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223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使用节水龙头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3.下列数据是一

些物质的,其中呈碱性的是

A.牙膏B.胡萝卜C.橘子D.食醋

14.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15.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

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

B.核外电子数为24

C.元素符合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6.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19.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20.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

,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2.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

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

烧,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

下列有关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密封保存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

1

23、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5.某同学欲测定Na2CO₃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₃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

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

的化合价。

(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

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

,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

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7.(5分)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

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种元素组成,属于(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

28.(6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

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河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

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

反应原理为:

①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为。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

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关闭K。

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

因:

29.(6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B.铜导线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

30.(7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

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

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

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

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

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33.(7分)四硫化钠(

)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实验资料】

①受热时,会与

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制得Na2S4,反应为

,X的化学式

为,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

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_

____,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

h2=____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甲醇(

)是基础化工原料,制备原理为:

当消耗5.6kgCO时,计算生成甲醇的质量。

 

35、(3分)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kg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

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

(2)原混合物中的Cu2O和Cu质量比(写出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序如下(前6位):

氧、硅、铝、铁、钙、钠等,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C。

3.【答案】B

【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O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KCl不含氧元素,NaOH由三种元素组成,都不属于氧化物,所以A、C、D错误,S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B正确。

4.【答案】B

A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B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液体滴出现

D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5.【答案】C

【解析】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难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牛奶难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植物油难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白糖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溶液。

6.【答案】A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棉花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黄金是金属材料

7.【答案】D

【解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8.【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一起决定原子的种类。

9.【答案】A

【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需量取水的体积,所以需用到量筒,要溶解氯化钾固体或稀释氯化钾溶液,所以必需用到烧杯,为加快溶解,需用到玻璃棒,但不需用到蒸发皿。

10.【答案】C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捂住试管外壁,给试管内气体加热,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11.【答案】C

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表示2个氢原子

表示2个氢分子

表示2个氢离子

12.【答案】B

垃圾分类有利用减少污染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易引起白色污染

使用节水龙头,不仅可节约用水,还可减少水体污染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13.【答案】A

【解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且pH越小,酸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等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牙膏的pH介于8和9之间,显碱性。

14.【答案】C

碳酸钙的化学性质较稳定,露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其质量无明显变

氯化钠化学性质较稳定,露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其质量无明显变化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由于溶质的挥发,其质量减少

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质量增加

15.【答案】B

【解析】根据镁在周期表中的信

息,镁的原子序数为12,所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质子数为12,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镁的元素符号为Mg,镁属于金属元素,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6.【答案】D

【解析】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所以不能用闻气味和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氧气和空气都不易溶于水,所以也不能用将集气瓶倒扣于水中的方法区分,空气中含有氧气,但其中氧气的含量较纯净氧气的低,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却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答案】D

没有配平

没有标注反应条件

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果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要求不熟悉,或分析不仔细容易出错。

18.【答案】C

液氨用作冷冻剂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氧气能助燃,常用于气焊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

【思维拓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和制法、保存,物质的用途、制法及保存反映物质

19.【答案】B

【解析】碘受热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由于该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碘分子的质量与大小不变,由于温度升高,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隙增大。

20.【答案】A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生成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1.【答案】D

醋酸是酸,氢氧化钠是碱,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但由于生的醋酸钠易溶于水,所以反应无明显现象,化学变化不一定都有明显的现象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但不清楚该过程中氧化铜的质量及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所以不能判断氧化铜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说明铁的活动性较铜强,铁能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说明铁的活动性较银强,但无法判断铜与银的活动性强弱

向热水中的白磷和向冷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此时白磷的温度不同,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2.【答案】B

肼有吸湿性,应该密封保存

肼燃烧的生成了氮气和水,氮气是单质,所以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肼能燃烧,可用作燃料

肼的化学式N2H4,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2∶1×

4=7∶1

23.

