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996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医疗保险的联系Word文件下载.docx

3、医保体制不够健全,公平性和宏观效率的低下。

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

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原因

1、药价虚高的原因有三:

(1)首先是中国医药行业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

抗生素药诺氟沙星全国就有上千家药厂在生产。

为了生存,药品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质量与品种的竞争,而更多地是折扣高低的竞争。

要想你的药能进医院、药店,就非得把本来只有1元钱的出厂价报到10元、20元,以留下更多的回扣空间吸引医院。

于是就出现了价格越高越好卖的这种有悖于市场竞争规律的怪现象。

(2)药品定价过程缺少一套有效的药品成本审核办法,是造成药价“虚高”的源头。

按理说药品合理价格并不难确定,药品价格本应由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加上药厂、批发公司和医院、药店的合理利润构成,但是由于利益驱动,有关部门基本是按药厂自己提供的申报资料来核定药价,容易形成药价“虚高”。

(3)以药养医。

药品收入是中国医院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

现在,国家给医院的拨款严重不足,一般都只够维持医院正常开支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医院除了靠一些收费较高的检查项目如核磁共振、CT扫描、B超等,就只有靠卖药创收了。

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医院销售药品可以得到比批发价高出15%的批零差价,并可以免交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

于是药价越高,其批零差价就越大,利润也就越高。

因此,医院对药品降价并不情愿,而更乐于进价格高的药品。

2、市场经济把医院也推进了市场,成为市场主体。

而市场主体的共同特征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医院一进入市场轨道后,自然会产生追求自身利益的冲动。

但医院是执行公共职能的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会使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人民对国家的向心力。

3、医保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如下:

(1)资金来源的保障力不够

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从各地的试点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于选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来讲,每年缴纳10元钱应该是可以承受的,农民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应该说是比较高的。

但是,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是否能够及时到位,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这部分资金可能会及时划拨到农民的个人医疗账户,而对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市、县(区),情况可能就不容乐观。

仅仅依靠农民个人缴纳的10元钱,在一些小病的治疗上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重病、大病的患者,由于没有资金的保障,合作医疗制度就很难发挥分担风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2)覆盖面狭窄。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村,100个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而在大中城市,这个数字为54。

与城市相比,农村如此低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令人担忧。

另有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至今已使10895万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自愿原则。

但是自愿原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

在一个家庭中,人为地将老弱病残者与健康者分离,只选择让老弱病残者参加合作医疗;

或者是有病的非常乐意参加合作医疗,而身体健康的则不愿意参加等。

可能在一些试点地区,由于各级政府的强力推行,而广大农民也看到了合作医疗能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利益,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是从整体来说,我国的合作医疗还处在一个自发自愿的试点阶段,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更没有把全体农民覆盖到制度范围以内。

对策

1、进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整顿药品流通市场,减少流通环节,打击假冒伪劣。

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药品的法律、法规,严惩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

2、应实行国际通行的、统一的生产质量标准。

同一种药品,不管是哪一家药厂生产的,规定只能采用同一个名称和在规定范围内浮动价格。

对药品的定价,必须请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对厂家申报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必要时举行价格听证会,最后形成的价格由物价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而且物价部门要对该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变化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3、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

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充分体现“医”的价值。

4、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医疗基金筹集机制。

5、分地区、分阶段地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

(1)发达地区应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及服务网络,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应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体制要逐渐向城镇过渡。

(2)在中等和较发达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工作规范、目标考核、以奖代拨、购买服务、合同管理等手段,不同程度地引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激励。

农村卫生机构设置不必与行政体制相对应,根据地理环境、病人流向,结合乡镇撒并和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撤并重复设置的卫生院,重新调整中心卫生院的布局。

(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抓好卫生扶贫工作和对贫困人群医疗救助计划。

首先要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中央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支持,解决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与“缺医少药”问题,并且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贫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专门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问题。

第二,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如借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确定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

本期,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医疗体制改革。

对于医疗体制改革,争论的焦点在于三个方面:

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

是医药结合还是医药分离?

是否需要设置一个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一、现状

  医疗保障不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2004年年底,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

我国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的直接后果是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29.6%的患者该住院却未住院治疗。

由于经济原因,在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恶化。

在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名列144位。

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

“看病贵,看病难”已是医疗卫生机构的痼疾。

  剖析原因:

一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

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

三是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四是药品市场不健全,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以药养医,医疗腐败推动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

五是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从医疗费用的来源和去路分析,医疗费用主要是从药品流通领域和医生两个点发生,而由医疗保险和患者两个点负担。

患者和医生这两个点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基础。

  二、对策

  1、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要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必须逐渐出台一些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些条例,适当提供医疗体制改革所需要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些人必设阻力,甚至搞一些违法行为,对这样的人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对于违法者要依法制裁。

