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499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Word文件下载.docx

判断工业化开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开展过程中,产业构造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那么是先略微下降,后根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开展阶段和工业化开展阶段的经历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构造〞。

不同学者对开展阶段的划分不尽一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开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构造、就业构造、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置力平价〕;

农业在三次产业构造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

城市化水平超过75%。

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

农业在三次产业构造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

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到达最高值。

日本、国进入一样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部构造也发生显著变化。

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

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场下降;

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对工业部构造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开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构造、供给构造和比拟优势的变化是造成构造变化的根本原因。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

从供给和比拟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

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效劳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开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历性结论。

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开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兴旺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效劳业;

而开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

全球化使得兴旺国家形成了效劳于全球的效劳业,使其效劳业比重更高;

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效劳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构造〞。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

更多地表达在效劳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别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效劳于制造业的效劳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效劳业得到快速开展。

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效劳业的大量需求。

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效劳需求的快速增长。

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效劳化的特点。

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效劳业的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

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构造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

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国仅分别花了65年、33年。

对我国所处工业化开展阶段的判断

〔一〕不同的认识

国一些政府机构和学术单位对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进展了分析,其结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不同之处主要表达在,是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是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主我国处于工业中期阶段的主要是政府一些部门。

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毕;

国家统计局认为,中国2010年的工业化指数不到60〔完成工业化时工业化指数为100〕,工业化仍可持续较长时期。

主工业化处在由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的主要是学术研究机构和局部学者。

例如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07年的分析认为,2005年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完成工业化。

国家信息中心局部专家认为,中国在1995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于2014年完毕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1994—2002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03年以后,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

造成观点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我国工业化开展的特点以及偏离“标准构造〞程度把握的不同。

我国工业化开展阶段的特点,除了前文提到的后起国家共同具有的三个时代特征并有所放大之外,还有地区工业化开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而还处在前工业化阶段。

〔二〕我们对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1. 

基于人均GDP指标衡量,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达2994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4423美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为3962美元,按2005年美元购置力平价计算为8506美元,已经处于钱纳里模型中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2. 

从三次产业构造判断,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

按照三次产业产值构造来看,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为10.1%,根本接近于10%;

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为46.8%,比重高于第三产业的43.1%,相差3.7个百分点。

根据产业构造可以判断,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

3.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但受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三次产业开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为36.7%,高于第三产业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8个百分点,处于工业化中期30%-45%的围。

4. 

城市化水平低,刚迈入工业化中期门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构造〞的不平衡性,我国城市化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迈入工业化中期的50%-60%围,但低于工业化后期至少10个百分点。

因而,如果基于城市化水平判断,我国目前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整体进程。

基于人均GDP指标衡量,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采用购置力平价的人均GDP高估了工业化开展水平;

从三次产业构造判断,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

从就业构造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城市化水平看那么是刚迈入工业化中期门槛,但存在着因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率统计数据的偏差而低估了工业化开展阶段。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2020年左右根本实现工业化。

理论上并不存在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划分,所谓“中后期〞是指由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过渡。

工业化开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开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后期阶段就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上来〔见表3〕。

换句话说,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开展的生倒逼机制正在形成过程中。

作者单位:

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