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3475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理学 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10.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超级化到刚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

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11.下列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局部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B不能作远距离传播

C以电紧张方式向邻近膜扩布

D可总和

E有不应期

12.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通过局部电流方式进行传导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衰减性传导

13.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发生超级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发生去级化

C对Na+、K+通透性增加(主要是K+),发生超级化

D对Na+、K+通透性增加(主要是K+),发生去级化

E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1.对单条神经纤维而言,与较弱的有效刺激相比较,刺激强度增加1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A.增加l倍D.减少l倍C.增加2倍D.增加0.5倍E.不变

2.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

通透性增加

C.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Na+易化扩散的结果

3.下列哪种离子的膜内外浓度之比决定锋电位的高度

A.K+B.Na+C.Ca2+D.Mg2+E.Cl-

4.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A.极化B.除极C.复极D.反极E.超极

5.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

6.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B.阈电位C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D.阈强度E.静息电位

7.在刺激持续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时值B.阈强度C基强度D.阈下刺激E.阈上刺激

8.神经一肌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性传递E.电传递

9.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NE(去甲肾上腺素)B.ACh(乙酰胆碱)

C.5-HT(5-羟色胺)D.多巴胺

E.血管活性肠肽

10.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的偶联因子是

A.Ca2+B.Na+C.Mg2+

11.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E.膜对Ca2+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电位

12.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K+外流导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13.关于主动转运,错误的是

A.易化扩散不属于主动转运B.必须依靠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C.逆浓度差或电势差进行D.消耗能量

E.主要转运无机离子

14.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最主要的特点是,

A.顺浓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D.是脂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

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15.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静息电位B.阈电位

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

E.刺激的频率

16.组织兴奋性降低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减小

C.刺激阈值减小D.阈值增加

E.反应性增加

1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

A.ACh释放减少B.ACh释放增多

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D.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

18.在神经-肌接头中消除ACh的酶是

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

E.胆碱酯酶

19.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是在

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

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

E.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

20.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

A.K+B.C1-C.Ca2+D.Na+E.Mg2+

21.下列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受阈下刺激时产生

B.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C.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D.电紧张性扩布

E.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

22.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E.不规则变化

23.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肾上腺素能受体B.5-羟色胺受体C.ACh受体

D.多巴胺受体E.组胺受体

24.组织的兴奋性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E.等于正常

2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

E.有效不应期

26.人体内O2、C0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D.胞吞作用E.胞吐作用

27.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吞E.胞吐

28.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A.电位梯度B.浓度梯度C.电-化学梯度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

29.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是可以总和的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30.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31.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K+B.Na+C.C1-D.Ca2+E.Mg2+

32.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K+净外流为零

3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除极相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K+B.Na+C.Cl-D.Ca2+E.Mg2+

34.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时,除极相的变化方向朝向下列哪种电位

A.K+的平衡电位D.Na+与Cl-的平衡电位

C.Na+的平衡电位D.K+与C1-的平衡电位

E.有机负离子A-的平衡电位

35.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叫做

A.除极B.超极C.复极D.反极E.极化

3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超射值

3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

38.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

A.不引起任何反应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兴奋

C.引起呈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

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39.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锋电位D.后电位E.终板电位

40.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41.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

E.Mg2+通道关闭

42.Na+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主动转运

E.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

43.下列哪一项关于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叙述是错误的

A.O2和CO2通过肺泡膜是易化扩散

B.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人胞

C.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是易化扩散

D.葡萄糖可经易化扩散进入细胞

E.Ca2+由胞浆回收入肌浆网是主动转运

44.兴奋通过神经一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除极

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

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除极

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

45.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D.等张收缩

E.等长收缩

46.在前负荷固定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

A.无限大B.过大C.中等程度大D.过小E.为零

47.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偶联起来伪关键部位有

A.横管系统B.纵管系统

C.肌浆D.纵管终末池

E.三联管结构

48.给骨骼肌连续多次的阈上刺激可使肌肉产生

A.单收缩B.复合收缩

C.等长收缩D.等张收缩

E.先等长收缩继而产生等张收缩

49.关于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不衰减传导

D.双向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5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

51.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被动张力B.前负荷

C.后负荷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52.下列生理过程需当时耗能的是

A.维持静息电位的K+内流

B.引起动作电位除极相的Na+内流或Ca2+内流

C.形成动作电位复极相的K+外流

D.肌膜动作电位引起终末池释放Ca2+

E.肌质网摄人Ca2+

53.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错误的是

A.加大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会减少

B.其除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

C.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D.膜电位除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

E.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

54.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E.使Ca2+通道开放

55.按照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为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二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2.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动脉瓣关闭

B动脉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外周阻力

B收缩压

C舒张压

D平均动脉压

E搏出量

4.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每分输出量为

A3-4L/min

B5-6L/min.

