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课程讲义.doc
《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课程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课程讲义.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现代的物流成本(上)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
有关物流成本的阐述和探讨见诸于各种文章和书籍之中;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也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
但是,如果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对于物流成本的认识还是比较粗浅和不全面,用以指导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还十分缺乏,对于物流成本的某些认识存在偏差。
鉴于此,本文拟围绕物流成本概念和物流成本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生产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界定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
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实际上从严格的定义上来讲是从需方向供方移动的一个过程,它包括七大功能环节:
包装、搬运、装卸、运输、配送、存储、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Æ包装:
是企业做好物流的基本点,是降低存储和运输成本的首要条件。
Æ搬运和装卸:
是内部物流管理成本的约束点,因为它牵扯到很多的物流成本在里面,很多物流成本受到它的制约和限制。
Æ运输:
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个盲区点或者称之为一个误点。
因为随着燃油的上涨、关卡的增多,超载的限制,运费不但不会下降,反而有上涨的趋势。
因此是一个误点,目前很难有解决的办法。
Æ配送:
从表面上看是企业的客户服务和满意度的表现点。
但实际制约着后续利润和成本。
Æ存储:
是企业所有问题的集中点。
因为最终企业里流动资金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都会转移到存储中心,也就是仓库里去。
因此企业要想降低这个物流成本也就会去挖掘存储成本。
但它并不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唯一方法
Æ流通加工:
在企业里是一个价值实现、价值转移的一个点。
是价值实现和价值转移的一个环节,物流成本也随之产生。
Æ信息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如果没有顺畅化、准确化、有效化的企业信息。
那么所有的物流成本恐怕都是一团浆糊。
就没有办法理出来、容易乱掉。
也就是企业神经病的问题。
(二)生产企业物流定义与涵盖
在生产企业中物流称为工厂物流(或厂内物流),是指工厂从支持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厂(包括原料、半成品、协作件及燃料等),经储存、加工、装配、包装,直至成品出厂这一全过程的物料在仓库与车间之间、车间之间、工序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和与之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
从物流到企业供应链
每一个企业、供应商及客户都有四段物流:
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
从物流到企业供应链图分析
(一)四大物流
Æ采购物流
采购物流是指供应商的出货、运输、企业的检验、卸货、办理入库等。
Æ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包含存储,然后向车间的领料或者是配送、或者是出货系统。
Æ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指成品到客户手上的过程。
其中可能也会包含仓库在全国各地的布点,如何彼此之间的调拨等等。
Æ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指成本物流运出去,或者是供应商把物料运到公司,里面可能有不良品、可能还有其他的回收产品,可能要运回来称之为回收物流。
(二)企业供应链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当把多级供应商链接起来,就组建起一个物流链,通常称为供应链。
供应链具体特征如下:
Æ复杂性
供应链构建于不同的环节、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想法使供应链具备了复杂性。
Æ动态性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物料不同、人员不同、生产批次不同、供应商不同、客户不同,使得整个供应链时刻处在动态之中。
Æ面向用户需求
采购为仓库服务;仓库为生产服务;生产为销售服务;销售为客户服务;最终目标都是客户,因此供应链要面向客户的需求。
Æ交叉性
供应链的链状结构在社会体系里,是一个网状结构,故具有交叉性。
供应链结构模型与特征
物流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二律背反关系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也就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
(二)物流成本的现状
目前,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物流成本的计算总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难辩虚实,在传统上,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
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企业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真实全貌。
企业也就无法清晰地掌握物流成本在企业整体费用中处于什么位置,物流成本中哪些费用偏高等问题,无法为物流实施流程再造、业绩评价等提供成本信息。
(三)物流成本分析
物流总成本是指企业进行采购、销售、生产等与物流相关活动的成本总和,单项物流活动成本降低必将导致其它部分成本增加,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导致总成本的上升。
物流总成本分析是进行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关键,运用总成本分析法可以有效管理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低成本。
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Æ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
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
Æ生产物流成本
生产物流成本指与产品生产相关的物流费用。
包括物料管理、储存、运输费用及产品的生产、储存费用,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等
Æ成品物流成本
成品物流成本指成品分销、配送到客户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
包括成品的管理、储存、运输费用,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及产品售后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四)寻找二者的平衡点
物流部门的任务是满足销售部门提出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务水准的决策权掌握在对方手里。
因此最终提出物流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一般来说,提高效率,物流成本即上升,成本与效率之间受"收获递减法则"的支配。
物流效率如处于低水平阶段,追加成本X,物流效率即可上升为Y;如处于高水平阶段,同样追加X,则效率水平只能上升至Y。
