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docx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指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中金属或其它有用物质富集的地质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
围岩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有密切的联系。
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石是矿体的组成部分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不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矿石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级是矿产工业要求的一项内容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划分的不同等级。
工业品位指在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计算的既定块段中有经济效益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含量。
边界品位是用于圈定矿体边界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边界品位。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在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
矿床勘探类型按照影响矿床勘探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从矿床勘探出发对矿床勘探难易进行分类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浓度克拉克值是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叫富集系数。
浓(集)度系数矿床工业品位与该矿种的元素克拉克值之比值。
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上地幔和水圈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而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主要指由于地球内力影响使固态的岩石或矿石不经过熔融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改变的各种作用。
叠加成矿作用实质是一种复合的成矿作用即在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的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
岩浆矿床由各类岩浆在其生成运移或就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岩浆中分散的有用物质聚集或者在特殊条件下固结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体所形成的矿床。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矿物的顺序晶出并在重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的过程。
岩浆分结矿床由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使有用物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也叫岩浆液态分离作用或岩浆不混溶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一种成分均匀的岩浆熔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融的熔融体的作用。
岩浆熔离矿床在岩浆演化的早期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通过岩浆组分的熔离作用产生矿浆熔融体经结晶和固结作用形成的矿床叫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作用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分越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的作用。
岩浆爆发矿床由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矿床.最典型的是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
同化作用:
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溶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从而使岩浆成分改变的作用。
混染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
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凹镜体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接触渗滤交代作用在浅部相对脆性的条件下由中酸性侵入体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沿着接触带的裂隙系统渗滤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
接触扩散交代(双交代作用)在深部相对苏醒条件下的两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岩石接触带上再上升溶液的影响下使原来两种岩石中的组分通过粒间溶液在横切接触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向扩散交代形成矽卡岩。
气水热液指在一定深度下形成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的气、液的溶液。
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斑岩铜矿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铜矿化主要出现在斑岩内部分铜矿化产在围岩中。
围岩蚀变与蚀变围岩岩石在气水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代替的交代作用,称为蚀变作用。
若这种蚀变作用发生在矿体周围的岩石中,则称为围岩蚀变。
遭受了蚀变的围岩称为蚀变围岩。
沉积喷流型矿床(SEDEX)指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裂陷槽(裂谷带)中,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存于正常沉积岩系(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炭质页岩,次为碳酸盐岩)中的,以发育条带状和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
卡林型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细碎屑岩)中,金呈次显微-超显微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指产于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后生特征,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
因密西西比河流域汇水盆地中发育众多该类型矿床而得名。
斑岩铜矿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斑岩铁矿是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或火山-侵入岩体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上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矿床。
火山成因矿床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指赋存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的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黑烟囱”活动)形成的,主要由块状黄铁矿和有色金属(CuPbZn)硫化物组成的一类矿床。
