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15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节区域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八条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打基础、调结构、治环境”三件大事,实施“特色农业、工业优化、科教兴市、城镇扩张、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努力实现在全省率先发展和建设中西部强市的目标。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九条区域发展战略重点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施特色农业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

(3)拓宽经济增长领域,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十条城镇发展战略重点

(1)调整优化城镇职能结构——推进综合性城镇职能体系建设,强化城市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增强整个区域及城市的竞争力。

(2)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高中心城市(临汾市市区)的区域地位,整合城市与区域关系。

(3)推进工矿城市的深度城镇化——以工矿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为重点。

(4)积极发展小城镇——重点培育“一河两路”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域中心和中心镇。

(5)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实现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景观城镇化的全面发展。

第十一条城镇发展战略构想

以临汾市为市域中心、侯马市为市域次中心,以中部五个重点县域中心和东西10个山区县城及重点中心镇为增长极点;

以连接中部平川7县市的交通干线(祁临-临侯-侯运高速公路、吉县-临汾-长治高速公路、阳侯-侯禹高速公路和南同蒲铁路、侯月-侯西铁路)形成“士”字型区域发展主轴线;

引导各种生产因素和产业向增长极点和发展轴线集中布局,通过点轴的发展与辐射带动,逐步向网络开发模式过渡,形成中部、东部、西部三个经济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中部经济区:

包括尧都、侯马、霍州、洪洞、襄汾、曲沃、翼城七个平川县(市、区)。

今后应重点发展精品农业,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工业发展以焦化、铸造、冶炼、轻纺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重点,积极发展煤炭化工、染料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机电设备、新型建材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发展以旅游、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强交通、电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西部经济区:

包括西部山地和沿黄丘陵区的汾西、蒲县、乡宁、隰县、永和、大宁、吉县七个县。

今后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培育本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重点发展生态型农业,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积极发展林果业,建设生态林基地、红枣和水果基地;

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乡宁、蒲县两个焦化工业小区,积极发展林果产品加工业;

依托黄河壶口瀑布、人祖山、五鹿山、小西天和东岳庙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

(3)东部经济区:

包括东部丘陵区的古县、安泽、浮山三个县。

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为特色种植业(优质谷子、玉米基地)、林果业(生态林基地、优质核桃基地)和畜牧业(养牛基地、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基地);

工业发展以焦化、冶炼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

第十二条2000年,临汾市域总人口为395.03万人。

规划2005年市域总人口415万人;

2010年市域总人口428万人;

2020年市域总人口456万人。

第十三条2000年临汾市城镇化水平26.87%,城镇人口106.14万人。

规划2005年城镇化水平为30-32%,城镇人口125-133万人;

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34-36%,城镇人口146-154万人;

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3-45%,城镇人口196-205万人。

第十四条规划期内,临汾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包括资源型经济转型、经济组织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等)、城镇化体制创新(包括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建设投资体制等城镇化政策环境的改善)和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体系的自组织机制等。

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五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采用点轴开发模式(中部平川区)和据点开发模式(东西山区)。

以临汾市为市域中心、侯马市为市域次中心,以中部五个重点县(市)域中心和东西十个山区县城及重点中心镇为增长极点。

沿中部平川区的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侯月和侯西铁路――侯禹和阳侯高速公路、临长——临吉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形成“士”字型区域城镇发展一级轴线,沿209国道、洪永——霍桃——霍沁等公路形成区域城镇发展二级轴线。

第十六条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规划市域主要城镇职能详见表1。

临汾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表1

职能等级

职能类型

城镇名称

区域性中心

综合型

临汾

区域性次中心

交通枢纽型

侯马

重点县(市)域

中心

工矿型

霍州、翼城(唐兴)

轻型工业主导型

襄汾(新城)、曲沃(乐昌)

旅游主导型

洪洞(大槐树)

地方性中心

古县(岳阳)、乡宁(昌宁)

安泽(府城)、浮山(天坛)、蒲县(蒲城)、大宁(昕水)、永和(芝河)、隰县(龙泉)、汾西(永安)

