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讲义030717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讲义030717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讲义030717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答好这类试题,第一要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这要求我们平时多储备古典诗歌的意象及作用;
第二要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提炼意境的特点;
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歌中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感受;
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如幽深僻远、恬淡闲适,等等。
第二联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
日落、断桥、水、幽树、鸟,此外还有人。
其中还有关键字词,如独立、相依等。
整个画面主要是景物,并且人处其中,这是人与景的融合,结合意象和关键词可以看出,画面是宁静的。
由此对画面进行概括,然后再对诗句进行描绘。
3.依据模板 构思答案
答案构成:
描绘了……的画面;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或描绘)……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
描绘了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
夕阳、断桥、幽树、鸟相依,人独立发呆。
分析片面,未立足于诗歌整体。
前四句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两忘的闲适之心。
答案二: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该答案只概括,但没有分析,属于答题不全面。
1
类型二 事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本题考查鉴赏事物形象的能力,要求概括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概括出诗中描绘的主要物象;
其次要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其内在神韵;
最后要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寄托的情感。
从诗句“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可以看出诗人很喜欢“兰”“蕙”“菊”,再根据注释,可以联想到《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手法,用各种香草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与情操。
此处即引入这一寓意,联系全词及“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等表明词人心志的句子,可以看出“兰”“蕙”“菊”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事物)具有……的特点,诗中……句运用了……手法,写出了……的情感。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菊是词人热爱田园、追求隐逸生活志趣的象征,也是词人追求高尚节操的象征。
该答案只答出了菊象征隐逸的特点,忽略了兰、蕙两个意象,没有答出三者的共性。
缺少对整首词情感的把握。
兰、蕙、菊都是芳香植物,象征词人对美好政治的追求。
该答案理解不深入,没有结合背景及注释综合考虑,答案牵强。
类型三 人物形象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求分析首联表现出的诗人性格。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在诗歌中找出对人物行为的叙述性描写,揣摩其中表现的人物的精神气质,然后找出人物所处的环境,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明确诗人的特点;
再次找出诗人对人物评价的语言,通过诗人的语言分析人物;
最后,当然还要做到知人论世,结合人物的身世分析。
关于诗人的性格,主要结合首联进行分析,如“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勉励弟弟不要因远别而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由此可知诗人的旷达。
从诗歌的标题来看,是诗人送弟弟苏辙出使契丹,诗人作为哥哥,有对弟弟的担心,也有对弟弟的嘱托,如“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由此可见兄弟情谊的深重。
3.依据模板 构思答题
表现了……的性格。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表现诗人对弟弟的不舍。
该答案只是抓住送别诗的特点,并没有结合典故和重要词句“那因”进行深入分析。
表现诗人儿女情长,及狂放不羁的性格。
没有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经历。
答案三:
表现诗人的旷达及对弟弟的担心。
该答案理解基本准确,但是缺少具体的分析阐述。
2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
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7.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8.这首诗中的某物具有什么品格?
答题思路
1.找具体描写形象的句子,逐句翻译,读懂诗句的意思。
2.分析作者从哪些角度(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要表现为环境描写),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手法,写出了形象的什么特点,或营造了具有什么特点的画面与意境。
3.理解形象特点,结合注释,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核心要点
分析景物形象三注意
1.注意全面把握景色(画面)构成的三要素
概括景色(画面)时,要点一般要包括时间(季节、时辰)、地域(地点)和具体景物(静态、动态)等要素。
2.注意用准确的术语概括景色(画面)的氛围特点
描摹景色(画面)的氛围,要从景物特点和情调两个方面考虑。
具体概括时一定要结合诗歌主旨进行概括,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常见的描述氛围的术语有孤寂冷清、凄冷感伤、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注意从景色(画面)的特点的角度分析思想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
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情感则是低沉伤感。
当然有时是相反的,有的诗歌运用的就是“乐景衬哀情”手法,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分析人物形象三注意
1.注意抓诗歌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比如,同样是边塞诗,盛唐时期和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和婉约派诗人,诗中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是截然不同的。
2.注意区别形象身份
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要分析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作者之外的形象。
如“典型例题”类型三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注意抓关键词句
整体阅读诗歌,筛选与人物有关的动作、神情、细节和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等关键词句,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比如,“典型例题”类型三中要分析好诗人的性格,就要抓住“那因远适更沾巾”来分析。
分析事物形象三注意
1.注意筛选、提炼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
抓住对事物形象进行描摹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分析,把握事物形象特点。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就是形容色彩的,“流”就是描摹动作的。
2.注意理清体现诗人的情感、品质的词句
凡是含有物象的古诗,要么是托物言志,要么是借物喻人。
抓住体现诗人情感、处境的词句,就能理清物象有可能蕴含的“志”。
这是因为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句中可能有不同的意蕴。
比如,“夕阳”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被诗人用以抒发迟暮悲怀,而“落日”在“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中则表现了诗人的昂扬之气。
3.注意找准物象与诗人情感的“契合点”
由物象的外在的形象特点联想诗人的理想、追求、品质等,找到物象与诗人情感的“契合点”,就能以此把握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比如,满月的特点是呈现圆形,由此联想到游子容易产生同家人团圆的情感,那么团圆就是满月与游子思乡之情的“契合点”,满月由此就具有了一种内在品质:
全家团圆的象征。
规范解答古代诗歌形象鉴赏题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分点分条作答
根据形象特点和题目分值分点、分条目作答。
2.紧扣题干要求
题干仅要求概括的,只要简单概括即可。
要求分析的,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要求赏析的,还要联系诗歌思想情感,深入挖掘形象背后的意蕴。
如“典型例题”类型三,要求加以分析,那就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试题。
秋登越王台①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②从何说起,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注] ①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