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造,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也称为风化壳矿床。
硫化物的次生富集作用氧化带淋滤下来的金属硫酸盐溶液当渗透到潜水面以下的还原环境中,便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生成新的次生硫化物矿物这种作用常使矿石中金属含量大幅度提高。
沉积矿床沉积物中有用物质富集到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时就构成了矿床这种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统称沉积矿床。
变质矿床先前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以及形态产状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地质作用成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和遭受变质作用改造过的矿床称为变质矿床。
矿产分类
1按产出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矿产;
2按矿产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
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
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主要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矿体产状稳定程度
元素聚集成矿的决定因素
1元素丰度
2元素的聚集亲和能力
3成矿地质条件
元素聚集成矿的主要方式
1结晶作用(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
2化学作用(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3交代作用
4离子交换及类质同像置换作用
二、填空题
矿体根据埋藏情况分为露天和隐伏两种
影响矿床工业品位的因素矿床的规模大小,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
工艺技术条件伴生有益与有害成分
戈尔德施密特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亲铁、亲硫、亲石、亲气、亲生物元素
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岩浆成分、温度压力、某些特殊成分围岩的同化作用
以及岩浆体系硫逸度和氧逸度的变化等
伟晶岩矿床的分带性边缘带、外侧带、中间带和内核
伟晶岩矿床常见矿种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稀土元素、白云母、含水晶、长石伟晶岩矿床
气水热液来源:
岩浆热液、海水热液、变质水(花岗岩化热液)、地下水热液
(包括同生沉积溶液和后生下渗溶液)
气水热液在成矿的作用主要表现:
1几乎在各类成矿作用中都广泛存在。
2热液将深部的矿质和分散在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萃取出来形成含矿热液并运移
到适当环境中通过充填交代等方式把矿质沉淀下来形成矿床。
3热液在运移和成矿过程中雨周围岩石相互作用使围岩发生蚀变蚀变的原生晕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气水热液的主要成分最主要组分:
H2O基本组分:
NaKCaMgSrBaAlSi等以及Cl-HCO3-等。
气水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
1.温度和压力的降低
2.pH值的变化
3.氧化-还原反应
4.不同成分和性质溶液的混合
5.溶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气水热液运移的主要动力重力压力压实构造应力运移的主要通道:
原生孔隙
(粒间间隙层面空隙晶洞等)次生裂隙(构造裂隙,非构造裂隙)
研究矿床围岩蚀变的意义理论意义:
根据蚀变围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可了解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热液的性质及其变化矿物沉淀原因分布规律等
实际意义:
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热液矿床中常见围岩蚀变:
矽卡岩化、石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硅化、碳酸盐化
成矿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志:
1脉体穿插关系:
早阶段被晚阶段矿脉交截
2破碎胶结关系:
早阶段矿石经破碎并角砾岩化被后阶段矿物所胶结
3交代蚀变关系:
具明显的交代蚀变作用早阶段形成的矿物被交代蚀变成另一种矿物如阳起石或透辉石蚀变成绿泥石及碳酸盐
火山成因矿床主要类型:
火山岩浆、火山气液、火山-沉积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
1氧化带(完全氧化亚带(铁帽)淋滤亚带次
生氧化物富集亚带)
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3原生硫化物带
沉积矿床类型:
机械沉积分异矿床-砂矿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AlFeMn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P
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
三、判断选择
研究矿石结构构造的理论实际意义矿石结构和构造特征是矿石形成过程的记录通过研究矿石组构可以帮组分析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成矿作用特点成矿过程及矿床形成后发生的变化过程从而提供有关矿床成因方面的资料和有助于矿产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了解各种有用组分在矿石中的分布情况和赋存状态以及有用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嵌布特征为进行矿产的经济评价选择最优技术加工方法和选矿工艺流程等提供必要基础资料。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
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位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进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对非金属矿床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位还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2.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的需求及市场价格:
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类
矿产的需求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等在当前国际间矿产品贸易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要充分考虑矿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因素。
3矿床开采条件及环境因素:
如矿区及其附近的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和粮食电力与劳动力供应以及矿床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岩浆矿床主要特点及形成地质条件特点
1成矿作用与母岩的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成矿作用随母岩的固结而结束是同生矿床。
2矿体一般产于岩浆岩母体中甚至岩体本身就是矿体。
3矿石的矿物成分与母岩基本相同主要的脉石矿物就是母岩的造岩矿物晚期岩浆矿床,矿石的脉石矿物要复杂一些可以含有热液成因矿物。
4成矿温度一般在岩浆结晶的温度范围内大致在1500-500C之间除火山岩浆矿床外岩浆矿床形成深度主要在地下几到几十千米。
5形成于岩浆结晶分异早期的矿床一般不伴有围岩蚀变。
地质条件
1岩浆条件:
岩浆是形成岩浆矿床的首要条件岩浆是成矿物质的来源和载体而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岩浆岩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特征。
2构造条件:
a.大陆热点裂谷及线性构造环境b.洋隆及洋岛-海山链构造环境c.
