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2399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证一词有五方面的含义:

“①现实的而非幻想的;

②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③可靠的而非可疑的;

④确切的而非含糊的;

⑤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二、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至少应包括观察、试验、比较方法,还有“历史方法”为重要补充。

1,观察是社会研究的前提。

第一,观察方法的运用要与一种预备性理论结合起来,排斥无目的杂乱无章的观察,

第二,在运用观察方法时,要排除外在的干扰和个人的偏见,以获得客观的研究资料。

除了直接观察,还有间接观察。

2,实验是将一定的社会现象与相应的社会历史范型进行对照。

直接试验是从理想状态来考察,在专门为研究目的的创造的条件影响下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间接试验是研究社会中由于动荡而产生的病态性偏差。

3,比较是通过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比较,以发现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它包括:

①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比较,以求得对社会特征的最基本认识。

②同一历史时代世界上不同类型的社会比较,以寻找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③同一社会中不同阶层比较,以期认识这一特定社会的特征。

4,历史方法是社会学高于、优于生物学的突出表现。

纵向比较,从中分离出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作用,从而准确地把握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

评价:

开辟了使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先河,但也存在唯科学主义,未实践。

三、社会静力学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构成,它对应着秩序。

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

①人性与社会秩序

人性就是感情、才智和行动。

人的行动不是由才智支配的,感情才是行动的动力。

对感情作了利己主义和非利己主义的区分。

人首先是利己主义的,求食、性欲、母性等都是纯粹的利己主义禀性。

但又不是完全利己主义的,非利己主义的禀性从一开始就存在。

一种社会结构是否对社会秩序作出贡献,关键在它能否有利于人性的发展,约束利己主义,使利己性与利他性协调。

②家庭与社会秩序

社会有机体不能归结为个人,它是由一系列社会机构组成的。

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

家庭关系是人类本性中利己、非利己性最和谐的结合。

家庭是服从与被服从、统治与合作关系的统一,能有效地养成人们服从于社会秩序的必要品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③宗教与社会秩序

社会的和谐一致是以宗教信仰的一致为前提的。

因为宗教本身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精神方面是教理;

感情方面是仁爱,有利于非利己主义的禀性;

宗教制度使个人能严格地服从于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目标。

宗教是一个促进非利己主义,约束利己主义的重要机制,

④劳动分工与社会秩序

劳动分工和由分工引起的经济合作也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劳动分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就越高,就越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

但是劳动分工也有消极的一面,可能助长个人主义,分工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小集团,他们之间有利益上的相互竞争会使社会团结受到损害。

政府作为社会总精神体现者而存在是必要的。

第二节:

赫伯特斯宾塞

一、社会有机论

1.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斯宾塞是从唯实论立场出发来解释社会的。

2.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就有与组成它的个人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使它与生命有机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共同性:

①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一样,处在不断的生长和发展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②随着发展,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结构都会日益复杂化;

③无论是社会有机体还是生物有机体,结构的分化都伴随着功能的相应分化;

④结构和功能的分化的同时,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⑤随着有机体进化程度的增加,其内部组成部分也不断趋向有机化,成为相对独立的小有机体;

⑥由于内部组织单位的独立性,当有机体整体生命遭到损害时,其个别组成部分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

生物有机体

摄取能源的营养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社会有机体

生产组织,它向社会提供必要产品

商业、交通、通讯、银行组织

以国家为首的社会政治组织

 

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农民

承担分配职能的是商人银行家

工业资产阶级、

政府和僧侣

3.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机体,而是一个超有机体。

它与生物有机体存在着以下差别:

①构成生物有机体的一切成分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而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构成它的个人都是或多或少自由而分散的;

②在生物有机体中,精神和意识的功能分化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某一部位。

而在社会有机体中,它分布于机体的各个部分,所有个体都能体验到喜怒哀乐;

③在生物有机体中,组成机体的众多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的。

而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是增进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第三章:

古典社会学家

埃米尔迪尔凯姆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首先拥有自己的对象,必须注意不属于其他学科范围的现实存在,就是社会事实。

1、社会事实的实在性

1什么事社会事实

就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象”如道德观念,宗教,时尚,习惯等。

2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

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总的原则应当运用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

2、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为客观事物,坚持客观原则,反对主观内省法,强调观察法和统计方法的使用。

3、坚持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反对用所谓的终极原因,更反对把社会现象还原为个人的心理要素。

4、必须把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分开来,即把引起某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和某一社会现象所实现的功能区分开来。