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效率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效率水平不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与处于竞争状态的其它企业相比,在处于相当高的效率水平的情况下,想要超过竞争对手,提出并维持更高的服务标准就需要有更多的投入,所以一个企业在作出这种决定时必须慎重。
一般说来物流效率与成本的关系有下述四个方面:
1.在物流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成本。
不改变物流效率水平,通过改变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是一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办法,亦即追求效益的办法。
2.为提高物流效率,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作法,是企业在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作法。
3.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即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水平。
在给定成本的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一种追求效益的办法,也是一种有效地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办法。
4.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效率。
这是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办法。
以上办法,企业究竟如何选择,应通盘考虑下述各方面的情况后再作决定。
通盘考虑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通盘考虑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通盘考虑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等。
新型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着力点
(一)影响物流成本的诱因
Æ企业形象不佳
Æ设备不够
Æ现场混乱
Æ空间不够
Æ人员不够
导致资源与成本巨大,物流不均衡不顺畅,进而使产出效率受到瓶颈约束。
(二)物流是第三利润源
西泽修教授在他的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谈到,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
日本1950年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很快实现了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当时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一利润源。
然而,依靠自动化生产手段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引起了市场泛滥,产生了对大量销售的需求。
于是,1955年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技术,日本迎来了市场营销时代。
这一时期,企业顺应日本政府经济高速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的经营重点。
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二个利润源。
1965年起,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开始,产业界大举向物流进军,日本又进入了物流发展时代。
这一时期,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增加销售额也已经走到尽头,切望寻求新的利润源,物流成本的降低使“第三利润源”的提法恰恰符合当时企业经营的需要,因而“第三利润源”说一提出,就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西泽修教授“第三利润源”说。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消耗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种途径。
(三)物流成本管理的着力点
物流总成本是企业管理物流运作的重要指标,如何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总成本是企业的一项经营目标。
Æ降低库存成本从而降低储存成本
实现企业的“零库存”是降低客户成本的核心因素,也是中外运物流服务的努力方向。
企业库存的降低直接表现为仓储费用降低以及相关保管、管理维护费用的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库存的降低又带来了企业其它一系列各项潜在成本的降低。
Æ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间接成本
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Æ降低人员的成本从而降低管理费用的成本
人员是企业的基础,合理的人员配置及优秀人才的引用可以极大的降低管理费用的成本。
第二讲现代的物流成本(下)
物料都不流动,资金如何流动
物流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零库存”,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企业内部着手,加快仓库的物料周转率,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节省大量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加速资金流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空间利用率取决于物料周转率
任何东西被搁置在某处地方,都需要占用价值。
加快物料周转,就是要防止资金被占用,防止物品价值由于折旧而受损,防止占用空间而产生更多的费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料仓储管理时,有必要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
加快物料的周转,减少空间的占用,增加资金的流动。
【案例】
一个企业的仓库存放100万个单元的物料要用去2000个平方米,随着生产量的加大,占用面积也会随着增加,比如说2007年要生产两百万要四千个平方米、二零零八年要生产三百万就要六千平方米。
在计算库存时,如果没有将物料的周转率加进去,计算出的库存就不正确。
首先考虑计划的问题,我们知道进口的物料一般是两个月到四个月,如果每两个月下一次订单,那么仓库里面至少有两个月的物料,如果改为每星期下订单,那么仓库的库存马上就下来了,成本也就下来了。
然后再来考虑搬运的问题、内部流转的问题,这个企业原来计划到二零零七年的时候需要四千个平方米,充分考虑物料周转率的时候就发现实际上仅需要三千个平方米就够了,相应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会降下来,这样的话成本就下来了。
(二)正确理解企业库存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受到推崇。
但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使存货保值,必须以近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
存货在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的同时,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也不断贬值,进而形成不良资产,可见,库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所谓库存,从客观上讲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
按照管理学的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和储藏”,并不是存放在仓库里就是库存,放在仓库外就不是库存,其主要作用在于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可能均匀。
库存是影响国民经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