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74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股的历史Word格式.docx

在当时国际舆论环境下,形成了中国社会化的股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和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

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最基础的交易方法都没有掌握,一下子就进入电子交易领域,谁也不敢保证此事能够成功。

评论家会说到中国的股市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这其中,电子交易系统的建设功不可没。

 

二、股海沉浮,牛熊轮回

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每一个国家都是牛熊交替,但是通过对历来中国的股市回顾,不难发现A股拥有自己独有的特性。

第一次牛市:

时间:

1990.12-1992.5持续17个月

指数变化:

95-1429点

诱因:

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后,当时挂牌的就只有8只股票,别号“老八股”,在当时,交易制度是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史2年半的持续上扬。

最后爆炸点是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并实行“T+0”交易规则,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从前日收盘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

一天之内上涨105%。

就这样,中国股市第一次上演了“致富”奇迹。

那时老八股常常一起封板,年纪稍大的老股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时的他们特别相信中国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交易所座无虚席。

第一次熊市:

1992.5-1992.11持续6个月

1429-386点

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冲动之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较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暴跌目前看起来是不敢想象的,但是那时候的投资者还是接受了,可见股市和心态之间的关系(大涨大跌,生活都在继续,第一次熊市后股民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老股民偶尔会在喝茶时相互调侃,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8.10事件成为大跌爆发点,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打新自出现以来就是让股民疯狂的),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随后三天,上海股市受影响第一次狂泻,上证指数三天内暴跌400余点。

导致多数股民血本无归,此次风波也说明了股市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股民们骨子里的贪婪和赌性。

正是第一次股灾额发生,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便成立了。

成为中国大陆的最高证券管理权力机关。

这也是“新股效应”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第二次牛市:

1992.11-1993.2持续3个月

386-1558点

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着重提到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瞬间成为舆论热点,他的公开讲话中,铿锵有力的表示对股市的立场就是“坚持的试”,股民重拾信心,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第二次熊市:

1993.2-1994.8持续时间18个月

1558-325点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的膨胀。

疯狂扩容,物极必反:

在92年底,两市上市公司仅有53家,但到了94年底,已经发展到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

扩容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此举必然抽走一部分市场资金(申购新股与抄新股)抛出股票的同时,又缺少承接盘,这样大盘只能下跌。

股灾第二次证明只要是大规模“新股”出现,总有一场腥风血雨。

第三次牛市:

1994.8-1994.9持续1个月

325-1052点

三大利好救市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多数股民们已经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国家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来三大利好救市。

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三大利好:

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

汇金将购入工中建三银行股票;

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但这三大利好也只是让牛市持续了一个月而已。

第三次熊市:

1994.9-1995.5持续8个月

1052-582点

信心丧失、货币紧缩政策、大力发展国债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流通盘要小,这也好炒(其实就是好投机),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谈1995年的熊市,就不得不提国债期货,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融资紧迫,作为国家大儿子的股市状态很不稳定,于是只好将精力放在二儿子“国债期货”身上,为了大力发展国债市场,立即吸引了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第四次牛市:

1995.5-(三个交易日)

582-926点

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

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三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

至此,中国的股市被投资界很大程度认为是“政策市”,这一说法也从这次牛市出现开始盛行。

3天的牛市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股市投机性颇为严重,那时候还是纸媒盛行的年代,相关政策的风吹草动随时可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牛市或者熊市。

第四次熊市:

1995.5-1996.1持续8个月

926-512点

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短暂的三天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

这一年,沪深股市均废除T+0制度,实行T+1,来大力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被安排上市。

股市的扩容的和政策的抑制,造成了6个月的漫漫熊市。

第五次牛市:

1996.1-1997.5持续16个月

512-1510点

绩优股价值投资

经过连续的下跌,管理层被迫停发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

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都未能阻止股指上扬。

经过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股市成长了,股民们的操作心态也成熟了一些,此时可以看出中国股民开始偏重于长线投资。

