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4799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919篇文档格式.docx

3.某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库门前安装了一台静电释放器,所有进入库内人员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待静电释放后,方可入库作业,这种安全技术措施属于()。

A、设置薄弱环节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隔离

D、故障—安全设计

第2章>

第9节>

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此题中,静电释放即是安全地释放能量,以防止引发危险化学品库的起火、爆炸等事故,属于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

故选B。

4.下列关于职业危害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评价目的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

B、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2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C、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D、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按计划实施,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并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

第4章>

第2节>

职业病危害评价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的单元。

A、种类等于

B、数量等于或超过

C、种类等于或超过

D、数量等于

第6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将"

重大危险源"

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为生产单元和存储单元。

6.某安全评价机构承担了一火电厂新建液氨储罐区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

评价人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中产生分歧。

下列关于液氨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氨是烟气脱硫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容易引起冻伤

C、液氨蒸发后产生黄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氨也称为无水氨,是一种白色液体

第3节>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大量蒸发热会导致温降加剧,所以会引起冻伤。

7.下列生产安全事故案卷资料中,属于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的是()。

A、事故抢险救援报告

B、事故现场图

C、专家鉴定意见

D、调查询问笔录

第6章>

事故调查处理案卷管理相关知识

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现场图、照片、录像,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8.A化工厂将污水车间污浊罐罐顶安装雷达液位计工作发包给B公司,施工方案要求拆下罐顶入孔盖板,移至安全地点开孔,焊接液位计接头后重新安装。

施工人员为赶时间,直接在罐顶动火,导致罐内闪爆,罐顶扇开。

2名工人从罐顶摔下,造成1死1伤。

根据以上情景,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

A、违规动火引爆罐内浊气

B、罐内污油没有清理干净

C、未拆除入孔盖板

D、未办理动火手续

第1章>

事故致因原理

A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选项A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即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选项B、C、D属于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9.某市甲化工厂新建1套醋酸装置,由乙公司以总承包方式负责建设现场工程监理由丙公司承担。

某日,乙公司工人孔某在脚手架上行走时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后,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的责任单位是()。

A、甲化工厂

B、乙公司

C、丙公司

D、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事故调查报告中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

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日的是预防和减少事故。

事故调查组在调查事故中要查清事故经过、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总结事故教训,并在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本题的事故发生单

10.下列关于安全操作规程格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可分为全式和简式

B、企业内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通常采用简式

C、全式由总则、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构成

D、简式由操作安全要求构成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C

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可分为全式和简式。

全式一般由总则或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构成,通常用于范围较广的规程,如行业性的规程。

简式的内容一般由操作安全要求构成,针对性强,企业内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通常采用简式,规程的文字应简明。

为了使操作者更好地掌握、记住操作规程,发生事故时的既定程序处理,也可以将安全操作规程图表化、流程化。

采用流程图表化的规程,可一目了然,便于应用。

故选C。

11.下列关于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外部刺激→大脑判断→行为反应→肌体感受→目标完成

B、外部刺激→行为反应→肌体感受→大脑判断→目标完成

C、外部刺激→肌体感受→大脑判断→行为反应→目标完成

D、外部刺激→大脑判断→肌体感受→行为反应→目标完成

人的行为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J.Leavitt)将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

外部剌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

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人千差万别的行为表现。

1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遵循()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同时规划、同时实施、同时投产

D、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第17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和"

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中,属于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的是()。

A、“三同时”制度

B、应急管理制度

C、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D、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D

(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故选D。

14.下列不属于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对伤害事故进行分类的是()。

A、轻伤事故

B、重伤事故

C、非伤亡事故

D、死亡事故

事故的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划分:

事故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15.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的安全技术措施。

A、限制能量

B、隔离

C、故障设计

D、设置薄弱环节

隔离。

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

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隔开、封闭和缓冲等。

16.甲某被一木材加工厂招收为电锯工,其工作环境有噪声、飞溅火花、刨屑等危害因素。

木材厂应为甲某配备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

A、手套

B、呼吸器

C、防护眼镜

D、耳塞

第13节>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眼面部防护用品指用于防护作业人员的眼睛及面部免受粉尘、颗粒物、金属火花、飞屑、烟气、电磁辐射、化学飞溅物等外界有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焊接护目镜和防护面罩、炉窑眼面防护镜、防冲击护目镜,以及防放射性护目镜等。

