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342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18

②1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

91.4

9.界碑

40

③2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

109.1

10.宣传册

2300

④径流模数

m3/km2

14.4

11.监测点

2

⑤≥10积温%

2450

12.管护房

⑥无霜期

158

13.舍饲设施

168

3.社会经济状况

14.节能灶

1560

①总人口

8624

15.沼气池

②农业人口

8452

16.太阳灶

1219

③劳动力

4733

17.原有治理程度

36.46

④人口密度

人/km2

63

18新增治理程度

48.55

⑤人均收入

元/人

1636

19.达到治理程度

85.01

⑥人均耕地

0.36

三.总投资

万元

4.土地利用现状

其中:

国家投资

870.98

①农耕地

3084.43

地方配套

606.3

②林地

7015.56

四.效益

③疏林地

2336.19

1.蓄水效益

19.4

④草地

358.28

2.减沙效益

53.0

⑤荒山荒坡

2686.6

3.年经济效益

364

⑥其他用地

1958.76

4.增加林草覆盖度

46.6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

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

前言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位于秦州区西部境内的藉河源头地区,是天水市秦州区重要的水源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淡水资源,调节洪水、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调节藉河径流量、泥沙量、当地小气候及其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有极其重要意义。

而在项目区由于群众生活贫困,导致群众只能通过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来弥补粮食生产不足,农、林、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制约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项目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植被、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导致其功能下降,并影响到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及生态安全。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治理措施,必将严重影响当地及下游地区群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站在全区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抓紧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1编制背景及依据

1.1.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部,西北接甘谷县,秦州区关子镇农区,南与杨家寺接壤,东与西口镇相连,其径流经藉河流入渭河。

地理位置介于介于东经105o12′05″~105o24′47″,北纬34o28′25″~34o36′58″,东西最长直线距离为18.2km,南北最长直线距离为14.8km,土地总面积为135.22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29.80km2。

1.1.2编制背景

水源地在涵养水源、蓄洪、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它一方面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屏障;

另一方面,水源地作藉河的源头地区,对藉河水质和水患的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藉河源头水源地生态系统,对维持藉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平衡和供水平衡有积极作用。

水源地在水利、林业部门的治理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水源地保护工作仍然与国家有关要求有较大差距,尤其在保护的基础措施方面亟待提高,加之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地遏制,毁林开荒、滥垦滥伐现象时有发生,水源涵养林建设严重滞后。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也使保护区水土资源受到很大污染,为保障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和生态平衡,水源地保护建设非常必要而且迫切。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保护专项治理工程项目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为加速项目建设步伐,提高项目区治理水平,秦州区水利局依据甘水利水保发[2007]23号文《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并根据我区目前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此项目建议书,以实现永久性保护和维持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达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

1.1.3编制依据

本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1、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技术规范 

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⑷、《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⑸、《甘肃省天水地区水文手册》;

⑹、《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SL73.6-2001);

⑺、《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年6月;

⑻、《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黄委会,1999年;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加强项目区植被保护,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对于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实现项目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贯彻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减少恶劣天气和洪水泥沙对项目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危害,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及维护秦州区在省、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项目建设是改善水质,涵养水源的需要

水源地位于藉河源头,是极其重要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提供谈水资源,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洪水、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调节藉河径流量、泥沙量、当地小气候及其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有极其重要意义。

秦州区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水质属Ⅱ级类别,硫酸盐、氯化物等物质均达标,无超标项目,有毒有机物项目达到标准,湖库营养状态属富营养状态,所在水功能区水质均达标,水质安全。

该水源地无排污口和污染源,从1994年—2004年,十年内水质总硬度呈增长态势,年均变化幅度3.5%。

水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上游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农村化肥使用、生活污水及固体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各种水质指标上升,从而形成了水质的变化。

未来水源地水质地主要面临水的硬度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恶化之后修复速度缓慢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等风险,应加强水源上游涵养林的建设,涵养保护水资源。

