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103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doc

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奎溪坪完小赵升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但由于科学课在农村不被重视,又是“难教”的一门课程,也许是农村学校相应实验器材的配备一时跟不上,或许是相应专业师资欠缺,或许是长期遗留的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等原因的存在,导致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不被重视,或是由教师演示了之,或是以接受式取而代之,更有甚者是避而远之------跳过不谈,从而失去了实验教学的真正价值,失去了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实验教学的质量老提不上去,一些学生不认识烧杯、量筒、漏斗、更有甚者把玻璃棒当成温度计,鉴于这样的情况,我想就重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考试几乎是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而且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

这几乎限定了教学目标:

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

小学科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再者,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挖掘学生的科学素养,往往那些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在考试中比那些认认真真实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更“有成效”。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换观念,抛开以分数决定教学质量的意识。

即使要有分数,也不能按照传统的试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

要在学生具体操作中去评价。

可以采用平时操作和考试两种成绩去评价学生。

在考试时,可以要求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平时教学过程中做过的实验,既可通过学生对这个实验的操作中看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可以看出该小组同学的合作探究精神。

当考试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时候,必然引起老师和学生们对实验的重视。

第二,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极大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而有效的实验教学又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所以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要特别的加以重视。

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的习惯。

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懂得追求真实与科学,使实验能准确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

三是实验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就会使知识具体化,使观察有意识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

四是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过和没学过的知识之间,在原有知识领域和新知识领域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起联系的桥梁,开展探索性实践,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行分组,充分发挥每个小组的力量,这就需要学生大胆去尝试,教师适时点拨,以达到实验的结论:

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

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

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

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

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

“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

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

”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

第四,严格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操作的把握程度。

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喜欢动手做是学生的特点,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盲目乱动,一动手就忘了纪律,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或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这就需要明确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执行。

为了不遏制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运用各种办法明确操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