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一中综合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宁安一中综合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安一中综合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7.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FJ53-79)
38.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39.碳结构钢(GB700-88)
4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1499-91)
4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42.水泥砂浆强度检验方法(GBL77-85)
4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44.低碳热扎圆盘条(GB701-92)
45.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46.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50315-2000)
4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4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4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5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2)
5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5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外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5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3T/120-2000)
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57.电气装置安装1kV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28-96)
58.强制性标准(房屋建筑部分)
0.2与之相关的文件
1.招标文件
2.施工蓝图
3.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所有技术参数出自土建工程工具书
1工程概况
1.1宁安一中综合教学楼位于xxx院内,东临通江路,南与木材公司毗邻,该工程为U型建筑,东西长85.93m,南北长71.04m,总建筑面积为13320.5m2,建筑高度分别为26.40m(框架)、17.70m(砌体)。
1.2教学主体部分为四层,办公部分为六层,图书馆部分为三层,教学部分东侧一至四层为阶梯教室,其余为20个教室,5个试验室,7个专用教室,2个微机室,1个语音室,5个准备室,3个仪器室;
办公部分包括9个大办公室,25个小办公室,3个中会议室,1个大会议室,6个更衣室,1个电子备课室,6个备品库,1个配电室;
图书馆部分包括6个书库,4个办公室,2个开架阅览厅,1个大弧形报告厅,1个控制室,1个备品库。
1.3结构形式:
混合结构及部分框架结构两种形式,其中基础结构由独立柱基础、毛石条形基础以及混凝土条形基础组成。
基础底标高为-2.9m。
主体结构:
教学楼主体部分为砖混结构,阶梯形教室楼盖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
办公部分为框架结构;
砖混部分±
0.00以下采用MU10普通烧结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
0.00以上采用MU10普通烧结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框架结构部分±
0.00以上采用黏土空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
0.00以下采用MU10普通烧结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1.4屋面苯板保温,水泥珍珠岩找坡,三元乙丙防水卷材与刚性防水相结合组成双道防水层。
1.5门窗:
一层外门为不锈钢框玻璃门,内门均采用实木门,窗采用内开单框双玻塑钢窗,室内窗采用单框单玻塑钢窗。
1.6室内顶棚、墙面抹灰大多数为混合砂浆抹面,卫生间墙贴面砖。
1.7地面:
走廊、楼梯间为花岗岩地面,办公室为复合地板,教室、阶梯教室、会议室、报告厅、书库、卫生间等为永久性防滑耐磨瓷砖地面。
1.8室内装饰:
除底层勒角采用驼色仿蘑菇石外墙砖外,办公楼外墙采用浅米黄色外墙砖,其他大部分墙面刷白色外墙漆,局部墙体采用灰蓝色镜面玻璃幕。
1.9工程特点
1.9.1由于基础断面及埋置深度均比较大、深,所以土方开挖工程量与回填土方量大,须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回填,并适当的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由于地表水和雨水浸泡地基。
1.9.2主体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量大,并且层层设圈梁,过梁导致模板投入量,钢筋加工量增大,为此要求现场要做好施工计划,确保资金、材料、人员的投入。
1.9.3工程构造繁杂,墙与楼板中埋设多种管线,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
1.9.4阶梯教室承重大梁为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长度为12.96m,施工时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9.5弧形报告厅的网架以及弧形墙的轴线控制,曲率控制应做为施工时的重点。
