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977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docx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旅游公路总说明

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公路工程施工图阶段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

1、序言

1.1工程概况

拟建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公路路线总体为东南走向,起点位于吕梁市兴县康宁镇梁家沟村,与省道218(岢大线)K109+700处交叉。

向东经穆家墕村、弓家沟村、吴城村、杨家圪台村、永顺村至神月村到达黑茶山山势最陡拔处,通过隧道穿山而过,沿湫水河西岸向南,经常胜坪村至本项目终点庄上村“四八”烈士纪念馆。

拟建公路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起点至吴城村段(K0+000~K8+800)设计速度采用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0m;吴城村至项目终点段(K8+800~K28+446)沿线已进入深山密林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社会车辆不多,设计速度采用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0m。

两级路基宽度衔接处设置100m过渡段。

主要工程有路基土石方、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砂砾垫层、路缘石、排水边沟、挡土墙、路线交叉、安全设施及绿化工程等,构筑物主要有中桥3座,涵洞49个、隧道2座。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勘察目的系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挖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查明项目区内各类构造物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就路基、桥梁、隧道、深挖路堑、高填路堤等重点工程的地基条件、隧道围岩级别与场地稳定性做出勘察评价,为路线方案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具体勘察任务如下:

(1)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做出评价;

(2)进行综合地质勘察,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供绕避或治理对策的依据;

(3)查明场地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筑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地质资料;对桥位处进行挖探、钻探、原位测试,进一步查明桥位工程地质条件。

(4)查明隧道的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隧道的施工方案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5)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类别、料场位置、储量和采运条件;

(6)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与腐蚀性;

(7)提供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对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有: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TJGD70-2004);

(6)《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2002);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9)《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330-2002);

(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8);

(16)《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1.4勘察方法

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区工程地质特征,本次工程地质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挖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

(1)工程地质调绘

采用1:

2000地形底图对路线两侧各150~200m范围内,填制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工作方法采用观测点与观测路线相结合,控制地质界线和不良地质分布边缘,重要点进行素描及拍照,同时描述记录有关地质现象。

观测点间距一般是图面上的2~3cm,地质条件简单的放大至3~5cm,地质点定位用目测法或罗盘半仪器法。

地层以组作为地质填图单位。

有特殊意义的如泉、溶洞等用符号表示,其勾绘误差一般小于2mm;岩层产状以方位角表示倾向、倾角。

本阶段根据项目区有关的区域地质资料与初设阶段地质报告,有针对性地加强加深了工程地质调绘,并重点关注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岩土的分布。

(2)钻探

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按照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结合工程的类型、规模极其重要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孔钻探,以便进一步查明各工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层特点,配备了相应的XY-100型、150型、200型钻机。

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冲击钻进,饱和土、卵石层均采用跟管或泥浆护壁、回转钻进,间断干烧取样做筛分定名;基岩采用清水回转钻进。

土层2-3m取样,岩石样按地层岩性取代表性样做抗压强度试验。

(3)挖探

在全线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区域的涵洞、高填深挖路段、湿陷性黄土地段、需要确定滑坡滑动面的位置及钻机难以到位的点,布设人工探井,一般挖深2~5m。

(4)室内试验

对所取岩土样品均委托我院试验中心完成试验。

据此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岩土工程性质。

所取水样做水分析试验,评价其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5)测量

采用全站仪实际施测钻孔、探井位置及标高,用测绳测量钻孔内地下水位。

1.5钻孔布设及取样原则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桥梁工程视桥长、孔跨和地层情况,一般隔墩布孔,地质条件复杂区段逐墩布孔,孔深视孔跨及地层情况一般为30~60米;小桥一般在两侧桥台布设2个钻孔,孔深视地层钻20~40米;对涵洞等小型构造物以挖探为主,探井深度视地层及孔跨挖2~5.0米。

在桥长范围内钻孔一般沿桥轴线布设,所有钻孔均按技术性钻孔取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取样间距1.0~2.0米,对于均质厚层土取样间距2.0~3.0米。

各类岩土岩芯采取率均达到规范要求。

1.6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我公司关于本项目初勘阶段任务书的要求,本阶段地质勘探工作于2013年3月12日全面展开,全线共调配钻机3台,地质调绘小组1个,项目管理组1个,地调人员3人,项目管理人员3人,参与钻探施工人员15余人。