(2)项目建设是发展地方经济,促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表土变薄,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和径流冲刷,大片土地被沟壑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土地变得越来越难以利用,当地群众失去生存条件。

加之,受到当地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素质差、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更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只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植被盖度,增加林草的面积和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效地解决困扰当地的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3)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于多年来持续干旱少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区地表植被锐减,地面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失调。

这致使当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日益加剧。

每年夏季暴雨后,山洪下泄,冲毁道路、淤积路面、阻碍交通、抬高河床,对下游地区的道路、房屋、工厂等各项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山洪和泥沙流经藉河后,还造成了藉河的淤积,每年泥沙达4.86万t。

因此,只有下决心对项目区进行全面治理,提高当地的林草覆盖率,才能为今后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干旱和洪水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3项目建设任务

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注重建立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使其内部自然结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相互促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到以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封禁保护相结合,正确处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

采取退耕、禁牧、封育等措施,因地制宜,多种措施并举,千方百计营造出能充分发挥自我修复能力的条件,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全面保护水源地。

1.3.1治理水土流失

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林草萌生的速度要明显加快,裸地自然郁闭,土壤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能力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实施封禁治理后动植物群落发生明显的变化,植物种类向高级演替,野生动物增加,封禁区一年生牧草比重大幅度减少,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多年生优质牧草比重提高。

生态修复实施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使群众树立起“市场、效益”和“立草为业、引种入牧、引草入田、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新观念,在陡坡耕地上发展优质牧草,利用秸杆来发展青贮或氨化饲料,有效地解决了牲畜饲草料,支撑了畜牧业的发展。

通过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治理期末,实现新增治理面积2568hm2,累计治理面积达到3129.95hm2,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15.87%提高到88.39%,生态经济系统得到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保土效益达到10.47万t,保水效益达到113.23万m3。

1.3.2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封育、造林、补植、舍饲圈养、能源替代,面污染控制等措施对项目区进行全面恢复和治理,使项目区水源涵养林面积减少的趋势得以遏制,新林地面积增加823.43hm2,新草地面积增加377.1hm2,植被覆盖率达81.2%。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02.27hm2,治理程度达85.01%。

林草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治理前的15.57%提高到37.66%。

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能防预20年一遇暴雨带来的危害。

人口环境容量显著增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3发展农村经济

通过实施以封山禁牧为主的生态修复,一是使项目区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合理。

二是有效地调整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三是用舍饲圈养取代了传统的自由放牧,促进了草畜产业的发展。

四是通过综合治理,建成一个以封禁治理为主,农、林、果、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2.1.1地质地貌

该项目区地处秦州区藉河上游,属西秦岭山地,地质构造属秦岭地槽褶皱带,主要基岩是秦岭系变质岩,地势起伏,沟壑纵横。

因成山以来久经侵蚀,山体陡峻,基岩裸露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地貌。

其海拔在1590~2710.6m之间,相对高差1120.6m,大小沟壑密布,沟壑长度达343.5km,沟壑密度达2.54km/km2。

2.1.2土壤及植被

(1)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以褐色土、黑垆土、红土为主,其次少部分谷坡地带有很薄的黄土及杂土,属温带落叶阔叶与针叶混交林的典型土壤。

褐色土是该区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层较厚,富有弹性,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各种养分较好,是优良土壤之一,农、林、牧利用均适宜,但该土区海拔较高,气侯温凉,多为林牧用地。

黑垆土是森林褐色土带下的主要古老耕种土壤,呈带状分布,是山区较好的耕种土壤,适宜作物广。

红土属岩性土壤,是侵蚀性幼年土经过人类垦种形成的土壤,是红土、青杂土、红砂土的总称。

该土质地粘重,呈块状或粒状结构,渗水弱,遇水易饱和,抗侵蚀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2)项目区属陇南山区森林地带到黄土高原草原带的过渡地区,区域内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和天然草坡,植被覆盖较好,植被种类繁多,乔木林以山杨、桦类占优势,有少量松、栎、漆等树种;

灌木以珍珠梅,沙棘、黄蔷薇、榛子为主,盖度20-40%;