洋壳俯冲带-岛弧环境d.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弧碰撞带环境。
3围岩影响:
岩浆在其生成到就位的运移过程中可以熔化或溶解其围岩的物质使岩浆改变成分。
4岩浆多期多次侵入作用对成矿的控制:
从区域上含矿岩体通常是同一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岩带中较晚期的产物,从矿区看矿化主要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相关系密切如西南地区的PEG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特点
1矿体形态产状:
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镜状。
2与围岩界线:
不明显渐变过渡;贯入式矿体界线清楚。
3矿石成分:
与母岩基本一致硫化物含量高含磷灰石和挥发分矿物。
4矿石组构:
海绵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5主要矿种:
Cu-Ni硫化物PGE磷灰石Fe矿床工业价值巨大。
岩浆爆发矿床特点
1矿体形态产状:
筒状管状少数脉状产出往往与深大断裂带有关尤其是断裂交汇处。
2与围岩界线:
围岩破碎严重者不清楚轻微破碎者较为清楚。
3矿石成分:
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金刚石。
4矿石组构:
金刚石多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角砾状浸染状构造。
5主要矿种:
金刚石。
伟晶岩矿床的特点
1物质成分a.化学成分特征:
氧和亲氧元素:
SiAlNaK等稀有稀土分散放射
性元素:
LiBeNbTa等金属元素:
WSnMoFe等挥发分:
FClBPb.矿物成分特征:
硅酸盐类:
石英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等稀有放射性元素矿物:
如含锂矿物含铍矿物等。
2结构:
巨晶结构文象结构粗粒结构和似文象结构细粒结构。
3构造:
以带状构造最常见。
4伟晶岩体的大小形状和产状:
大小差别很大:
长几米至上千米厚几厘米至几十米延伸数百米形态:
多样脉状囊状透镜状常见产状复杂。
伟晶岩矿床形成条件
1岩浆岩条件:
与伟晶岩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可以从超基性的橄榄岩类一直到酸性的花岗岩类但绝大多数是花岗岩类。
2物理化学条件:
a.温度:
主要在600-200Cb.压力和深度:
开始时可能达到800-500MPa结束时降到200-100MPa形成深度大否则挥发组分的逸失不利于成矿。
3地质构造条件:
伟晶岩带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并受着次一级的构造控制。
4围岩条件:
围岩岩性以区域变质岩石为主如片岩片麻岩以及混合岩围岩的物理性质对伟晶岩的形态规模和结晶作用的完善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5挥发组分的作用:
挥发分H2OFCl等与稀有金属形成易溶和易挥发的化合物并向伟晶岩体上部迁移富集挥发分热容大粘性低导热性有利于伟晶岩熔体-溶液的缓慢冷却和结晶分异作用完全形成巨大的矿物晶体挥发分对先结晶矿物的强烈交代作用有利于稀有金属的矿化。
伟晶岩矿床的成因
a.残余岩浆结晶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的末期形成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或‘
伟晶岩熔体’在相对封闭和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缓慢的冷却结晶和分异而形成具有完好带状构造的伟晶岩。
b.残余气体溶液的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
任何岩浆在冷凝结晶后都会残留下‘残余气体溶液’富含挥发分和硅酸盐组分它们在封闭的条件下作用于早期形成的矿物使之发生重结晶形成粗粒结构的伟晶岩后由于挥发分的不断聚集在开放条件下发生进一步的交代作用形成伟晶岩矿床。
矽卡岩矿床主要特点
1矿床的产出部位:
分布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
2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
矿体的形态和产状复杂明显受接触带构造的控制多呈不规则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等规模大小不一。
3矿石的物质成分:
物质成分极复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一组特殊的矽卡
岩矿物组成。
4矿石结构和构造:
矿石结构多为粗粒结构;矿石构造:
块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状等。
5矿床分带性:
矿床常具分带性由侵入体内向外依次出现:
蚀变岩体-内矽卡岩-外矽卡岩-蚀变灰岩-灰岩。
矽卡岩矿床一般成矿过程(两期五阶段)
1矽卡岩期:
a.早期矽卡岩阶段:
以岛状和链状无水硅酸盐为主形成硅灰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榴石方柱石等少量含水硅酸盐矿物如符山石形成于早期高温条件高温的超临界条件少有硫化物的沉淀在镁矽卡岩中可形成磁铁矿和硼酸盐在钙矽卡岩中形成白钨矿。