C7-8L/min

D9-10L/min.

E11-12L/min.

5.每搏输出量指

A左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B右侧心室每分钟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C左、右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D左、右侧心室每分钟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E左或右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6.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减慢充盈期容积

D减慢射血期容积

E每分输出量

7.心指数等于

A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输出量/体重

D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

E每分输出量/体重

8.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舒张末期动脉压

D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E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9.左心室的后负荷是指

A左心房压力

B中心静脉压

C肺动脉压

D等容收缩期初左心室内压

E主动脉压

10.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A平均动脉压高低

B心力贮备大小

C心率贮备大小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小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小

11.心肌的等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肌的泵血功能

A肌浆游离Ca+浓度

B肌小节的初长度

C横桥联结的数目

D心肌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期容积

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

ANa+内流,Cl-外流

BNa+内流,K+外流

CNa+内流,Cl-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外流

13.与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去极化与复极化均快,时间短

B复极化快,无平台期

C复极化慢,无平台期

D复极化快,有平台期

E复极化慢,有平台期

14.以下哪项不符合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

A0期除极化速度快,因而自律姓高

B4期膜电位不稳定

C最大舒张电位为-70mV左右

D阈电位是-40mV

E无平台期

15.关于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跨膜电位的比较,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室肌细胞阈电位的负值大

B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结束时,出现反极化

C窦房结起搏细胞0期去极化结束时,不出现明显反极化

D窦房结起搏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

E心室肌细胞4期膜电位不稳定

16.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

B钠-钾泵的功能

C郁电位水平的高低

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E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

17.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明显减慢

D室性期前收缩时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18.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心肌

A有效不应期很长

B对细胞外液Ca2+有依赖性

C是功能合胞体

D心肌有特殊传导组织,具有自律性

E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频率低

19.窦房结成为心肌正常的起搏点的原因是

A动作电位时程短

B0期去极化速度快

CmV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低

D4期去极化速度快

E阈电位为-40mV

20.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

B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C阈电位水平

D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E单位时间内自动兴奋的频率

21.在下述关于心肌传导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细胞直径细小,传导速度慢

B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

C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慢,传导速度慢

D阈电位水平下降,传导速度快

E心肌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

22.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有利于心室肌同步收缩

B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C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D使心室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E使心房,心室不同时收缩

23.关于哺乳类动物心迷走神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迷走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ch

BAch主要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D可使传导速度减慢

E可使心率减慢,不应期延长

24.在心电图上,反映由心房去极化开始至心室开始去极化所需的时间

APR段

BST段

CPR间期

DQT间期

EQRS

25.收缩压相当于下列哪个时期的大动脉血压

A等容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

C心室收缩期末

D心房收缩期

E等容舒张期末

26.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

A血流速度快

B口径粗

C管壁厚

D压力高

E官壁弹性及可扩张性大

27.下列能使脉压增大的是

A心率增快

B大动脉弹性降低

C射血期延长

D外周阻力增加

E每搏输出量减小

28.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血压的变是

A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变化不大

C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更明显

D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E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29.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

A体循环和肺循环容量之间的关系

B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

C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D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之间的相对关系

E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30.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C主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

D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血压的能力愈强,压力感受器纠正异常

E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31.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包括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

C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

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

E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

32.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主要取决于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

E有效过滤压

3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平卧位转为直位

D颈动脉窦区血压降低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时

34.下列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血管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B血流速度较慢

C与体温调节有关

D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多见

E不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其开放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3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内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缩血管和舒血管纤维共同参与对全身的血压调节

C最基本心血管中枢在延髓

D儿茶酚胺类物质与血管壁上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

E舒血管纤维兴奋,血压下降

36.关于减压反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B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更加敏感

C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D在高血压时,不起调节作用

E当动脉压升高时,反射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回降

37.心室射血是间断的,但动脉血流是持续的,原因是

A外周阻力作用

B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心跳快的作用

D各段动脉压差关系

E血液粘滞度大

38.正常心电图上ST段是一条直线,它表明

A心房已全部兴奋

B兴奋由心房向心室传导

C兴奋在心室各部扩散

D心室已全部兴奋

E心室已全部复极完毕

39.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升压素

E血管紧张素II

40.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效应是

A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骨骼肌微动脉收缩

B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相同

C在完整机体中,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加快

D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道微动脉舒张

E大剂量肾上腺素可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

41.下列物质中升血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

B肾素

C血管紧张素II

D血管紧张素III

E组胺

42.心钠素的作用

A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增多

B搏出量增多,心率加快

C外周血管收缩

D促进醛固酮释放

E促进肾素释放

43.心肌细胞有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