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8410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docx

天津自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名称:

244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必要知

识准备。

本课程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系统的全方位地理解释,以及将地理学的方法与理论引入

旅游学的研究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牢固地建立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初步掌握分

析问题的方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有关基本理论,能运用地理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业中

出现的相关实际问题。

本课程涉及旅游地理总论与区域旅游地理两个部分,通过系统地学习,希望考生在课程

结业时能够掌握:

1、旅游地理学在促进旅游学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3、中国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特征

4、中国旅游地理分区及各分区的主要特征

5、运用地图上识别旅游地理区的区域范围,判断、分析旅游地理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熟悉旅游地理区的经典旅游线路以及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3、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与研究历史

二、考核要求

识记:

地理环境的构成(重点)

旅游地理学(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重点)

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重点)

理解:

旅游的本质(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次重点)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次重点)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重点)

应用:

旅游与地理的关系(重点)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重点)

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的方法(重点)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

3、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旅游资源(重点)

旅游资源的特性(重点)

自然旅游资源的构成(重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性(重点)

理解: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

应用:

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分类、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重点)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重点)

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成因类型、景观特征

2、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代表性景点

3、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二、考核要求

识记: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重点)

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旅游意义(重点)

地貌景观的成因类型(重点)

花岗岩地貌的景观特征(重点)

流纹岩地貌的景观特征(重点)

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重点)

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重点)

山地的旅游价值(重点)

我国的名山(重点)

(1)名山的概念

(2)名山的特点

(3)名山应具有的条件

(4)名山的旅游价值

(5)名山举例(佛,道教名山,五岳,庐山,黄山,雁荡山等名山)

水体水景的旅游价值(重点)

湖泊的旅游价值(重点)

我国湖泊分布大势(重点)

我国主要的风景湖泊举例(次重点)

涌泉的美学特征(重点)

瀑布的景观特色(重点)

我国三大风景名瀑举例(次重点)

气象、气候景观(次重点)

我国气候景观的特殊性(次重点)

动植物的旅游功能(次重点)

风景(重点)

风景名胜区(重点)

自然保护区(重点)

理解: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意义(重点)

我国岩溶地貌景观的分布(重点)

峡谷地貌景观的美学价值(重点)

荒漠地貌景观的地区分布及其主要类型(次重点)

冰川地貌景观的旅游开发形式(次重点)

山地旅游资源的分类(重点)

河流的旅游价值(重点)

(1)长江

(2)黄河

(3)我国主要风景河溪的地区分布

我国湖泊的成因类型(重点)

我国涌泉的旅游类型(重点)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康乐功能的表现形式(重点)

我国各类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举例(次重点)

我国动植物旅游资源的景观类型(次重点)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重点)

应用:

我国主要海滨度假地的分布(重点)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观光功能的开发潜力(重点)

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重点)

第四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遗址,遗迹,历史纪念地的旅游价值,旅游吸引因素,地区分布

2、我国古建筑、古园林、古陵墓、古代工程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地域差异

3、我国的特有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

4、现代人造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类别及旅游开发意义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古人类遗址(次重点)

我国古人类遗址的旅游吸引要素(重点)

我国古文化遗址的主要类型(重点)

名人纪念地的主要类型(重点)

近现代历史纪念地的主要类型(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重点)

我国主要的历史文化名缄举例(次重点)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类型(重点)

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重点)

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类型(重点)

我国古代礼制建筑的主要形式(次重点)

古代民居、会馆、书院的代表性建筑(次重点)

我国古代园林的国际地位(重点)

我国古代园林的造林艺术准则(重点)

我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特色(重点)

古陵墓的旅游价值(重点)

我国长城的主要结构(重点)

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重点)

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类型(重点)

我国古代名桥举例(次重点)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次重点)

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次重点)

道教的主要派别(次重点)

我国民俗风情的主要形式(次重点)

现代人造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类别(次重点)

理解:

古遗址的旅游价值(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重点)

中外古代园林的主要特色(重点)

我国古典园林的地域特色(重点)

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与各自特点(重点)

我国长城的修筑历史(次重点)

都江堰,灵渠等我国其他著名水利工程(次重点)

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次重点)

民俗风情的旅游价值(次重点)

应用:

我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功能(重点)

现代文化体育设施的旅游开发意义(次重点)

旅游主题公园的旅游价值(次重点)

第五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地理环境的差异与旅游流的形成

2、我国国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与原因

3、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与客源地类型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旅游流(重点)

旅游流形成的基本动力(重点)

旅游流形成的根本原因(重点)

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感知的主要内容(重点)

最大旅游效益(重点)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点)

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次重点)

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客源地类型(次重点)

我国国内旅游的客流地类型(次重点)

理解:

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及其分别对旅游流的影响(重点)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重点)

中国的区位特点对开发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利弊(重点)

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客源地类型(次重点)

第六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我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2、我国主要旅游交通线网与旅游路线的布局

3、旅游交通的重要性与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旅游交通的概念与性质(重点)

旅游线路的概念和分类(重点)

我们宿舍的光棍比率高居不下,隐然成为一个充满了男生味道的纯粹地带。

其他宿舍的男生以为我们不正常,女生呢,也以为我们宿舍不正常。

从关心整个宿舍发展趋势以及男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以“光棍有什么不好”这个话题作了一点访谈,以下是大家的发言:

  

  

  老大:

我是甩过了不少MM的,也就是说我是久经风浪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喜气洋洋,对我来说,单身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来赚钱,大家也知道,我最近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工,我要为中国进入WTO做出一个热血青年。

  

  

  老二:

要女朋友干嘛?

