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4614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MKJ44007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是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材料经添加阻燃剂等塑料助剂改性,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而制得的特殊塑料材料,具有普通ABS的良好加工性能、易成型、高强度、低收缩率等特点,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广泛应用于制作空调电器类塑料零件,如空调器室内电控盒、电控盒盖、显示灯罩等。

3.7高抗冲改性PP塑料

PP(聚丙烯)是常用塑料中密度最小的一种,其密度为:

0.91-0.9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成型工艺性,遇火易燃烧,PP料吸水率低,注射时一般不用干燥,其收缩率为1-2%,成型时要调节好参数,减少其收缩变形。

高抗冲改性PP是由共聚聚丙烯塑料材料经特殊填充改性,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而制得的特殊塑料材料,除具有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外,还具备了相当好的低收缩率、高抗冲击的性能,且具有相对材料成本较低的特点。

主要应用到的产品有柜机、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底盘等。

3.8新料

由化学合成或共混改性制成的有固定品牌和牌(型号)号,达到某一特定质量指标,没有经过注塑成型加工的塑料原料,如ABS,PP等合成新料;

HIPS,阻燃ABS,改性PP等改性新料。

3.9二次料(破碎)

注塑成型产品时残留下来的浇口和报废产品经过破碎为颗粒状后,可以再次利用的材料,破碎后的这些材料性能方面有所下降,有些可以直接添加到原料中使用,有些含有杂质较多直接使用到注塑产品中会产生黑点、分层、气泡等不良现象,需要加工造粒处理才能使用。

3.9.1非落地二次料非落地二次料来源于注塑件必须的水口料、注塑时少量的废品等,这类二次料的来源特点是没有掉落地面,从注塑机取出后直接放入注塑现场旁的二次料收集箱,没有多余污染,破碎后主要特征表现为浇口和流道的圆弧状或块状颗粒,表面没有污染物可以直接使用。

3.9.2落地二次料部装、总装退回的不合格报废件,一般粘贴有海绵、泡沫、胶水、附着灰尘很难彻底清除干净,甚至新产品试模,正常注塑时不小心落地粘有较多防锈油、脱模剂、润滑油等油污的注塑件,这类制件加工制造流程长,污染物、附着物多,一般无法彻底清除,破碎后主要特征表现为由制件壁厚形成的片状碎料,仔细分辨可能有污染物附着表面,直接使用会造成表面黑点且性能影响较大。

3.9.3机头料机头料包括注塑机更换材料时用来清洗注塑机炮筒的材料、在注塑机炮筒停留时间过长的过烧材料,注塑之前的冷料等,为注塑机机头对空排出的无用材料,一般为块状,此种机头料数量较少,品质最差,不允许再回收使用。

3.10造粒料(二次料)

在二次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然后充分搅拌均匀后并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拉丝、固化制成颗粒状材料。

造粒料对二次料材料杂质和性能有一定改善,但是受二次料来源和造粒改性技术的好坏影响较大。

造粒过程也会造成颜色有一定的变化,需要适当调色,并且也有一部分为了着色均匀由原料和色母造粒。

造粒后直接用来注塑成型产品,不需添加色母,但可能存在一些黑点和影响产品表面光泽度。

3.11色粉、色母

即着色剂,合成树脂的本色大都是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的,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着色剂来增加塑料制品的色彩。

一般要求着色剂的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耐热、耐光。

常用的着色剂有有机颜料和矿物颜料两类,有机颜料有颜色钠猩红、黄光硫靛红棕、颜料蓝、碳黑等,矿物颜料有铬黄、绛红镉、氧化铬、铝粉末等统称色粉,空调器所用色粉必须满足各项环保要求,色粉与少量塑料原料充分混合造粒制成色母,色母再与大批塑料原料混合使用可使颜色分散更均匀,颜色更稳定。

4主要设备及操作规范

4.1破碎机

4.1.1破碎前准备

4.1.1.1认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护装置及安全隐患,做好机器的润滑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4.1.1.2严禁在设备不正常情况下操作,机器上不允许放置工具及其他物品。