1.9.6工程位于校园内,工程施工对教学、生活、环境卫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施工中注意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主要工程量(见表2-1)(略)
3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
3.1施工组织
3.1.1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工期2003年8月5日开工至2004年7月15日竣工,不搞冬期施工。
3.1.2组建一个由国家一级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配备精干的施工管理人员。
施工中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关键部位以及复杂的施工环节做到跟班作业。
3.1.3根据该工程的体量较大,工期较紧的实际情况,将该工程分为2个施工作业区,配备了2套施工队伍,实行二班作业。
3.1.4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不搞冬期施工的原则,故决定2003年8月5日开工,施工到2003年10月15日停工,2004年4月1日复工至2004年7月15日竣工交付使用,历时176d。
3.2施工作业区及施工段划分
将该工程分为2个施工作业区,5个施工段。
从1-1~1-15轴为第一施工区,在第一施工区划分二个施工段,即1-6~1-15轴为第一施工段;
1-1~1-15轴为第二施工段;
1-P~1-N~2-1~1-12轴为第二施工作业区,将该区划分三个施工段,即2-1~2-8为第一施工段,1-E~1-A和1/1-9~1-15为第二施工段;
1-P~1-F为第三施工段。
3.3施工安排
3.3.1基础工程:
配备2台CAT—330型反铲挖掘机,8台卡玛斯自卸翻斗车分区分段进行大面积开挖,回填部分,土方运至西侧集中堆放,多余的土方外运到指定地点。
回填土方时用2台红旗100型推土机分区分段,分层回填。
3.3.2主体工程:
选用QTZ40型塔式起重机4台,JG350型混凝土搅拌机6台,钢筋切断机、弯曲机、元锯各2台,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6套。
主体施工区段的划分:
一~三层分2个区,5个施工段;
四~六层分2个区,2个施工段。
3.3.3装饰工程:
施工原则:
根据2004年4月份的天气温度情况,故决定先搞外墙装饰工程的施工,然后再搞室内。
室内装饰的施工顺序为顶棚——墙面——地面。
3.4施工顺序
3.4.1基础工程
定位放线→机械挖运土方→基底验槽→独立柱基础→毛石基础→地梁→回填土→地沟
3.4.2框架部分
混合结构部分:
砌承重墙→梁板→屋面保温防水
3.4.3装饰工程
门窗安装→室外装饰→室内顶棚、墙面装饰→室内地面
3.5工期安排(见图3-1、图3-2)(略)
3.5.1基础工程:
2003年8月5日~2003年9月18日,45d。
3.5.2主体工程:
2003年9月1日~2003年10月10日,40d。
3.5.3屋面工程:
2004年4月1日~2004年4月20日,20d。
3.5.4装饰工程
(1)室外:
2004年4月15日~2004年5月30日,45d。
(2)室内:
2004年4月20日~2004年6月30日,70d。
3.5.5水暖、电卫工程与土建工程配合穿叉进行,安装施工从2004年6月1日~2004年7月10日。
3.5.6工程收尾:
2004年7月1日~2004年7月15日。
3.6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牡丹杯”,争取“龙江杯”。
4施工组织机构(见图4-1)(略)
5施工准备
本工程项目使用功能复杂,需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班子,健全各项施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严格按ISO9001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制定技术、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等各项保证措施
5.1技术准备
5.1.1办理开工前一切审批手续。
5.1.2给定规划红线。
5.1.3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审查图纸,编制图纸会审记录。
5.1.4编制施工图预算,为签发施工合同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准备。
5.1.5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5.1.6组建测量放线小组,配备专业工程师一人,负责整个工程抄测放线及沉降观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5.1.7施工用的测量仪器、工具、计量设备等均应送检测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1.8编制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5.1.9策划确定施工平面布置。
5.1.10进行劳务材料合格供方调查评价,办理审批手续。
5.1.11编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5.1.12确定本工程特殊施工过程。
5.1.13拟定在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学习交底,并做好施工准备,提出各项技术数据。
5.1.14确定本工程各分项工程检验批。
5.2施工组织准备
5.2.1物质准备
5.2.1.1根据机械设备计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周转工具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就位、安装、调试、运行。
5.2.1.2根据施工图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材料需用计划,确定供货渠道,按计划组织进场。
及时进行二次检验和各种拌合物的配合比试验。
