退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8

2.平衡区域优势,使整体协调发展…………………………………………8

3.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推进加工贸易升级………………………………9

5、小结与展望……………………………………………………………9

参考文献……………………………………………………………………9

注释…………………………………………………………………………10

 

1、前言

目前,理论界对于出口退税制度一直争议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出口退税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应该取消出口退税制度。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自建立出口退税制度以来,利大于弊,所以应该保留出口退税制度。

除了理论界的争议,在实际中,出口退税制度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由于退税制度不完善,所以出台了不少出口退税政策,以求不断完善退税制度。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有着不同方面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所以对于其中不好的一面,要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调整出口退税制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

2、我国出口退税概述

1.我国出口退税的内容

出口退税就是将出口商品在国内生产的过程中所缴纳的税额予以退还,使出口商品以不包括税额在内的价格销售到国际上,减免了出口商品因为出口税而造成的税务负担。

出口退税其中的税额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出口退税帮助各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给各国商品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

对于本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出口退税帮助出口企业降低了出口成本,提高出口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实行出口退税可以帮助增加出口,在实行出口退税期间,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加快或者减缓出口的增长速度。

在我国,出口退税从1950年开始形成雏形。

出口退税制度经历长期的历史变革,退税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1994年,出口退税制度是其历史上的标志性时期,在此时期,出口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体制不断健全,随后出现了完善的符合国情的出口退税体制,之前的出口退税制度一直处于低迷的时期,在其进入发展时期,构建的增值税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现在的局势来看,对外贸易一直呈增长的态势,出口退税政策中出现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促使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变革。

所以,1994年构建的增值税,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然体现,退税制度随着产生。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出口退税制度一直处于调整的时期,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

2.我国出口退税的实施历程

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50年,政务院颁布一项关于出口退税的法律文献——《货物税暂时条例》,对出口货物退还所缴纳的货物税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可以说这个法律是当时我国关于出口退税的第一部法律,从此形成了我国出口退税的雏形。

1958年,我国将出口的商品的货物税、流通税和营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对于出口的商品不给予退税,从此出口退税制度终止。

1973年,我国对工商税进一步简化,对出口商品不再退税,但是在其出口时相应的也不再征税,出口所产生的盈亏全部由外贸部和财政部负责。

198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钟表等17种产品实行出口退税和进口征税的通知》,从这时候开始对一部分的出口货物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1985年,工商税开始细分,增加了一个盐税,同时将货物税改为产品税。

1985年三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对进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从此标志着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建立。

但是当时还没有增值税,所以讲产品税和流转税都纳入到消费税的体系中,退税率不是很高,到1993年退税率也只是11.2%,而且退税规模也不是很大。

凡是属于经贸部和其他主管部门的外贸企业所经营的产品都给予退税,退付有中央预算收入;

对于工业企业和地方外贸企业所经营的产品给予退税,退付由地方预算收入;

对于联合经营的外贸企业所经营的产品,按照法律规定,有参加联合经营的各主体,分别由地方和中央预算收入。

1994年,我国对税收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出口退税中的增值税达到17%,出口退税有政府负担。

这一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时间,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飞快,分别为32%和23%。

1995年,我国开始出现出口欠退税的现象。

1996年,为了减少政府负担税额,减少骗税的现象,我国开始对出口退税税率进行调整,将17%的税率下降到3%、6%、9%,当时出口速度大幅度下降,只有1.53%。

1998年,受此时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迅速降低,平均每年只有0.5%。

1999年,我国开始逐步对出口退税税率进行上调,纺织品和纺织机械的出口退税税率恢复到以前的17%,出口退税税率平均上调了3%,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产品出口速度增加。

2002年,我国开始对生产型企业的自营货物实行免、退、抵税的措施。

2003年10月,国家财政部和税务局颁布了《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并且于2004年开始实行,并且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由原先的17%、15%、13%、5%四档改为现在的17%、13%、11%、8%、5%五档,出口退税税率平均下调3%。