三、社会团结

机械团结社会

有机团结社会

分工不发达

分工发达

同质性社会成员

异质性社会成员

强烈的集体意识

减弱的集体意识

个体被淹没

个性发展

镇压型法律

补救型法律

传统的农村社会

现代工业社会

马克思韦伯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1.强调社会科学的特殊性。

他反对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看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

(1)规律的特殊性。

社会科学领域不存在具有必然性的规律、法则

(2)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社会科学的对象还具有“意义”的结构。

(3)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社会领域仍然存在因果关系,只是这种关系不是单义的、决定性的,其联系是概率

2、解释性理解的方法。

要求研究者将自身置于那些他想解释的现象之中或亲身体验所分析的经验,设想行动者为什么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对行动者的动机或赋予行动的意义加以理解。

3、价值中立与价值相关性。

研究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选择什么作研究,如何提出问题,都与价值有关联。

社会科学的研究应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即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态度上的客观性,不可把研究本身变成一种评价。

性的。

4.理想类型。

所谓“理想类型”,一方面是通过对现实中的一些典型因素予以强调、突出、综合而成的,另一方面又是一种逻辑上的纯粹形式,是思维的建构,不可能直接在现实中存在。

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分析的标尺,通过它可以看出现实与它的偏差,从而启发人们的认识,而是强调其典型性。

5.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因果解释。

“韦伯所指的社会行动并非所有行动,它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个是行动者赋予了行动以意义和目的;

二是行动必须与他人相联系。

合理性与社会行动

“合理性”:

一切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可能产生的后果作出考虑、权衡和选择的行动都是合理性的,而一切受神秘的、情绪的、传统的力量支配的行动都是不合理性的。

(1)工具合理性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

(3)传统行动

(4)情感行动

二、政治社会学

1.合理性与统治类型

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有一定的秩序来维护它的存在,这种秩序不是自发的,而是以一种命令—服从的关系来建立的。

统治只有是“合法的”才可能稳定持久。

“合法的”是指被统治者把现存统治秩序中的规范看作是有效的东西接受下来。

(1)传统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是以人们对传统和习惯的神圣信仰为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2)感召型统治。

感召型统治是以被统治者相信某些人具有超自然的、超人的特质为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3).法理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是以人们对法律原则的信仰为合法性基础,这种统治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统治者个人,而是由法规赋予统治者的地位。

2.合理性与组织形式

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与法理权威相对应的科层制组织形式看作是迄今为止最合理性的组织形式。

①按照管理结构所需要的每一项职能划分职位;

②设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③分科负责,分层管理,上级监督下级;

④每个职务都有严格的权限;

⑤管理的政策、决议、规章均记录在案,管理具有完整的文件档案基础;

⑥每一个职务都只是一种职业,要经过考核和专门的训练,科层职员只忠实于职守,他们依其履历和才干得到晋升。

第三节:

滕尼斯

一、社区与社会(乡土社会与法理社会)

它们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历史及一切人类社会关系中,所以它不是纯粹的理性假定,而是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社区”是在情感、恋念、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紧密的有机群体。

“社会”则是指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的基础上的机械结合的群体。

社区关系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

社区关系有:

血缘关系;

以共同生活为特征的邻近关系、婚姻关系;

友谊关系。

社会是一种暂时的、表面上的共同生活。

彼此之间互相疏远、互相陌生、各自抱着各自的目的。

即使用契约、合同、章程等联系着,也是形式上的,如股份公司、大城市、工业社会。

社区导源于人们的本质意志,而社会导源于人们的选择意志。

第四章:

结构功能理论

塔尔科特·

迪尔凯姆

一、模式变项(五对)

行动者的社会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它行动者处在一定的互动模式中,这个模式不是行动者自己任意选择的,而是由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与规范规定的。

帕森斯用“模式变量”这一概念来反映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是指在互动情景中,双方是注重投入情感和通过互动得到情感的满足,还是排除情感因素,理性地对待互动中的他人。

(2)泛在性与专一性是指互动双方对彼此关系的投入范围,即互动是涉及到生活的诸多方面,还是有限的某一个方面。

(3)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是指在互动情景中遵循的规范或评判的标准是一视同仁还是因人而异的

(4)先赋性与自致性是指在互动情景中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根据和标准是什么,是以先天的条件还是后天努力获得的能力。

(5)集体倾向与个人倾向是指在互动情景中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还是优先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

二、社会系统

1.社会系统的功能要求

经济制度履行适应功能,它的目标是生产供社会支配的收入;

政治制度履行目标实现功能,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能力以完成社会系统的目标;