天然草,以蒿草、禾草、短柄草、羊胡子草为多,形成乔灌草混生镶嵌之景观。

常见的人工栽培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泡桐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沙棘、紫穗槐、柠条、大叶黄杨、女贞、月季。

果树类有苹果、桃、杏、李、梨,主要人工种草种类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小冠花、草木樨、黑麦草、早熟禾等。

本区域内适宜林草生长,森林面积大又是水源涵养林,但由于人为破坏,导致林草面积不断缩小,项目区现有林地面积4681.91hm2,植被覆盖率为36.6%。

2.1.3地面坡度组成

项目区坡面陡峭、沟道狭窄。

总土地面积13522.3km2。

坡度在5度以下的土地面积有286.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12%;

坡度在5~15度之间的土地面积有673.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98%;

坡度在15~25度之间的土地面积有3169.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3.44%;

坡度在25~35度之间的土地面积有1977.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4.63%;

坡度在35度以上的土地面积有7414.9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4.83%。

(详见表2-1)

 

表2-1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

总面积

坡度组成结构

<

5o

5o~15o

15o~25o

25o~35o

>

35o

合计

面积

比例

13522.3

286.7

2.12

673.4

4.98

3169.6

23.44

1977.7

14.63

74149.3

54.83

100

2.1.4气象、水文

1、气象

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037小时,年平均气温7.3℃,年最高气温34.5℃,年最低气温-23.2℃,≥10℃的活动积温2450℃,无霜期151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679.2mm左右,最大年降雨量809.8mm(2003年﹚,最小年降雨量350mm﹙1998年﹚,5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88.1mm(1970年)。

夏秋雨季雨水比较集中,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同时由于流域海拔较高加之降水年、月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繁,干旱、连阴雨、冰雹、低温冻害等灾害性气候时常发生,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灾害性气候成为流域内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表2-2项目气象特征表

气温(℃)

年均降雨量(mm)

7~9月降雨量(mm)

大风

日数

≥10℃

积温(℃)

无霜期

d)

年均日照时数(h)

太阳总辐射量(J/cm2)

年最高

年最低

多年平均

最大量

年份

最小量

多年

平均

34.5

﹣23.2

7.3

809.8

2003

350

1998

407

14

151

2037

141

2、水文

该区按水利区划属水源涵养区,现状水资源总量保证率50%时为1650.86万m3,保证率75%为1082.23万m3,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充足,有很大节余,水资源状况完全可以满足植被恢复的要求。

(1)地表水

项目区内地表水补给主要为天然降水,河流为山溪性河流,其径流汇入主沟道后进入藉河,其特点是水量分配不均,6~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以上,P=50%时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50.86万m3,P=75%时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2.23万m3。

项目区内的各条山沟的径流以季节性雨水为主,来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2)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主要靠天然降水入渗补给,以第四系孔隙和基岩裂隙潜水的形式赋存于沟道的第四系冲积砂砾卵石土层和河谷基岩裂隙中。

地下水位与河水齐平,随河水的涨落变化。

以泉水和溪水排泄,现储量约为570.78万m3。

3、水质

项目区河水及地下水水质良好。

河水、沟谷溪流等地表水和基岩裂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等地下水均属于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0.23-0.46g/L,PH7.35-8.10是生产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

4、泥沙

项目区植被覆盖较好,但农业水土流失严重。

每逢盛夏暴雨发生时,裸露地表和沟壑受到暴雨和洪水的严重侵蚀,大量泥沙被水流挟带进入山沟,通过各条山沟汇入主沟道,再经藉河汇入渭河。

根据本地泥沙侵蚀模数计算,本项目区各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2.11万t。

2.2社会经济条件

2.2.1人口与劳动力

项目区位于秦州区藉河上游西部山区,包括关子镇的岸峪、藉源2个行政村、西口镇的南峪、王家河、上磨、上寨等9个行政村及杨家寺乡的北具村共12村。

截止2006年底,总户数1763户,总人口8624人,农业人口8452人,农业劳动力4733人,人口密度63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12‰。