从以上几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这几年中进行了反复的调整,而且出口退税税率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改变,对出口也有很大的影响。

退口退税是在增值税的基础上实行的,但是1994年之前,我国还未有增值税,所以那时的出口退税机制还不是很健全。

在1994年进行改革之后,我国对税制进行了改革,此时是我国出口退税税率最高的时期,但1995年到1998年,受种种因素的限制,税率开始下调,随后通过颁布一些法律,对税率进行上调,此时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3.我国出口退税的特点

我国实行的出口退税是和韩国相同的先征再退的措施,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是征退结合的措施,而新西兰则实行即征即退的措施。

总的来说,出头退税是建立在税收体制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先对产品流转税进行征收,就不会出现出口退税。

流转税是按各地的管理原则来进行制定的,在我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法规中的征免税规定只适应于中国,在国外不适合。

在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税收制度上也是具有自主权的。

对于出口产品,在不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免征在国内所缴纳的税额。

我国在1994年对工商税制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实行零税率的政策,即征多少退多少。

但是的不同税种,零税率的表现也不同,在消费税中,是对生产环节进行征税,所以免税就是零征税。

而对于增值税,是对货物流通、交换过程进行征税,所以零征税是各环节的免税额总和。

出口退税对出口货物零税率的要求是在货物实际含税量的基础上的,将出口货物在各环节缴纳的费用全部退给产品出产商,使得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

如果征多退少,或者是直接不退,则会导致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散失竞争的能力。

相反,如果征少退多,则会导致退税变成政府的变相补贴,失去了出口退税的意义。

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出口退税的国际惯例,还要体现出国家的经济政策。

比如对于占出口比重比较小的货物不予以退税,但是对于占出口比重较大的货物则准许退税。

对于利用各国之间的价格差异而想要获利的货物和国家禁止的货物,不予退税,从而达到调整出口货物利润和防止资源外流的目的。

3、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1.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

2007年美国爆发次债危机导致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处在不稳定的时期,但是各国还是认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存在的,并且认为此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预计对外贸易量将持续增长,2007年外贸领域开始对对外贸易进行宏观调控,出口量明显下降,进口量上升。

对于外贸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改善外贸产品结构。

虽然我国在外贸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外贸领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外贸依存度过高。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所以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很大。

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1738美元,依存度达到66.9%,2007年1月到9月期间,依存度高达71%,外贸依存度过高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

首先,外贸依存度过高会给国内经济带来巨大的威胁,其次就是外贸型经济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就会导致国内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新增就业和财政收入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时就要刺激国内对消费的需求,政府要增加公共财政的支出,降低民众对于经济的不确定性,让民众敢于消费。

②外贸顺差逐年增加。

2004年我国外贸顺差是320.9亿美元,但是到2005年我国外贸顺差就达到1020亿美元,2006年达到1774.8亿美元,2007年达到262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居世界第一。

2007年以后,外贸顺差增长趋势还是比较明显。

外贸顺差不仅各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而且会加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我国贸易收支失去平衡的现象难以解决,2006年到2007年间,国内制定了一系列的减顺差政策。

从我国国情来看,抑制出口是减顺差的最好方式,但是减顺差不是减少出口,而是调整出口结构来达到减顺差的目的。

③我国出口结构需要改善。

一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看出口的多少,而是看出口什么。

我国商品中技术含量占的比重比较高的产品比较少,外贸依存度过高是因为出口产品利润率比较低,自主商标不足20%,出口的自主商标不足10%。

一些产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导致贸易间的摩擦加剧,而且会导致就业压力。

我国注意到这一现象,所以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措施,主要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引导企业重视对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量;

以自主品牌出口为重点;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价格监测。

2.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

2.1.出口退税降低企业的成本

通过对出口贸易进行调节,可以控制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率的调节可以控制企业产品的成本,是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占据一定的优势,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出口贸易成本效应。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出口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从而使商品在供给结构上产生一定的变化。

