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398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2)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意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考点6 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等等。

考点7 如何应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我们必须要关爱和保护环境,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考点8 我国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考点9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1)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考点10 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我们中学生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考点11 青少年应当怎样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

(2)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

随手关灯;

不乱丢垃圾,植树种草;

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用水;

尽量骑自行车出行,少乘车;

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不使用一次性纸杯、餐具;

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四框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考点12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技?

(1)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4)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考点13 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如何?

(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2)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考点14 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2)作用:

①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考点15 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1)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考点16 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考点17 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考点18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6)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19 青少年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1)刻苦学习,注重实践;

(2)勤于动脑,勇于质疑,培养敢为人先的精神;

(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4)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6)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7)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02各个击破

命题点一 对外开放

例1 (2015•河北)(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资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摘自1858年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

资料二:

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8年,我国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资料三:

①中国企业在印度承建的地铁工程

②中国技术人员在尼日利亚指导当地工人使用机床

③辽宁营口港开道直达莫斯科集装箱班列

资料四:

今天,纽约股市的小小波动就可能冲击到印度的很多家庭;

上海自贸区的一个订单也可能影响北美某个工厂的全年产量……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依据所学,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3)材料三中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当前我国实行上述国策的哪一做法?

要想论证我国这样做的必要性,请从资料四中提炼出一个论据。

(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出当代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点拨】 此题为政史综合材料分析题,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从材料和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2)问联系历史知识可以先答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再联系思品学科知识答出对外开放对于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3)问先答出材料中体现的对外开放的途径,即“走出去”,再根据材料四中反映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开放性、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答出这一做法的必要性,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运用学科术语。

第(4)问要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进步的影响是相互的,从上面分析过程中不难感受到二者密切相关,彼此“离不开”对方。

【答案】 

(2)对外开放。

加快了我国的发展步伐。

(3)走出去。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4)中国的发展需要(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离不开)中国的发展。

组题训练

1.(2015•南充)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B.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C.对外开放就是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东西

D.对外开放就是打开大门搞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2015•黄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这(  )

①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 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5•河北模拟)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丝绸之路横贯亚欧腹地,沟通东西文明,将为民族地区带来又一次机遇。

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  )

①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有利于全球观念的培养 ③是共同发展的开放之路 ④是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命题点二 资源、环境形势

例2 (2015•河北)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人们生活、百姓健康。

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下列选项所述内容能够为这一主题的确定提供支持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 ②我国水资源丰富 ③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点拨】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大,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较少,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故本题选B。

4.(2014•河北)“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生产和消费事关国计民生。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达12038.7亿斤,实现连续十年稳定增长。

据你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推断,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因素是(  )

①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②农村人口不断增长 ③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5.观察右边漫画,对“中国式剩宴”说“不”的理由是(  )

①浪费可耻

②产生大量垃圾 ③耗费宝贵资源 ④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

6.(2015•河北模拟)小明在网上看到以下打油诗:

“眼前十米路,全被雾挡住;

驾车一二档,不敢超十速;

行人少无数,都把嘴捂住;

到底是人间,还是在仙处;

半城白雾半城灰,汽车慢得像乌龟;

三米之外不见人!

任你鸟儿也难飞!

”由打油诗可看出(  )

①雾霾影响交通安全 ②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 ③雾霾影响生命健康 ④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命题点三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例3 (2015•河北)“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高。

2015年底前,河北省将全面实行城乡居民阶梯水价。

其目的是(  )

A.增加水的供应量

B.促使居民节约用水

C.大幅提高水的价格

D.让水成为一种重要资源

【点拨】 “用水越多,水价越高”这一特点体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目的在引导居民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B正确,A、C与阶梯水价的特点不一致,水资源始终是一种重要资源,D也不是阶梯水价的目的。

故本题选B。

7.观察右边漫画,下列做法对杜绝和减少“中国式剩宴”有益的是(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尽快制定反浪费方面的法律法规 ④通过媒体曝光浪费现象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2015•保定新市区模拟)针对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我们应该(  )