医疗体制改革有可能打破传统习惯和观念,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不能立即适应广大医患的要求,因此,大家要有耐心,逐渐完善体制改革、逐渐学会在新的制度下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和就医。

媒体宣传要引导全民充分理解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真正使政府、医院及市民意识到医疗体制改革是全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全民的医疗体制改革。

  2、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体制

  一直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是按城乡、所有制、就业状态来分别组织实施的。

专家认为,这种制度建设方式有失公平,其具体表现就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太小。

  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

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

城镇医保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城镇非就业人口、非公有制部门的从业人员,以及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员排斥在外。

农村医保由于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事实上只有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才能参加。

而最贫困的农村居民,通常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却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参加医保。

有人形象地称,现在的医疗保障是“富人的俱乐部”。

  在未来改革中,必须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也可以避免体制分割所造成的利益集团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可以真正增进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3、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实行不同的保障方式

  医院商业化运作以后,由于优胜劣汰,导致大医院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越来越高,而初级机构,尤其是农村乡镇医院、城市社区医院等逐步萎缩,很多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更糟糕的是,政府卫生投入也越来越向大医院倾斜,加剧了这种分化的程度。

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

所以在看病时,人们都往大医院跑,农村人就往城市跑。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

  现在,有关改革政策的基本导向是“抓大放小”。

这种思路存在重大缺陷。

要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需要优先发展和确保的是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而不是那些三级以上的大型综合医院。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能“抓小放大”比“抓大放小”更为合理。

  新的改革框架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

  在基本医疗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是,政府确定可以保障公众基本健康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政府统一组织、采购,并以尽可能低的统一价格提供给所有疾病患者。

其间所发生的大部分成本由政府财政承担。

为控制浪费,个人需少量付费。

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自付部分可进行减免。

  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包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

为了降低个人和家庭的风险,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政府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自愿和自主的基础上,为职工购买补充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

也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参加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

  4、打破“医药合谋”,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药品滥用及药品价格失控。

目前中国的药品销售主要是通过医生的处方,在医院的药房实现的。

由于医院普遍推行分配制度、技术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措施,医生个人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紧密挂钩,形成医生“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的激励机制。

最普遍的是“医药合谋”,靠向患者出售药品特别是贵重药品牟利。

与一般消费品不同,消费者在药品消费方面缺乏足够的选择能力,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因此常常被迫花了很多冤枉钱。

  主要的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医疗体制改革

方向之争

  政府主导模式: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市场主导模式:

国内以宿迁医改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产权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社会主导模式:

为了更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人们主张采用社会主导模式,即在医疗卫生的筹资方式上强调公共和公平,而在生产方式上则突出竞争和效率。

基本方针

  1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要先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必须由主管副市长和卫生局局长亲自担任,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由卫生局长担任。

同时由各县、区政府选拔人员加入医疗体制改革小组,形成全市统一步调,市属、区属、乡属及私人医院均一起参加医疗体制改革,也可从医疗系统外选拔人才加入进来,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同步进行,否则,医疗体制改革不彻底、互相扯皮、互相牵制。

医疗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城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订不同的方案,要先试行,后普及。

  3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医疗体制改革小组设有各医院专有账号,各医院的收入进入各自的专有账户,并附有明细,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详细审核收费是否合理,医疗保险公司更应该严格审核;

医院在支出费用时,也要先报费用明细,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要严格审核所支出费用的情况,发现违法、违规及不合理的支出,要坚决查处,杜绝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收费挂钩现象。

通过对医院资金的监管,就能清晰地知道医院资金的所有流动情况,对医疗改革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4资源共享

  全市医疗行业的医疗技术及设备资源要网络化,共同享用。

凡现存的医疗行业,必须安装网络电脑,各院需有电脑输入员,将患者的信息先输入电脑,信息条码以患者的身份证号码为准,记有患者症状、化验检测项目、诊断结果、用药数量及处理方式等。

智能网络化,在医治过程中如有偏差,均可得到电脑提示。

对于多余的检测项目、多余的用药及过高的医药费,患者有权提出退赔,对违规者,医疗监察部门视情节有权处罚。

全市医疗资源可以共享,便于动态观察,提高服务质量。

对大型医疗设备和非常见昂贵的检验项目,全市集中成立检验中心,需要这些项目检查的患者到中心来,一方面可降低单价,另一方面便于收回设备投资成本,同时也降低各院的费用支出。

网络经费全部先由政府出,后核销在医疗设备账目里。

  5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全市医疗设备及耗材要由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各院根据需求领取。

以省或市为范围成立一个医疗采购中心,今后所有生产厂家必须先到采购中心登记备案,将自己产品目录及价格上报,采购中心专门有价格分析师,他们必须搞清每个产品的价格组成,清除不合理的组成部分,制定出所购产品的起拍价,从高向低起拍,从中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国外有许多产品均采用这种方式拍卖,这种采购方式的引进,将会对医疗采购市场产生重大的震动,厂家会根据市场的这一需求进行改变经营理念,过高投入到流通领域的费用将会明显降低。

