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精华总结Word下载.docx
《普通心理学精华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精华总结Word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条件下进行;
自然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进行。
调查法:
以大众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
具体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方式进行。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哲学影响:
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主要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
笛卡尔(唯理论):
相信理性真实性,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天赋观念
洛克(经验论):
白板说,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经验中获得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发现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基础开辟了前景也奠定了基础
2.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学派:
冯特、铁钦纳;
内省法;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所有人类的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于是可以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它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完型):
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结构主义的重要分支;
至今影响对知觉的研究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加合。
机能主义:
詹姆斯、杜威;
强调意识作用与功能
意识是流动的,与环境互相作用的。
意识使人适应环境。
对美国教育影响很大。
行为主义:
华生;
实验法;
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研究意识。
学习和经验决定你是怎样的人。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学):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强调无意识;
个案法
理论多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行为源于libido。
早期理论强调儿童早期人格形成,泛性。
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马斯洛、罗杰斯;
重视人格
说行为主义幼稚,说精神分析伤残。
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人之初性本善。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成
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功能
1.神经元
功能:
接受、加工或传递信息到体内其它细胞
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结构:
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其中树突较短如树般分支负责接受刺激;
轴突较长,唯一单可分叉,将神经冲动传出。
突起分类:
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2.突触
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依靠电传导,而各个神经元互相联系,他们之间接触部位则依靠化学传导
定义: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相临的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冲动到达末梢,突出小泡破裂将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出间隙作用与突出后膜,激发后膜内的分子受体,从而开闭离子通道。
突出前成分(轴突末梢)、突出间隙和突出后(树突末梢)成分
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由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与脑工作在于整合和调谐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传入神经信息,向身体不同部分发出命令
其中脊髓是将脑与微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
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而成的神经组织为灰质;
神经元的神经纤维(轴突)聚集而成的神经组织为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构成,包括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全部神经
躯体神经系统:
与感受器相联的感觉神经元和与反应器相联的运动神经元
自主神经系统:
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元,包括机能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常使个体在松弛状态的得到休息)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
脑干:
维持个体生命
延脑:
呼吸心跳消化
桥脑:
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间信息桥梁,对睡眠有调节控制作用
中脑:
视觉与听觉反射中枢
网状系统:
控制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小脑:
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
前脑:
脑的最高层部分
丘脑:
信息输入的中继站,网状结构的一部分
下丘脑:
调节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活动
边缘系统:
与动物本能活动有关
大脑皮层:
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大脑分左右两半球。
表面布满沟裂,隆起为回。
有三条大沟裂:
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
同脊髓一样,大脑也分灰白质,重要的横向联络的纤维叫胼胝体,对两半球协同有重要作用。
依据大家公认的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图,我们可把大脑分成不同的机能区域。
初级感觉区:
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
视觉区:
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
听觉区:
颞叶颞横回处接受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听觉
机体感觉区:
中央沟后面的狭长区域接受皮肤、肌肉和内脏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各种觉,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初级运动区:
中央前回核旁中央小叶前部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言语区:
左半球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这个区域损坏会发生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
联合区:
范围广,功能联合的脑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右侧重,左侧灰质多。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三)脑功能学说
颅相学虽然不科学,但推动了脑功能定位的研究
1.定位说
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
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
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
具体功能各自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2.整体说
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动物可以恢复功能。
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
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
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3.机能系统说(定位说和整体说的融合)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①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②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③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三、感觉
生存和耽于声色——这是我们感觉的双重功能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感觉:
人脑通过感受器接受并认识了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它作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为他们提供原始资料。
近刺激、远刺激:
考夫卡把刺激分为近远两种。
远刺激指来自事物本身的刺激而近刺激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2.感觉的编码
编码:
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感觉编码: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神经特殊能量说是错误的,相关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如下:
特异化理论:
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模式理论:
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觉的测量
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也可叫做最小可觉差JND,德国的韦伯对此研究发现了韦伯定律:
K=△I/I(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对数定律:
在韦伯率的基础上,假设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察来决定(该假设以被否定)P=KlgI(同样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史蒂文斯幂定律:
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P=KIn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柑橘通道,成方指数很低;
而能量分布较小的柑橘通道成方函数的指数较高。
(二)视觉
人眼就像一个照相机。
1.视觉刺激
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380-780nm。
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的结构: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眼球壁分三层:
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
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
都是屈光介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中间的双极细胞;
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
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
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
