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1962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言1700字Word格式.docx

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2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3、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

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

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从来如此,便对吗?

39、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0、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

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

只有这两条路。

4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3、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4、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

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

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6、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8、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4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0、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5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6、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第二篇:

鲁迅17800字

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了解传记的一种——“回忆录”这种文体的特点,品味这篇回忆录的艺术特色。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多种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特色。

2、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难点]

对“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的鲁迅到“平易温和”的鲁迅的转变。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1、先听两则“毛主席语录”: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xx年12月出版。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出版。

再请同学们欣赏几幅鲁迅先生的照片(用幻灯片显示)。

所以,一提起鲁迅,大家总会想起很多词语: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这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鲁迅曾尽其所能地帮助和教导过他们,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19xx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来到上海,曾和鲁迅有过一段很深的师生情谊,得到过鲁迅直接的关怀和提携。

所以在19xx年鲁迅逝世3周年之际,萧红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题为《回忆鲁迅先生》。

本文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读过此文才感到:

原来,深刻的社会批判者鲁迅,他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平和。

这也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2、介绍回忆录的有关知识:

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

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

但凡回忆录有两种形式:

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即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学完之后,要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篇传记属于上述中的哪一种。

二、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19xx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xx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xx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xx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xx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

《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三、阅读的速度和归纳的能力。

1、全文以空行为标志,共有39节,为了学习上的方便,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这39节课文全部标上序号。

2、请同学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示范前四节,其余各节由学生自己先归纳、回答,教师再点评、明确),按照下列方面归纳每节课文的主要信息:

事件或角度表现的性格、品质写作方法

第⑴节鲁迅的“笑”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略写、细节描写

第⑵节鲁迅的步伐轻捷略写、动作、细节

第⑶节品评衣着善解人意、知识丰富正侧面结合、详写

第⑷节夜谈和待人吃饭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详写、细节描写

第⑸节招呼来客爱开玩笑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⑹节久雨偶晴的造访和蔼可亲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⑺节和海婴嬉戏善解人意、童心依在语言描写、对比

第⑻节冯雪峰来访好客、真心待友场面描写、语言描写

第⑼节对青年来信的态度关心、宽容青年语言和对比描写

第⑽⑾节指导青年看电影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语言(直引和间引)

第⑿节不游公园却勤出门热爱、指导青年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

第⒀节不请男佣却热待客节俭、好客对比、细节描写

第⒁节不吝校样纸及坐车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语言、动作、对比描写

第⒂⒃节喝茶和抽烟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对比、细节描写

第⒄⒅节昼陪客人夜加班惜时、勤奋环境烘托、细节描写

第⒆节对“时髦”的厌恶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环境、衣着、眼神描写

第⒇节对鬼神的不相信富有科学精神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第(21)节品尝海婴的鱼丸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动作语言、对比

第(22)节包书也要亲自动手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比、细节

第(23)节简陋的居住环境俭朴、勤劳、待人真诚环境、细节

第(24)节书房就是卧室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环境、细节

第(25)(26)节整个三层楼的寂静喜静、勤奋工作对比烘托

第(27)节鲁迅先生病了坦然面对疾病对比、神情、语言

第(28)节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惜时、忘我工作心理、细节

第(29)节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语言、神情

第(30)节先生体质大不如前一讲话就精神神情、对比

第(31)节妻子许先生的担当工作如山、不得休息间接描写

第(32)节病中先生的饮食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环境、语言、间接

第(33)节病情不断恶化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神情、细节、间接

第(34)节病中的困顿俭省、坚定神情、间接、环境、细节

第(35)节海婴的药瓶“玩具”爱孩子、坚强间接、语言、细节

第(36)节病稍好转就会客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语言、细节描写

第(37)节时刻伴随的小画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细节、语言

第(38)(39)节最后的时刻勤奋不息细节、避讳

四、扩展阅读:

请同学们利用三、四天的课外时间,搜集下列作品阅读,加深对鲁迅平易温和性格的理解。

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第三、四课时

一、品味本文的语言,理解本文在语言方面的艺术特色:

1、先请同学们品味下列描述性语言:

(1)第2节:

刚抓起——一扣——同时伸出——不顾一切

准确生动地描写出先生的步伐特点。

(2)第4节第4段: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连用两个“嘱咐”“一定”,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先生好客、大方、关心爱护青年的长者风范。

(3)还有4节倒3段:

笑声冲下楼梯来:

一个“冲下”,把鲁迅先生“笑”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富有生命力,准确地表现出先生明朗、豪爽的性格。

(4)第12节倒2段:

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

这几个连续动作,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先生记忆力强、不随便散置任何东西的品质。

(5)第19节倒3行:

鲁迅先生一看她,就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

等等。

一个“瞪”字,一个“看了半天”,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不喜张扬、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自己情感的个性。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是:

描述性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细腻,表现力强,鲜明地表现了传主的性格特点。

3、再请同学们品味下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1)第3节中间——“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抓住了人物在特定时候的个性语言,生动表现了传主体凉他人、善解人意的心理世界。

(2)第4节倒2行——“我再吃几个吗?

抓住人物瞬间的特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尊重妻子的优秀品质,这在那个时代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3)第21节倒2段——“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以加查看就抹煞是不对的。

”抓住鲁迅先生特有的口吻,准确、先生地表现了先生在家庭中的民主思想和态度。

(4)和36节——“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等等。

抓住先生特有语气,表现了关心、爱护青年的品质,也表现了先生平和、慈祥的音容笑貌。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二是:

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言简意赅,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4、品味教材“思考与探究”第2题中的语言:

(1)(第3节中)对先生充满无限的崇敬之情。

(特别是“全智者的催逼”)

(2)(第9节中)对先生充满爱怜、心疼的情感。

(3)(第14节)对先生充满喜爱之情。

(4)(第18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忧的心情。

(5)(第39节)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无限的惋惜。

(当然,这样的语言还很多,同学们还可再找出几例来品味。

从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语言的特点之三是:

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5.品读语言,分析形象

细读萧红眼中的鲁迅先生,通过细节和语言,分析文中的鲁迅与你所了解的有何不同?

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

“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在学生的记忆里鲁迅总是一个紧锁眉头、目光深邃的沉思者。

而这里的鲁迅却截然不同,爽朗开怀,这也是萧红笔下的鲁迅才有的独特魅力。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夜黑亲自送萧红出门,并指明隔壁?

茶?

字牌的标记。

”——一个思想犀利的人在生活上却能如此的体贴入微,甚至在着装这么小的问题上也关注女孩子的自尊心。

“海婴吃鱼丸说不新鲜,众人都怀疑的时候,鲁迅却通过亲自品尝证实了孩子的说法。

”“海婴睡觉前与病重的父亲道晚安,鲁迅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能很大声地答复他。

”——当孩子处在成人世界一个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的角落时,鲁迅先生却能以慈父的柔肠用尊重与理解来回应孩子的呼声。

“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

?

我再吃几个吗?

”——对妻子的尊重、真纯。

萧红用女性的细腻直觉融入鲁迅的日常生活,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鲁迅!

一位在国人眼中的文学战士卸下了他的严肃与锐气,却以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体贴的丈夫、一个关怀的师长身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用他丰富的情感世界感染我们,用他宽广仁厚的心胸感动我们,用他严于律己的品质熏陶我们……

6.品读语言,感悟妙处

任选文中最感兴趣的语句,揣摩其用词炼句的妙处。

如:

①“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面,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那碗热的鸡汤在桌子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

“站、停、蹲、悠然”等修饰语,富有灵动感,使得萧红笔下的景物呈现出生命的灵气,受到了主人情绪的感染。

既有鲁迅酣眠时的和谐静谧,也有先生病重时的冷寂孤凄。

②“鲁迅先生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地方,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两只手空闲地垂着。

