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析3篇文档格式.docx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析3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析3篇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以学习《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为例,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够以讲授的方式为学生陈列几种统计图表的特点,优势,应用性等知识点,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己发现几种常见统计表的特点,优势以及应用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问题引导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呈现知识点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问题引导法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2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
教学流程形式化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
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充分做好备课准备,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组织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自觉融入到集体之中,努力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由此可见,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小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2.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例,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形态,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概念,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并自己总结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部分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部分提出修正建议,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3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流程形式化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因而提出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本文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泽东.实现初中数学高效动态生成课堂的有效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20)
[2]孟小娟.浅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8)
[3]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3(03)
第二篇: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析
初中数学,一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可以说是现在阻碍许多学生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
数学如果学不好,紧跟着物理、化学都没法学。
这样下去,就会导致高中上不了,或者上了高中也不能有所作为。
那么,是不是初中数学真的很难呢?
其实不然,它只是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和一些基本常识,教不好的原因在于叫法失当和引导不力。
本文将从教师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怎样教好初中数学,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以启示。
数学;
素质;
教法;
学法;
高效课堂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六点看法。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古人说:
“名师出高徒”。
要教好学生,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老师,敬佩老师。
只有老师的形象令学生敬佩时,学生才有可能听从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
若能这样,老师的话就很有感召力,会“令行禁止”。
老师教他的,学生学习;
甚至是没有教学生的,学生也模仿。
模仿什么呢?
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
所以,老师必需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形象,放下侥幸心理,专研教材,研究教法,不要以为哪些知识很简单。
因为老师眼中的简单,并非是学生眼中的“简单”,老师所教的内容,不是老师懂不懂的问题,而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懂的问题。
老师如果认为简单,讲过后就应该有80%的学生已经掌握,如果到不了这种效果,就说明不简单;
如果只有两三成人能把握,就说明很难,或者老师的教法失当。
试想: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毫不迟疑,口若悬河,那样的课堂是怎样的气氛?
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甚至将知识讲错,甚至于被学生当堂指出,将是怎样的难堪!
2教师要关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老师要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于告诉老师心中的疾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和困难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继而更好地安排教法,以及教学内容。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被老师的行为感化,进而模仿学习,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如果老师远离学生,甚至于遥控学生;
那么老师的教学就如同隔靴瘙痒,就很难谈到效果了。
所以,为了搞好教学,老师必须热爱学生,融入学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诺能这样,学生并不难教。
其实学生的心灵都很美的,点滴之水,他们必回涌泉相报,请热爱我们的学生吧!
3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认识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人的能力的主体。
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失去数学能力,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
在平时看来与数学关系不大的天文和军事方面,其实更是充满了数学常识;
就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知识,也是寸步难行的。
要教好数学,我们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培养兴趣。
在培养兴趣方面,可以从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与兵法、数学与天文等的关系去引导,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去引导,让他们看到数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
例如,过去曾有一个数学问题,一斤食盐0.17元,一盆火柴0.02元,怎样用0.17元买1斤食盐和1盆火柴?
我们如果用5回去买,因为四舍五入,则刚好可以买到。
从而使他们爱上数学,产生兴趣。
4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法,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教法,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法。
要明确体现三维目标。
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要用启发式、讨论式。
不要满堂灌,要注意讲练得体,一节课基本上练要占主体。
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主要作业内容。
5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法
学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
在学法上,要重视理解,要重视分析,要重视联系实际,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
不要搞题海战,不要死记硬背。
对于做题,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于同一类型的题只作一部分,按题型对待,而不要见题就作,要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
要定期检查旧知识,要坚持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
对易混淆的知识和相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找出异同。
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函数。
如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同出一辙,函数是这条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全部,方程的解是这条抛物线在X轴上的交点,而不等式是这条抛物线在横轴以上或以下的部分。
6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留恋于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微课、慕课等现代手段,充分利用它的省时、省地(空间)、便于修改、便于记忆归纳等特点,或者借鉴名校课堂,查阅资料等。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要不然,你的一个例题抄十几分钟,几个学生的板演材料抄半天,这样等的时间多,学的时间少,哪里有效率。
7教师要科学考核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对学生的考核,要做到既要检查所学知识,又要推动学习进步。
不要单纯以分数论学生,评价要准确科学,要作好试卷分析,要引导学生检查得失,要能透过试卷看到问题。
不要轻易因成绩批评学生,促进他们入假。
要让学生感到能力是主要的,成绩是次要的。
这样,就会真正把考试变成检查所学知识的手段,变成安排后一阶段学习的依据,就会是学生不断发展。
第三篇:
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客观而论,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贯彻不力、教学模式推行应用不合理、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改善教学实效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初中教育;
分层教育
1引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下,传统一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当前学生个体差异要求、教学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
因此,加强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下面,笔者将从新课导入、问题转化、分层教学、生活化教学及探究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把握新课导入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是新授课的必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把握导入的契机,注意导入的激趣性、衔接性以及引导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设置悬疑问题导入、利用游戏活动导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相关“频率估计概率”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实例福彩彩票进行知识导入: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买彩票,中彩票,虽然每张彩票仅售2元,却可能有着中5元、10元、几百几千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机会。
那么,我们中奖的频率高不高呢?