4.1.2破碎

4.1.2.1进入工作室要戴好一切防护用品,如耳塞、眼罩、手套等,防止破碎人员身体伤害;

4.1.2.2破碎机启动运转正常后方可投放水口料、报废品,均匀放入,以免卡住造成设备过载而损坏机器、刀具、电机;

4.1.2.3在清理破碎机内余料或造成堵塞时,须首先按机器的停机按钮,然后切断电源开关,确认破碎机停电后方可进行清理;

4.1.2.4操作时严禁将手伸入设备内,可采用木棒或塑料棒处理机内堵塞,严禁打开后盖操作;

4.1.2.5严禁两人及两人以上同时操作或清理同一设备;

4.1.2.6及时清理地上的回收料,避免滑倒;

4.1.2.7操作人员暂时离开机器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

4.1.2.8如果发现机器某部位漏电及故障立即停机、切断电源,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4.1.3破碎后处理

4.1.3.1待机内塑料碎完后方可停机、切断电源,检查刀具,清洁及保养设备。

4.1.4维修设备时应注意

4.1.4.1停机、切断电源开关、设警示牌,由专业机械、电器人员修理。

4.1.5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保持场地整洁,干净。

4.2混料机

4.2.1安全要点

4.2.1.1混料时关上机盖,严禁将手或其它物品放入混料缸内;

4.2.1.2在清扫或维修机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4.2.2注意事项

4.2.2.1使用前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减速机是否有油润滑;

4.2.2.2混料前检查机器的润滑、电器、机械部分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及时反馈给设备维修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2.2.3混料时倒入原料不可超过混料机的最大容量,以免电机损坏;

4.2.2.4清扫或维修完毕后,必须关闭进料口机盖,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

4.2.3操作步骤

4.2.3.1混料前必须确认混料机内原料是否与所要混的原料一致,对于不同类型和颜色的原料必须分开混料,若用同一台混料机时必须将混料机清理干净后才能开始混料。

4.2.3.2按照配料工艺卡要求领用原料、二次料、造粒料、色母,设置混料时间为2.5分钟;

4.2.3.3接通电源,按启动按钮,调好定时器,按配比工艺卡要求的比例投放原料、二次料、造粒料和色母,扣紧机盖卡扣开始搅拌混料;

4.2.3.4混料机达到预设出料时间报警时,放闸下料,同时检查原料是否搅拌均匀,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2.3.5混料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扫机箱,将混好的料包装入袋后整齐摆放在托盘上,做好标识,放于指定区域。

5碎料流程及注意事项

5.1废料回收人员统一定时到注塑车间回收水口料及废品到碎料车间;

并根据机台生产的原料不同将其按种类和颜色分类,在废料车上标明;

5.2破碎不同原料时必须分开破碎,若用到同一台破碎机时必须保证碎料机内的杂质及其它原材料必须清理干净,碎料房内粉尘,杂物须清理干净;

5.3开机前先检查设备技术状况和安全保护措施,并按要求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确保在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作业;

5.4碎料前必须检查是否非落地二次料、落地二次料或机头料并严格区分不能混合破碎,落地二次料每个废品的黑点、油污、泡沫、海绵、绒布、工号章等杂质必须用刀或抹布刮除或檫除干净后方可破碎,破碎后做好标示;

机头料不允许破碎再用;

5.5清理干净的废品、浇口必须马上破碎,存放时间不可超过1小时;

5.6打开电源开关,待机器运转正常再根据粉碎机大小均匀地加入塑料,每次加入的量不宜过多;

5.7加料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塑件,严禁将异物、大块料投入碎料机内,避免将刀片损坏;

5.8粉碎过程装料袋应及时更换,防止堆积过多而溢出;

5.9将粉碎好的料进行包装、分类贴好标签并送至暂存区;

5.10破碎完成后必须用干净的薄膜袋将破碎机进料口和出料口遮盖住,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破碎机。

