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501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论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1、理论的标准

(1)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该理论,体现该理论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2)有一个中心问题或基本问题

2、特色理论为什么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1)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世界观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个中心

四、特色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第二个重大的理论成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十五大的评价

(1)特色理论坚持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当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的前提下,总结新经验,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特色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3)特色理论坚持用马列主义的宽广理论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成败,对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作出了判断;

(4)特色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体系。

第二讲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

1、现实依据

提出问题→不断反思(拨乱反正)

五个否定: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僵化封闭、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2、理论依据

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教条

3、形成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萌芽(批判“两个凡是”)

80年代初—80年代末形成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熟阶段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和特征

内容: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特征:

(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拉入社会主义本质;

(2)、把物质利益明确引入社会主义本质;

(3)、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辨证统一的(效率与公平);

(4)、充分体现本质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的贡献

(1)、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内涵,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了绿灯。

第三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初级阶段的形成

资本主义→过度阶段→共产主义

二、初级阶段的含义与依据

(1)、定性:

已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不能脱离社会主义;

(2)、内容: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3)、不少泛指一切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十特指我国是初级阶段;

(4)、意义:

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③、是我国制定社会主义各方面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

④、回答了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国家建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总体水平差。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二)、基本纲领

1、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宏观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方式;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2、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是在党的领导下,早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情况下,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法制;

坚持和完善三大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发展民主健全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稳定,政府廉洁高效。

3、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坚持三个面向: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二为方向”(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文化;

立足中国现实,继承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有益成果,形成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四讲改革开放论

一、改革的原因

(1)、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文革结束后严峻的局面。

改革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改革是社会主义矛盾的基本结果

二、改革的必然性和性质

(1)、必然性

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对象是旧的体制

(2)、性质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①、针对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而言的;

②、革命能解放生产力,也能发展生产力;

③、我国的改革是多层次、宽领域、全面的改革;

④、改革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就程度而言,像一场革命;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

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形式:

(1)、对外贸易;

(2)、引进外资;

(3)、中外合作。

渐进式的改革开放

四、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1、改革开放的特点

(1)、以理论突破,思想解放为先导来推进改革开放

思想准备——真理大讨论(1978)

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巡讲话(1992)

(2)、实行渐进式的改革策略;

(3)、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由农村向城市推进;

(4)、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在全面改革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注重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结合;

(6)、民主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

(7)、改革、发展、稳定想结合;

(8)、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先实验后推广,从点到局部再到全面,逐步推开。

第五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艰难变革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的依据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

2、计划经济的优缺点

优点:

战争期间,经济濒于崩溃,集中全国之力解决实际问题。

缺点:

(1)、商品价格一刀切,不能反映供求关系;

(2)、造成社会财富极大浪费;

(3)、人民的积极性受到伤害,大锅饭盛行。

二、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经济有悠久的历史,有计划经济时就有萌芽,经过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有是经济手段,不是衡量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

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区别;

4、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5、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能解放生产力和加速经济发展;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同资本主义相似;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共性

(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自负盈亏);

(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经济关系);

(3)、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4)、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2、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发展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条件: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同;

市场经济的前提:

社会分工;

社会主义不能消灭社会分工,社会主义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者,因此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资源配置以上级调拨为基础

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

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

政府不直接干预生产

政府用行政命令直接干预生产

经济运行有法律保障

经济运行由行政命令指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发端于十四届三中全会,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突破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改革的伟大创举。

第六讲中国的外交

一、中国外交战略历史

1、1949—1958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1958—1970两条线,两个拳头打人;

3、1970—1980联美抗苏,一条线一大片。

第一代领导集体:

独立自主,意识形态划线,战略划线,结盟

外交。

二、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

1、1978—1992第二代领导集体;

2、1992—2002第三代领导集体;

3、2002—至今第四代领导集体。

第二代领导集体: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外战略的经验,冷静地分析了情况,提出该政策:

(1)、改变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认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背景;

(2)、赋予独立自主新的内容,提出不结盟的新的外交政策;

(3)、国家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4)、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的关系。

第三代领导集体:

(1)、处理中苏中俄关系时形成了上海精神,以此形成了新安全观(一个国家的发展要考虑另一个国家的感受);

(2)、与大国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构建跨世纪大国关系框架;

(3)、以多边外交为舞台,进一步巩固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世界环境。

第四代领导集体:

(1)、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2)、构建和谐世界。

具体操作:

大国是关键;

周边国家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

础;

多边是舞台。

三、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与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

外交的基本目标;

4、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

立足点。

四、中美关系

1、1972中美上海公报尼克松

2、1979中美建交公报卡特

3、1982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售台武器)

4、1989美制裁中国布什

5、1992恢复里根

6、1993—2000不稳定克林顿

7、2000—2008单边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小布什

中美关系的本质:

合作与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