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3328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畜共患传染病讲义参考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鼻盘、口腔黏膜、哺乳母猪的乳房等处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

哺乳仔猪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5)、鉴别诊断:

 

与牛瘟的鉴别:

牛瘟在口腔呈坏死性病变,与口蹄疫的烂斑相似。

但是牛瘟病程中没有水疱,有剧烈的下痢,病死率极高。

与牛黏膜病的鉴别:

黏膜病口黏膜有糜烂,口涎增多,与牛口蹄疫有相似之处。

但牛黏膜看不到明显的水疱过程,糜烂灶小而浅表。

羊猪不发病。

与牛恶性卡他热的鉴别:

恶性卡他热患牛口黏膜也有糜烂,但在鼻腔黏膜和鼻镜上有坏死,角膜浑浊,全身症状严重,病死率极高,呈散发。

D:

与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鉴别:

水疱性口炎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极少发生死亡,除感染牛、猪外,还能感染马、骡。

2、炭疽:

本病是各种家畜、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高热,黏膜呈蓝紫色,濒死期自天然孔流出少量不易凝固的暗红色血液。

剖检时,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

人也能感染发病。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

(2)、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原体是炭疽杆菌。

本菌是一种长而直的大杆菌,在动物体内形成短链,两菌连接端呈直截状,游离端则钝圆,菌体周围绕有荚膜。

在动物体外则能形成芽孢。

炭疽芽孢具有强大的抵抗力,煮沸须经15分钟才能杀死。

漂白粉、碘溶液、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对炭疽杆菌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或吸血昆虫的叮咬经皮肤感染。

(3)、病理剖检特征:

一般严禁剖检。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剖检时,应在严密控制下进行。

炭疽病畜的剖检变化比较有特征,如血液凝固不全,呈酱油色,尸体迅速腐败而膨胀,有的病畜天然孔流出少量血液。

皮下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

脾脏显著肿大,脾髓呈黑红色,软化如泥状,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4)、临床症状:

有的无明显症状,常在呼吸高度困难和痉挛下突然死亡,尸体天然孔出血。

但大多数病牛常在颈部和胸部发生水肿。

尤其是颈部的水肿常继发严重的咽炎和喉头水肿,而引起呼吸高度困难。

发生在肠黏膜上的炭疽痈,常引起病牛排出沥青色血液或混有组织碎片的血粪。

通常于10——36小时内死亡。

B:

① 

绵羊、山羊:

羊对炭疽特别易感。

常在长途驱赶的过程中,由于群放绵羊低头行走的习惯,在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尘埃后经呼吸道感染,或因干旱之年啃食染有炭疽芽孢的草根而经消化道感染。

绵羊感染后常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抽搐和以天然孔流血而死亡。

即使病程稍慢的病羊,也在数小时内,以不安、战栗、踉跄,心肺功能严重扰乱、天然孔出血和抽搐而死亡。

3、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

(2)、病理剖检特点:

被侵害的组织和器官形成特异性结核节。

结节由粟粒大至豌豆大,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半透明,较坚硬,多为散在,有的互相融合形成较大的集合性结节。

病程较长的,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或形成脓肿和空洞。

(3)、临床症状:

牛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十几天,长的数月,甚至数年。

通常取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患病较久,症状逐渐显露出来。

由于患病器官不同,症状不一。

常见的是肺结核,有时可见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生殖器结核、脑结核、胸膜结核和全身性结核等。

肺结核主要是以长期顽固的干咳。

乳房结核常在乳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硬结,无热无痛。

淋巴结结核常见于颌、咽、颈和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突出于体表,无热无痛。

肠结核以持续性下痢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为特征。

4、巴氏杆菌: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急性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慢性型则多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属中对多种动物有致病作用的细菌。

它是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杆菌,多散在,不形成芽孢,用碱性美蓝液染色时,细菌两端着色深,呈两极浓染,巴氏杆菌有16个血清型。

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

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由内源感染。

(3)、诊断要点:

A:

流行特点:

调查证明,健康牛的带菌现象较严重,因此带菌动物在传播本病上的作用较大。

主要通过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间或也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

临床特征:

潜伏期2-5天。

败血型多见于水牛,表现为全身败血症状,高热,反刍停止,流涎流泪,有黏膜样鼻汁。

病牛头、颈、咽喉及胸前皮下水肿,舌及周围组织高度肿胀,舌升出于口外,呈暗红色。

肺炎型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性肺炎,病牛咳嗽,呼吸促迫,呼吸困难,卧底不起,一般于数小时至2天死亡。

流行特点多见于幼龄绵羊和羔羊,山羊不易感染。

多发于低湿地区,常见于春季。

(1) 

临床特征最急性多发于羔羊,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病羊虚弱,寒战,呼吸困难,数小时死亡。

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症状,病养高热,咳嗽,不食,呼吸困难,鼻孔出血,眼结膜潮红。

初便秘,后腹泻。

颈、胸下部水肿。

慢性型除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角膜炎、流产腹泻和颈、胸下部水肿等症状。

5、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的致死性败血症为其特征。

病程稍长时,还可见到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和肺炎等变化。

猪瘟流行非常广泛。

(2)、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不受品种、年龄、性别的影响,各种猪都可感染。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发病急,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1-3周)内波及全群,甚至波及临近猪群,造成广泛流行。

但在常发地区或注过猪瘟疫苗的单位或地区,可呈零星点状散发。

今年出现了“温和型”猪瘟,其流行缓慢,常呈散发,症状和病变轻微,病程长,但致死率很高。

(3)、临床特征:

按病程可分为4种类型。

其中最多的为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发病急,很快死亡。

主要呈现急性败血症。

急性型持续高热(41℃左右),结膜潮红,有多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化脓性结膜炎),甚至将两眼粘封。

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见的部位为耳、颈下、四肢腹下会阴等毛少的部位。

粪便干燥成小球状以后排液状便,常带有黏液或血液。

有时发生呕吐。

慢性型消瘦、贫血、衰弱、行走时两后肢摇晃,显示无力。

便秘和腹泻交发生,而以腹泻多见。

有些病猪的耳尖、尾端和四肢下部蓝紫色或坏死,甚至干脱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

温和型或称非典型型此型病猪今年列发生较多临床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病程较长,但致死率较高。

(4)、病例剖检特点:

死于急性猪瘟的猪,皮肤、浆膜、黏膜及各实质器官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或斑。

淋巴结特别是腹腔内的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弥漫性或周缘性出血,中心部分呈灰白色,切面红白颜色相间如同大理石样色彩。

肾脏色彩变淡,皮质部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

脾脏边缘常可见到稍隆起、紫黑色的出血性梗死。

膀胱、喉头黏膜有出血点,甚至膀胱内有暗红色的尿液。

肠黏膜,尤其是回肠后部、盲肠及回肠口部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轮层状溃疡,肠黏膜淋巴滤泡肿大隆起。

病程稍长的病例,胸腔变化明显,可见纤维素性肺炎或坏死性化脓性肺炎,肺胸膜粗糙,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液。

慢性病例猪出血性病变轻微,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明显。

断奶仔猪的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处发生钙化,可见有黄色骨化线,这在猪瘟诊断上有一定的意义。

(5)、鉴别诊断:

与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的鉴别:

急性猪丹毒以3-12月龄的猪易感,发病急、突然死亡,皮肤上有蓝紫色的斑,指压褪色。

胃底部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樱桃红色,肾为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淋巴结淤血肿大。

实质脏器涂片有大量单在或成对的革蓝氏阳性小杆菌。

与最急性猪肺疫的鉴别:

猪肺疫有高热,呼吸高度困难,黏膜呈蓝紫色,咽喉部有热痛性肿胀,自口鼻流泡沫样带血的鼻汁,常窒息而死。

剖检时可见颈部皮下有出血性浆液浸润,肺出血、水肿,淋巴结出血,切面呈红色,实质脏器涂片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与急性副伤寒的鉴别:

急性副伤寒多发于2-4周龄仔猪,阴雨连绵季节多发,疫情发展较猪瘟缓慢。

耳、腹部及股内侧皮肤呈蓝紫色,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恶臭。

低头呆立,步态摇晃。

剖检时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肝实质内有黄色或灰白色小坏死点,脾肿大,暗紫色。

肠黏膜有出血点。

D:

与猪弓性虫病的鉴别:

弓性虫病常发于6-8月间,幼龄主最易感,常零星发病,随后爆发流行。

病仔猪排水样稀便,呼吸困难,有咳嗽。

流水样或黏液鼻汁,孕猪流产。

剖检时,肺稍肿胀,间质增宽呈半透明状,表面有小出血点,胸腔内有黄色透明液体。

淋巴结特别是肺门淋巴结水肿、灰白色,切面湿润。

取肺及肺门淋巴结或胸腔渗出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可见橘瓣状或新月状速殖子或假囊。

E:

慢性猪瘟应注意与慢性猪副伤寒鉴别:

慢性副伤寒呈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体温不高,皮肤有出血点,有时咳嗽。

剖检时可见大肠有弥漫性坏死性肠炎,脾增生肿大,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有灰黄色坏死或灰白色结节。

6、猪肺疫:

本病是猪巴氏杆菌病,是以败血症、咽喉炎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分布很广,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加重了病情,引起叫大的经济损失。

(2)、病的发生与传播:

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健康猪呼吸道内也普遍存在无毒或弱毒的菌株,但健康猪黏膜和淋巴系统有正常的防御机能,使之不能侵入气管、支气管和年迷下层致病。

当某些诱因(感冒、感染其他传染病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遂引起内源传染,这就是某些猪场根本未从外地引进病猪而突然发病的原因。

还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3)、流行特点:

各龄猪多易感。

全年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气候骤变季节发生较多。

常于猪瘟、猪流行感冒等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最急性型高热达41℃以上,咽喉部有坚硬的热痛性肿胀,严重时可波及耳根及颈部。

病猪呼吸高度困难,张口呼吸。

黏膜呈蓝紫色,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呈犬坐姿势。

后期体躯下部皮肤变红,最后都因窒息而死。

有的病猪呈现败血症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败血症症状轻微,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

体温高,有干而短的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部有压痛,有浓性鼻分泌物。

皮肤有红斑,一般经4-6日因窒息而死。

慢性型表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

病猪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

二、鸡的主要传染病

1、鸡新城疫病: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

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各种鸡和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和中鸡更易感染,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降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应引起重视。

(3)、症状及病变:

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①.最急性型:

病鸡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②.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

精神萎顿,离群呆立,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倦怠嗜睡。

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

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频咽,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和咳嗽。

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

有的鸡还出现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

病的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

病程多为2-5天。

③.慢性型:

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

一般经10-20天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病理剖检可见,嗉羹充满酸臭味的稀薄液体和气体。

腺胃粘膜水肿,其乳头和乳头间有鲜明的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此为鸡新城疫比较特征性的病变。

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

整个肠道粘膜上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纤维素性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

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

气管出血或坏死,周围组织水肿。

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出血点。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在实际工作中,因近年一些不典型鸡瘟的出现,易导致误诊,确诊须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

(5)、治疗:

鸡新城疫在疫病诊治方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6)、预防:

鸡新城疫预防的关键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性防制措施。

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

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

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

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

油乳灭活疫苗对鸡安全,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另外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

疫苗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

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

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

(7)、免疫程序:

⑴.第一次,4~7日龄雏鸡用Ⅱ系苗滴鼻免疫,25~30日龄用Ⅱ系或L系弱毒苗进行第二次免疫(滴鼻或饮水)。

2月龄后用Ⅰ系苗肌注免疫,免疫期可持续一年以上。

对产蛋鸡或种鸡可每年进行1~2次Ⅰ系苗肌注免疫。

⑵.鸡新城疫油乳灭活疫苗可用于任何年龄的鸡。

2周龄以内的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0.2毫升,同时以Ⅱ系或L系苗滴鼻,鸡很快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70~140天;

肉鸡以此法1次免疫,可保护至出售,2月龄以上的鸡用0.5毫升注射,免疫期可达10个月以上;

经弱毒苗免疫过的育成鸡。

在开产前2~3周注射0.5毫升,整个产蛋期均可得到保护。

大型鸡场应建立免疫监测,定期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和鸡群的血凝抑制效价(HI),以便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8)、鸡场发生鸡新城疫的处理:

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亦应深埋或烧毁。

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立即彻底消毒环境,并给鸡群进行Ⅰ系苗加倍剂量的紧急接种;

鸡场内如有雏鸡,则应严格隔离,避免Ⅰ系苗感染雏鸡。

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两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重新进鸡。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定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

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2)、流行特点:

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

本病仅发生于2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

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

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

本病还可经蛋传递。

(3)、症状及病变:

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可波及60%~70%的鸡,发病后3~4天死亡达到高峰,7~8天后死亡停止。

病初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耐过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剖检可见:

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法氏囊呈黄色胶胨样水肿、质硬、粘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有时法氏囊粘膜严重发炎,出血,坏死,萎缩。

另外,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

肾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

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

(4)、诊断:

本病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爆发时,诊断并不困难,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

若需确诊,尚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

(5)、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注射液。

3~7周龄鸡,每只肌注0.4毫升;

大鸡酌加剂量;

成鸡注射0.6毫升,注射一次即可,疗效显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复方炔酮,0.5公斤鸡每天1片,1公斤的鸡每天2片,口服,连用2~3天。

丙酸睾丸酮,3~7周龄的鸡每只肌注5毫克,只注射1次。

E:

速效管囊散,每公斤体重0.25克,混于饲料中或直接口服,服药后8小时即可见效,连喂3天。

治愈率较高。

F:

盐酸吗琳胍(每片0.1克)8片,拌料1公斤,板蓝根冲剂15克,溶于饮水中。

供半日饮用,以上为20~25羽鸡一日量,3天为一疗程。

G:

中药治疗。

方药:

蒲公英200克、大青叶200克、板蓝根200克、双花100克、黄芩100克、黄柏100克、甘草100克、藿香50克、生石膏50克。

水煎2次,合并药汁得3000~5000毫升,为300~500羽鸡一天用量,每日一剂,每鸡每天5~10毫升,分4次灌服。

连用3~4天。

为提高治疗效果,在选用以上治疗方法的同时,应给予辅助治疗和一些特殊管理。

如给予口服补液盐,每100克加水6000毫升溶化,让鸡自由饮用3天,可以缓解鸡群脱水及电解质平衡问题;

或以0.1%~1%小苏打水饮用3天,可以保护肾脏;

如有细菌感染,投服对症的抗菌素,但不能用磺胺类药物;

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到15%左右,维持一周,可以保护肾脏,防止尿酸盐沉积。

(6)、预防:

加强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从外边把病带入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及时处理病鸡,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可选用以下药物和方法,喷洒0.2%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5%漂白粉、5%福尔马林、1:

128杀特灵,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

门前消毒池宜用2%的戌二醛溶液,每2~3周换一次,也可用1/60的菌毒净,每周换一次。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

3、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合症。

禽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疾病。

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此病危害极大,对养禽业和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国际关系,国家声誉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病的发生和流行:

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三大类。

A型流感病毒有16种血凝素(HA)亚型和10种神经氨酸酶(NA)亚型,迄今为止共有15个亚型和9个N亚型,共计135个亚型组合。

流行特点:

禽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绝大多数禽流感呈隐形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少数毒株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和死亡。

易感动物:

家禽、水禽、珍禽、野禽、野鸟、海鸟等均可感染。

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

以空气传播为主。

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

家禽感染流感病毒后有隐性、亚急性和急性高度致死性感染的多种形式。

潜伏期从几小时到21天。

本病没有特征性症状,通常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消瘦、产蛋下降,有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禽流泪,羽毛松乱,身体蜷缩,有的病禽头面部水肿、冠和肉髯肿并发绀、脚鳞出血,有下痢、排出黄绿稀便,急性禽流感发病急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3)、病理变化: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病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主要导致出血病变。

常见喉头出血、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粘膜有脓性分泌物,十二指肠、直肠和泄殖腔出血严重、胰脏、脾脏、法氏囊出血等。

卵黄性腹膜炎、卵泡膜出血、卵泡变黑、变形、破裂、输卵管有白色浓性分泌物。

(4)、预防控制:

A、加强禽类动物的免疫工作,实行禽流感强制性免疫。

B、所用疫苗必须是农业部批准。

所有禽流感疫苗均由乌苏市动物防疫监督站统一供应。

疫苗在2-8摄氏度条件下保存,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冻结。

C、严格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进行禽流感免疫接种的养禽场(户)建立详实的禽流感免疫档案。

D、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条例对市场和禽类屠宰场的禽类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

E、建立禽流感监测网。

F、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气管啰音,成年鸡产蛋减少蛋品质下降。

病鸡产的粗皮蛋及褪色蛋肾肿大,呈花斑状病鸡呼吸困难喘气姿势产畸形蛋、软皮蛋气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