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29)秋,此时康有为22岁。
②十七史,用宋末文天祥语。
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
文天祥答道:
“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
”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
③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做一“劫”。
“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秋风”渲染气氛,“混混龙蛇”喻君子与小人混杂,“最可哀”表达作者的政治情怀。
B.颔联运用典故,写得很含蓄,像是说史谈经,实则针对现实,通过反思民族灾难沉重的历史,展现多灾多难的社会现实。
C.颈联实写祖国壮阔山河,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腐儒”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呼天问”意指向天发问,诉说内心无限感慨。
D.尾联“临睨”是居高临下的意思,“八表”即八方之外,借自然景象表现作者的气概,反问的语气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E.全诗是游览名胜古迹之作,而诗的内容却没有写景记游,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写法别具风味。
答案 C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手法、语言的能力。
C.虚实结合写出“大地山河跨海来”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豪迈。
E.“没有写景记游”错误;
“直抒胸臆”手法错误,全诗采用比喻、用典、融情于景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慨。
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答案 诗歌刻画了一个忧时伤世、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形象。
抒情主人公对着萧瑟的秋风,立马在越王台上,感慨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向天呼喊,表现了他不可遏制的忧愤之情;
他登高望远,睥睨天下,展现出想要报效国家力挽狂澜的胸襟和抱负。
解析 关于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感慨民族多灾多难,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忧时伤世之人。
他不禁向天呼喊,展现出他力挽狂澜的抱负,由此可知,他也是一个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
白话诗歌
秋风猎猎,立马越王台,目接混茫,心潮澎湃。
世道的陵夷,国事的纷乱,英雄的埋没草莽不禁令人嗟叹。
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从何说起?
王朝的盛衰兴亡从何处说起?
大千世界,不知经历了几多浩劫。
我这样一个迂腐的书生冲天发问,大地山河,疮痍满目,古老的天朝上国即将为现代文明吞没,不禁仰首苍穹,抚膺浩叹。
临睨八荒,青天浩荡,云海苍茫,无涯无际,横跨重洋,令人心与飞云俱远,慨叹我堂堂中华旧邦,难道竟无破壁而出,放眼世界,吮吸现代文明之雨露,堪为民族脊梁的雄才?
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满江红·
咏竹
[明]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③。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 ①华胄:
贵族的后裔。
②淇澳:
淇河岸的弯曲处。
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③阿娇金屋:
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
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用“池”“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
B.“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一句,抒发内心的情感。
D.下片从竹的渊源写到竹的秉性和竹的可人,作者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人的烦暑,使人内心清净。
E.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手法、语言等鉴赏的能力。
B.拟人和夸张错误,应该是拟人、比喻;
D.“意在表明竹子可以消除人的烦暑,使人内心清净”错误,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是为了突出竹子的珍奇。
2.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回答。
答案 竹的特点:
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
表达的情感:
表达出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样的高洁品质。
解析 关于竹的特点概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即可,“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性孤高似柏”“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由此可以概括出竹的特点。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诗歌,诗人一是表达对竹的喜爱,二是希望自己有像竹一样的品质。
不种闲花,只在池亭边种几竿竹子。
它幽深阴森,洁净翠绿,与一泓流水相映衬。
风吹来就像是仙人的环佩在响,雨后就像是美女刚刚洗浴完毕。
竹子还没有成林,很难企盼凤凰来栖息,只是用来医治俗气。
问竹子是哪个贵族的后代,沿着淇河岸的弯曲处,寻找它的子孙后代,在湘江边。
这翠美珍奇的竹子,性格孤高似柏树。
在它的绿荫下坐着,让人从容,烦暑自动消退,清心恍惚,好像有香气飘来。
经历冰霜,但是温润如玉石,不变好的风姿。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试题。
九日①水阁
[宋]韩琦②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赏菊花吃螃蟹的习俗。
②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平治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七绝开篇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榭”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C.此时作者年事已高,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D.诗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两句有着严格的对仗,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E.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七绝”应为“七律”;
C.应为“虽然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
答案 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的诗人形象。
②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
③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
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
这里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并自勉要注重晚节。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解析 题干中要求结合首联和颔联分析诗人的形象,所以先对诗句的意思加以理解,然后再从中对形象特点加以概括。
如首联写诗人生活节俭,而颔联则写对菊花的描写,以此来寄寓自己的情操。
作答时,先概括形象特征,然后加以分析。
水阁虽已毁坏,古老的台榭也已经荒凉;
幸好还能在这里延请嘉宾聚会欢度重阳。
虽惭愧园圃荒芜,秋景有些暗淡,姑且请欣赏重阳节格外芳香的菊花。
酒倒是浓郁味美而且重新才温热,蟹螯也早就饱满不必等到寒霜来到。
近年来酒兴衰减实在不敢勉强多喝,幸亏还有纵情高歌吟诵的旺盛雅兴。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试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
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借喻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答案 AD
解析 B.不是借喻,是借代;
C.“‘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错误,这句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火似红”是想象的;
E.“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 景象: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
用意:
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
②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
解析 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需要抓住其中的景物来概括,由“乱云”“暮”“急雪”“风”等,可知描写的景象。
而这样写的用意,则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切入。
内容上,第二联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结构上,从下文、题目两个方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