机会大不大呢?
”学生回答:
“不大,很小很小。
”教师再追问:
“机会确实比较小,那么究竟有多少呢?
比如福彩3D,它的一等奖中奖规则是需要所选的3个数从数字到位置与开奖号码完全吻合。
那么,要想中一等奖,机会有多少呢?
”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清楚,此时,教师便可抓住机会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问题吸引,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巧妙转化数学问题,循序渐进引发求知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疑惑的地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总结课本重点问题,巧妙将其“生活化”,创设出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情境。
如在学习相关“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时,学生通常较难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涵,对此,教师可以创设“猜年龄”的情境引导教学:
“同学们不必直接告诉老师你们的年龄,只需说出自己年龄乘以3再减去6的得数,老师就可以知道你们的真实年龄。
同样,当你们告诉老师,自己妈妈的年龄乘以3减去6的得数,老师也可以准确地说出答案。
”由此铺设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同样的方法,以“自己年龄乘以3减去6的得数”的公式让学生自行计算;
学生一般会采用算术的方法得出答案;
此时,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条件列方程法,通过设“教师的年龄”为X岁,从而得出公式“3X-6=72”;
最后,进一步讲解方程的具体含义。
如此循序渐进,教学效果显著。
4全面客观看待学生,采取科学分层施教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法”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对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省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深究原因,继而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确保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并以此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克服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具体地说,教师应根据学情进一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数学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并基于此安排学习任务,比如,在班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采取“组内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在进行层次划分时,还要注意秉承“以生为本”的发展原则,切忌一成不变,缘木求鱼,应随时观察学生状态与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策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
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践行科学教学理念,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数学是生活的提炼和浓缩,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经过归纳分类,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的第一手材料。
因此,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把符合现实的时事、生活,甚至经济等问题编写成题目,把其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首先,在讲授新数学知识时,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提起兴趣,同时树立生活化的学习意识。
如,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与应用能力的时候,可设计关于商场购物的问题进行情境模拟:
“同学们一定看到商家的价格战,某商场因节日活动衣服打折,一件价值七百元的衣服,甲商场两件以上从第三件开始打五折,乙商场每件均打六五折,如果你需要买五件衣服,你认为哪家更划算?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能够教授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还能够为其积累生活经验,渗透经营策略,有助于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再比如,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
角有几个顶点?
什么叫做角的边?
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展思路独立思考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而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也是训练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是课堂提问的一门艺术,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创新的空间,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教师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度,也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收获成功的滋味。
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
“截掉一个五边形的瓷砖的一个角后,瓷砖还剩下几个角?
”“内角和是多少度?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抢答。
有的学生会说:
“截下一个角后,还剩四个角,则剩下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有的学生则说:
“截下一个角后,还剩六个角,则剩下的六边形的内角和是(6-2)*1800=7200。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学生不能简单认为五边形的五个角,截去一个角后剩下四个角,而是要考虑截掉一个角后,原来的五边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类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还能让他们领悟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7总结与建议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建立起“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实践亦证明,合宜、恰当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主探索,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初中是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能令学生受益终身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求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贯彻科学教学理念,从多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全新理念,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陈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机制探讨[J].才智,2010,(02):
47-52
[2]黄安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
79-81
[3]梁萍.优化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实效[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2):
34-39
[4]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1,(04):
65-69
[5]邵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57-59
[6]刘文连.窥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才智,2013,(17):
71-76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