b.晚期矽卡岩阶段:
温度600-400C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形成矿物对早矽卡岩阶段的矿物具明显的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阳起石透闪石角闪石等随着温度降低大量磁铁矿出现故又称磁铁矿阶段。
c.氧化物阶段:
温度400C左右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有过渡性质长石类,云母类,少量石英萤石和绿帘石;矿石矿物:
白钨矿、锡石、赤铁矿、少量磁铁矿;铍的硅酸盐矿物如日光榴石、硅铍石;少量硫化物如磁黄铁矿毒砂。
2石英-硫化物期:
a.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高中温热液条件交代早期矽卡岩矿物形成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同时有萤石石英形成;矿石矿物:
铜铁钼铋砷的硫化物如黄铜矿黄铁矿;毒砂辉铋矿等因此也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b.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
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中温热液条件。
除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外,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明显增多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
气水热液搬运成矿物质的可能方式
1硫化物真溶液形式:
绝大多数的金属硫化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非常低,不可能实现大量的聚集而形成矿床。
2卤化物真溶液形式:
在高温气成热液阶段对矿质的搬运起一定作用(如WSn);在中低温条件下一般意义不大。
3易溶络合物形式(最主要形式):
金属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简单化合物要大几百万倍因此自然界的金属元素主要呈络合物形式搬运。
主要有两种络合物的搬运形式:
硫化物和硫氢化物和氯化物络合物方式。
4胶体溶液形式:
许多金属硫化物在胶体溶液中含量比在真溶液中大一百万倍。
如何通过野外观察大致确定热液矿床形成温度
1矿物共生组合:
高温组合(>300C)磁铁矿赤铁矿磁黄铁矿锡石黑钨矿辉铋矿辉钼矿黄玉石榴石金云母;中温组合(300-200C)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重晶石;低温组合(<200C)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自然银金和银硒化物。
2近矿围岩蚀变:
高温蚀变:
矽卡岩化电气石化云英岩化;中温蚀变:
绢云母化黄铁绢云岩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石英化;低温蚀变:
高岭土化明矾石化、碳酸盐化玉髓化。
3矿体的形态:
高温热液性质较活泼能沿围岩微裂隙贯入形成的矿体往往呈复杂的脉状网脉状;中低温热液性质较不活泼主要在开口裂隙中活动形成的矿体一般为规则的脉状和透镜状。
4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中高温热液形成的矿石常见粗粒结构和块状构造;低温热液形成的矿石多为细粒结构晶洞状角砾状胶状构造较发育。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成矿温度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流体包裹体指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捕获在矿物晶体缺陷空穴晶格空位位错及微裂隙中的成岩成矿流体。
1均一法:
在室温下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包裹体中的气相和液相是单相热液随主矿物冷缩结果所产生的气泡。
若用实验法对包裹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包裹体恢复到形成时的均一相这时的温度叫均一温度。
2爆裂法:
主要用于不透明矿物的测温原理是圈闭在主矿物中的包裹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包裹体内部压力增大到超过包裹体腔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包裹体就会破裂并发出响声此时测得的温度即为爆裂温度。
热液矿床特点
1含矿热液来源多样性
2含矿热液成分复杂
3与其它内生矿床相比温度低、深度浅
4构造控矿作用显著
5一般属后生矿床
6成矿方式以充填和交代作用为主
7矿石物质成分复杂
8矿床的形成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
9通常伴随各种热液蚀变作用及分带
MVT铅锌矿床的特点
