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317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7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4专题练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膜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

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

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

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都是产生ATP的重要场所

C.与心肌细胞相比,垂体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较慢

D.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

6.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

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7.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

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C.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D.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体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8.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表示性激素

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

C.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

D.若a表示水,b表示氧气,则该过程的进行需要消耗ATP

9.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

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试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

A.甲B.乙C.丙D.丁

10.将某植物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扩散和主动转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和水分都不再进入细胞

11.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12.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

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

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

13.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消耗ATP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______,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________。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min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回答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常用的提取液是。

研磨中为保护色素不被破坏,需要添加。

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的色素是,在滤纸扩散速度最。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

(3)“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一方面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另一方面是。

(4)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染色后需要用洗去浮色;

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实验中,取得的细胞需要放在中染色并保持活性。

16.下图甲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

图乙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

图丙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

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含有核酸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序号)。

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2浓度最高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中,囊泡Y到达并与⑤融合,若囊泡Y内“货物”为酸性水解酶,可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__。

(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图丙细胞膜上的_________(填字母)相关。

(4)图丙中②④所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相同干重的衣藻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比值是8︰5︰1。

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解析】细胞中的囊泡会与特定的细胞结构结合,其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A正确;

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也会影响O2的跨膜运输,B错误;

甘油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因此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与载体的数量无关,C错误;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因此在适当的范围内,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D错误。

2.A【解析】自由扩散过程既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参与,A正确;

作为载体的膜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

膜蛋白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D错误。

3.B【解析】气味分子(化学信号)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电信号),A正确;

Na+通道开放前后膜内Na+浓度始终低于膜外,B错误;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如膜上面的糖蛋白受体)、催化(如题目中的腺苷酸环化酶)和运输(如膜上面的的载体)功能,C正确;

嗅觉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D正确。

4.A【解析】膜泡运输是一种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各类运输泡之所以能够被准确地运到靶细胞器,主要是因为细胞器的胞质面具有特殊的膜蛋白,A正确;

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不全部通过核孔进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B错误;

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C错误;

O2的跨膜运输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D错误。

5.D【解析】生物膜系统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错误;

叶绿体内膜不产生ATP,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可产生ATP,B错误;

与心肌细胞相比,垂体细胞能产生分泌蛋白抗体,故垂体细胞内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较快,C错误;

内质网通过折叠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D正确。

6.D【解析】由图可知,植物甲52℃左右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乙55℃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A正确;

由图可知,乙植物的耐高温的能力高于甲,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B正确;

根据离子渗透作用,在温度低于52℃左右时,离子很少渗漏到细胞外,可见细胞需要的离子是不能随便出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当温度变为52℃左右时,且开始发生离子渗透,很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载体变性失活;

膜的通透性增大,D错误。

7.C【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出小肠上皮细胞,故可知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通过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A、B正确;

同理可知,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协助扩散,C错误;

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但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载体的结构不同,运输的物质也有差异,D正确。

8.A【解析】由图可知该膜可以参与将物质a合成物质b,如果表示内质网膜局部,b可以表示性激素,故A正确。

如果b表示抗体,该膜应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核糖体是无膜的,故B错误。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只有膜的外侧分布有多糖,内侧没有,故C错误。

如果a表示水,b表示氧气,水的光解不需要消耗ATP,故D错误。

9.A【解析】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图示表明渗透计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的液,乙没有变化是全透性,膜,丙先高后低,物质跨膜运输了,丁浓度高水分从漏斗中渗出,所以A正确,B、C、D错误。

10.B【解析】由图可知,当细胞内的离子浓度超过细胞外时,物质的运输方向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这说明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

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

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错误;

主动运输是细胞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主动从吸收或排出物质,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对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平衡,吸收速率稳定,此时两种离子继续进入细胞,水分子则可以进出细胞,D错误。

11.A【解析】由题意可知逆渗透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而渗透作用不需要能量,故A正确。

逆渗透膜上没有识别作用的糖被,故B错误。

逆渗透膜上没有载体蛋白,故C错误。

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不一定胜过生物膜,且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故D错误。

12.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K+进入胃腔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行的协助扩散过程,不消耗能量,A正确;

题意表明,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和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都需要消耗ATP,两者都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

维持细胞內液渗透压大小的关键无机盐离子是钾离子,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C正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钾离子进出胃壁细胞的方式不同,因此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不同载体蛋白的帮助,D错误。

13.D【解析】由图,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而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内,这种细胞内高K+、低Na+环境是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A正确;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其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B正确;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C正确;

细胞内Na+外流和细胞外K+内流均消耗ATP,而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D错误。

14.

(1)bcdba选择透过性

(2)一定的流动性(3)对照红色和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的长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

【解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图乙中的①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在a~e的五种过程中,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b;

图乙中②过程能逆浓度运输,表示主动运输,且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因此在a~e的五种过程中,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a。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做了下述实验: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分布。

①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需要时间的长短来判断。

③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加快、加强。

15.

(1)无水乙醇碳酸钙叶绿素b慢

(2)大于细胞壁的伸缩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3)解离根尖(或者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4)(50%的)酒精健那绿染液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过程中常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

研磨中需要添加碳酸钙,目的是保护色素不被破环。

用层析液使色素分离的原理是: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沿着滤纸条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溶解度最低的色素是叶绿素b,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慢。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从而使水分子从细胞失水,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3)“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解离根尖(杀死细胞并破坏细胞间质,从而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一方面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另一方面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4)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健那绿染液能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16.

(1)②④⑤①②③⑤⑥②

(2)溶酶体(3)c(4)都需要载体蛋白(5)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没有具膜细胞器和核膜

(1)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成基粒的方式来增大膜面积,而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的方式来增大膜面积。

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含有核酸的结构有染色质、线粒体、核糖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2浓度最高的结构是线粒体。

(2)图乙细胞中含有膜结构的有①细胞核、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溶酶体,其中含有水解酶的是溶酶体。

(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图丙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完成。

(4)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②协助扩散、④主动运输,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

(5)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上含磷脂;

而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衣藻细胞等都是真核细胞,细胞内除细胞膜含磷脂外,其他细胞器膜和核膜也含有磷脂,所以细菌的磷脂数量较少是因为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没有具膜细胞器和核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