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979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docx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

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

以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作为肝药酶体活性指标,观察苯巴比妥及氯霉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从而了解它们对肝药酶的诱导及抑制作用。

【原理】

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可诱导肝药酶活性,使戊巴比妥钠在肝微粒体的氧化代加速,药物浓度降低,表现为戊巴比妥钠药理作用减弱,即催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

而氯霉素则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导致戊巴比妥钠药理作用增强,即催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

【动物】

小白鼠8只,18~22g

【药品】

生理盐水、0.75%苯巴比妥钠溶液、0.5%氯霉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器材】

天平、鼠笼、秒表、注射器1ml×4、5号针头×4

【方法与步骤】

一、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75%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每天1次,共2天。

2、于第三天,给各小鼠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观察给药后小鼠的反应。

记录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计算戊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

二、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5%氯霉素溶液0.1ml/10g;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2、30分钟后,给各小鼠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观察给药后小鼠的反应。

记录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计算戊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

【统计与处理】

以全班结果(睡眠持续时间,分)作分组t检验,检验用药组与对照组有无显著性差异。

(参见“数理统计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1、催眠潜伏期为开始给药到动物翻正反射消失的间隔时间,睡眠持续时间为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的间隔时间。

2、本实验过程中,室温不宜低于20C,否则戊巴比妥钠代减慢,使动物不易醒。

3、氯霉素溶液有结晶析出时可在水浴中加热溶解。

4、吸取氯霉素溶液的注射器应预先干燥,否则易结晶堵塞针头。

【思考题】

1、何谓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

2、试从理论上解释苯巴比妥及氯霉素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实验二家兔血浆中水酸钠

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实验目的】

1.以水酸钠为例了解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时量关系。

2.了解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实验材料】

1.动物:

家兔1只,雌雄不限,体重(2.5+0.5)kg。

2.器材:

试管5支、离心管3支、试管架、小玻棒、l0ml吸管、注射器(1ml、5ml、l0ml)、手术器械、动脉插管、动脉夹、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3.试剂和药品:

25%氨基甲酸乙酯、10%及0.02%水酸钠溶液、10%三氯醋酸溶液、10%三氯化铁溶液。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取离心管3支及试管5支,编号备用,麻醉(乌拉坦4ml/Kg),1~3号离心管及4、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10%三氯醋酸7ml

2.手术:

颈动脉取血2ml,放入1号离心管

3.给药:

耳缘静脉注入10%水酸钠,150mg/Kg,取血(5,35min分别取血2ml放入2、3号离心管,4、5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及0.02%水酸钠2ml)

4.离心:

2000r/分,5min,取上清液6ml,加入10%三氯化铁(12滴),比色(5min后,波长510nm),计算结果。

【注意事项】

1.注意颈总动脉插管术。

2.取血时,要先用0.1%肝素润湿注射器和针头,取血后用肝素封管,避免血液凝固,每次取出血第1ml弃去不用,再吸取2ml置于离心管。

3.给药时间及给药后取血时间要记清。

4.取上清夜时,要先将上清液倒入编号相对应的试管中,再吸取所需的ml数,以免吸入沉淀影响比色,注意吸管要对号使用。

5.计算Vd,CL时注意单位换算。

【实验结果】

管号光密度(X)水酸钠浓度(Y)g/100ml

标准管(5号)X0.02

给药后5min(2号)X1C1

给药后35min(3号)X2C2

计算:

1、半衰期(t1/2):

K=y/x

C1=kx1,C2=kx2(单位:

g/100ml)

t1/2=

(单位:

min)

注:

k为清除速率常数,y为0.02g/100m1,x为标准管即5号管的光密度值;

C1,C2分别为给药后5、35分钟取血时的血药浓度;△t为两次取血的时间差。

2、表观分布容积(Vd):

C0=C1×lg-1(0.301×t1/t1/2)(单位:

g/100ml)

Vd=D0/C0(单位:

L/Kg)

注:

D0为用药初始剂量(150mg/Kg),t1为用药后到第一次取血的时间间隔

3、清除率(CL):

CL=0.693/t1/2×Vd(单位:

ml/min.Kg)

 

实验三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中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紫外测定法,掌握血清中茶碱提取法,验证氨茶碱的动力学模型,掌握二房室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

用有机溶剂将血清中的氨茶碱提出,用紫外测定法根据标准曲线测出氨茶碱浓度,用残差法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曲线描绘及参数计算,从而验证氨茶碱动力学模型,使大家对药动学研究有一初步的了解。