1矿床大多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边缘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中构造环境常是大型盆地边缘或盆地内及盆地间隆起带边部。
2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无明显的成因联系;主要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产于生物礁体,岩溶溶洞,岩溶角砾岩,不整合面及裂隙带中。
3含矿主岩主要为碳酸盐岩(>80%)少量为硅质岩,泥岩和粉砂岩(~15%)。
4典型的后生矿床,但围岩蚀变弱(白云石化,硅化);矿体的形态取决于溶洞,层间破碎带以及裂隙带等构造的空间形态,主要有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等。
5矿石主要由硫化物在溶洞,晶洞,角砾碎屑间充填而成。
物质成分简单,金属矿物是主要方铅矿和闪锌矿,少量的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和辉锑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少量的重晶石,萤石,石英等。
6矿石组构简单,构造主要为浸染状,块状,细脉状,层纹状,团块状和角砾状等;结构多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
7单个矿床规模通常较小(Pb+Zn一般<100万t),品位也较低(Pb2-5%,Zn3-12%);但矿床往往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成矿区或成矿省,面积达数百甚至上千km2,金属总储量>1000万t。
常伴生Ag,Cu,Cd,Ge,In,Ga等。
8矿床形成温度较低(一般50~200℃);成矿流体为高盐度卤水,类似于油田卤水;流体包裹体中常见有石油,容矿岩石中常有干酪根或沥青等有机质。
9矿床中硫化物的34S多变化在+10~+30‰之间表明硫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
三、论述题
沉积喷流型矿床(SEDEX)特征:
1构造背景:
矿床多产于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克拉通内部裂陷盆地中,如陆内或陆缘(克拉通内部)裂谷盆地、弧后裂谷盆地等,常为裂陷槽(或裂谷带)中的三级断陷盆地。
2层控特征:
具有鲜明的“层控性”,所有硫化物矿体都是产在容矿岩系的一定的层位中。
3时控特征:
具有明显的“时控性”,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元古代和早-中古生代与全球海水缺氧事件和底层海水的富H2S相对应。
4容矿岩石:
具有“岩控性”,含矿岩系多为海相的、远洋至半远洋静水还原条件下沉积的黑色页岩、细碎屑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
5矿体特征:
矿床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取决于距热液通道系统(喷口)的远近和海底的地形。
6构造特征:
普遍发育同生断裂,同生断裂活动导致岩性、岩相和矿体厚度的变化有角砾状层间砾岩和角砾状矿石。
7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具程度不同(不对称)的热液蚀变喷口以下热液通道周围蚀变较为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电气石化等喷口以上层状矿体的围岩蚀变一般仅限于下盘,构成厚数米至数十米(最厚可达200m)侧向延伸数千米的层状蚀变带;上盘蚀变一般很弱或无。
8矿物组合:
矿石矿物组合相对简单,主要硫化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的黄铜矿毒砂白铁矿和微量的的硫盐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燧石)重晶石碳酸盐(菱铁矿白云石)电气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9矿石组构:
矿体不同部位的矿石具不同的组构特征:
透镜状矿体中以块状条带状层纹状角砾状构造为主,矿石结构多为细粒镶嵌结构草莓状(生物假象)结构胶状结构等显示化学沉积的组构特点蚀变岩筒中矿石多呈网脉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角砾状构造结构为不同自形程度的结晶结构显示热液充填-交代的矿化特征。
VMS型矿床的基本特征:
1大地构造环境矿床大多产在板块增生(大洋中脊,陆缘裂谷)或俯冲(大洋岛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的构造环境中。
2矿床分布:
在火山岩分布区,矿床常成群成带集中产出,构成巨大的成矿区成矿时代广泛,从太古代(~3500Ma)到现代大洋中脊正在活动的“黑烟囱”,均有VMS型矿床的形成。
3含矿岩系:
套基性至中酸性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凝灰质岩和火山沉积岩(页岩,杂砂岩)但赋矿层位只占含矿岩系的一小部分。
4矿体特征:
具典型的“上层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