商品的出口成本就成为外贸发展的关键之一,在成本因素的刺激下,商品供给者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使消费者根据商品效应来调节自己的需求。

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2.商品结构上的调整作用

在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之后,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下调,从而使税收愈加成为作为经济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进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政策的实施,将退税率划分为五个档次,17%、13%、11%、8%和5%,退税率的下降,就要求企业要从自身的内部结构出发,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自身效率,把消极的对外贸易转变为积极地对外贸易,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3.显著得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

2005年,国家和地方对财政的分担是由75:

25改为现在的92.5:

7.5,使地方的财政负担大大降低,财政负担大部分由国家来承担。

在原来75:

25的比例上,中央补贴给地方政府的款项全部或者大部分全部退还给企业作为出口退税款,所以造成地方政府在出口退税上的积极性不大。

但是经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只需负担出口退税额的7.5%.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在负担出口退税的同时,还有剩余的中央补贴,所以提高了地方政府在对外贸易上的积极性,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2.4.减少企业资金的占压。

出口退税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资金的占压。

一个企业资金的多少,周转速度的周期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出口产品除了比内销产品更加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外,对于企业资金的回流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2.5.支持出口创汇,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出口退税政策为促进国家外贸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外贸出口使得货物贸易顺差增加,能够使项目保持着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外汇储备。

3.出口退税对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3.1.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使外贸企业的风险加大

受现阶段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只有极少数的产品能够享受零税率,由于现阶段退税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所以,现在的产品出口退税率比较低。

在国际上,国内的出口退税政策是透明的,在对外贸易中,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只有极少部分是来自于出口退税,所以,在企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降出口退税率,就会加大企业出口产品的亏损。

维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是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

3.2.企业出口协调机制不完善

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上来看,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中间的环节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周期时间长。

在退税制度中,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协调能力很差。

在具体地方退税工作上,仅仅只有海关、外汇以及国税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体系,其他部门在审批的环节中,则缺乏相互之间的信息流通,使得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工作难度加大,更加难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联合工作。

造成产品在出口退税工作上各环节不连贯,工作过程繁琐,阻碍了出口退税制度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3.3.增加一定产品的出口难度

现在的出口退税政策中,将国家和地方政府所负担的财政比例改为92.5:

7.5,地方政府承担的那部分财政,从以前的谁征就由谁来退税,到现在的与当地出口贸易程度相关的计算的模式。

所以,当有的企业想要对一定企业进行购并的时候,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出口额度时,此时地方政府就要对其进行退税,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

出口退税政策中将增值税中的纳税和退税两者分开,使得出口贸易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抑制了企业出口,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限制了非本地产品的出口,形成了区域保护的新格局,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3.4骗退税行为时常发生

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很优惠的政策,但是目前出口退税政策还在存在着一定的不存之处,没有建立征与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退税方式,给一些不良分子骗取退税带来犯罪空间。

而且出口退税政策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多,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联系机制,各个部门内部管理机制也不健全。

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就会钻政策的空子、部门的空子骗取退税,严重侵犯国家的利益,扰乱经济秩序。

3.5.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如果两家企业同时生产一样产品,一家企业出口,可以得到退税,而另一家内销,没有退税。

而后者的成本比较低,所以在竞争时就会出现逆淘汰的现象,把好的企业赶出了市场。

而且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缺乏统一性,造成实际税负不公。

同样的出口商品因为企业的类型不同,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实际税负不公。

如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一般是经营国产材料,大多数的退税率为9%,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加工贸易,材料加工实行零税率,就造成加工贸易快于一般贸易。

这种在税负的差异使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间的竞争处于劣势,政府在税负上没有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

3.6.造成资源流失过度

出口退税制度会使一国的产品加速向另一国输出,而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尤其是一些资源消耗性的产品,更加加剧了资源的消耗。