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②经济建设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把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2015•襄阳)“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圣洁的。

要使大地永远保持“圣洁”,我们应该(  )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命题点四 科技的作用

例4 (2015•河北)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

20年后的2014年,中国已有了400万家网站、13亿手机用户、6亿多网民,中国已是网络大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

这一事实进一步印证(  )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科技的发展关键靠人才 ③靠技术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 ④中国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

A.①④B.②③

【点拨】 中国已是网络大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体现了科技对中国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影响,①④正确。

②不能从材料中体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③错误。

本题选A。

10.(2014•河北)在思想品德课上,小海同学讲述了智能语音这一高新技术创造的神奇:

回到家,不用找钥匙,说一句“芝麻开门”,门上装置就会自动识别主人声音;

看电视,不再用遥控器按来按去,说出想看的频道节目,自动搜索就可以实现换台……小海是想说明( )

①科技改变生活 ②中国是科技强国 ③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④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11.乔布斯创办的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出色的科技企业之一。

该公司的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看视频的方式。

其中苹果手机设计在美国,核心零件由德国、日本、韩国的企业提供,最后在我国深圳组装完成。

由材料可知(  )

①科技改变生活 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④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贡献

12.(2015•杭州)2015年4月17日,杭州智慧公益网络综合平台——“志愿汇”正式启动。

“志愿汇”是“互联网+”公益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未来杭州老百姓参与志愿服务将更便利,这表明科技(  )

①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②对公益活动成效起决定作用 ③能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积极作用 ④能使我们的一切愿望都成为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03整合集训

一、选择题

1.(2015•石家庄裕华区模拟)我国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加强与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的提出(  )

①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③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④是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D.②③

2.(2015•广东)2014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情况表

从上表的信息可以看出(  )

A.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

B.我国新增人口多,人口的素质高

C.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越来越严峻

D.人口基数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

3.(2015•石家庄一模)为成功申办冬奥会,北京市相关部门联合华北地区各地治理空气环境,出台了空气治理计划,有信心为冬奥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空气治理计划的提出(  ) 

①落实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③说明北京市依法实施决定权 ④是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体现

A.①②④B.①②③

4.(2014•内江)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北京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采取了汽车单双号限行、全市工地停工、400余家企业停产限产等最大力度的减排保障措施。

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决定,应急减排措施扩大至山东。

由此,北京出现了“APEC蓝”。

这启示我们(  )

A.解决大气污染,只需要采取汽车单双号限行

B.京津冀永久保留“APEC蓝”,企业必须停产

C.只要采取紧急减排措施,就能解决大气污染

D.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2015•邯郸一模)自2014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引智共建蓝天计划”,预计到2017年共引进国外环保项目50个,引进环保专家200人(次),并围绕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控制新增污染、治理历史污染和完善环境安全防控等方面出谋划策。

由此可以看出(  )

A.河北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B.解决环境问题关键靠科技

C.保护环境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D.河北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最好

6.(2015•保定一模)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步入发展新常态。

据下图《2014年经济数据》可知,新常态“新”在(  )

①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②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③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

7.给下列一组图片选出最合适的主题(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科技改变生活

8.(2015•石家庄裕华区模拟)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

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成了教育部工作的重点,未来3年要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的90%接受教育。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B.国家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C.国家定能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和正义

D.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9.(2015•石家庄42中一模)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金融。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之际,李克强描绘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

“13亿中国人,八、九亿劳动力,这其中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依托新业态发展,就会培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

”上述材料说明(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③科学创新的发展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我国人口众多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0.融入社会,分析说明。

材料一:

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材料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图一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一变化令我们“忧”?

简要说明理由。

(2)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

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1.(2013•河北)关注生态,分析说明。

自198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

2013年,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重点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

材料三: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些方面的不协调?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不协调采取了哪些策略?

(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应是什么样的关系?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反思。

12.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