吉县(吉昌)

中心镇

赵城、台头、光华、南梁、黑龙关

工贸型

汾城、屯里、堤村、明姜、甘亭、里村

旅游型

广胜寺、曲村

一般建制镇

其他建制镇

第十七条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市域主要城镇等级规模详见表2。

临汾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表2

等级

规模(万人)

城镇名称及人口

>

50

临汾(55)

20-50

侯马(32)、霍州(23)

10-20

洪洞(大槐树镇)、襄汾(新城)、翼城(唐兴)

5-10

乡宁(昌宁)、曲沃(乐昌)、赵城

2-5

浮山(天坛)、古县(岳阳)、安泽(府城)、蒲县(蒲城)、隰县(龙泉)、永和(芝河)、大宁(昕水)、吉县(吉昌)、广胜寺

<

2

第十八条中部“一河两路”经济带城镇协调发展

(1)在发展战略上,实施适度倾斜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促进临汾(尧都)、侯马等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带动“一河两路”经济带城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加快侯马与曲沃的一体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侯马市的发展空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抓好霍州、洪洞、襄汾、翼城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提升其经济实力与集聚规模;

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转型与工业小区建设;

强化沿线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密切相互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提高城镇及区域整体竞争力。

(2)在协调和发展策略上,重点在城镇布局、交通建设、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协调。

第四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九条规划期内,临汾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为:

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黄河文化为龙头,以根祖文化为基石,以休闲度假为延伸;

打造旅游精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行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建设全省重点旅游经济强市。

第二十条全市共划分为三个旅游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

(1)黄河文化旅游区:

位于市域西部,为省级旅游重点发展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发展旅游产品:

吉县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晋陕峡谷探险游(孟门、石门、龙门、吉县柿子滩旧石器遗址、乡宁师家滩民居)、吉县克难坡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人祖山、蒲县东岳庙、隰县小西天、永和关、大宁二郎山等。

(2)根祖文化旅游区:

位于市域中部,为省级旅游重点发展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发展旅游产品有:

霍州州署、洪洞大槐树(广胜寺、苏三监狱)、尧庙——尧陵、姑射仙洞风景区、丁村遗址及民居、汾西师家沟民居、晋国遗址。

(3)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中镇霍山(七里峪国家森林公园、陶唐峪、悬泉山)、安泽生态度假区(黄花岭、安泰山、沁河、小农庄)、翼城历山自然保护区、乡宁云邱山、曲沃太子滩农业观光示范区、隰县万亩梨园观光区、侯马泰秦温泉等。

(4)优秀旅游城市:

临汾市区,作为晋南地区的首位城市和市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汾市区的发展应以“尧文化”、“花果城”、“滨水城市”为主导性特征,形成以尧庙、尧陵、姑射仙洞、鼓楼、铁佛寺为主要内容的尧文化旅游系列,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把临汾市尽快建设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二十一条发展对策与措施:

(1)改革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途径开发。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创造整体旅游形象。

(3)加强宣传促销,拓宽客源市场。

(4)发展横向联合,纳入热线旅游区域。

*第二十二条必须严格控制开发的地域有:

吉县壶口瀑布风景区、姑射山风景名胜区、七里峪国家森林公园、人祖山风景区和五鹿山风景区等。

第五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三条改造提高侯西、侯月铁路干线等级,完成临汾——台头——乡宁的地方铁路建设,新建侯马火车站,形成山西省南部物流中心,完成临汾——长治、临汾——吉县高速公路建设,改善市域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将机场搬迁至襄汾县境内。

第二十四条为解决临汾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临汾引沁入汾工程。

在安泽县沁河干流上修建马连圪塔水库,开凿分水岭隧洞——草峪岭隧洞,引水量5m3/s,可向临汾的城市提供居民生活和工业等用水0.625亿m3,灌溉高垣旱地50多万亩,改善水地30多万亩。

