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教学设计.docx
《南亚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亚 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亚教学设计
南亚教学设计
第1篇:
南亚教学设计
第四课
南
亚(第一课时)
杨松
【课程标准】掌握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并学会分析运用。
【考点解读】
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宗教。
2、掌握南亚地形、气候、河流等区域特征,并分析地形、气候对河流水系水文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掌握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掌握南亚的主要自然灾害及成因分析、影响、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研究及彼此间的探讨,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与难点】南亚地形、气候、河流等区域特征,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以及对南亚(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法指导】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单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性(如东南亚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2、学会用地理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说明南亚地形、气候对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
第一课时
南亚
一、南亚概述
(一)、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
0°N~35°N、60°E~97°E,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海陆位置:
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
范围:
7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说明三类国家,内陆国、临海国、岛国,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指出南亚次大陆和南亚的区别:
】
南亚次大陆:
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大陆主体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
南亚:
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直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二、自然地理特征
展示课件图示“南亚地形图”,请学生读图描述地形类型及分布特征。
1、地形:
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面积最大,西高东低,是古老的熔岩侵蚀高原,西北部火山土肥)、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
2、气候:
主要为三种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展示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1)三类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的大部分,大陆性较强。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降水变率大。
热带沙漠气候:
西北部印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
高山气候:
南亚北部(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2)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问题探究】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亚旱季高温干燥,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偏高的原因?
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北面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气温比同纬度偏高。
3)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①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②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③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
4)【展示南亚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
为什么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雨极)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夏季风、迎风坡)
4)西北部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②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③
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5)南亚与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相比较,共性与差异性分别是什么?
共性: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旱雨季节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大。
差异性:
南亚年温差较大;每年分干湿两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雨季较迟而且短暂;降水变率大。
(3)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降水充沛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
旱涝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势力的强弱、进退的迟早有关,农业生产不稳定。
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
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
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
对策:
修筑水利工程,防洪、灌溉
3、河流
狮泉河—印度河:
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塔尔沙漠)
恒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流入孟加拉湾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流经中、印、孟,注入孟加拉湾
水文特征:
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较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思考】试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恒河流域多洪涝的原因。
小结:
三大地形,三种气候,三大河流板书:
南亚的位置南亚的地形南亚的气候南亚的河流练习:
作业:
1、对比南亚季风与东亚、东南亚季风,分析其异同点(成因、气候特征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1、
2、
3、
4、重难点上没有突出,如地形地势与位置特征上应该再重点说明。
知识点较单薄,南亚热带沙漠气候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都没讲到。
“雨极”与河流的补给问题都讲得过于简略。
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足。
第2篇: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
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
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
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
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
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
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
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
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
【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
【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0°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
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
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
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形成洪灾
水文:
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
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
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
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印度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1.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
2.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
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
区位优势有:
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教师提问】印度的工业系统比较完善,大家根据印度的资源状况,推测印度传统工业有哪些?
有哪些主要的重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
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教师提问】比尔盖茨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
印度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有“南亚硅谷”之称,你认为班加罗尔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区位优势?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第3篇:
南亚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节一一南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地理学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对一个个独具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与研究,才能洞察与透视整个地域的空间结构,才能获得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オ能认识整个世界,才能掌握区城地理的学习方法。
而一个区域的特征主要是由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组成。
其区域的自然特征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特点来认识。
因此,本节在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的位置和地形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地形、河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并突出南亚独特的民族、宗教与习俗,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重点是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是南亚的资源与工业分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国家。
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祥地。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地形的分布。
・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分析得出地形与农业,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③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培养学生理解与尊重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意识,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懂得加强世界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
主题一:
独立的地理单元
过程1:
多媒体展示地图:
南亚国家和地区图和南亚地形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思考:
1.找出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Ⅱ.找出南亚主要的国家。
皿.为什么南亚又称“南亚次大陆”?
过程2:
多媒体展示图表:
南亚地形图、南亚地形剖面图、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和恒河平原共涝图片、德干高原棉花种植图片。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图,并分析:
I.找出南亚主要的平原、高原和山脉。
Ⅱ、分析南亚的地特点。
Ⅲ.找出南亚主要的河流。
Ⅳ.找出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分析为什么恒河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
主题二:
发展中的工农业
过程1:
多媒体展示地图:
南亚地形图、南亚农产品与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分析:
1.找出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和分布区。
Ⅱ.分析地形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2:
多媒体展示地图:
南亚工业及矿产分布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思考:
1.找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四个工业区和主要城市。
2.分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3.归纳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特点。
主题三:
民族、宗教与习俗
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
印度教寺庙、印度神牛和阅读资料“恒河洗礼”。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说出:
印度的主要宗教、习俗和建筑特点。
第4篇: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
2、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3、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4、学会分析“安拉阿巴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干季和湿寄降水量分布图”,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
教学媒体:
南亚政区图、南亚地形图、南亚季风示意图、《敢问路在何方》磁带
教学方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这部电视相信同学们都看过吧,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呢?
(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
[板书]:
南亚
[活动]:
你印象中的南亚是怎样的?
(七嘴八舌话南亚)[承转]:
南亚是否与我们印象中的一样呢?
就让我们走进南亚。
[投影]:
南亚的政区图图。
[板书]:
一、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
[小结]:
位置: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大部分在100N~300N。
[提问]南亚有哪些国家?