【实验原理】

1.氨茶碱为临床常用平喘药,由茶碱与乙二胺缩合而成。

在酸性条件下,可用有机溶剂从血清中提取出茶碱,再用碱液将茶碱从有机溶剂中提出。

测量λ274和λ298处的吸光度(A274为茶碱和本底,即溶剂、血清的吸光度,A298为本底的吸光度),ΔA=A274-A298。

 

2.氨茶碱经静脉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行组织分布,达到平衡后转入消除相。

时量曲线呈二房室动力学模型。

3.房室模型是抽象的数学模型,它的划分与解剖学部位或生理学功能无关。

药物转运速率相同或相近的部位可划分为同一房室。

房室模型可以分为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多室模型。

大多数药物在体的转运和分布符合二室模型。

即药物静脉注射入血后,首先快速进入血流量大的组织,如心、肝、肾、肺、脑等,然后缓慢地向血流量小的组织,如脂肪组织、静止的肌肉组织等转移。

【实验材料】

1、动物

家兔1只,雌雄不限,体重(2.5+0.5)kg

2、药品

氨茶碱标准液

3、试剂

0.1mol/LHCl

0.1mol/LNaOH

异丙醇:

氯仿抽提液(5:

95)。

4、仪器

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液体涡旋混和器

数学坐标纸一

半对数坐标纸一。

【实验方法】

1动物实验部分

1.1取健康家兔1只,称重,将家兔置于兔台。

1.2在家兔一耳缘注射部位去毛、热敷和消毒,待血管扩后,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压住静脉耳根端,使静脉充盈,给药前用12号针头自耳静脉取血1-1.5ml,7号针头平行刺入静脉,抽动针管,见有回血即可推注。

对其静脉注射氨茶碱15mg/kg。

1.3另一耳用锐利刀片切割取血。

分别在给氨茶碱后5、10、20、30、60、120、180、300、420min取血。

1.4分离血清,各管均取血清0.5ml于15ml试管中,加0.1mol/L盐酸0.2ml、抽提液5ml,振摇混合,2500r/min离心10min。

2血药浓度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2.1吸取下层氯仿液4ml置另一试管中,加入0.1mol/LNaOH溶液4ml,振摇混匀,2500r/min离心10min。

2.2吸取上层碱液,以0.1mol/LNaOH溶液4ml作参比,振摇混匀,2500r/min离心10min。

测定其在λ274和λ298处的吸收度(A274和A298),计算△A。

3制作茶碱标准曲线:

取5支试管,依次加入茶碱标准液20、40、60、80、100µl,各加入0.1mol/LNaOH溶液4ml,终浓度依次为0.5、1.0、1.5、2.0、2.5µg/ml,测定各管的A274和A298,计算△A。

以茶碱浓度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描点绘图,用Excel软件求直线回归方程,即为茶碱标准曲线的直线方程(图示)。

4.将测得血清样品的△A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求得相应的C,C×10即为茶碱的血药浓度。

以时间为横坐标,浓度对数为纵坐标,用CAPP软件描点做图,判断氨茶碱在体代的房室模型。

时间(min)

ΔA

C(µg/ml)

血药浓度(µg/ml)

5

10

20

30

60

120

240

480

【注意事项】

1.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前需预热30min并激发氢灯。

2.振摇混匀药液时防止溅出并准确加样。

3.样品离心前需配平。

4.测量时若更换波长,必须重新调节0和100%。

【讨论】

1.氨茶碱的时量曲线呈几房室模型?

为什么?

2.为何要测两个波长下茶碱的吸光度并取其差值?

3.试述药动学参数V1、Vd、t1/2α、t1/2β、K10、K12、K21、Cl、AUC的含义。

 

实验四体液pH对水酸钠排泄的影响

【实验目的】

  1.学习尿液中水酸的检测方法,掌握体液pH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大鼠代笼的使用,巩固大鼠的各种给药方法。

