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153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情表》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

同“悯”,忧伤。

  B.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终: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

渺小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土:

土地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刘夙婴疾病吾尝终日而思矣

  B.臣以供养无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与祖母相依为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B.作者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既是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

  C.文末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了格外恭谨的想法,“犬马”“怖惧”“不胜”等语,适合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降臣的语言。

  D.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李密把对祖母的孝情作了大肆渲染,这种“孝”首先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并不真诚。

  (4)用“/”给下面这句文言文断句。

  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而尧三曰宥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改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答

  

(1)C.当为“拳拳之心”。

译文:

因此,我的拳拳之心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2)B(A.第一“而”连词,表示递进,第二个连词,表示修饰;

B.两个“以”都是连词,译作因为;

C,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第一个“所”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介词,与“为”都表示被动。

  (3)D.“并不真诚”错,这种孝情既是出于政治考量,同时也是真诚。

  (4)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尧三曰宥之

  (5)①我因为命运凶险,年幼时就遭遇不幸。

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想遵从诏书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想要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参考译文:

  臣李密陈言:

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

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

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

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2

  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27题。

(13分)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5.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不矜名节?

除臣洗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④过蒙拔擢

  26.翻译句子:

(6分)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7.__第?

段中作者为何要列举自己多次被征召的事实。

(3分)

  七、(13分)

  25.(4分)夸耀;

自夸任命迫近④提拔

  26.(6分)略

  27.(3分)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1分,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2分。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3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除臣冼马除:

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薄:

迫近

  C.则刘病日笃笃:

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

到了

  2.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B.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①臣具以表闻②屈贾谊于长沙

  D.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参考答案:

  1.A除:

授予官职。

  2.【答案】B

  A项,①介词,比;

②介词,对、向;

B项,①②都为动词,是;

C项,①连词,因为;

②介词,凭的身份;

D①结构助词,的;

②动词,去、往、到。

  3.【答案】D

  A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C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D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

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4.【答案】DD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节选自《陈情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

开除

  B.则刘病日笃笃: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慢:

怠慢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

自夸

  9.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B.臣具以表闻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所陈之情,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还有对祖母刘氏的孝情等。

  B.__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有不事二主之心。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D.__层层推进,直截了当,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

  8.A(授予官职)

  9.A(因为)

  10.D(应是措辞委婉)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5

  1、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

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

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

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4、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A、①生下小孩六个月,父亲离开了他。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B、①生下来只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行,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C、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家立业。

  D、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够表达李密动之以情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一组是()

  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⑤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⑥

  6、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__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__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__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1、C2、B(古义:

“长大成人”,今义:

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A(①因为②因为③用④而)4、D5、C6、B(不是开篇就提出辞官,而是第三段才道出真情。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形影相吊(慰问)B.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C.夙婴疾病(经常)D.则刘病日笃(沉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臣具以表闻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欲苟顺私情苟非吾之所有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__开篇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孝比忠重要,明确表示不愿应诏,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__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D.__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12.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9.C10.A11.B

  12.①我因为命运坎坷,年幼遭遇不幸。

刚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连续任职做到郎官,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7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乌乌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对下面句中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蒙矜育矜:

怜悯B.不矜名节矜:

夸耀

  C.听臣微志听:

听见D.日薄西山薄:

  5、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谨拜表以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B.区区不能废远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D.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答案:

  4.C5.B6.B7.A

  8.⑴我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

  ⑵我(将来只要)活着就愿意献出生命(为国出力),死了也愿意报答陛下的恩惠。

评分标准:

共6分,每小题3分。

“拔擢”“陨首”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

2021年《陈情表》阅读答案8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大。

  节选自《陈情表》)

  乙

  李宓①,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

祖父光,朱提太守。

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

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

机警辨捷,辞义响起。

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

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

  大同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薄,及书招,欲与相见,皆不往。

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

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

诏书累下,郡县相逼。

  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

敷德陈教,政化严明。

太傅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

宓遣户曹赍移推毂遣之。

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

宓至,中山诸王过县,征刍茭薪蒸。

宓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

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

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

盗贼发河内馀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

  (节选自《华阳国志·

后贤志》)

  (注)①《蜀志·

杨戏传》(裴松之注)、《昭明文选》、《晋书·

孝友传》均作李密。

②大同:

指魏灭蜀。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婴:

缠绕

  B.则告诉不许告诉:

被告知

  C.州辟从事辟:

征召

  D.心在色养色养:

和颜悦色地奉养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具以表闻以资政殿学士行

  B.则刘病日笃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犍为武阳人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追贼者不敢经界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7.下列对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较为具体地交代了李密年少时的人生遭际,而乙文在这方面的记叙较为简略,这与作者写作意图的不同有关。

  B.甲、乙两文都写了李密多次拒绝应召,主要原因是祖母年老,需人奉养,无法分离,表现出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

  C.根据乙文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