本阶段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下表。

表1-1完成实物工作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钻探

钻孔

9

桥及隧道

总进迟

323

挖探

孔数

69

路基及小构造物

总进迟

176

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

5

重型动力触探

9

取试样

原状土样

23

扰动样

29

水样

0

岩 样

39

室内试验

土工常规

23

颗分

29

岩样

30

水质分析

0

勘探点测量

65

工程地质测绘

面积

Km2

15.5

2、自然地理条件

2.1地形地貌

路线处于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山地,经过地段由于历次的地质构造及河流的切割、剥蚀、侵蚀作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势高差悬殊。

测区最高点位于吕梁山黑茶山,地面高程1719.05m,最低点位于K0+460,地面高程为1065.340m。

区内海拔标高一般为1050~1800m,最大相对高差750余米。

测区内总体地势为两端低中间高,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境内形成了中低山、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构成了西北宽而东南窄的蘑菇形状的复杂地貌。

工程场区地貌类型可分为如下地貌单元:

2.1.1构造剥蚀中山区(Ⅰ)

山高沟深、连绵起伏,奇峰突立,高峻险陡。

沟谷多呈“V”字型。

基岩裸露,节理发育,以长城系石英砂岩,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白云岩构成山体,其海拔受构造运动及后期的侵蚀、风化、剥蚀作用控制。

主沟方向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植被以灌木为主,局部覆盖有森林,以松、柏树为主。

海拔高度为1500~1800m,黑茶山二号隧道处海拔高度为1719.05m,山地两翼多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也是此段线路经过的地势最高点。

沟谷相对切割深度200~300m。

基岩被黄土覆盖率约占60%,裸露地表约占40%。

线路K18+150~K24+360段属于本地貌单元。

2.1.2黄土覆盖中低山区(Ⅱ)

本地貌单元内地表覆盖第四系粉土、粉质粘土,厚约5~30m,部分地段出露有上第三系红土,下伏三叠、石炭系砂、泥岩或寒武、奥陶系石灰岩,整体看地形起伏较大,侵蚀冲沟发育,微地貌为黄土梁、峁、台及基岩悬崖、陡壁。

主沟方向以南东向、北东向为主,植被以农作物、灌木、经济林为主。

线路K15+400~K18+150段属于本地貌单元。

2.1.3黄土丘陵区(Ⅲ)

在本地貌单元区域内,地表一般为大面积的厚层黄土所覆盖,偶见黄土孤丘,微地貌形态有黄土梁、峁及中缓坡,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及风积粉土与粉质粘土,沉积物厚度约30~50m。

区内地面受到了强烈侵蚀,致使地形平缓,呈侵蚀末期状态。

由于人工整修,地面多为台阶状耕地,且大多与路线斜交。

海拔高程1045~~1428m之间,主沟方向为东西向,侵蚀冲沟方向为北东向,切割深度10~60m,侵蚀长度100m~数千米不等。

植被不发育,以农作物为主,局部有经济林、灌木。

山顶多为塬峁状或棒槌状,山梁呈波浪式,山脊不明显。

沟谷呈一般呈“V”型,十分发育。

线路K9+500~K15+400、K24+500~K26+800段属于本地貌形态。

2.1.4河谷平原区(Ⅳ)

沿线的河流及大型沟谷中表现为本地貌形态,次级地貌为河床、河漫滩及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各级阶地。

河床及高阶地大多由砾卵石及砂、土互层组成,河漫滩及低阶地表层由亚砂土、粉细砂组成。

岢岚县城以东河沟内地表水相对丰富。

地下水位较高,区内除雨季沟谷短期有地表水外,平时干涸,地下水位多在30m以下。

阶地大部为耕作地,位于岚漪河和蔚汾河及其支流南川河、交楼河和湫水河等河道的两侧,最宽处约1500m,最窄处约500~600m。

一级阶地前缘高出河床3~5m,堆积物为全新统冲洪积沙砾和黄土状土。

二级阶地前缘高出河床10~15m,堆积物为上更新统、次生黄土、砂砾。

其中湫水河区域地势平坦宽阔,平均海拔为1330~1378m。

线路K0+000~K9+500、K26+50~K28+446段属于本地貌形态。

2.2气象

区内总体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境内地势起伏显著,地区之间温差大,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项目穿越兴县东南部,沿线气候特征如下:

兴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夏季短暂炎热多雨,春季干旱风大升温较快,秋季凉爽天气晴朗,据县气象局1955~2008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气温为6.3~11℃,月平均气温-9.4℃;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3.2℃,无霜期年平均为174天,最长为190天左右,最短为130天左右,年平均冻结日为150天,冻土深度100~130c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5mm,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兴县是吕梁地区内蒸发强度最大的县,年平均蒸发量为2090.8mm;年最大蒸发量为2541mm(1972年)。