【答案】B

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由于没有氯化钠生成,但加入的盐酸会稀释氯化钠,所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继续保持不变,应该会逐渐减小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只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56份,即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然盐酸完全反应,继续加入大理石,由于大理石不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铁不溶于水,所以盐酸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铁,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固体质量减小,但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易错分析】本题由于考虑不周,易误选A,解题时应该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对氯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相当于增加了水,对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4.【答案】D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所以该温度下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说明在该温度下,等质量的水中,能溶解三种物质的质量a>b=c,所以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c

由于蒸发水之后,三种物质的溶液中都有晶体析出,所以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减小而增加,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25.【答案】C

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所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时有部分二氧化碳损失,造成所测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由于气体的密度较小,取样量不大时,通过测定气体的体积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误差较大

与C相比,不是直接测定二氧化碳质量,而是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不溶性的碳酸钙,起一个放大作用,可减小实验误差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造成所测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26.【答案】

(1)B

(2)石油CH4(3)+2(4)4Na+3CO2

2Na2CO3+C(5)ABC

(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不属于有机物,所以所给三种物质中只有乙醇属于有机物;

(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3)碳酸盐中碳的化合价为+4,氧的化合价为-2,设锰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有X+4+(-2)×

3=0,所以X=+2;

(4)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钠和二氧化碳,生成

物是碳酸钠和金刚石,反应条件是440℃并加压,因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5)根据题目信息,碳海绵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石油,且挤出所吸的石油后可恢复原状,即可反复使用。

27.【答案】

(1)B

(2)补钙(3)①四(或4)②17∶22

(1)植物油富含油脂,馒头富含糖类,牛肉征富含蛋白质;

(2)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是一种常见的补钙物质,饼干中添加碳酸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3)根据图示,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

①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②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氨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7×

2∶44=17∶22。

28.【答案】

(1)D

(2)2H2O通电2H2↑+O2↑(3)①9∶25②H2SO4+2NaOH====Na2SO4+2H2O(4)铁生锈消耗烧瓶中的氧气,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后滴入稀盐酸,稀盐酸能与铁反应产生氢气,使瓶内气体增加,致使导管内液面下降

(1)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河水、自来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蒸馏水是将水中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都完全除去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①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6g∶100g=9∶

25;

②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4)钱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水作用生锈,铁生锈消耗烧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上升,打开

K后,滴入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俣烧瓶中的气体增加,烧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将导管中的水压入烧杯中,即导管内的液面下降,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从导管逸出,在导管口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29.【答案】

(1)C

(2)Fe+CuSO4===FeSO4+Cu(3)①过滤②Zn+H2SO4=ZnSO4+H2↑③AC

(1)用铜制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

(2)铁的金属活动性较铜强,可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

(3)电池铜帽的主成分为铜和锌,锌的活动性较强,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通入氧气,可使铜氧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溶液A的成分为硫酸锌、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水;

加入物质B鳄铜由铜离子变为单质铜,B应该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由于需制备的物质是铜,所以B的活动性不能比锌强,则A中硫酸锌溶液进入溶液E中,说明溶液E是硫酸锌,所以加入的B为锌,即利用锌将硫酸铜中的置换出来,然后通过过滤将铜和过量的锌与硫酸锌溶液分离开来,所以固体D的成分是铜和锌,加入物质D就是使锌和铜分离开来,得到铜,所以物质D为稀硫酸,也可是硫酸铜溶液,如果步骤Ⅲ中有气体产知,则物质D为稀硫酸,溶液E是硫酸锌溶液。

①分离操作是将液体和液体中不溶性固体分离开来,是过滤操作;

②加入物质D将铜和锌的混合物中的锌除去,且产生气体,所以D为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③A中含硫酸铜和硫酸锌,固体C中含有铜和锌。

30.【答案】

(1)饱和石灰水与石蕊(或碳酸钠溶液与石蕊)

(2)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2O3+6HCl===2FeCl3+3H2O(3)CaO(4)①Ca(OH)2+Na2CO3===CaCO3↓+2NaOH②氯化钙、盐酸、氯化钠、酚酞或氯化钙、氯化钠、酚酞(用化学式表示也可)

【解析】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笥溶液变蓝色。

(1)B中溶液显蓝色,故其中盛放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和石蕊,所以B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和石蕊,或是碳酸钠和石蕊;

(2)烧杯A中的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为酸性溶液和酚酞,即溶液中含盐酸和酚酞,加入物质甲出现黄色,说明物质甲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

(3)C中溶液显红色,可能是稀盐酸和石蕊的混合溶液,也可能

是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与酚酞

的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