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作者描写病重的鲁迅都特别强调其表情的平和舒缓,然而两处“似乎”以及手的“空闲”却使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细致文笔中潜藏的沉重。

外表的平静下隐忍着难以想象的病痛,一个人的坚强与善良在此刻看似矛盾的文字冲撞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③“17日,一夜未眠。

18日,终日喘着。

19日……他休息了。

这段文字,是萧红为鲁迅谱写的一阕哀而不伤的安魂曲。

她没有着意渲染鲁迅临终前的痛苦挣扎,只用“气喘”“喘着”两个词一带而过,极力烘托出一种宁谧安详的气氛。

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张弛互现,缓急更迭,洋溢着抒情诗般悠缓绵长的曲调。

小结:

深入阅读总归要在写作目的和文字上多品味推敲,作者看似平静叙述的语言下面,却涌动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要想在文学殿堂里遨游,首先自己要沉淀到文字里去。

第五课时

1.问题质疑

①在回忆录中结尾处,萧红所说的鲁迅在病中不断翻看的那张画片,究竟有何寓意?

这副画的名字叫“波波诺娃”,在俄罗斯民间传说中,她是追求自由与爱的化身。

“波波诺娃”正是鲁迅精神的底蕴所在,也是他终其一生为之不懈追寻的理想。

②在叙述鲁迅先生“踢鬼”这一故事时,文末萧红加了一句评述,这句话是否有言外之意?

一个盗墓的假“鬼”给不怕鬼的鲁迅一踢,马上原形毕露,情节本身带有极强的启示性——我们需要通过踢一踢来警示某些“鬼”,让他们懂得如何来做“人”!

所以萧红意味深长的评述,应是针砭时弊的解剖,同时也表达了对鲁迅先生作为以纸笔为刀枪的精神战士的由衷敬佩。

③既然本文题为《回忆鲁迅先生》为何又要大篇幅的写许广平?

许广平的形象融合了中国传统妇女与新时代女性的勤劳、节俭、善良、聪慧、宽容等品质。

在整篇文章里,很多地方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夫妻间的相濡以沫。

特别是在鲁迅病重后,许广平无微不至的照顾“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看着她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着楼梯上了楼”,诸多细节感人至深。

因此,毋宁说鲁迅与许广平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更愿称他们为一对志同道合、彼此激励的战友!

精神的相互慰藉与理解包容中更能展现鲁迅平和执着的一面。

他们二人犹如在沐浴烈火中的凤凰,用坚毅和隐忍完成最后的人生涅槃!

这恐怕也是萧红的回忆录的独到之处。

二、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下列问题,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

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8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1)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及时予以点评;

(2)明确: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

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

课文中萧红用了四十五个片断来叙写鲁迅,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完全是情感的宣泄之作,凡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线索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蒙太奇式的细节叙述。

因此有人评价此文兼备“史”与“诗”的双重因素,既具有散文的审美特质,又具备传记的基本特征。

2、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可让学生找一找这样的段落),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面)和间接(或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

三、能力拓展:

1、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应用:

以本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哪些论题或论点?

(1)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发言,教师点评;

(2)明确:

①伟大与平凡(论据: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②惜时(论据1:

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

还有本文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

论据2:

鲁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③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分寸(论据:

鲁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场合指出别人穿衣的不当。

)④中学生应该培养节俭的美好品质(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节俭的优良品质”)(论据:

本文中所描写的鲁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成名,稿费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见的鲁迅先生却十分节俭——12节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石蓝的棉布袍子…”的简朴穿著;

13节中“这菜简单到极点”;

16节中“鲁迅先生随时吸的是绿听子的便宜烟”;

鲁迅对摩登女子的厌恶。

2、比较阅读,交流讨论:

文学作品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虽同是怀念鲁迅先生,在其逝世后却有众多的友人写下了文风各异的回忆性篇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巴金《忆鲁迅先生》、唐弢《琐忆》、周晔《我的伯父鲁迅》,思考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各有何千秋?

任选上述论点或论题一则写一篇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