【实验原理】

  水酸钠经肾脏排泄物为水酸,尿液pH对水酸排泄影响非常大,当尿液呈酸性时仅排泄5%而尿液呈碱性时则排泄大约85%。

尿液中的水酸遇到三氯化铁后可生成紫色络合物,根据反应后溶液紫色深浅可以定性分析水酸钠排泄量的多少。

【实验材料】

1.动物大白鼠,雌雄不限,200~300g。

 2.器材大白鼠代笼两个,天平一个,棉手套一只,大鼠灌胃器两个,5毫升注射器两个,6号针头两个,30ml量筒1个,50ml注射器2个。

 3.药品5%碳酸氢钠溶液,15%氯化氨溶液,(单盲法配制并编号为A、B),2%水酸钠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蒸馏水,苦味酸,1%速尿。

【实验方法】

  1.取大白鼠两只称重并编号。

  2.给其中一只按0.5ml/100g灌胃A药液,给另一只以同样剂量灌胃B药液。

  3.30分钟后给两只大鼠灌胃5%葡萄糖生理盐水2ml/100g。

  4.30分钟后,分别给两只大鼠腹腔注射2%水酸钠溶液1ml/100g及1%速尿0.2ml/100g。

  5.收集各鼠30分钟尿液,将收集的尿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30ml,加1%三氯化铁5ml,比较紫色深浅。

【实验结果】

表2-1体液pH值对水酸钠排泄的影响

鼠号体重(g)药物尿液反应后颜色结果分析

1

2

A

B

【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进行到4后,再将集尿笼插入代笼中,以免收集尿液前将集尿笼污染。

2.实验用烧杯、量筒、注射器、集尿笼应清洗干净,否则影响反应pH,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思考题】

1.药物的排泄途径有哪些?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有哪些?

2.体液pH还对药物的哪些体过程有影响?

有何临床意义?

3.实验中给予碳酸氢钠、氯化氨、葡萄糖生理盐水、速尿等药物的目的各是什么?

4.根据反应后溶液紫色深浅为什么可以定性分析水酸钠排泄量的多少?

写出水酸与三氯化铁的反应式。

 

实验五酚磺酞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测定PSP在家兔体药代动力学参数。

【实验原理】

酚磺酞(Phenolsulfonphthalein,PSP),又名酚红。

静脉注射后,不在体代,主要经肾近曲小管分泌排泄,属于一室模型一级动力学消除。

PSP在碱性环境中变为红色,可用可见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60nm处进行定量测定。

【实验材料】

1、动物

家兔1只,2.5~3.0kg,雌雄不限

2、药品

0.6%PSP溶液、PSP标准溶液(0.5、1、2μmol/L)、3%戊巴比妥溶液、稀释液(0.9%NaCl29ml+1mol/LNaOH1ml)

3、器材

兔台、手术剪刀×2、止血钳×2、眼科镊子×2、注射器(5ml×1、2ml×1)、抗凝试管×5、试管架、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比色杯(0.5ml×5)、加液器(1ml×1,250μl×1)、烧杯、酒精棉球、干棉球、绳×4、线

【实验步骤】

1、家兔称重,用3%戊巴比妥(1ml/kg)耳缘静脉麻醉,仰卧,固定于兔板上,切开颈部皮肤,暴露颈浅静脉,从其下缘穿一线,备取血时用。

2、用1ml干燥注射器从颈浅静脉取血约1ml,然后由耳缘静脉注射0.6%PSP溶液,按0.4ml/kg给药,注射后分别在5、10、15、25分钟各取血约1ml,置于备好的抗凝试管,离心(2000转/分)10分钟。

3、PSP标准液的平均吸收系数K的测定:

取PSP标准液0.5、1、2μmol/L及蒸馏水各1.55ml,再各加入1mol/LNaOH0.05ml,于波长560nm处比色,测得吸收度(A),并计算出平均吸收系数(K)值。

4、取血浆样品0.1ml,放入0.5cm的比色杯,加入稀释液1.5ml摇匀(稀释了16倍),于560nm处比色,记录其吸收度。

5、PSP血浆浓度计算:

(PSP的分子量为354,比色时取血浆0.1ml,稀释了16倍)

6、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1)计算5、10、15及25分钟时PSP的血浆浓度(Ct)

(2)以时间(t)与血浆浓度(Ct)进行直线回归,求出a、b、r值

(3)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消除速率常数Ke(min-1),血浆半衰期t1/2(min),表观分布容积Vd(Lkg-1),总清除率Cl(Lkg-1min-1)。

计算公式如下:

(4)

【注意事项】

1、本实验系定量实验,故每次采血或给药量一定要准确。

每次取血样时均应用干净的取样器,以防止各样品之间浓度混杂。

2、顺利地采集足够量的血样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故应具备娴熟的采血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