2.3地表水

项目区水系属黄河水系,与路线有关的较大河流有岚漪河和蔚汾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和湫水河等,除湫水河由北向南外,总流向一般由东向西,径流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亦有部分小泉汇入。

分述如下:

南川河:

发源于野鸡山一带,在岢岚县阳嵩塔村西汇合流入岚漪河。

河流随季节性变化较大,雨季水量较大,旱季水量较小。

流域面积258km2,境内流长27.8km,平均流量0.54m3/s,枯水期,最大流量0.38m3/s最小流量0.024m3/s,该河为常年性河流,水质好,适宜饮用和灌溉,路线方案以桥梁形式跨越。

湫水河:

发源于兴县白龙山湫水寺(黑茶山南麓),从阳坡入境,纵贯兴县中部,由北东向西南,流经白文镇、城庄镇、木瓜坪乡、临泉镇、安业乡、三交镇、林家坪镇、碛口镇等8个乡、镇,80多个自然村,至碛口注入黄河。

全长122km,县境内长90km,河床宽100~400m,系常流水河。

河川两岸支沟并列,西岸河沟多发源于紫金山东南麓,东岸河道多发源于架尔梁山和汉高山麓,均汇入湫水河。

流域面积1873km2,最大年径流量为0.556亿m3,最小年径流量为0.0818亿m3,径流深78.6mm,多年平均流量3.216m3/s,清水流量1.1m3/s,平均流速0.5m3/s。

枯水期最大流量0.843m3/s,最小流量0.258m3/s,结冰期120天左右。

季节性河:

项目区内南川河水系的沟有:

安坪沟、杀麻沟和大涧沟3条;湫水河水系的沟有:

松峪沟、马坊沟、太平沟、塔家沟、桐树沟、杨家沟、曜头沟、蔡家沟、向阳沟、徐家沟和郝家沟11条。

上述河谷仅在雨季才有径流形成,对公路的影响较小。

资料表明,各河流的径流分布与气候地地区性变化相适应,其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还受地质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层分布、岩性及特征

拟建项目区地层单元复杂,根据地质调查与钻探资料,公路工程沿线所涉及的地层单元包括:

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马兰组、中更新统离石组,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保德组,三叠系二马营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二叠系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本溪组,奥陶系峰峰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冶里组,寒武系三山子组、张夏组、徐庄组。

第四系全新统主要为砂卵石层、粗砂层、碎石层、粉土、粉质粘土,中更新统离石组主要为砂卵石层、粉质粘土,三叠系二马营组主要为砂岩夹泥岩,和尚沟组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刘家沟组主要为砂岩夹泥岩,石千峰组主要为泥岩,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主要为砂岩夹泥岩,下石盒子组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山西组主要为泥岩夹砂岩、煤层,石炭系太原组主要为砂岩、泥岩、灰岩夹煤层,本溪组铝土泥岩夹砂岩、铁矿,奥陶系峰峰组为泥灰岩,上马家沟组为灰岩底部泥灰岩,下马家沟组组为灰岩底部泥灰岩,亮甲山组主要为灰质白云岩、冶里组主要为灰质白云岩,寒武系三山子组主要为白云岩,张夏组主要为灰岩,徐庄组为灰岩、白云岩。

地层单元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下元古界(Pt)

黑茶山群(Pt1hc):

该群仅出露于兴县黑茶山地区,面积小于20km2。

将该群自下而上分为6层:

变砾岩夹绢云石英岩,厚约40m;变砾岩,厚约6m;含砾长石石英岩,厚约96m;变砾岩,厚约12m;含砾长石石英岩,厚约44m;长石石英岩,厚约882m。

底部变砾岩呈透镜状,其砾石以滚圆状石英岩为主,次为脉石英,砾径较大,以15cm居多。

该群厚度大于1080m。

该群遭受低绿片岩相绢云母变质级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

原岩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其次为含砾长石石英砂岩、沉积砾岩等。

其上被寒武系底部“霍山砂岩”不整合覆盖,与下伏太古宇界河口群呈不整合接触。

2、中元古界长城系(Ch)

