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067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7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的初中化学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8.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9.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

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1.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D.

塞紧橡皮塞

12.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如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温室效应

B.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①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O2

C+O2

1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C.大气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填写档案时一般要求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单质碳不易溶于水

15.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

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

1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D.CO2可作为气体肥料

17.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化合反应

B.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8.小李学习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时  .

A、蒸馏水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19.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  ;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便产生了好奇.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

假设一:

石灰水变质假设二:

制得气体中无CO2

探究实验:

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1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试管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说明石灰水未变质

说明制的气体中有  气体

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推理:

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小组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验证实验:

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出现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有HCl气体

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

请解释  .

评价反思:

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认为.验证实验:

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证明HCl气体的存在,原因是  .

拓展迁移: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制得气体是否纯净等.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原因是  .

21.下面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D→B→C.

①仪器B中看到的现象是  .

②仪器C的作用是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实验结束后大玻璃管中的物质里还有少许红色氧化铁,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其中之一).

(3)、加热固体碳酸氢铵或碳酸氢钠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甲:

NH4HCO3

NH3↑﹢H2O﹢CO2↑

乙:

2NaHCO3

Na2CO3﹢H2O﹢CO2↑

如用上述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  的方案好.不选用另一种方案的理由:

  .

22.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碳家族的成员.

(1)请按图要求,填写出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A﹣天然最坚硬的单质  ,

B﹣可以燃烧的氧化物  ,

C﹣禁止喝后开车的饮品  ,

D﹣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  ,

(2)大气中一些气体具有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性质.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铁、甲烷和臭氧等,它们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  气体.(填序号)

A.惰性气体B.温室C.活跃

(3)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然而人类的行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了这种平衡,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剧增.

①写出动物体内葡萄糖C6H12O6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平衡被破坏的同时,空气中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导致产生硫酸型酸雨.请写出二氧化硫转变成硫酸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普及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  等.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我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

(5)经研究发现NH3燃烧得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

6H2O+  .

23.下列为小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试回答:

(1)仪器的名称:

a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

(3)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人到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试分析其原因  .

(4)该同学用C瓶收集满一瓶由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后,往瓶中倒人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用事先绑好一个小气球的胶塞塞紧,振荡,可以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膨大.其原因是  ,请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说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最直接的来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  和  为原料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将该物质转化为  ,其过程发生的主要是  (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是为证实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A通入的气体a是  ,目的是  ,

B实验室制取a的反应方程式为  .

C当试管内液面静止在图中的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

D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b是  ,如何检验b  ,

E要达到此实验的良好效果,装置最好放在  的环境中.

25.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

(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  ;

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

(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①  ,②  .

26.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中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

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

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

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  ,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  (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友情提示:

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27.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

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

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

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右图中的I”、“II”或“III”).

(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

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老师给小芳和小军同学一个任务,合作制取两瓶气体,一瓶O2和一瓶CO2,实验桌上只有下列五套装置,为了选择仪器不冲突,小芳选A作发生装置,小军选B作发生装置.

(1)小芳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反应的方程式为  .

(2)小军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反应的方程式为  .

(3)选择收集装置时为了不冲突,小芳应该选  作收集装置,小军应该选  作收集装置.

29.针对如图(A)所示的制取二氧化碳(少量)的简单发生装置的某些缺点,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的改进装置(铁架台略去).

(1)与(A)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  ;

(2)在加入药品之前,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3)按图(B)所示将大理石装人塑料隔板上,打开橡胶导管上的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使酸液恰好浸没大理石,此时稀盐酸和大理石开始反应,过一会儿再夹上弹簧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产生上述的原因是      .

30.如图所示:

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充有CO2,蓝色气球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斜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会浮起来?

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吗?

请你说出理由.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做了上述实验,可是两个气球没有一个上浮,你能帮助他分析原因,把实验做成功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16•常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解答;

B、根据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解答;

C、根据倡导“低碳”行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

D、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解答.

【解答】解: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故错误;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故错误;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不能消除,故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故正确.

答案:

D

【点评】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2.(2016•莱芜)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分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D.

【点评】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3.(2016•桂林)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分析】依据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等知识结合各对比实验的情况分析解决即可.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液体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题中信息和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各对比实验的目的,属于常规实验考查题.

4.(2016•广东)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5.(2016•宁夏)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A描述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B描述正确;

C、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时生成了一氧化碳,故C描述不正确,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D描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6.(2016•无锡)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分析】根据装置特点和药品用量以及发生反应的过程、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A.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故正确;

B.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故正确;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故正确;

D.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

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错误.

【点评】通过微型实验装置图,会分析此装置的特点以及了解常见用品使用特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5•北京)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8.(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因此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水面上升故①正确.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