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授课教案Word下载.docx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授课教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然了图画绘不好我们是可以重来的,但家长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重来。
因此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修养与家庭教育是与孩子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
二、提高家长素质的重要意义
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家长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功,影响着家庭环境建设,进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
三、如何提高家长自身修养
诚然,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是让家长们再刻意地回到学校去获取一张文凭,那不现实,也无意义。
但家长能做到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当前教育动态,学习教育和心理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经验理念,从而为孩子提供均衡的培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家教环境,实现孩子成材。
我认为家长应尽可能地提高以下方面的素养:
1、提高道德修养。
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孩子良好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楷模、榜样和引路人,家长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开成。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家长应当着先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文化科学知识面的素养。
孩子的智力正在发展成长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他们对父母会提出许许多多的"
是什么"
和"
为什么"
。
在这些"
中,包含着求知欲,孕育着智慧。
爱因斯坦说:
"
我的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
家长在孩子提问后,能否给予正确的口答,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以启发,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这全取决于孩子的父母们的知识水平。
因此,家长应多读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不仅是为了回答孩子们的"
,也是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
3、提高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方面的素养。
我们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也得要求自己是个全面发展的"
人才"
当然,许多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机会、条件接受各类知识和技能训练,这已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了,可是在今天,为了孩子,您也应该初步具有这方面的知识。
至少,应该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其实"
留心处处皆学问"
不少家长跟着孩子在培训班学拉手风琴,学绘画,孩子在从头学,他们也在从头学。
孩子们从头练,当爸爸妈妈的,也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至于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比音乐、美术更易普及,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开展一些家庭体育活动,这对增进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4、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成人或成才有很大的影响,而孩子的心理理健康又深受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父母,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既能自尊、自爱又关心尊重他人,他们对孩子有真挚的爱而努力营建团结和谐的家庭。
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有安全感、信任感,心情开朗,生活中充满爱和快乐,很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反之,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整天愁眉苦脸,情绪无常,对他人猜疑、埋怨、不满,家庭中常常争吵不休,家庭气氛沉闷,孩子总是生活在担惊受怕的情绪中,很容易造成孩子悲观、抑郁的心理,形成自卑焦虑、退缩的性格特征。
因此提高父母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四、做孩子言行的表率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初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因此家长的崇高品德不仅能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而且能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良好的榜样胜过单纯的说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以父母为榜样,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成为具有崇高品德的人。
为人师表是教育者的天职,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自然更应当如此。
为人师表必须言正身端。
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家长的模范言行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同样,家长的不良言行也会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
古语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离家长最近,他们的行为品德如何,自然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
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思想修养,是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
家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思想修养,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就是完美无缺的榜样,享有绝对的权威。
因此,无论家长有意无意,都必然起到榜样作用,不是正面榜样就是反面的榜样,而且,这种榜样还往往是孩子所不可抗拒的。
它最直接,最经常,最深刻。
家长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孩子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善于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是十分重要。
他们分辨能力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提高自身修养。
否则,就会对孩子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做儿童的表率并非容易,起码有几关要过。
第一关是放下架子。
儿童是晚辈,因而家长对待儿童常常容易以长者自居,教训儿童多,听取儿童的意见少;
命令式口气多,商讨的口气少。
从而很容易造成儿童同家长的心理距离。
第二关是坦诚相待。
家长对儿童必须坦率、诚实,任何虚伪的表现,儿童都会有感觉,影响家长在儿童心目中的威信。
第三关是是非态度鲜明。
孩子小,分清是非的能力不如成人,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受成人影响。
因而家长必须做到处处是非态度鲜明,不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使儿童无所适从。
只有当儿童对家长既亲近又诚服,而且明确地知道应该向家长学习什么时,家长可能真正成为儿童的师表。
因此,家长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创造自己的家庭风气,并且身体力行,才能做好表率。
五、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是指与教育和培养孩子有关的家庭环境。
可以分为家庭精神环境和家庭物质环境两大类。
1、建立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
美国纽约州有一个酒鬼兼赌徒马克斯•朱克,在他之后七八代的子孙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被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残废者竟多达民400余人!
“人种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然而当时的教育学家作出另一种统计是:
美国纽约有一个儿童救护会,它收容和照顾的孩子大多是乞丐、流浪者及贫民窟的孩子,即当时所谓的“低能儿童”。
由于救护会付出酬金,把孩子送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在50年内总计收容的2.8万儿童中,有87%成为教授、医生、技工等有用之才。
最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一个第九代孙,也被该救护会收容,送到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寄养。
截至1917年所作统计为止,他的操作和学习成绩都特别好。
他已经20多岁,被舆论认为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可见:
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2、环境氛围的作用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举“孟母三迁”的例子: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不行!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
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信服环境能影响人。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一样告诉着人们:
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
我们虽然没有条件总是搬家,但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渡;
既然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四、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
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
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
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
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为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可设置家庭图书角,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
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
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要避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
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
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
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
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教会做人)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家长要尊重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老是本着“你是孩子就要听话”这种僵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甚至任意打骂、体罚孩子,完全把孩子视作家长的附属品。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诸如面带微笑和孩子谈话,尝试着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会使孩子感到家长的尊重。
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是尊重,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就会使得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
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总是摆出一副“家道尊严”的面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
有些孩子逆反心理强,对此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造成与家长关系紧张的局面。
家长要理解孩子。
陶行知说过:
“教育儿童,就要揣摩儿童的心理。
”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了解。
家长应该注意了解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
做家长的如果对孩子有较深的了解,就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容地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与孩子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而导致关系紧张。
因此,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针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老拿“一岁孩子的衣服去给五岁的孩子穿”,这样做怎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所以,家长应该尝试以孩子的观念去看周围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信任孩子。
有些家长总是说:
“孩子长多大都是孩子。
”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殊不知这样一来却使孩子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
因此,家长应该敢于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
家长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甚至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放”孩子去探索,锻炼他们的能力。
比如学校开展的郊游等集体活动便是家长“放”孩子的一个好时机,也好似考验家长敢不敢“放”、肯不肯“放”的试金石。
只要家长敢于适当的“放”,那么必将发现孩子可以发展得更好!
而这对于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家庭精神环境和家庭物质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物质环境的建设是受家长的精神境界和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制约。
家长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家长与良好家庭环境的结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