5.2.1.3根据施工要求,现场配备电子秤六台,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二台,50m钢尺二把,5m卷尺八把,混凝土坍落筒一个,混凝土试模六组,砂浆试模四组,检测尺一套。
5.2.2劳动组织准备
5.2.2.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施工工期等情况,确定项目经理部人员和劳动力数量,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因事设职和因职选人。
按时组织工人进场,并进行安全技术、防火、文明施工教育。
5.2.2.2确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权限。
5.2.2.3定期对各级人员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5.2.3施工现场准备
5.2.3.1根据规划红线,组织工程测量人员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
进行场地平整,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场区永久控制标桩,进行工程定位测量。
5.2.3.2做好四通工作,确保施工前现场路通、水通、电通、通讯网络通。
5.2.3.3根据平面布置搭设暂设用房,保证施工需要。
5.3施工用水
5.3.1现场施工用水
日浇筑混凝土150Q1N1=150×
250=37500L
日养护混凝土300Q1N1=300×
300=90000L
日浇砖300Q1N1=300×
200=60000L
合计:
ΣQ1N1=37500+90000+60000=187500L
q1=k1ΣQ1k2/T×
t×
8×
3600
=1.05×
187500×
1.5/1×
2×
3600=5.13L/s
5.3.2施工机械用水
2台挖掘机用水按2个台班计算:
Q2N2=2×
250=1000L
2台推土机用水按2个台班计算:
6台搅拌机清洗按2个台班计算:
6×
600=7200L
ΣQ2N2=1000+1000+7200=9200L
q2=k1ΣQ2N2(k3/8×
3600)
=1.15×
9200×
2/8×
=0.95L/s
5.3.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按施工现场劳动力高峰期400人计算,
q3=k1N1k4/t×
q3=400×
40×
1.5/2×
3600=0.35L/s
5.3.4消防用水
q4=10L/s
5.3.5总用水量
q1+q2+q3=5.13+0.95+0.35=6.43L/s<
q4=10L/s
Q=q4=10L/s
5.3.6干管直径
采用D=75mm塑料管。
5.4施工用电
5.4.1施工用电
4台塔式起重机25.9×
4=103.6kW
6台混凝土搅拌机6.05×
6=36.3kW
6台棒式振捣器1.1×
6=6.6kW
4台平板振捣器1.1×
4=4.4kW
钢筋弯曲机2.8×
2=5.6kW
钢筋切断机7×
2=14kW
钢筋调直机5.5×
2=11kW
蛙式打夯机2.2×
2=4.4kW
元锯3×
2=6kW
合计Σp1=191.4kW
电焊机23.4×
1=23.4kVA
14.5×
1=14.5kVA
ΣP2=37.9kVA
5.4.2室内外照明:
P3=229.3×
10%=22.9kW
5.4.3总用电量
P=1.05(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
=1.05(0.7×
191.4/0.7+0.6×
37.9+1×
22.9)
=248.9kVA采用SL7-250/10型变压器
5.5现场临时用房
5.5.1管理层用房:
办公室:
15㎡×
5=75㎡
仓库:
300㎡×
0.7=210㎡
食堂:
20㎡×
1=20
厕所:
2㎡×
5=10㎡
合计305㎡
5.5.2操作层用房:
工人宿舍:
1.5㎡×
400=600㎡
0.5㎡×
400=200㎡
0.04㎡×
400=16㎡
合计816㎡
总计1121㎡
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6.1测量抄平放线
依据建设单位的设计总平面图,用经纬仪与水准仪找准建筑物的轴线位置。
由建设单位定出零米标高。
埋设轴线控制桩与标高控制点。
轴线控制点与标高控制点位置如下图:
(略)
做法:
轴线控制桩:
用钢筋桩φ25,L2000,打入地下,漏出地面20mm。
测准后,用铁锯割成十字槽,周边搭设木三角架,涂红油漆做标识和保护。
标高控制桩:
用钢筋桩φ25,L2000,桩位设在轴线外4-5m处。
桩顶磨成球形,打入地下,漏出地面20-100mm,周边搭设木三角架,涂红油漆做标识和保护。
测设后,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查验收,做好记录。
6.2土方开挖
6.2.1基础形式:
独立混凝土柱基础和条形混凝土、毛石基础各占一半。
基础底板几乎布满整个建筑物地面。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1.20m,独立混凝土柱垫层基底标高-3.00m,条形基础基底标高-2.90m。
基础埋深1.8m.1.7m。
6.2.2地质情况:
场地平整,基础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
土层分布均匀。
由上到下:
①层:
杂填土,杂色,为新近人工填土,由砖块、炉灰、碎石及黏土等组成,厚度0.3~1.5m。
②层:
粉质黏土,黄褐色,稍湿,可塑,具有铁染特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
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厚度0.5~3.0m。
②1层:
粉质黏土,褐黄,黄色,稍湿,可塑,硬塑,具较强烈的铁染特征,含铁锰质结构。
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厚度1.3~5.0m。
基础一半座落在②层上,一半座落在②1层上。
6.2.3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
以轴1-M以北为Ⅰ区。
以轴1-5东西分成两个流水段。
以轴1-M以南为Ⅱ区。
以轴1-F,2-8东西分成三个流水段。
工艺流程:
Ⅰ区:
1-15~1-5→1-16~1-1
Ⅱ区:
1-N~1-F→1-E~2-9→2-8~2-1
6.2.4施工方法:
采用分区分段机械大开挖的方法施工。
每区设反向铲挖土机CAT-330台进行土方开挖。