部分劳动力在工程实施期有外出务工现象。

人均耕地0.36hm2,人均纯收入为1636元。

(详见表2-3)

表2—3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表

(户)

人口

(人)

农业

劳力

(个)

密度

(人/km2)

人均

土地

(hm2)

产值

农民纯

收入

(元)

(万元)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

1763

8642

2354

2785

2.2.2土地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区涉及土地面积13522.3hm2,其中:

农业用地3084.4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2.8%,主要分布在项目区村庄附近的沟道两侧及山体的平缓地区;

林地4681.9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4.6%,疏林地2297.9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7.3%,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北侧缓坡上;

天然草地358.28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项目区中北部25度以下的荒坡上;

荒地2686.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9.9%,主要分布在项目区沟道北面山坡上;

水域110.7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0.8%;

其他用地265.5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0%,主要为房屋、道路等用地。

(详见表2—4))

表2-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类型

农业用地

林地

疏林地

天然草地

荒地

水域

其它用地

合计

4681.91

358.26

110.76

265.53

占总面积

(%)

22.8

34.6

17.3

2.6

19.9

0.8

2.0

经现场调查发现:

一、农业用地面积比例大,但多为坡耕地,广种薄收,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二、荒草地所占比例太大,植被覆盖率低;

三、林业用地虽然较大,但多为天然次生灌木林,用材林少,其林分结构单一,不稳定,难以起到调节流域气候,改善区域环境的作用;

因此,只有通过调整土地结构,减少农地、荒地面积,增加林草面积,改善林草质量,加强林木抚育更新才能恢复项目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终实现项目区农林牧副等各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下游地区的生态、生产安全。

2.2.3经济状况

项目区各产业的发展以农业、牧业和副业为主,据2006年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为2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

1、农业:

以一年一熟制的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及油菜籽、胡麻、等经济作物。

2006年种植面积2156.7hm2,农业产值为572万元,占总产值的24.3%。

2、林业:

项目区共有以山杨、桦类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地4681.91hm2,虽然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4.6%,但林地郁闭度低,质量较差。

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木材、枝柴等林产品,2006年林业产值187万元,占总产值的7.9%。

3、牧业:

以饲养牛、马、驴、骡、猪、羊、鸡等牲畜,从出售其肉、蛋、奶等获得经济收入,牧业经营管理主要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为主。

2006年牧业产值425万元,占总产值的18.1%。

4、副业:

副业收入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基本无工业生产。

2006年副业产值1168万元,占总产值的49.6%。

(具体详见表2-5)

表2-5项目区经济结构现状表

项目区

总产值(万元)

各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林业

牧业

副业

小计

藉河上游重要水源地专项治理工程项目

572

526

88

1168

24.3

8.0

18.1

49.6

2.2.4基础设施情况

项目区境内砂石路贯穿其中交通较为便利,电视、广播、电话等设施较为普遍,通讯联系便捷;

人畜饮水及工程用水能够保证;

供电设备齐全,电力供应完全能够保证,停电、断电现象较少;

学校设施配套,教师数量充足,学生失学、退学现象较少,教育普及率较高。

2.2.5水土流失现状

受项目区自然及人文条件的影响,其土壤侵蚀具有多样性特征,项目区总体属中轻度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伴有重力和冰融侵蚀,其次有面蚀、沟蚀等水力锓蚀及人为采石弃渣等形成的泥石流。

通过外业调查以及对相关成果、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及分布范围。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为13522.3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12981.15hm2,占总土地面积的96.0%。

在总土地面积中,微度侵蚀(允许流失)面积541.15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0%;

轻度侵蚀面积3518.9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7.11%;

中度侵蚀面积5055.4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8.94%;

强度侵蚀面积3582.77hm2,占总土地面积面积的27.6%;

极强度侵蚀面积824.02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35%。

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3847t/km2·

a,每年流失土壤约52.11万t。

(详见表3-1)

表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侵蚀强度

(微度侵蚀)

(轻度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