法律制度履行整合功能,它的目标是使社会系统免受不适当的内部冲击和其它协调失灵,抑制和扭转偏差行为的干扰倾向,促使形成和谐合作的条件;

模式维持的功能主要由家庭制度来履行,它的目标是保存制度化的文化,着重于价值定向的模式。

罗伯特·

默顿

一、论社会学理论——中层理论

社会学作为一门后起的学科,为了使自己能立足于学术界,其理论受到了两种理论原型的影响。

一种是综合哲学系统。

社会学开拓者力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综合社会学理论系统。

另一种理论原型的影响,这就是科学的理论系统,一些社会学家试图建立综合社会学理论系统。

中层理论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学家应首先发展一些可以应用到实际领域的特殊理论。

“介于日常研究中的操作假设和无所不包的大理论之间的一种理论。

”“一方面是同观察到的特定等级和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化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

二、对传统功能理论的批判

1.对功能统一性的批判

传统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充分和谐地共同运转,不会产生无法解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默顿从功能接受者的角度提出了批评。

要说明某一现象具有功能,就必须指出究竟对谁有功能。

一个社会系统是不是一个功能统一体,这不是从事研究的前提,不能把这一要从经验上研究的东西作为预设的东西肯定下来。

2.对功能普遍性假设的批评

传统的功能理论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形式和文化形式都对社会有积极功能。

默顿指出,各项社会内容不但有积极功能,还可能有消极功能,对功能性质的分析还应与一定的时间框架联系起来,一项在短时间内可能具有积极功能的事件在长时期内则可能具有消极功能。

要发展一种评估各种功能后果净均衡的原则。

3.对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的批判

传统功能理论认为,“在任何形态的文明中,任何风俗、物件、观念与信仰都履行某种重要的功能,必须完成某种任务,因而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默顿认为,这一假设混淆了功能与满足功能的单位。

满足同一种功能的结构可以是不同的。

不仅要考虑已有的单位,还要考虑同样能够满足功能要求的其它单位,从中发现为什么是该单位,而不是其它单位被系统作为满足功能的要素。

相关概念区别:

在帕森斯那儿,“功能”是指某一结构要素或某一行动对社会协调作出的贡献。

而在默顿这儿,“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后果”,这种后果依其对社会协调所起的作用性质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

“反功能”概念是指会导致社会协调性和适应性下降。

默顿提出了“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概念。

“显功能”是指社会体系的参加者明确意识到的或期望的行动后果,“潜功能”是指社会体系的参加者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期望到的行动后果。

默顿提出了“功能替代物”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可以用来履行同一功能的多种结构或单位。

第五章:

社会冲突理论

刘易斯·

科塞

一、社会冲突的功能性质

1、对群体的功能

对于外部冲突来讲,判定其功能性质的尺度有两个:

(1)该群体是否已经建立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起码的认同。

(2)该群体的成员是否有这样一种认识,即外部冲突造成的威胁是针对整个群体的,而不是仅仅只对群体的某一部分。

对于内部冲突来讲,判定其功能性质的尺度有三个:

(1)冲突的目标是否涉及到维护现有结构的核心价值。

(2)冲突产生于其间的群体结构是富有弹性还是僵化的。

(3)冲突产生于其间的群体关系是亲密的还是非亲密的。

2、社会冲突对社会系统的整合意义

(1)首先,冲突能使对抗者产生结合。

陷入冲突本身就意味着与另一方建立某种关系。

(2)冲突如同一个激发器,会促使旧规范不断地改进,新规范不断地创造。

(3)冲突会导致公共组织的建立。

(4)冲突能建立并保持权力的平衡。

(5)社会冲突创造了联合与联盟。

二、社会冲突的起源(冲突的概念)

科塞定义为:

“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第一,冲突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种互动;

第二,冲突是一种对各种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争夺引起的行为,不是一种动机和心理倾向。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

从当事人是把冲突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还是目的本身。

现实性冲突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作为手段的冲突,有着明显的目标指向,而且指向真正的冲突对象。

非现实冲突是把冲突作为目的的一种冲突,不是指向真正的冲突对象,而是选择某种替代对象,为了发泄敌对情绪,释放紧张。

四、社会冲突的“安全阀”机制

任何社会系统都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有可能破坏系统的压力,当敌对情绪超过系统的耐压能力时,就会导致系统的瓦解。

而社会冲突正是表达不满、发泄敌对情绪的最主要方式。

社会系统要想在敌对情绪的发泄和原有关系不变这二者间寻求两全,就必须提供冲突的替代目标,把对原初对象的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