放坡30%,挖深-2.75m,底部留15~20cm厚人工清底,修边。
每段挖出的土方选用4台自卸汽车运至场外,用于回填的土方堆在场区西侧空地。
土方分段开挖,分段清底,分段进行基础施工,防止长时间晾槽,雨水浸泡,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6.2.5质量要求:
开挖平面尺寸、标高、放坡符合基础施工要求。
基底土质达到设计要求。
6.3柱基础混凝土垫层
6.3.1施工准备
(1)地基经检查合格。
(2)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无杂质,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6.3.2流水分段,工艺流程
(1)流水分段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2)工艺流程:
检查地基→找标高和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找平→养护
6.3.3施工方法
(1)排净地坑积水,检查地坑土质与空隙比,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模板用木方100×
100mm做侧模,外侧钉木桩90×
60@500固定。
(3)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混凝土,用塔式起重机做运输。
逐个浇筑,用铁锹拍实,木抹子槎平,完成后盖草袋浇水养护。
(4)试块留置:
每个流水段只少留一组,做标准养护28d按时试压。
6.3.4质量要求:
混凝土垫层尺寸标高准确,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
6.4独立混凝土基础
6.4.1施工准备
(1)垫层尺寸、标高检查合格。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
钢筋:
进场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试验单,二次试验必须合格。
6.4.2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垫层放线→支大脚侧模→绑底筋→绑柱跟筋→大角混凝土浇筑→支柱跟侧模→浇筑柱跟混凝土→拆模→养护
6.4.3施工方法
(1)模板:
采用组合钢模。
用前清净上面的灰渣,刷隔离剂一道,分规格堆好。
(2)垫层经检查验收,尺寸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3)垫层上找出基础轴线,柱、基础大脚边线。
在基坑上做出标记。
(4)基础大脚,用组合钢模横向放置,外加横方90×
60@300-500,外加斜向支撑方90×
60@250~370,固定在地面上。
柱跟用木胶合板-18,立方90×
60@250~370,横箍[80×
43×
8@500,下部固定在大脚混凝土预埋的短筋上,上部支斜木方4~90×
60,固定在地面上。
(5)钢筋:
先绑底板筋,后绑立筋。
底板筋用砂浆垫块垫起35×
600×
600@500,立筋下部用短筋与底筋焊牢,上部用木方4-90×
60夹紧,固定在侧模上,大脚顶层钢筋用门形铁马φ16@500固定。
(6)混凝土浇筑:
先大脚,后柱根。
大脚分层对称浇筑,防止模板移位。
柱跟混凝土浇筑完,再核对一下轴线与垂直度,确保柱的位置准确。
浇筑完后,浇水养护不少于7d。
每个流水段至少留试块两组,做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
6.4.4质量要求:
混凝土基础轴线、断面、尺寸准确,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6.5素混凝土基础
6.5.1施工准备
(1)地基经过检查合格。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径5-32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
6.5.2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地基检查验收→放线→支模→混凝土浇筑→养护
6.5.3施工方法
采用组合钢模,用前除去表面灰渣,刷隔离剂一道,按规格堆好。
(2)地基检查合格后,放线找出基础的位置与标高,立侧模。
(3)钢模横放,立方90×
60@500,横方2~90×
60,外部下部钉木桩90×
60@500,上部加斜撑90×
60@500固定,上口再加门形铁马凳φ16@500控制基础的宽度。
(4)混凝土浇筑:
由一端依次分两层进行,每次浇筑厚度250m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用铁锹拍平。
完成后盖草袋,浇水养护。
(5)每个流水段至少留混凝土试块两组,同条件和标准养护28d,按时试压。
6.5.4质量要求:
基础轴线、断面标高准确,表面平整,混凝土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6.6毛石基础
6.6.1施工准备
(1)毛石坚实,无风化,脱落裂纹,表面无泥垢、水锈,施工前应清理干净。
(2)砂子:
采用中砂,用筛孔5mm筛过筛,不含杂质。
(3)水泥: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单。
地槽拉线,抄平检查,地基土质检查合格。
6.6.2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地基检查验收→放线→搅拌灰浆→砌毛石→质验
6.6.3施工方法:
砌筑时,里外挂线,毛石上下错缝,里外搭砌,毛石第一皮要丁砌,座浆砌筑。
基础错台,上层毛石至少要压下层毛石三分之一。
灰缝不大于2cm,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2m。
雨天施工,应防止雨水冲刷,下班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基础砌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土的回填。
6.6.4质量要求:
基础组砌合理,灰浆饱满,粘结牢固,几何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垂直。
6.7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