1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其下列属于生产性粉尘的是()。

A、甲醛

B、铅

C、矽尘

D、苯

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

(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18.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职业病”。

下列有关职业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下桥墩潜水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压病

B、高山勘探低气压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减压病

C、冶炼车间热辐射产生的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是职业性白内障

D、冷库的低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关节炎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例如,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铍可引致铍肺,接触氟可致氟骨症,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肢端溶骨症,接触焦油沥青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等。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

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③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④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减压病。

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在潜水作业后,减压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皮肤奇痒、灼热感、紫钳、大

19.某载有液氯的槽罐车与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

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B、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

C、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指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由呼吸道吸入,或向使用者供氧或新鲜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是预防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的重要护具,如防尘口罩(面具)、防毒口罩(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过滤式防毒面具只防中毒不防窒息,不能在上述环境中使用。

氯气对身体有腐蚀性,应配备防护服。

在缺氧、氧气含量未知以及有害气体浓度较大的环境下,应配备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故选项A符合相关内容。

20.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是()。

A、一般事故隐患

B、主要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第12节>

隐患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1.某企业计划建设一个年产1万t乙醇的项目,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该企业应当按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有关文件。

下列文件资料中,需要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的是()。

A、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报告

B、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C、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

D、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资格证书

第5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对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及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①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③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④建设项,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⑤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22.某市2013年度统计的四个行业发生事故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如下表所示,依据《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按照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损失工作日6000d,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平均450d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

直接经济损失155万元,损失日数7250d

B、矿山:

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损失日数12000d

C、商贸:

直接经济损失133万元,损失日数8250d

D、危险化学品:

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损失日数8700d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本题的计算过程为:

机械:

直接经济损失=(150+5)万元=155万元,损失日数=(6000+3×

450)d=7350d:

矿山:

直接经济损失=(2×

300+10)万元=610万元,损失日数=(2×

6000+4×

450)d=13800d:

商贸:

直接经济损失=(130+3)万元=133万元,损失日数=(6000+5×

450)d=8250d;

危险化学品:

直接经济损失=(180+7)万元=187万元。

损失日数=(6000+6×

450)d=8700d。

23.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并提交相关资料,需要提交的资料是()。

A、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建设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B、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C、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D、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安全环境评价报告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及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24.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时,特种作业人员所参加的安全培训应是()。

A、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B、新工艺、新技术知识

C、应急处置

D、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对各类人员的培训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25.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A、100%

B、50%

C、40%

D、30%

第11节>

工伤保险管理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26.为了加强各种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各种危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使财产不受损失,各种危险作业应实行作业审批制度。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的规定,下列作业需要实行审批制度的是()。

A、铲装作业

B、浇筑作业

C、冲压作业

D、爆破作业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的规定,企业应对|陆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作业许可实行闭环管理。

2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事故诱因或致害物与事故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起重机械引发的打击伤害——物体打击

B、火灾引起的烧伤——灼烫

C、静止机械边缘毛刺伤眼——机械伤害

D、矿井下透水引发的淹溺伤害——淹溺

A选项错,起重机械引发的打击伤害属于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B选项错,火灾引起的烧伤属于火灾。

灼烫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C选项正确,静止机械边缘毛刺伤属于机械伤害。

D选项错,矿井下透水引发的淹溺伤害属于透水。

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28.某施工单位承包一建设单位的大型化学储罐安装项目,对危险性较大的储罐吊装作业分项工程,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相关安全验算结果。

依据相关规定,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人是()。

A、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

D、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第15节>

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故选C。

29.某制糖厂员工周某和高某对甜菜汁罐进行检修清理,商定高某在甜菜汁罐入口监护.周某进入罐内作业。

高某放入梯子,周某戴好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罐内。

高某随手将梯子抽上来,准备将工具递给周某,只见周某急忙在罐内跺脚打手势,高某马上把工具和手电放人吊篮,用绳索将吊篮放至罐底,周某见状摘下防毒面具,喊道:

“啊,不行了!

”随即倒地,高某一边呼喊一边急忙放下梯子去营救周某,没等搀扶起周某自己也倒在了罐内,随后二人被赶来的职工救出,但已经死亡。

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罐内缺氧导致窒息

B、没有可靠的通信联络

C、周某摘掉防毒面具

D、周某喊:

事故调查

直接原因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