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1935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4.主张“温故而知新”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5.“性善论”的提出者是()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6.世界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

7.“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8.古代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末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0.(判断)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教育思想体现在一书中

1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的是()

A斐斯泰洛奇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14.提出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的著作是赫尔巴特的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A赫尔巴特B卢梭C柏拉图D苏霍姆林斯基

16.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桑代克D科尔伯格

17.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斐斯泰洛奇C布鲁纳D杜威

18.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

19.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教育学问题的是

20.苏联教育家苏霍木兰林斯基是()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个性全面和谐发展B实用主义C人本化D终身教育

历年经典试题回顾

1.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桑代克C乌申斯基D夸美纽斯

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社会功能D负向功能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4.(判断)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

这个观点出自洛克的

5.(判断)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试水招教

1.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著作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师说》

2..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3..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B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德国教育家沛﹒西能D美国教育家孟禄

4..“十年树人,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A长期性B历史性C民族性D永恒性

5..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思想

A发现学习B和谐教育C全民教育D终身教育

6..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卢梭

7.“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首次由()提出

A昆体良B杜威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8.下列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的是()

A独立性B自发性C全民性D广泛性

9.(名词解释)1.教育媒介2.全民教育

10.20世纪后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哪些特点?

11.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上层建筑

3.在一定社会里,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这句话说明了()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目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

5.多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再生产劳动力B再生产科学技术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D构成文化本体E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6.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7.(多选)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可以分解为认知成分和()四种基本成分。

A环境成分B情感成分C价值成分D理想成分

8.学校文化中的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9.(判断)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为:

2.(判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3.英国哲学家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

4.“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5.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学校教育C社会环境D家庭教育

6.(判断)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8.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9.(多选)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E互补性

10.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

11.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的“一刀切”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

1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1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4.“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历年经典试题回顾

1.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教育投资D领导者的意志

2.儿童发展具有一个关键期,要抓住关键期来教育学生。

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

一是,二是,三是。

4.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

5.(判断)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史不存在的。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不包括()

A制约着教育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速度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2.下列选项中有关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B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C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作用D文化决定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B孟子C孔子D庄子

4.下列不属于学校文化的组成成分的是()

A观念文化B规范文化C物质文化D学生文化

5.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A马克思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涂尔干

6.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7.校园文化

8.年龄特征

9.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2.(判断)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作用。

A选拔B评价C决定D主导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政策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社会实践活动B德智体美劳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

6.(判断)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7.“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B斯宾塞C杜威D科尔伯格

8.“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A皮格马利翁B布鲁纳C杜威D夸美纽斯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0.(多选)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需要()

A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B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C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D提高校长和教师素质

11.(判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12.(判断)素质教育就是多上文体课和活动课。

第二节教育制度

1.教育体制

2.(判断)双轨制主要存在于20世纪的东亚。

3.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完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4.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阶段。

A大众化发展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5.(判断)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7.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制

8.我国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把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9.我国近代使用最长的学制是。

1.素质教育哪项内涵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即:

和。

3.历史上教育制度发展大体经历了、和三个发展阶段。

1.“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思想。

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

2.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

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3.单轨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制,以()为代表。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4.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实在()

A1985年B1957年C1949年D1981年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6.指导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以下属于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A纳托普B荀子C孟子D孔德

8.教育制度

9.智育

10.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1.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1.教师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

2.()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B苏霍姆林斯基C加里宁D马卡连柯

3.(多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是()

A管理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领导者角色

4.(多选)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有()

A组织者和管理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D心理保健者

5.简述教师的一般角色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6.(多选)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公共性D模糊性

8.(多选)教师所具备的的知识素养包括()

A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B学科知识

C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D管理科学知识

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10.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学生

1.(多选)教师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2.简述学生的权利

第三节师生关系

1.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2.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罗杰斯

3.从教师的角度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师的教育机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B复杂性C长期性D示范性

2.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老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3.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4.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和美国的。

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

3.就其身份特征看,我国的教师是()

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技术人员

4.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的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5.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的关系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D所教学科知识

7.师生关系

8.心理相容

9.简述教师的能力素养

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1.(判断)我国的课程体系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2.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入正式课表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经验的课程

3.依据(),可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

A设计形式B课程任务C课程制定者D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4.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

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C学科课程D实践课程

5.简述现代课程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课程目标

1.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3.(判断)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第三节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的构成有哪些()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

2.课程标准

3.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4.简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5.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是()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教科书D教学大纲

第四节课程结构

第五节课程管理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2.下列哪种课程是由教师参与开发的()

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

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

1.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含的四个阶段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评价课程

第七节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常用的模式是、、。

第八节课程资源

1.(判断)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2.下列名称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A师生关系B教材C实验D因特网

1.活动课程又称()

A“经验课程”“综合课程”“生活课程”

B“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C“综合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D“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2.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是()

A斯克里文B泰勒C斯塔克D奈勒

3.CSE评价模式包括需要评定、方案计划、、。

4.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是、、。

5.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三个层次构成

1.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

2.()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

A教师B学生C教学过程D学校

3.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隐性课程C国家课程D校本课程

4.()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A杜威B夸美纽斯C泰勒D斐斯泰洛奇

5.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A杜威B泰勒C布鲁纳D斯腾豪斯

6.综合实践活动是()

A地方课程B必修课程C选修课程D校本课程

7.1918年,()的《课程》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A泰勒B斯腾豪斯C博比特D施瓦布

8.课程设计

9.校本课程

10.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1.简述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第六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一般与具体B部分与整体C宏观与微观D高层次与低层次

2.(判断)教学就是上课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用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4.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2.(判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判断)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备课。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球仪的做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性

4.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塌等B各因其材C温故知新D开而弗达

5.《学记》中说“学不塌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6.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7.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也要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8.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双边活动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叫()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读法

9.(多选)下列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参观法E讨论法

10.(多选)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准备性参观B可行性参观C总结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

11.(判断)教学方法的选择受教育的目的、学科性质、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影响。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

3.我国学校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年。

A1862B1903C1935D1949

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5.(多选)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备课E批改作业

6.简述常规备课的基本要求

7.(判断)备课就是备教材,教材吃透了,课也就备好了。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B备课C课堂练习D提问

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课的类型又可分为单一课和()。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