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32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与测试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配套测试Word格式.docx

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

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04.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

“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

”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黄花岗起义D.领导同盟会会员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05.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D.领导人软弱、妥协

06.2009年7月,重庆市云阳县发现了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如右图),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

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A.清朝已覆灭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07.周恩来曾指出:

“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前一个革命阶段中发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亚洲许多实行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国家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巨大影响”指的是(  )

A.有力地配合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D.推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

08.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

这是因为(  )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09.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

这里“特殊的旗帜”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D.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0.“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八七会议

11.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12.《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这里的“迷雾”是指(  )

A.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3.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

“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右边的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1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6.“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7.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文(孙文)已遁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这段话表明孙中山(  )

A.幻想帝国主义不要破坏中国革命B.他本人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持中立态度

C.要兼程回国,亲自领导革命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保持中立

18.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1936年2月,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该词结尾处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语句。

词人之所以这样意气风发,最主要是因为(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B.国共两党关系已由分裂对峙转向合作抗日

C.中共历经考验,日益成为成熟的政党D.诗人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0.1944年,毛泽东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总结李自成起义教训的著述)印成单行本作为中共整风文件;

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A.吸取农民政权迅速败亡的教训B.反映出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C.体现中共领导人重视党风建设D.着眼于建立预防腐败的机制

【非选择题】

(3题,共计60分)

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央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而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的?

(10分)

(2)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8分)

(3)材料三中图片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分)

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

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须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是:

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

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

(2分)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这条道路在中国行得通吗?

(2)在材料二中毛泽东提出了什么新思想?

(2分)概括其主要内容。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刚刚当选后,到台北参加庆祝会时发表演说,就两岸关系、台湾内部政策及涉外政策作出了阐述。

他表示会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与大陆恢复协商,并炳持着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共识,与大陆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该和解休兵,相互协助、尊重,相信两岸会找到和平共容之道。

他又提出四川大地震,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提供援助;

希望四川灾民安置早日完成。

他希望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能令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从材料一看,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4分)图一、图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有何明显不同?

(4分)图三、图四所反映的抗战路线有何不同?

(2)近代国共两党曾经两次达成的“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分别指什么?

(4分)各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06.D巡抚程德全投机辛亥革命,本质上是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妥协的局限性。

07.B注意本题要求选择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巨大影响”即辛亥革命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08.CC项表述符合五四运动的背景与口号,其余三项表述有误。

09.B题中“特殊的旗帜”是在强调国共两党合作时共产党仍然有更高的革命目标。

10.D从题中关键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可判断这是八七会议的决议。

11.C题中中共分土地的标准从“人口”为标准变为以“劳动力”为标准,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2.B题中“迷雾途中盼太阳”是指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指战员要求结束“左”倾错误领导,确立党的正确领导。

13.C排除③项,因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标志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4.C题中漫画的民之“主”,即蒋介石政府,明确其在抗战后的基本政策是独裁内战。

15.D1949年,中国内战“不幸的事,无可避免”,最主要的应是国民政府垮台。

16.A只有A项准确表述了鸦片战争的危害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之间的因果联系。

17.A题中孙中山电文的含义即是希望列强对辛亥革命保持中立,也就是幻想其支持辛亥革命。

18.C中共二大“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即从当时中国国情出现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19.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主要是指成熟的中共对时局的把握和对未来的胜利都充满信心。

长征结束在1936年10月,排除A项;

对峙转向合作在1936年12月以后,排除B项;

D项是文学角度,非历史角度,排除D项。

20.CA项是现象,非本质,排除;

B项不适合1944年,排除;

C项是1944和1949年这两件事的共同本质,应选择;

D项错在“机制”。

21.

答案:

(1)判断:

不矛盾。

(2分)理解: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有利条件: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民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3)本质问题:

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解析:

(1)材料一主要是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失败的革命),材料二是强调辛亥革命的功绩(成功的革命),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判断为不矛盾。

依据课本表述即可理解材料所指的局限性。

(2)这里的“条件”是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从思想、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

(3)中国每逢重大节日都要纪念孙中山,主要是突出他为中国民主革命所做的历史贡献。

22.

(1)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2分)主要依据:

“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

(2分)判断:

行不通。

(2)新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新思想。

(2分)主要内容: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3)新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4)认识:

革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言之有理即可,4分)

(1)材料一两次强调“中心城市”的斗争和暴动,即主张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当时城市中的主要革命力量是无产阶级;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说明这条道路走不通。

(2)从材料二的关键词“红军”、“游击”、“根据地”、“土地革命”可概括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根据前述关键词也可回答其主要内容。

(3)理解归纳材料三中强调的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即可引申说明这一新道路。

(4)是否从国情出发、是否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三则材料所述革命道路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

23.

(1)道路不同:

图一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图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分)关系不同:

图一时期国共分裂对峙,图三时期两党合作抗战。

(4分)路线不同:

图三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图四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①第一次:

平衡点——反帝反封(或新三民主义);

(2分)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分)②第二次:

平衡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共同抗日);

(2分)成果——抗战胜利。

(3)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言之成理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