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高三历史学科Word文件下载.docx
《盐城市高三历史学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高三历史学科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社会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的结束。
2、教案提示
①认识历史阶段和阶段特征的重要性
历史科《考试说明》把“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作为基本能力之一来要求考生。
专家学者在《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中指出:
“历史是一条切不断的长河,但它在进行中又有曲折缓急,显示出进程中的阶段性以及各阶段的特征。
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不懂得阶段性和阶段特征就不会懂得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只有抓住了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才能深刻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
②明晰划分阶段的规范
单一规范是指以一个因素(如工具变化、人物活动、革命发展等)为依据来划分历史的发展阶段。
综合规范是指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来划分历史发展阶段。
在运用科学的规范划分历史阶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a、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以贯之,不能中途改换规范,以免造成逻辑的混乱。
b、要重视生产力规范、社会经济规范的运用,防止和克服历史阶段划分上的“左”的倾向。
c、单一规范与综合规范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运用得当都可以达到正确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目的。
③突出阶段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历史发展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质的飞跃,于是历史就由旧阶段发展到新阶段了。
历史发生质变时,往往会发生突出的重大的事件。
这种事件可以作为阶段划分的标志。
在进行历史阶段和阶段特征教案时,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当我们把一个历史事件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开始或结束的标志时,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就自然地突现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历史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具体要求是:
弄清此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
弄清此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
了解事件的基本过程;
揭示事件的性质和实质;
了解事件的影响等。
④关注阶段名称
为历史阶段命名,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
当然,科学性是第一性的。
所谓科学性是指阶段名称要客观、深刻地反映阶段的本质特征。
所谓艺术性,是指名称要准备、简洁、清晰,以及尽可能的生动形象。
由于科学性的要求,为表述严谨,阶段名称有时难免文字较长。
在教案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不损原意的前提下,对阶段名称加以简化。
如2003年《考试说明》实际上将50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命名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与曲折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命名准确科学,但文字稍长,学习时可分别简化为“过渡时期”、“曲折前进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甚至“新时期”)。
⑤揭示阶段的特征
揭示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实质是寻求此阶段区别于其他任何阶段特有的质。
按综合规范划分的历史阶段,要揭示阶段特征,应从不同角度揭示其各方面特征,然后总括起来,揭示其总特征。
教材中每一章的标题,实际上就是阶段名称,阶段名称与阶段特征,尤其是与总特征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般说来,阶段名称(章的标题)是总特征的文字表现。
也就是说,只有紧紧扣住总特征才可能获得科学的阶段名称。
从某种意义上说,抓阶段特征就是抓阶段的总特征。
总特征和方面特征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总特征抓住了,方面特征就容易把握。
⑥抓住重点阶段及其特征。
(略)
⑦加强对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的考查。
在高三教案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设计,精心挑选一些以考查历史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为主要内容的试卷。
就内容而论,这些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考查作为阶段起始标志的题目;
二是考查历史阶段划分的题目;
三是概括阶段特征的题目;
四是考查阶段联系与阶段特征比较的题目。
三、知识整合及其原则
1、知识整合
(1)《向社会主义过渡》图解
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
意义
建立、巩固新生政权背景:
内外压力
内政
巩固新政权措施
外交
向意义
背景
社经济形势严峻
会主要原因
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
义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过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渡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时间
“过渡”总路线内容
实质
时间
一五计划
依据
内容
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成就
三大改造
理论依据
原因目的
方针政策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特点
意义
(2)中共在过渡时期执行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调动了民主党派的积极性。
1956年,又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用和平的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引导少数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又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④采取正确政策,使官僚资本比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很快地恢复了生产。
⑤在土地改革中,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经济。
⑥采取保护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对其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⑦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废除了旧的各种压迫工人的制度,清除了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经管制度和技术经管制度,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调动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工人普遍开展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⑧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⑨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⑩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1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过渡时期,我国在财政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
①建国初期,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得到了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1950年夏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③通过“银元之战”和“M棉之战”,打击了投机倒把,1950年春,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④通过统一财经,实现了中共财政的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1950年夏,国家的财政开始好转。
⑤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⑥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⑦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⑧1953—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知识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原则:
①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
②系统性与发展性结合;
③中心突出与一般照顾结合;
④知识传授与智能培养结合;
⑤认知发展与情感激发结合;
⑥教案基本要求与班级实际水平结合。
(2)方法多用:
对教案内容进行组织处理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整体照应。
从历史教案的整体目标和教案的整体内容考虑,进行内容的取舍,前后照应。
2、层次分明。
在教案要求和内容安排上要有层次性,既注意难易的坡度,又注意内容的衔接。
3、调整顺序。
教案内容的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依据客观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把教科书的内容次序重新安排。
4、纵横联系。
教案时,应注意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形成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
5、抓点与串线。
既要抓知识点,又要穿线。
6、详讲与略讲。
教案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讲课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7、补充与省略。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补充某些内容,也可以省略某些内容。
对教案内容的重新组织与处理,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创造性,获得良好的教案效果。
四、重点难点剖析
1、过渡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因此,我们把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称为过渡阶段。
过渡时期里,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则是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这一时期我党采取的政策,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有些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亦或两性兼而有之。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的理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简言之,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