哪些是内陆国家?
哪些是临海国家?
哪些是岛国?
与我国相临的国家有哪几个?
[读图归纳]:
南亚的国家有七个,内陆有两个国家:
尼泊尔、不丹;临海有三国:
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海上有两国:
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与我国相邻的有四个国家: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教师总结]:
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北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临有四国,尼不与印巴。
[读图、提问]:
南亚七国的首都各是什么?
[活动]:
在空白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承转]:
在了解了南亚的位置和国家之后,同学们不禁要问唐增师徒四人来此取什么经?
为什么来此取经呢[板书]:
二、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讲述]:
唐僧要来这里取的是佛经,因为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
南亚除了是佛教的发源地之外,还是印度教的发源地。
[提问]:
现在南亚各国居民主要信什么教?
[小结]:
斯里兰卡和不丹信仰佛教;印度和尼泊尔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基督教。
[朗读]:
“泰姬陵”
[提问]南亚有哪些奇特的景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
[小结]:
巴基斯坦的清真寺;印度的泰姬陵。
[承转]:
南亚与我国相临,唐增师徒四人为什么要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呢?
原来,这主要是与地形有关。
南亚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请同学们自己研究一下。
[板书]:
三、三大地形和两条河流[投影]:
南亚地形图,
[提问]:
南亚的地形可分为哪三大地形取?
[读图小结]:
南亚的地形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
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
广阔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
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提问]:
读图详细介绍南亚的三大地形区。
[学生1]:
北部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地势逐级下降,十分崎岖。
而且,喜马拉雅山脉又高又长,就像一座很高大的山墙,把南亚同亚洲大陆的其他部分分隔开。
[学生2]:
中部平原主要由几乎连在一起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组成:
西起阿拉伯海岸,向东延伸至孟加拉湾,面积十分广大,粗略一看有点像一个弧形。
[学生3]:
南部是印度半岛上的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地表起伏和缓,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半岛以南的印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岛。
[评价]:
同学们观察仔细,介绍的很精彩。
(掌声鼓励)
[承转]:
中部广阔的冲积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由印度河和恒河这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
[提问]:
这两条大河是发源于哪里?
主要流经哪个国家?
注入哪哪个海洋呢?
[投影]:
南亚的河流。
[板书]:
2、南亚两大河流
[活动]: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下南亚的两条河流。
[小结]:
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
[承转]:
印度河、恒河冲积形成的平原面积广大,是南亚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
[提问]:
南亚在人口数量和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
数量多,人口密集,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就有三个。
[提问]:
南亚各国都是何种经济性质的国家?
[小结]:
南亚七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提问]:
印度的工业生产条件怎样?
(煤、铁资源丰富)[提问]:
有那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小结]:
传统工业有:
钢铁、纺织等,新兴工业:
电子、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电脑软件等。
[扩展]:
印度的电脑软件业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软件中心”[活动]:
如果现在我们再次到南亚去取经,我们应该取什么经?
练习:
完成课本42页活动题
第二课时[导入]:
唐增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除了要翻山越岭外,还要经常受到炎热和口渴的煎熬,要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先来研究南亚的气候。
[读图]:
指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气温、降水方面来考虑。
[投影]:
安拉阿巴德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指导]:
按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温差、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差异分析气候统计图。
[讨论]:
利用44页图,分析南亚雨季降水多的原因?
[归纳]:
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给南亚陆地带来充足的水分;以及雨季时东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特别多的原因——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高止山脉的迎风坡,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地形雨特别多。
[小结]:
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
一年分三季湿季——雨季6~10月份西南季风
干季——凉季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
热季——3~5月份
[讲述]:
迎风区,降水多,背风区,降水少。
在南亚,每年的6到10月份盛行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来,来到这里受到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降低,空气饱和,容易成云降雨。
因而刚好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区的乞拉朋齐降水相当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1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因此被称为是世界的“雨极”。
[承转]:
:
由此可见,西南季风对气候影响很大。
同时,它对农业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活动]:
如果你是一位农业专家,你认为南亚的农业应该怎样分布合适?
[归纳]:
水稻——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带;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讲述]:
由于南亚的降水受西南季风的控制,在西南季风正常年份:
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西南季风异常的年份:
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旱灾;来得迟。
相反如果西南季风来的早,退得晚,风力强——水灾。
[练习]:
完成课本
43、44页活动题
播放《敢问路在何方》学生在歌声中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一、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在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
二、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三、三大地形与两大河流
1、地形:
北部:
高大崎岖的山地中部:
广阔的冲积平原南部:
起伏和缓的高原
2、印度河
3、恒河
四、人口与经济
1、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3、各地降水量差异很大
4、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有许多成功之处,当然也有部分不足的地方,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
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过程中,做得较到位的方面:
1、导入新颖,以《西游记》中的唐僧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的故事,引出今天的课题《南亚》。
2、教态自然,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板书工整合理,知识层次分明。
3、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全班齐读阅读材料,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良好。
5、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较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达到预期效果。
6、以完成课后活动题的方式结束本节课,恰到好处。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1、时间上把握不够好,《南亚》第一课时共分为三部分内容讲解(位置、范围与国家;佛教、印度教发源地;三大地形与两大河流)。
但由于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