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特色产业园验收汇报材料.docx
《省厅特色产业园验收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厅特色产业园验收汇报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厅特色产业园验收汇报材料
崇川经济开发区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江苏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1997年5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命名为江苏南通台商投资开发区。
2005年经国家部委批准,更名为“江苏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426平方公里。
为进一步拓展开发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龙头带动作用,2010年崇川区委、区政府对崇川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崇委发[2010]104号文),明确崇川开发区规划管理总面积为38.05平方公里。
其中,
(1)南区狼山片区:
东至城山路,西、南至疏港路,北至洪江路,面积为4.22平方公里。
(2)东区钟秀片区:
东至海港引河,南至法伦寺河,西至校西路(人民东路南)和五一路,北至钟秀路,面积为2.66平方公里。
(3)东区观音山片区:
观音山街道原行政管理区域,面积为31.17平方公里。
(一)经济发展持续走强。
近年来,崇川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级重大发展机遇,以建设省内先进开发区为标杆,以“集约、集聚、创新、生态”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区为重点,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驱的发展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型发展之路,日益成为崇川转型发展的领跑者。
2010年,崇川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高新技术产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27%,占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7%;实现财政总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48%。
其中,经常性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45%。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4%。
其中,工业投入36.5亿元,服务业投入27.5亿元。
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2845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8803万美元。
新办民营企业共151家,注册资金10.5亿元,引进市外民资2.66亿元。
(二)产业基础彰显优势。
近年来,崇川开发区坚持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基本思路,以大招商为抓手,大项目为带动,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临港近城”的区位特征,开发区确立了大力发展港口型、城市型、科技型产业,鼓励发展具有规模效益、科技品牌企业,严格杜绝污染低效企业的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依托、中下游、中小型企业相配套、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色产业群。
(1)电子信息产业:
以富士通、华达微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38亿元,占14.3%。
(2)新材料产业:
以南亚塑胶、醋酸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年产值55亿元,占21%。
(3)装备制造产业:
以金通灵、万达锅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13.8亿元,占5.2%。
(4)科技创意产业:
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创业园,以睿扬信息技术、首屏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业产业,年产值6亿元。
(5)服务外包产业:
以安客诚、海纳德船舶设计等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产业,共引进71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232.19万美元。
(6)现代物流产业:
以中牧物流、中外运、恒基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2亿元,占GDP的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
开发区产业正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及服务外包、科技研发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迈进。
(三)规划布局不断完善。
崇川开发区东、南两区面积共计38.05平方公里,近年来两个片区发展规划日趋成熟,与南通新区建设规划全面衔接,日益形成两翼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崇川开发区以建设一流开发区作为发展定位和追求目标,制订东、南区城市概念规划,实现重要城市节点、路段和功能区城市设计及完善相关配套专业规划,引导有序开发、高效招商、科学发展,以城市价值竞争力的打造,带动新型产业培育和发展。
南区继续坚持走产业调整之路,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建设服务外包、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通富微电、华达微电子为依托,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相关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创建省级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全力促成凡客诚品、后玛特等领军型电子商务企业落户,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上海船舶设计院、光明云媒等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船舶设计、文化创意为代表的创意设计产业,抢占创意设计产业链高端;以港口物流园打造为抓手,在狼山港口后沿,规划建设好符合产业发展配套需要的临港物流产业。
东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着力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运河综合物流园以及观音山纺织印染园等特色园区,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沿人民路两侧打造总部经济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和沿青年路两侧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带;在人民东路以南、青年东路以北区域,建设城市商业副中心,发展连锁超市和城市综合体,培育现代商贸业、汽车贸易业和高档房地产业。
(四)基础环境逐步优化。
近年来,开发区在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25亿元,区域内主、次干道路网基本形成,排水、供水、通信、供气、供电等基本到位,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同时加大对观音山地区水系改造和污水整治的投资力度,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加大通吕运河和海港引河两侧绿地的投资建设与保护,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准则,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动力,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抓好拆迁安置工作是实施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坚持拆迁安置适度超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拆迁安置工作,相继推动景安花苑、学田东苑、新胜花苑、滨河东城、紫东花苑、山港桥花苑等安置小区建设,共动迁安置居民5800余户。
(五)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为开发区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是崇川开发区多年经济稳步发展、工作有效推进的基本经验。
崇川开发区成立以来就不断尝试体制创新与调整,2008年开发区在崇川区率先实施大部制改革,科学划分了部门职能,合理调整了行政流程,对提升行政效能、降低运行成本产生了积极作用。
2010年,崇川区委区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了新的重大调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化的原则,理顺开发区与市区现行财税、城建体制下的责权关系,明确提出在现有市区财税、城建体制下,对开发区实行分区域独立自主开发建设、授权享受部分区级经济管理权限的体制,从而提高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统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效能,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全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应该说新体制运行一年来,大大提高了开发区的行政效能和自主开发意识,开发区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一批项目进展提速,进入出形象、出亮点的收获期。
二、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基本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促进崇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崇川开发区在南通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中战略地位,我委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借助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在开发区南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并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
(一)园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规划选址
崇川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总体发展思路是:
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有关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充分发挥崇川的主城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利用产业园区的聚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成长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大企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我区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产业园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示范基地,通过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潜力,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崇川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选址:
地处崇川开发区南区核心区,南至城山二号河,北至曹公祠河(世纪大道南侧),东至城山路,西至跃龙南路(西山河),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87%。
我委认为该园区总体规划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委托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了专家评审。
(二)、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崇川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到位,基础设施投入已达6000万元,达到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讯、供热、天然气和土地整平“七通一平”的要求。
已有入园企业28家,累计总投资26亿元。
园区主要企业有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东新电子有限公司、南通桑普力兰有限公司、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南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崇川区产业规划。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崇川区还斥巨资购买了清之华园、苏源工业园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发展载体。
目前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电子信息类企业28家,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上具有紧密的传承性,形成了从孵化器到加速器再到产业化的完整体系。
微电子科技产业园认定为省级科技产业园。
2010年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2项,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571.5万元;申请专利651项(其中发明专利314项),授权共计387项。
电子信息产业园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研发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建有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对崇川区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决策,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规模优势,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保持崇川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市及全省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2、基本原则:
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相结合。
在注重项
目源头建设的同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提高成果转化率。
加强企业机制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
把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验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认真落实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
积极探索以政府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内外资相结合,金融机构积极扶植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同事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崇川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创业,并通过聘用科技专家顾问的形式,以较低的成本使用上海、南京等地的科技资源。
3、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崇川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80亿元,成为崇川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逐步转变产业的增长方式。
积极引入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的项目。
加速产业的提档升级:
在重点发展芯片封闭的同时,适应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光电一体化等目前基础较为薄弱的产业发展。
发展延伸电子产业链条。
整合电子行业的原有企业,提升区内的电容器、焊机、仪器仪表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带动崇川开发区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从生产型为主,转变为研发设计、生产组织并重,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构建完善的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和产业园内骨干企业,在公共实验、检测评价等方面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试验基地,为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测试、评价、试验等专业化服务。
(四)、崇川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主要任务
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据产业发展态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壮大芯片封装、网络及通讯、电子元器件及软件等产业。
1、芯片封装
加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