霍山砂岩(Zch),分布于k17+640~k23+900,中上部为肉红色或浅肉红色(有时为浅砖红色)厚——巨厚层石英砂岩。

常见含量不等的褐铁矿斑点,有时夹紫红色薄——中厚层石英岩状砂岩。

胶质多为硅质,有时有少量铁质。

石英颗粒以中粗粒为主,多具明显的加大边,厚7-44m。

下部为肉红或紫红色厚层含砾石英砂岩、含长石石英岩状砂岩及石英岩状砂岩,有时夹砾岩,底部多有砾岩。

厚4-18m。

岩石致密坚硬,抗压强度大,为坚硬岩类。

底部与下元古界黑茶山群不整合覆盖。

3、古生界寒武系(∈)

寒武系中统:

徐庄组(∈2x),分布于松井-舍窠一带,沿大滩沟、岚漪河、中寨河两侧陡坎出露,下部为为暗紫色砾岩、石英砂岩、页岩和钙质粉砂岩,上部为青灰色灰岩和灰黄色泥质灰岩,厚度30~39m;

张夏组(∈2z),分布于沿线K16+300~K18+600,主要形成沟侧及坡脚较高陡坎地貌,岩性下部主要为薄层鲕状灰岩与薄层泥灰岩,上部为厚层鲕状灰岩及灰岩,泥质含量减少,灰岩成分较纯。

厚度77~78m。

寒武系上统

三山子组(∈3s),分布于K14+400~K16+300。

陡缓坡相间地貌,岩性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夹泥灰岩,厚度41~55m;节理裂隙发育,灰岩、白云岩表现为弱风化,抗风化能力强,地貌上常形成陡崖,泥灰岩为强风化,抗风化能力弱,地貌上常形成缓坡。

4、古生界奥陶系(O)

区内奥陶系包括亮甲山组(O1l)及冶里组(O1y)。

分布于K12+500~K14+400,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

其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少量的夹一些泥灰岩等,奥陶系上覆于寒武系之上。

节理裂隙发育,灰岩、白云岩表现为弱风化,抗风化能力强,地貌上常有陡~缓坡。

冶里组(O1y):

岩性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结晶白云岩夹灰绿色钙质页岩,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底部为竹叶状白云岩。

厚度81~131m。

亮甲山组(O1l):

浅灰色厚层白云岩,下部含燧石。

厚25~42m。

3、中生界三叠系(T)

区内的三叠系分布零散,在南川河有零星出露。

节理裂隙发育,砂岩一般为强~弱风化,泥页岩为强风化。

二马营组(T2e):

在K0+000~K9+500有零星出露。

本次钻探中有揭露,主要岩性为黄绿色砂岩、紫红色泥岩。

厚度大于248m。

5、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N2)

区内上第三系上新统为N2j静乐组。

主要分布于K8+400~K13+300。

分布于河流多为红土堆积和河流相、红迹象沉积,底部为砾石层夹砂层,上部为深红色、紫红色黏土层,沟谷中厚度18~90m。

粘土一般收缩性大,膨胀性小,具高分散性,为粘性土滑坡主发区。

6、第四系(Q)

沿线第四系分布范围较广,盆地山前广泛分布,山区也有厚薄不等的分布,区内第四系可分为(Q2l)离石组、(Q3m)马兰组及(Q4)全新统。

中更新统离石组(Q2l):

一般位于切割强烈的陡坡坡脚,下部为砂砾层,上部为黄土状粉土、粉土夹棕红色古土壤。

厚度0~53m。

上更新统马兰组(Q3m):

分布于黄土覆盖中低山区、属风积成因,多形成于山区,其岩性为灰黄色粉土,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厚度10~60m。

全新统Q4:

为现代河滩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河流、沟谷的河床、一级阶地和河漫滩,下部为砾石和砂土,上部为粉砂土,厚度为1~20m。

少部分分布于平川及沟谷及山区洪积扇裙区。

岩性为褐黄色细砂、亚粘土、砂砾石及卵石互层。

3.2构造

根据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及现场调绘,山西省在构造上称为山西地台,它濒临新华夏系华北晚近地槽,西临祁、吕、贺兰山字型的伊陕地盾,南、北处于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和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之间,总体是一个大致呈南北方向的穹窿地块,由西向东逐渐昂起,中央局部陷落。

由于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形成了各类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

沿线构造主要受一组走向隧址区构造主要受一组走向N40°~45°E背斜控制,即黑茶山背斜,形成于前震旦纪。

背斜两翼对称,背斜轴面近直立,背斜东西两翼有北北东向伴生张性断裂。

向斜核部与拟建隧道相交于K20+400里程,交角45°。

3.3地震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一2001),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值0.45s、地震烈度属Ⅴ度区、抗震设防烈度值6度。