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
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c.功能不同。
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P.S.:
锥体细胞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视觉感受其神经兴奋有聚合作用;
侧抑制:
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互相抑制的现象。
普肯耶现象:
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区别请感兴趣的读者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感受野:
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3.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
关于色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
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①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
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②对立过程理论:
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
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
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
黑白、红绿、黄蓝。
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视觉对比:
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
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
颜色对比:
物体颜色受周围颜色影响朝向它们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
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
视觉适应:
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暗适应:
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
明适应:
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三)听觉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
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
外耳廓、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
一膜(鼓膜)、两窗(卵圆窗、正圆窗)、三骨(锤骨、砧骨、镫骨)机械振动被传递到内耳淋巴液,这是声音的生理传导途径
内耳:
前庭器官、耳蜗实现能量转换
3.听觉理论
音调:
一种心理量,和频率变化不完全对应音调不仅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还受到如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和复合音音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科学家提出过如下四种不同听觉理论:
Ⅰ频率理论:
也叫电话理论。
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
费尔提出来的。
认为:
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Ⅱ共鸣理论:
也叫位置理论。
是赫尔姆霍茨提出。
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Ⅲ行波理论:
生理学家冯·
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Ⅳ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的。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但可以用位置理论解释)。
(四)其他感觉
ESP=Extra-sensoryperception
1.皮肤感觉
触压觉:
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
人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较两点辨别阈限。
触觉:
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
压觉:
明显变形(……什么狗屁定义)
温度觉:
皮肤表面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高于的温度引起温觉刺激;
低于的温度引起冷觉。
皮肤对冷热刺激的接受,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来完成。
痛觉:
任何刺激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是引起的感觉。
2.嗅觉和味觉
嗅觉:
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细胞,产生神经兴奋
适应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
味觉:
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被舌面的味蕾感应
人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3.动觉
动觉:
也叫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紧张程度
4.平衡觉
平衡觉:
也叫静觉,人的各种运动作用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它告诉身体如何根据重力确定方向
5.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
也叫机能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
这种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所以也叫“黑暗”感觉。
四、知觉
从此,客观的信息带有了主观的色彩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知觉:
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过程包含:
觉察、分辨和确认,它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加和。
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
知觉依赖作为感知主体的人的主观取向和经验这些头脑中已存的信息进行加工
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
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
知觉定势: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反过来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
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3.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
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
②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③理解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
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适应:
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之前的状态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分类:
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条件: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视觉线索:
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主观轮廓表明,当视野中出现了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主观轮廓: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图形组织原则:
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
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符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眼动有两类:
微动维持视觉映像,避免局部适应
跳动搜索、转移、调正
2.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
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邻近物体的大小能对对象物体起到对比作用,使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不相同(见错觉)
3.深度和距离知觉
肌肉线索:
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线索有调节和幅合两种
调节:
水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幅合:
眼睛随着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在被注视的物体上,是一种双眼机能
单眼线索:
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包括:
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
透视(远近梯度与观察者运动方向的垂直与平行)
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物体;
当视像落在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
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当距离超过1300m,两眼视轴平行,对距离判断失效)
人们知觉物体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双眼视差。
(四)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
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有四种具体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预测、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时间知觉的依据: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
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知觉的因素:
感觉通道性质听觉>
触觉>
视觉
数量与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越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
而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越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兴趣与情绪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与视网膜映像流回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
似动: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有四种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
(霓虹灯啊!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自主运动:
黑暗中微弱的静止光电好像在动
运动后效:
(瀑布效应)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五)错觉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错觉就随即产生了。
1.错觉的含义
错觉:
我们的知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