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9521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docx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注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注意:

概括和总结)

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注意: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

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

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注意:

哲学)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注意: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0、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

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

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

颠倒了二者)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

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

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注意:

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注意:

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

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9、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注意:

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10、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

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1、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

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2、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

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

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不一样.)

1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

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5、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注意:

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7、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

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8、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注意: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9、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注意:

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2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注意:

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21、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注意:

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22、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注意:

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2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

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24、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注意:

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25、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选择题)

 

1.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

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C.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D.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这是因为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④哲学社会科学能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端午节,民间有在屋中贴五毒图的民俗,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也不能横行了。

这种民俗表明

A.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人们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5.2009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河南调研,了解到企业节能和应对金融危机取得的成绩,李克强副总理称赞河南“这几年真是实现了大变化、大发展”。

从哲学上看,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

A.任何发展都是变化   B.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C.发展和变化是一回事   D.显著的变化就是发展

6.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认为:

“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

”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肯定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肯定了静止的相对性   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7.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方亩。

“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

上述材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④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09年人夏以来,西藏自治区各地出现大范围中度干旱。

6月下旬,自治区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内普降小到中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表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B.规律是不变的,可变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9在20世纪SO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恐惧本身。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重要。

二者共同说明

A.精神活动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B.信心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C.意识对人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10.大力发扬“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统一人民群众的意识能够搞好工作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

A.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社会发展离不开意识的发展

C.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   D.正确的意识直接推动事物的发展

12.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

”跳蚤跳得很高。

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

”跳蚤再也不跳了。

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

“跳蚤被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该实验者

A.如实地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B.没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限制和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13.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④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不是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

这说明

  ①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②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③从实际出发只是理论上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办到④只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作判断、去行动,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常吉高速公路地处大湘西山区,穿山越水跨沟壑,隧道和桥梁数量与里程在湖南高速公路中位居第一,其中特大、大、中桥及分离式立交桥等各式桥梁169座,单幅长度共计28.211公里;隧道36座,单洞长度达41.734公里。

它的开通说明

  ①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为前提③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6.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复杂。

下面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

17.在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方面,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这一呼吁的哲学依据是

A.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   B.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18.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亏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19.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它将极大地拉近京津两地经济空间,使两地资源互补成为可能。

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促成了新事物的成长②两个事物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③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④人类活动改变了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管子.兵法》中说:

“和合故能谐。

”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1.有人说,中国出手全球金融危机,既是拯救自己,也是帮助他国。

若各国央行的联手行动缺少了中国这一环,则中国会失去一个最佳机会,世界也会失去一份重要力量。

这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②要搞好局部,重视发挥部分的作用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④人具有社会性,人多力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

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3.清代赵翼有诗云: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该诗启示我们

A.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相比较而言,后出现的事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D.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杜诗篇没有欣赏价值了

26.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到2008年年底达1.95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强大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会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要坚持适度原则

25.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

稻草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质变是无形的量变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会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以至形势突变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境地。

从哲学角度考虑,这是因为

 ①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②没有坚持用矛盾普遍性的观点看问题③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7.猫和老鼠有着天然的关系:

老鼠会“装死”,猫则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眼则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矛盾双方

A.对立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

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D.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8.下列对矛盾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事事有矛盾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矛盾是无差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D.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9.“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旬。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②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③要反对教条主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要反对经验主义,摒弃狭隘的局部经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2.2009年入夏以来,西藏持续高温少雨,面对旱灾持续肆虐的情况,旱区各级地方政府适时开展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遍出现了大到中雨(雪),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33.针对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不能忽视次要方面      B.抓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要抓住主流,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和方向D.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4.改革开放30年来,包括文化力在内的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硬实力”的质量与数量,但文化这种“软实力”在其中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是“硬实力”的有效补充,而且还能“以柔克刚”。

因此,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必须是刚柔相济、“软”“硬”兼备。

这说明

A.要坚持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B.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要着重把握重点和主流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5.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沦问题等。

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6.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主张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   B.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37.2009年上半年,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公共事件。

伴随着网民推动事件发展进程的力量的壮大,相关部门在面对网民质疑时,反应速度与应对水准均在提高,网民的关注点因而很快转移到下一个突发事件上,这使得一些网络热词在网民的印象里“还没怎么流行就过去了”。

这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

38.万宝路的金字招牌每年可以给万宝路企业带来30亿美元的收入,其牌子的价值已达200亿美元。

它塑造的马和西部牛仔的品牌个性,始终如一地表现自由、奔放、原野、帅劲。

这种形象使商品具有了某种强烈的精神性内容,让消费者相信抽“万宝路”时能获得一种特殊的东西。

由此可见

A.意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B.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一种间接反映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同步变化

39.生肖合婚是以测算双方的“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来决定是否适合结婚,这一观念对大多数中国人都产生过或深或浅的影响,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这种思想却依然存在。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时代变化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很有限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②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就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转让或出租土地,发展适度经营。

实施土地流转制度意味着

A.加快土地私有化进程    B.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发展

C.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     D.调整农村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发展

42.今年3月28日晚上8:

30,全球各地的人们为“地球一小时”而熄灯,用全球性的努力一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48个城市和村镇参与了这一活动。

“地球一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

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开展这一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B.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4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

,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4.新华网2009年6月23日报道,在即将公布2009年高考分数的前夕,重庆官方6月22日通报,该市31名考生违规变更民族成分,企图获取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资格。

经调查确认后,上述考生的加分资格被取消。

这种违规变更民族成分骗取加分的做法

 ①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③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④是一种错误价值观指导之下的错误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

党员干部必须心装人民疾苦,坚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③认识来源于实践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