据记载兴县历史上的地震情况如下:

1331年4月,全县地震,生鸣如雷,裂地尺余,民房倾塌甚多。

1721年地震,民舍多倾,人畜压死甚多,约一刻钟而止。

1815年陕西省发生大地震,本县有震感。

1919年冬地震,房屋摇晃,门环作响,家具摆动,片刻即停。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地震,波及兴县,屋内大部分人有震感,窗户响,电灯摆动且有落土。

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7.2级地震,波及兴县,大部分人从梦中惊醒,房屋顶棚震响,屋内落尘土,墙壁有泥皮脱落。

1979年介休发生5.8级地震时,兴县有震感。

3.4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收集到的井、泉资料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划分为四个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河谷区、河流侵蚀堆积区及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黄土丘陵区,河流冲积区含水层岩性为砂、砂砾石,水位埋深0~10m,含水层厚5~20m,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

黄土丘陵区主要含水层为所夹的钙质结核层和砂砾石层,埋藏较深,富水性弱,一般以泉水的形式在沟谷中排泄。

孔隙潜水含水层的岩性为浅红色粘土、粉质粘土夹钙质结核及砂砾石,分布于河谷两侧,厚3~30m,多以沟底泉水出露。

此外,含水层还有一部分以红土为主,夹很薄砂砾石层,水量极其微弱。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以中、上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粉质粘土为主,多以披盖式覆于基岩之上,沟底出水量10m3∕d,是中西部许多山梁顶上村庄的人畜饮用水源。

第四系全新统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湫水河的河谷地带,含水层由砂和沙砾组成。

南川河康宁~王家圪河段,含水层为砂砾石夹粉土,涌水量1560m3∕d。

(2)碎屑岩类裂隙水

分布于基岩中低山区和黄土峁状丘陵区,主要为三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为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富水性很弱,水量极其贫乏,涌水量一般均小于10m3∕d。

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入渗为补给方式。

排泄则主要是矿坑排水以及泉集中排泄和沿河谷泄流。

(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分布于项目区内寒武、奥陶系的灰岩山区,寒武、奥陶系总厚度750~850m,其中奥陶系厚度500~600m,其水位等高线在900~1000m,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灰岩河谷裂隙带垂直渗漏。

(4)变质岩类裂隙水

分布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和黄土峁状梁区,含水岩系为太古界,太古界的各种变质岩表层的风化壳、岩层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发育,裂隙深度为40~60m,利于雨水渗入。

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及沟谷中河流下渗补给,径流受构造、节理、片麻理发育方向控制,主要以泉水的方式排泄。

主要分布在南川河、湫水河沿岸。

其岩性主要为变砾岩夹绢云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等。

这些岩石经多次构造运动使岩层破碎,构造裂隙发育,且抗风化能力较低,风化裂隙也很发育。

地下水赋存于这些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之中,往往形成潜水和局部承压水,富水程度取决于裂隙发育情况,一般富水性小于100m3∕d。

3.5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3.5.1不良地质

项目区内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崩塌、开裂、重力沉陷、危崖等。

本次调查圈定的路线附近的滑坡类不良地质不发育。

多见有崩塌、开裂、沉陷等。

现简述如下:

吴城村以南(K9+520~K86+600)右侧120m发育了一处中型土质崩塌(B1),对工程无影响。

小型崩塌也较多见,主要发育于流水冲蚀陡崖陡坎处。

开裂多发于陡崖陡坎陡坡边缘及陡崖陡坎陡坡坡脚,多与滑坡滑塌崩塌有关联。

沿线沿坡缘坎缘崖缘多见重力阶梯状沉陷,发展可形成滑塌滑坡。

3.5.2特殊性岩土

项目区内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

除基岩裸露区外,区内广泛分布第四系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岩性为褐黄色粉土、粉砂土,质地均匀,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具弱~中等湿陷性,本次勘察在该区挖探井21个,进行了湿陷性计算和湿陷性等级划分,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并结合当地经验,该路区湿陷性黄土一般为Ⅰ级非自重~Ⅱ级非自重湿陷,湿陷土层厚度1~9m。

野外常见黄土“喀斯特”微地貌如黄土陷穴、落水洞、天然桥、跌水槽、黄土陡崖、黄土柱梁等,对路基工程及路堑边坡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