第二十五条建设霍州二电厂第一期2×

300MW机组、侯马发电厂三期2×

50MW机组、山焦二期2×

6MW供热机组的建设,缓解全市供电电源点不足的矛盾。

第二十六条建设太原侯村——侯马贯穿山西中南部的500KV双回线路,并在曲沃建设降压变电站;

新建曲沃里村和洪洞明姜两个220KV变电站;

建设古县城关、临汾土门、小榆,襄汾襄陵,霍州城南,曲沃杨谈,蒲县城关等13个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临汾枕头、西头,洪洞山头,翼城桥上,乡宁管头,蒲县薛关等21个35KV输变电工程。

第三章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二十七条城市性质

临汾市是晋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

第二十八条城市定位

(1)空间定位:

以临汾市域为基本腹地,服务和辐射整个晋南经济区,面向太西郑复合影响带,着眼于全国和全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未来城市的区域定位是全国重要的焦化和铸造业服务基地,晋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2)职能定位:

晋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中心城市之一,晋南北部文教、科技、商贸和旅游服务中心。

(3)产业定位:

以钢铁、轻纺(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机电为主的传统第二产业;

以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清洁能源等为主的新兴第二产业;

以科技、教育、文化、金融、信息服务、旅游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第二十九条城市发展目标

规划期末将临汾市建设成为“花果园林文化城”。

第三十条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现状:

31.6万人(2000年)

37.0万人(2005年)

43.0万人(2010年)

55.0万人(2020年)

*2.用地规模

36.3km2

39.7km2

54.0km2

详细用地情况详见用地平衡一览表(表3)。

第二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

*第三十一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未来二十年城市用地发展的需要,通过比较研究,规划确定,在挖掘旧城土地使用潜力的前提下,跨汾河向西拓展新的城市空间,向南或向北作为城市远景发展用地。

临汾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表3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代号

现状(2000)31.6万人

近期(2005)37万人

远期(2020)55万人

用地面积

(万m2)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m2/人)

人均用地

(m2/人)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1

居住用地

R

1413.8

41.2

44.7

1467.4

37.0

39.6

1683.8

31.2

30.6

公共设施用地

C

419.4

12.2

13.2

702.8

17.7

19.0

1221.8

22.6

22.2

行政办公用地

C1

74.1

2.2

2.3

78.3

2.0

2.1

113.1

商业金融用地

C2

96.3

2.8

3.0

247.1

6.2

6.7

424.5

7.9

7.7

文化娱乐用地

C3

12.5

0.4

46.2

1.2

1.3

91.5

1.7

体育用地

C4

28.2

0.8

0.9

34.7

64.0

医疗卫生用地

C5

18.2

0.5

0.6

1.0

1.1

101.2

1.8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6

171.1

4.9

5.4

228.6

5.8

394.2

7.3

7.2

文物古迹用地

C7

15.6

20.0

24.0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C9

3.4

0.1

0.2

9.3

3

工业用地

M

672.1

19.6

21.3

340.0

8.6

9.2

565.1

10.5

10.3

4

仓储用地

W

97.4

3.1

89.5

2.4

122.6

5

对外交通用地

T

57.3

84.3

120.2

6

道路广场用地

S

235.3

6.9

7.4

532.6

13.4

14.4

921.2

17.1

16.8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58.7

1.9

63.1

1.6

174.9

3.2

8

绿地

G

65.1

287.4

7.8

566.5

公共绿地

G1

186.2

4.7

5.0

467.5

8.7

8.5

生产防护绿地

G2

——

2.5

99.0

9

特殊用地

D

410.4

12.0

13.0

400.0

10.1

10.8

23.9

10

城市建设用地合计

3429.5

100

108.5

3967.1

107.2

5400.0

98.2

第三十二条城市布局结构

规划从空间上将市区划分为河西区、汾河生态区、涝氵巨河生态区、铁东区、铁西区和尧庙组团,即“一城五区一组团”。

各区之间以生态绿地进行分隔,通过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性干道相连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从功能上各区承担不同的城市职能,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河西区:

城市新区,承担城市行政办公、商务、文娱和公路客运交通的职能。

滨河生态区:

城市生态区和生态文化教育旅游区。

涝氵巨河生态区:

城市生态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

铁西区:

城市旧城区,承担城市商业服务、教育科研、文体娱乐和铁路客运为主的城市职能。

铁东区:

城市主要工业区和高校园区。

尧庙组团:

集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区。

第三十三条重大用地调整

(1)搬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尧都区区委、区政府等市、区级行政办公用地至河西,形成新的行政办公中心。

(2)搬迁铁路货场以及铁路沿线仓储用地至北站,形成北站铁路货运中心。

(3)搬迁第三监狱,原址调整为公园用地。

(4)铁东染料厂改为公共设施用地。

(5)城南机床厂等企业改为生活居住用地。

(6)搬迁五一路油库。

(7)铁东区小麦研究所实验用地改为商业设施用地。

(8)搬迁南机场。

第三节城市对外交通

第三十四条铁路

规划将临汾南站的货运部分搬迁至临汾北站,形成临汾货运中心。

扩建南站规模,整治市区段铁路沿线的景观环境。

第三十五条公路

规划新建环城公路,过境高速公路选线可与环城公路一致,但位于城南、城北的高速公路段必须采用高架形式。

规划加强市区站场建设,分别在城西、城东、尧庙、屯里新建四座汽车客运站。

规划在河西南环路南侧新建公路货运中心,占地30万m2。

第三十六条航空

规划建议力争早日搬迁南机场,在襄汾县境内选择新机场用地。

第四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十七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1.机动车增长预测

规划预测2020年临汾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8万辆左右。

2.交通结构预测

临汾市的居民出行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应大力发展公交系统,控制出租车和摩托车的发展,适当发展私人小汽车。

第三十八条城市道路网规划

*1.路网规划格局

理顺和完善市区道路网络,明确道路功能,建立快速便利、等次分明、相互协调的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将在原有路网的基础上形成“方格网+二环”的路网结构体系。

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15m2。

*2.主干路系统

城市主干路是连接城市片区的交通性道路,原则上以行驶机动车为主,沿街两侧用地应严格控制出入口,平交路口机动车道增加车道数,路网密度为1.5km/km2。

规划主干路系统为七纵八横。

*3.次干路系统

次干路是与主干路衔接的集散道路,主要以承担各片区内部的交通为主,规划将平阳街中段降为次干路,次干路路网密度为2.0km/km2。

*4.支路系统

支路作为到达性道路,是承担短距离交通的主要道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路的平均密度应不少于3km/km2。

5.步行道系统

结合汾河生态区建设,设立滨河步行道;

结合老城区整治,将鼓楼东大街辟为步行商业街;

在机动车交通频繁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上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作好行人处理,提高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保障行车安全。

*6.交叉口

交叉口交通通行的优先资序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相交时,交叉口交通组织如下:

相交道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Ⅰ、Ⅱ

Ⅱ、Ⅲ

Ⅲ、Ⅳ

Ⅲ、Ⅴ

Ⅰ——立体交叉Ⅱ——展宽式灯控平面交叉

Ⅲ——平面环形交叉Ⅳ——灯控平面交叉

Ⅴ——平面交叉Ⅵ——只准右转或远引交通

其中:

互通式立交有:

滨河与城市主干道相交的所有交叉口。

简单立交有:

连接铁东与铁西区的所有主次道路。

环岛有:

与公路环相交的所有城市主次道路。

7.道路断面设计

规划主干路红线宽50—60m,两侧各设不小于8m的绿化带。

规划次干路红线宽30—40m。

规划支路红线宽18—24m。

详见市区道路规划一览表(表4)。

市区道路规划一览表表4

道路名称

起始位置

红线宽度

(m)

断面形式

备注

规划一街

规划二路——规划十二路

40

三块板

规划二街

规划三路——规划十一路

规划三街

规划二路——南环路

60

四块板

两侧各设不少于10m绿化带

规划四街

规划三路——南环路

规划五街

公路北外环——南环路

二块板

规划六街

规划十三路——南环路

32

一块板

规划七街

河汾一路——向阳路

规划八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