医院成本降低了,患者也会受益。

  6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技术人才要全市流动,患者到任何一家医院治病均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患者想花钱少,又想到大医院看病,大医院的人才费用和设备费用相对高,这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是市场体制下的必然产物,要完全解决这个矛盾是不可能的。

要改还得从人事体制上改,全市医疗行业就是一个大医院,所有技术人员均可在这个大医院流动,有的是一年一流动,有的是半年一流动,有的是一月一流动,也有的是按需流动。

医生已不是哪一个医院的医生,而是全市这个大医院的医生,患者也用不着到哪个大医院看病才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实现的,需要医、患及社会的理念逐渐转变。

  7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社区医疗应该是最方便广大患者就医的场所,但为什么患者舍近求远、舍廉求贵呢。

在患者眼里,社区医疗水平低下,怕耽误了自己的治病时机。

摒弃这一观念,除前边已讲到技术资源网络化、人才资源统一流动外,还要加大社会宣传。

有条件的家庭可与社区医院联网,实行非急诊患者首先到社区医院电脑录记病情信息,初步诊疗,降低小病大医率;

社区患者也可根据著名教授流动会诊的日程,预约就医。

总之,发展社区医疗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8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药厂营销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药价高不能单纯责怪药厂,它是一个市场经济链。

比如医院100元进药,医院加价15%,患者115元买,这对医院没有违规。

医药公司卖给医院100元药的价格组成是这样的:

医药招标费用18元(主管药的副院长、申报药的病房主任、药房主任),医生开药得回扣27元(含药单统

医疗体制改革

计每单1元),医药代表得劳务费13元,医药公司加价13元,药厂纳税14元(营业税加支付现金所交的所得税),药厂占15元(含技术成本、原料成本、包装成本、销售成本,厂家利润应该是7元)。

通过价格组成可看出许多项目明显不合理,甚至违法。

一般说来,医院进该药的合理价格组成是:

药厂占12元(成本加税为8元,纯利为4元),流通环节的医药公司应加价7元,共计19元;

医院按国家规定加价15%后,患者买药的价格是21.85元,比原来的115元降低81%。

虽然,药费降下来了,但医院收入也极大地降低了,因医院收入70%来自于药源,从市场角度讲,这个降低是合理的,是价格回归,政府也无需为此而提供资金补助,但有时药价合理了,医院经费就紧张了,医院的发展又成了问题。

这时市场需要医院加价增高,这样就打破国家制订的医院加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假如医院加价的绝对值不变,加价15元,患者买药的价格为34元,比原来的115元低81元,也就是比原来的药价降低70%,而降这70%的药价,完全在不影响医院利润和药厂利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而降低,这样医院保证了利润,市民看病医药费用也降低70%,两全其美。

通过以上分析,药品降价,是医疗费降低的关键,这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药品采购必须实行拍卖,首先将药品归类,同类药竞拍,从高向低竞价,选择物美价廉、简易包装的药。

让药厂知道,今后必须适应这种采购药的市场形式,重新制定营销方案,将精力投入到药效和廉价上。

医院加价应按照改革前的比例计算出绝对加价值,作为改革后医药加价参考依据。

  9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全国已有几个城市实行限价与定价医疗,他们已取得相当丰富的经验,应当尽快推广,各市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而试行。

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积累更多的经验。

医疗体制的改革方向

  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不仅只是为了降低医疗价格,更重要的是研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医疗体制。

医疗行业运营,有市场经济的属性,又有社会福利的属性,对于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网络设备经费和特困患者的医疗费由政府承担,其他全部由市场决定,政府制定严格的行业管理条例,长期监督管理,不但要合理降低一些收费,同时也应调高过低的医生诊疗费和技术操作费。

  11改革方案要集群众的智慧

  医疗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多争取医务人员和市民的意见,让他们写出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妙计,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集大家的智慧,制定出最佳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

结论

  对于地级市,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有政府支持,建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实行医院财务收支两条线;

实行药品归类制度;

医药、医疗设备及医疗耗材要由市级采购中心统一采购,由高向低拍卖;

医药加价应以改革前加价的绝对值为参考标准,逐渐过渡到国家规定加价率的15%;

市级要建立昂贵医疗检验项目中心,全市各医疗行业技术及设备资源要网络化,共同享用;

逐渐实行限价及定价医疗;

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实行非急诊患者社区医院首诊制度;

全市医疗技术人员实行全行业流动;

通过医疗改革实践,要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9(0810)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1、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3、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

四、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五、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2.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透理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七、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时代特征,并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革命的、批判的、科学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灵魂

八、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2、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社会主义改革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今国际环境和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党性所决定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3、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