投机氛围稍有减弱,但就是一些好的现象始终持续不长,于是进入了第五次熊市。

第五次熊市:

1997.5-1999.5持续24个月

1510-1047点

严重扩容、供求失衡、印花税上调、亚洲金融危机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股市的跟风现象让一个正常的价值投资也变为了投机效应,似乎一次次证明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无论什么时候,股民永远是人心惶惶),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重大政策影响,1997年5月10日开始,印花税由千三上调至千五。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六次牛市:

1999.5-2001.6持续24个月

1047-2245点

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念股爆发

监管层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到1999年5月,主力筹码已经非常之多,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有很高的期望,同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影响(可见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中国即将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网络概念股盛极一时。

  人们对新生事物总是抱有极大好奇心,从5.19行情来看,人们对于科技股热潮抱有极大的冲动,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当时对中国的首次冲击就已经十足震撼,由此,中国迎来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让老股民失望,股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般人更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六次熊市:

2001.6-2005.5持续47个月

2245-998点

国有股减持

2001年的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股民欢呼雀跃,但是马上就传来了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随后就是老股民终生难忘的4年漫漫熊市。

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的数量巨大,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抛到市场上,就会造成供应量突然放大,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就是,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升;

反之价格下跌,于是大盘拦腰一半,刀起刀落。

第七次牛市:

2005.5-2007.10持续19个月

998-6124点

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利好消息,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进入股市。

5.30当局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

(历史最高点)

  总的来说,这一次牛市基本面支撑着整个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QFII(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热钱流入)等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总能推股市一把,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股市的内功还没修炼到位,总需要外部的刺激一下,才能促进整个血液循环。

A股市场消息的刺激不言而喻。

第七次熊市:

2007.10-2008.11持续13个月

6124-1664点

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都造成了沉重的影响;

基金暂停发行是因为货币基金过度膨胀,货币市场的容量较上一年上升了30%,但是货币基金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于是证监会叫停基金。

这大概是多数股民们终生难忘且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第八次牛市:

2008.11-2009.7持续10个月

1664-3478点

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大名鼎鼎的“四万亿计划”毫无疑问的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暴涨109%。

2009年3月3日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想媲美。

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2008年大环境很不好,汶川地震和美国的金融海啸,内忧外患,这时候出台四万亿计划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影响和振兴了国内经济,其积极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

第八次熊市:

2009.7-2010.7持续12个月

3478点-2319点

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IPO的本质就是新股发行。

IPO重启直接影响到其他股票的活跃程度。

新股一直是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空的超强信号。

当时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不好,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欧洲也爆发债务危机,一切都导致市场环境的动荡。

第九次牛市:

2010.7-2010.11持续3个月

2319-3186点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诸多利好消息快速推进,导致市场有一波短期的小牛市。

第九次熊市:

2010.11-2014.7持续42个月

3186-2054点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其实,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虽然有过一些牛熊交替,但是总体看来处于一个令人心寒的长达5年的大熊市。

这一段时间,美国股市红红火火,中国股市死气沉沉,交易振幅十分之小,市场总体相当萎靡(当然,12-14年的创业板开始兴起),一个下滑的大趋势中,无论何时下注都是赔钱。

那个熊市之所以漫长,就是因为07年的牛市太疯狂了,疯狂到印花税半夜鸡叫也打不下来,疯狂到汶川地震时候,国贸投行交易办公室里的员工没一个愿意走的。

  随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大牛市,也是最近的一次牛市

第十次牛市:

2014.7-2015.6持续11个月

2054-5178点

政策牛、加杠杆、国内外宽松货币政策、深化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意味着进步,这一大环境毫无疑问利多股市,监管局政策利好不断,流动性泛滥,导致市场火爆异常;

二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全面推出,国外影响不在;

三是主推融资融券,杠杆牛,加之场外配资锦上添花,天量天价直至市场极度疯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送走了长达7年的熊市,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杠杆牛。

第十次熊市:

2015.5-2016.2持续9个月

5178-2638点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场内融资和分级资金去杠杆、场外配资强平