“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化”与“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和辩证关系: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化”与“改”,都规定了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而且必须逐步进行和逐步实现。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是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具体地说就是要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上述路线和规定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并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原理,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兼与俄国过渡的比较)。
(1)关于转变的历史条件:
①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
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
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953年,毛泽东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政权条件:
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建国后,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方针、策略可在施政中贯彻执行。
③物质条件:
建国后,党和国家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建立了部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转变的物质条件。
④国际条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国际援助,抗美援朝的胜利,这些为转变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
(2)实现转变的基本特点:
①具有明显和平性质。
通过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方式,实现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性质工商业的改造,并且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这与俄国以暴力手段对资产阶级的剥夺是不同的,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没有先例。
②转变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自觉利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国的转变,没有像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充分而自由发展的阶段。
④经济制度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
(3)启发:
①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使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必须根据本国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和形式,不能照搬外国的现成经验。
③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转变的进行。
4、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结果如何?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
[解读]本题表面上看似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而实质上是一道比较分析题。
它围绕着两件大事设问。
一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事迹,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诞生后直到中共“八大”召开前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作的努力。
要求考生归纳概括这两种斗争和努力的具体表现,并对比两者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而分析其不同结果的原因。
试卷在对考生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着重考查了考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以及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注意试卷中的时间限制语和内容限制语,避免下笔千言,而又离题万里。
答: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
反对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单元素质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A、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C、壮大了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
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解放初,中央人民政府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平抑物价
C、没收官僚资本D、统一经管国家财经
3、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D、土地改革为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4、建国初,经济战线上需要采取的措施,最迫切的是
A、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B、城市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C、打击金融投机活动以稳定物价
D、将全国财经由中央统一经管
5、使中国基本消灭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
C、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7、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下列大事,按其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该是
①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②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③派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④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9、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要地位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大力推行合作化运动,其目的是
①在农村中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②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③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都正确B、①②正确③错误
C、①②③都错误D、①③正确②错误
11、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转变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12、“一五”计划完成的工程不包括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包头钢铁基地
C、武汉长江大桥D、宝成铁路
二、材料分析题
13、材料一:
此外,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和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族主义的地方。
简单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
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
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
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
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的任务。
——《毛泽东书信集》
材料二:
1953年,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在相当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高中历史课本《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本质上的小农倾向和他对“共同生活、共同劳作”的农民理想的浪漫称颂,使他把“人民”这一概念仅仅理解为农民群众(因为农民毕竟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并导致他高度评价。
他相信农民所具有那种自发的革命性……如果说,毛泽东因其民族主义思想而被证明不是一个纯粹的列宁主义者,那么,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正是这些平均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对成功地实现一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美)莫里斯·
迈纳斯《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其中能体现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
(2)材料三是美国人莫里斯·
迈纳斯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一、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三、问答题
14、我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
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结合“一五”期间的有关史实分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
1——6DCCCBD7——12DACDDDB
13、答:
(1)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主义必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2)评论不正确。
他只看到毛泽东重视农民,而没有看到毛泽东的深刻思想,“农村是暂时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
革命的任务是获得机器,实现从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的转变,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毛泽东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4、答:
条件:
全国大陆实现统一;
四大运动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成就:
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突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原因:
党的正确领导;
采取正确方针,顺利完成三大改造;
一些优秀干部被培养成为懂经济的领导骨干;
工人阶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