女朋友能象我的AK那样陪我通宵爆头吗(此君水平限于四流于五流CS选手水平之间)?

女朋友能象我的篮球那样让我飞身上篮吗?

女朋友能够让我享受拖拉机带给我的满分升级的乐趣吗?

不能,所以我不要女朋友。

  

  

  老三:

通过我多年对道教的研究发现,道教虽然流行于采阴补阳,但是仅仅限于肉体上而达不到精神上的恋爱,而人类的最高境界就要到道教要求的那样虚无缥缈,我绝不能胡乱断送我的修行。

  2013最新电影

火影忍者漫画

奇城笑话网

  

  老四:

我是一滴远方孤星的泪水,我是一匹来自陕西的野狼,我已经习惯了孤独。

孤独带给我人生最高的启示,让我在思索中不断去寻求生命的真理。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世界一百个伟人中就有14个是没有结婚的。

  

  

  老五:

我已经看破红尘了。

(此君已失恋15次,如果算上他津津乐道的小学三年级的初恋的话)不要以为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这是吃一堑长一智,你们还不够成熟所以不会懂的。

(其他的听了挥挥拳头想揍他。

  

  

  老六:

俺们家穷,俺其实很想有个女朋友的……(啪啪啪,枕头、书本、橘子皮、衣服一头砸向他,众人取消此君的发言资格。

  

  

  老七:

我就不说了,我的情况大家知道了,太帅了,只要我走在校园里惹来一大堆火辣辣的眼光,众女生恨不得让我吞了,看到大家乐于单身我也清闲,谁叫我有自恋倾向呢!

(这小子就是惹打!

众人恶狠狠的盯着他,影响我们宿舍声誉的罪魁祸首。

我国35处旅游王牌景点(次重点)

我国16条精晶旅游线路(次重点)

理解: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重点)

应用: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重点)

中国务旅游交通方式的特点与布局(重点)

第七章中国旅游区划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旅游区划的原则及本书所采用的旅游区划方案

3、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以及旅游区划所担负的主要任务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三者的概念(重点)

旅游区的特性(重点)

本书所采用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重点)

理解:

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点)

旅游地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等级(重点)

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任务以及旅游区划的原则(重点)

应用:

旅游区划的方法(次重点)

第八章中原(华北)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及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

二、考核要求

识记:

中原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中原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中原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下列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一般)

1故宫9秦皇岛和北戴河海滨17晋祠

2天坛10清东陵18悬空寺

3颐和园11泰山19五台山

4八达岭长城12孔庙20黄河壶口瀑布

5明十三陵13蓬莱阁21龙门石窟

6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4趵突泉22嵩山

7盘山15崂山23华山

8承德避暑山庄16云岗石窟24秦始皇兵马俑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中原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中原旅游大区的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次重点)

第九章江南(华东)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及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

二、考核要求

识记:

江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江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江南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下列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一般)

1、外滩2、苏州四大名园3、中山陵4、黄山

5、九华山6、杭州西湖7、雁荡山8、庐山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江南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江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次重点)

第十章岭南(华南)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

二、考核要求

识记:

岭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岭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岭南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岭南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岭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一般)

第十一章华中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及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

二、考核要求

识记:

华中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华中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华中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下列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一般)

1、山城重庆2、三峡3、大宁河小三峡4、九寨沟5、蛾眉山6、乐山大佛7、卧龙自然保护区8、武当山9、岳阳楼

10、岳麓书院11、武陵源风景区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华中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华中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次重点)

第十二章西南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

二、考核要求

识记:

西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西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西南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西南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西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一般)

第十三章青藏高原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

二、考核要求

识记: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一般)

第十四章西北塞外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

二、考核要求

识记:

西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西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西北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西北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西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一般)

西北旅游大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开发潜力(重点)

第十五章东北旅游大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以下内容:

1、在地图上识别本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

2、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3、本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

4、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

二、考核要求

识记:

东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重点)

东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重点)

东北旅游大区的经典旅游线路(次重点)

应用:

在地图上识别东北旅游大区的区域范围(重点)

东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与代表性景点(一般)

东北旅游大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开发潜力(重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

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

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

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

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罗兹柏、张述林编著南开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考生自学时,应先阅读大纲中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全面把握课程的内容。

2、在了解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的与要求和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指定教材,把握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自学每一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地图,判断、分析相关问题,以便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概念;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要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知水平。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本课程共5学分,

在命题考试中,识记的内容约占考试总分的45%左右,理解的内容约占考试总分的25%左右,应用的内容约占考试总分的30%左右。

其中,容易的题目约占总分数的20%,较容易的题目约占总分数的30%,中等难度的题目约占总分的30%,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约占总分的20%。

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配对连线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读(填)图回答问题、论述题等。

本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间15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