第一次股灾:

2015.6.15-7.9,内外融资盘强平或直接推送,千股跌停已成常态,监管局在6.27日祭出双降大招也于事无补,接下来一系列的下调交易费、叫停IPO、国家队入市护盘等等都不能对市场造成一丝的缓解,千股跌停、千古腰斩,投资者从恐慌到麻木,市场充斥着各种不安和煎熬,直至7月9日空方情绪才有所缓减。

公安部连同证监会,联手排查恶意做空的线索,针对涉嫌恶意做空大盘蓝筹股的十余家机构和个人开展核查取证工作,此举无疑再度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而对此次市场大跌的病因,市场人士认为是查两融和清配资所引发。

虽然表面来看,造成股市断崖式下跌的因素包括上市公司高位巨额融资、大股东大额减持、IPO资金抽血等,但根本原因却是由严查配资而引发。

场外配资和场内融资的被动撤离酿成了这起下跌惨剧。

第二次股灾:

2015.8.18-8.26,继续清理场外配资或有较高关联的账户,很多躲过第一阶段的高手和大户,几乎都倒在了这一阶段的抄底路上。

连续几日指数暴跌,又现千股跌停,养老金入市的特大利好也变成空气,这次股灾下跌比第一次更为恐怖,短时间跌到底。

但阳光总在风雨后,多家券商出资紧急输血证金公司,设立专户进行统一运作等一系列利好相继出台,沪指在8月26日下探至2850.71点之后,终于调头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缓慢爬坡过程,并于8月27日重新回到“3”时代,站上了3000点整数关口。

虽然年末稽查风暴不断,但随之而来的沪股通大举抄底、高盛等外资投行连发报告力挺A股,再加上“国家队”频繁出手、国企改革指导意见靴子相继落地、场外资金重新进场,也使得A股知耻而后勇,终于上演苦尽甘来。

其间,超级航母工商银行7年来也首次登上了涨停板。

特别是国庆长假之后,A股迎来长阳走势,10月大涨10.8%一雪前期月线四连阴之耻,上证综指于11月17日创出了3678.27点高点。

第三次股灾:

2015.12.23-2016.1.29,好景不长,好不容易缓减的恐慌情绪,在2016年1月1日当局出台了指数熔断相关政策(在保留10%涨跌幅限制的前提下,指数熔断阈值设定了5%和7%两档。

),瞬间烟消云散,虽然A股一直是政策市,但是此次熔断机制的出台使得市场的恐慌情绪被放大,初始的下跌小心翼翼,但是越到后面越恐慌,就造成踩踏,瞬间触发熔断效果,就这样,市场在熔断的极度恐慌之下产生了第三次股灾,连续熔断之后,当局不得不停止熔断机制,从问世到寿终,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熔断”机制诱发的股灾致使上证综指从1月4日开盘价的3536点跌至7日收盘价的3125点,此后持续下跌,直至2016年1月底的开始回暖筑底。

这次的熔断股灾正好能说明A股一直存在的问题,散户是投资交易的主体,疯狂追涨杀跌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市场投机盛行的最重要原因。

更宏观来说,中国股市存在牛短熊长的特点,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对监管体系的不信任都会造成股市整体的牛短熊长。

而中国股市又表现出极大的政策性,对未来政策的不确定使股票更倾向于短线交易。

可以说,股民玩的是击鼓传花的快速套利模式,都希望能够在成为最后的接盘侠前顺利出局。

而这种尴尬的投机效应与中国股市的监管体系是分不开的,PO的审批制不够完善,致使上市公司质量差,发行快恶意圈钱多;

上市后监管不力,缺乏严刑峻法;

退市制度不完善,股票进出不自由;

信息不透明。

种种原因才导致这些年来的牛短长熊,股市起伏。

至今为止,市场仍处于熊市底部之中,随着市场不断的自我完善,监管局的不断进步,让我们为迎接下一次牛市做好准备,相信未来不会遥远。

中国A股历史走向图(牛熊交替,月线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