非现实性冲突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因为它仅以发泄敌对情绪、释放紧张为目的本身。

科塞把以上提供替代目标和替代手段的制度称为“安全阀”,随时可以把体内的“超压”蒸汽排放出去。

“安全阀”制度虽然使原初关系得到保护,但也使系统缺乏变化而降低了适应能力。

虽然它能把敌对情绪引向其它通道,但不满状况并没有真正解决。

第六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节、乔治·

卡斯珀·

霍曼斯

一、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

“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活动来讲,一个人的某种行动得到的报酬越经常,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这种行动,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成功命题涉及到获得报酬的频率对行动的影响。

2.刺激命题

“如果在过去一种特殊刺激或一组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的相同,人就越可能发生这种行为,或是一些相似的行为。

刺激命题涉及到以往的行动经验与现在的行动情景之间的关系。

3.价值命题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某个行为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就越可能执行这个行为。

”行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总是选择价值最大的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

“一个人在最近越是常得到一种特殊的报酬,那么该报酬的追加对于这个人来讲,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5.攻击——赞同命题

当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预料的报酬,或得到他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他会感到气愤,他可能从事攻击性行动,这种行动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相反,可能从事赞同性行动。

6.理性命题

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会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行动)A=V(价值)╳P(获取价值的可能性)

行动发生的概率实际上是报酬的价值水平与获得该报酬的可能性程度之间的乘积。

正是这种“显而易见”才能使之成为一个演绎体系中的公理性东西,过分设定社会组织的规律是神秘的,只会导致徒劳的探索。

二、小结(评价)

1、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把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理性提到重要的分析地位,对克服结构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这一缺陷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个体之间直接的交换行为确实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但是,他不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从社会的动态过程去揭示人的需要和人的动机的存在和变化,而是从行为心理学那里推演出来的。

人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决定的。

2、霍曼斯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观点引入了社会学。

但霍曼斯把交换这一经济行为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与社会生活的现实是不相符的。

3、霍曼斯的理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但对于宏观社会中的种种重大问题缺乏解释力。

4、霍曼斯理论的另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他忽视社会生活中,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奴隶制、低于标准的工资福利,都不是对等交换。

彼得·

布劳

一、基本概念和观点

他对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作了严格的区分。

首先,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而社会交换不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回报的性质不能讨价还价,而须留给作回报的人自己决定”。

其次,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

第三,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而从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明确的价格,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二、小结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为克服霍曼斯理论的不足作出了努力:

第一,布劳反对霍曼斯的心理还原立场,认为由人际交往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突生”性质,不能简单地从个体心理进行解释。

复杂的宏观社会结构应该有它自己的分析单位和分析概念。

第二,霍曼斯原则上只承认均衡、公平,交换的对等原则。

而布劳提出,不均衡、不公平是社会交换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不平等交换中权威的产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分析社会。

第三,霍曼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描述,它只说明了社会是由交换关系构成的。

而布劳则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对抗和重组过程,把社会变迁的分析引入了社会交换理论。

第四,布劳较好地解决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转换,而霍曼斯则将宏观交换等同于微观交换。

第五,交换过程既发生于宏观又发生于微观,但宏观过程的交换更复杂,交换的主人由微观的个人过渡到社会组织,交换的性质是间接交换。

第七章、符号互动理论

第一节、符号互动的先驱

一、库利:

镜中我

1、反对思维方式的二元论,个人与社会是同一现象的不同侧面,独立的个人是在经验中不存在的抽象物,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如此。

2、镜中自我。

人们彼此之间都是一面镜子,这种自我认识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

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形成某种自我感觉。

3、首属群体的思想。

人性的养育所。

二、托马斯:

情境定义

任何一个自我决定的行动,在其开始之前,都有一个考察和深思熟虑的阶段,称之为情境定义。

环境刺激——>

行为反应

理解、判断

第二节、乔治·

米德

一、有意义的姿势与心灵

1、有意义的姿势——心灵能力出现的基础。

米德把个体早期的社会沟通称为“姿势对话”。

只有当一种姿势在它的发出者和接收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的反应时,它才获得了社会意义,米德称这种姿势为有意义的姿势或常规姿势。

2、想象性预演

想象性预演涉及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那些与之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这一过程。

米德把这一过程称为“承担他人角色或角色承担”。

内容是:

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

3、人类的心灵能力

综上所述,米德提出了人类的心灵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理解和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尤其是语言)的能力;

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

想象性预演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是个体心灵过程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第三节、赫伯特·

布鲁默

一、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