6配料流程及注意事项

6.1流程

生产任务开单领料核对配料混料装袋(封口)打包存放

6.2注意事项

6.2.1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下达后必须核对仔细后才能够进行填写领料单;

6.2.2开单:

针对生产任务计划量以及产品的工艺定额进行确认领料量的多少进行填写领料单;

6.2.3领料:

严格按照领料单上面填写的原料、色母等的类型和数量进行领料;

6.2.4核对:

仔细核对领料单和所领原料、色母等的类型和数量,不可多领、少领或错领;

6.2.5配料:

配料前对原料、色母的重量进行称量,且原料重量偏差在±

10g,色母的重量偏差在±

0.5g色粉的重量偏差在±

0.005g;

规定原料每袋重量为25kg,色母每袋重量为0.5kg,即在混料时按每包原材料加一包色母料的配比进行混料;

色粉每袋重量为50g。

6.2.6混料:

配料完毕后盖上混料机盖开始进行搅拌,混料一定要均匀,拌料时间为10分钟;

6.2.7装袋封口:

混料完毕后进行下料装袋,并观察原料和色母是否搅拌均匀,并及时封口,防止吸收水分;

6.2.8打包:

将混好的原料封口后平放于卡板上,每层放置5袋,一共放置8层,每卡板放40袋;

6.2.9存放:

将打包好的原料存放于指定位置,不可混放。

7配料原则

7.1确认相应材料种类和牌号是否为指定材料,确认破碎二次料为非落地二次料、落地二次料是否经过造粒加工,机头料有没有混杂使用;

7.2在现有指定原料的品质基础上,经实验验证和生产实际,吉诺注塑工艺规范限定各种二次料及造粒料的最高添加比例,在此限定范围内各注塑单位可根据实际确定各自配料比例;

7.3在限定范围内的配料比例确定需按相应材料的企业标准测试各项机械性能,满足相应指标,保留测试记录;

7.4严格控制配料比例禁止擅自超出限定比例,如果超出限定比例需申请重新确认,进行机械性能和其他功能测试,经相关部门确认认可;

7.5配料比例工艺规范纳入工艺稽查项目,每月不少于一次(含一次)稽查,稽查项目包括:

7.5.1各种材料标示是否明确,包括待破碎料的水口和废品,各种已封装的待用材料;

7.5.2各种材料有没有分类、混合破碎,包括非落地二次料、落地二次料、机头料混杂破碎或ABS、HIPS、PP等混杂破碎;

7.5.3破碎时粘附有明显的碎布,纸屑等杂物,没有按5.4要求操作;

7.5.4混料时没有配料工艺卡或不按配料工艺卡操作;

7.5.5有没有保留配料测试合格记录,确定的配料工艺比例是否有测试数据做依据;

7.5.6是否破碎机头料,混到其它二次料中使用;

7.5.7是否二次料与原料不均匀混合使用,包括在注塑机料筒的材料有分层现象;

7.5.8有没有使用指定塑料牌号原料,相应材料选用必须按企业标准执行;

7.5.9降低品质等级使用塑料原料,如使用HIPS代替ABS原料;

7.5.10配料比例超出工艺规范,配料比例不能超过本工艺规范限定范围;

7.5.11配料机械性能测试不合格,指标准样条测试,没有满足相应企业标准最低要求。

注:

配料比例确认采用抽取注塑材料样品100g~500g直接分捡、称重确认;

机械性能抽检指抽取注塑材料样品约3000~4000g注塑成标准样条测试;

机械性能必须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详细指标和测试方法按相应材料的企业标准。

附稽查明细表:

序号

不符合项

标准章节号

质量特性

考核

备注

1

各种材料标示不明确

7.5.1

C

按相关工艺稽查方案执行

2

各种材料没有分类、混合破碎

7.5.2

3

破碎时粘附有明显的海绵、泡沫、绒布等杂物

7.5.3

4

混料没有配料工艺卡或不按配料工艺卡操作

7.5.4

5

没有保留配料测试合格记录

7.5.5

6

破碎机头料

7.5.6

B

7

二次料与原料不均匀混合使用

7.5.7

8

没有使用指定塑料牌号原料

7.5.8

A

9

降低品质等级使用塑料原料

7.5.9

10

配料比例超出工艺规范

7.5.10

11

配料机械性能测试不合格

7.5.11

8配料明细(见附表)

8.1分体机面板,柜机面板由于面板存在较大的I级外观面,且光洁度较高,较小的黑点出现在I级外观面上时较易观察出,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因此面板采用100%新料;

分体机导风条,柜机横格栅:

虽外观面小,但光洁度高,因此也采用100%新料;

8.2窗机面板,移动空调前面板、顶盖,抽湿机前面板、顶盖,由于面板存在较大的I级外观面,较小的黑点出现在I级外观面上时较易观察出,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因此面板采用100%新料或25%造粒料和75%新料;

8.3分体机出风框,规定必须使用ABS材料,虽外观要求不高,但强度要求高,因此采用25%非落地二次料和75%新料或采用50%造粒料和50%新料;

8.4电控盒类阻燃ABS,由于UL94-5V级阻燃等级要求较高,增加较多二次料会造成阻燃等级下降,因此采用20%非落地二次料和80%新料;

8.5柜机、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底盘,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增加较多容易烂裂,当采用ABS或高抗冲改性PP时采用15%非落地二次料和85%新料;

8.6玻纤、云母增强改性材料,因二次料会影响玻纤,云母方向性,性能下降较大,因此采用15%非落地二次料和85%新料;

8.7以上涉及外观塑料件及关键结构件、特殊材料性质的配料工艺要求,按附表限定配料,其它各类注塑塑料件按总二次料(含造粒料)不超过50%限定配料;

附注塑产品配料比例限定明细表:

一、ABS/HIPS

1.分体机类塑料件配料比例限定

零件名称

材质

原料、色母比例

非落地二次料、

新料比例

造粒料、

面板

ABS/HIPS

25:

0:

100%

/

面框

25%:

75%

50%:

50%

出风框

ABS

底盘

后盖板

导风条

螺丝盖

电机盖

2、柜机类塑料件配料比例限定

新料、色母比例

上面板

横格栅

上盖板

下面板

进风格栅

顶盖

接水盘

3、窗机类塑料件配料比例限定

面板

面框

控制面板

后围板

蜗壳

底盘

15%:

85%

4、移动空调类塑料件配料比例限定

前面板

后面板

左壳

右壳

蜗壳盖

水箱体

5、抽湿机类塑料件配料比例限定

二、高抗冲改性PP

新料、

色母比例

柜机底盘

高抗冲改性PP

窗机底盘

移动空调底盘

三、阻燃ABS

电控盒

阻燃ABS

20%:

80%

电控盒盖

四、玻纤、云母增强PP,ABS

蒸发器支撑

玻纤增强PP

玻纤或云母增强PP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家用空调事业部武汉工厂注塑分厂提出。

本标准由家用空调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管理部标准化室归口。

本标准由家用空调事业部武汉工厂注塑分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宋明、邵峰、程炜、廖瑞年、唐传田。

本标准于2006年12月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人:

高雷、杨祥虎。

修订说明:

1.适用范围扩大为整个家用空调的自制、外协塑料件;

2.增加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的配比工艺规范;

3.限定二次料的最高添加比例,并制定检验办法;

高雷2006年12月09日修订说明:

1.改善配料工艺规范可操作性,对各种二次料进行分类;

2.对于质量较好的非落地二次料使用提高到25%比例,落地二次料要造粒使用,机头料不准使用,改善原笼统的15%比例限定要求;

3.完善工艺稽查项目,突出工艺禁止内容;

4.新增和完善关键结构件的配料明细,对损坏会产生重大质量影响的零件补充到附表内。

高雷2007年4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