如果一个国家不在制度上对产品出口量进行限制,就会使出口结构恶化,造成国家资源枯竭,进而引起环保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违背,资源一旦枯竭,经济发展就会停滞,所以资源浪费严重是退税政策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后果。

4、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意义

1.实行有效地出口退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

从出口退税制度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结果上来看,还需要进行改进加强,我国低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还是比较小的,而一些尖端科技产品的出口率相对而言比较低,出口退税的优势不能彻底发挥出来。

因此,想要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完善,就必须要对不同的产业设置不同的税率,体现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体现出出口退税制度的优越性。

①根据不同产业的密集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出口退税率。

比如对于劳动密度较大、耗能过高的行业来说,想要低退税率或者是零退税率。

原因就是因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往往都是在价格上进行竞争,出口退税制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导致市场紊乱。

而且对于耗资高的出口企业来说,在出口时,会导致不能满足内部工业的需要,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出口时,要给予一定的照顾,才能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②对于关联度比较大的产业要给予一定的退税优惠,一般关联度比较高的企业,在其领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会产生连锁反应,能够起到很强的带头作用。

所以,对关联度大的企业实行退税优惠,能够使其关联的部分得到良性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平衡区域行业经济的作用。

2.平衡区域优势,使整体协调发展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只有极少数的地区的加工贸易呈饱和的状态,即使在这些地方,一些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所以,必须对原有的观念进行创新,扩大加工贸易的区域,引导加工贸易向腹地发展。

鼓励东部发展空间比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间地带发展,并延伸到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对于发展较早的沿海地区,提高加工贸易水平,进入国际技术贸易平台。

长三角等地可以成为研发高科技产品的地带,东北地区可以发展制造业,中西部地区则发展资源产品。

高级科技加工产品地区比较少,而且具备高级形态的加工贸易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以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基础,进行达到整体上的发展,做到经济合理分配,逐步将高新科技发展到中部地带。

东部地区重点发展制造行业,而西部地区则重点发展资源产品和农产品。

对于东部地区发展已经达到饱和,但是还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行业,则将其引到中西部地区,平衡内部经济。

在处理沿海地区经济的调控工作上,提高技工技术,加强整体的竞争能力,步入国际化市场领域。

而对于传统知识密集的地区,应该根据其成熟的文化底蕴,可以将其规划为知识密集产品研发地区。

对于老工业区,则将其规划为高新技术研发地区。

3.利用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加工贸易升级

我国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以出口退税促进加工贸易的内部改革。

但是,同时还要制度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国内一些企业加入到国际化发展的平台上,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比重,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和新产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不能忽视传统工业的产业结构改革,从而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目前我国退税制度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还是十分落后的,我国退税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期间经历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到如今,退税制度还是不完善,所以想要对对外贸易起帮助作用,完善我国退税制度是当前首要完成的任务。

目前针对于我国退税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近年发生了很多骗退税的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政策中的漏洞,骗取退税。

所以,我国必须要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在退税各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给不法分子无可趁之机,减少骗退税的现象,减少国家经济损失。

5.调节企业间的竞争

退税政策不完善的另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企业间没有公平竞争,所以完善退税政策是企业公平竞争的前提。

企业间因为类型的不同,所以退税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生产同一种产品,但是退税税率不同,企业的获利就会不同,所以完善退税政策,使得两个企业间的退税政策没有差异,企业的成本一样,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不会出现淘汰好的企业,相对较差的企业则稳居在市场上的现象,使产品的质量一直处于逐步提升的阶段,满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6.减少资源的消耗

退税政策的出台就会导致出口企业出口贸易量增加,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量,所以对于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重。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资源可能会因为技术的落后而出现浪费的现象,本来只需一倍的资源,现在需要两倍的资源,所以完善退税政策就减少企业的产品出口量,调整企业产品出口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