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照/跟从)
(2)语句“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意思是:
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
故正确的句读为: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从“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的启示;
从“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可得到要尊重下属的启示;
从“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可得到要懂得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启示;
从“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可得到人要能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要努力克服缺点的启示。
据此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
⑴C;
⑵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⑶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断句。
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内容,对重点语句要正确理解和概括,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
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到什么事物就拿来教育他,见他吃饭,就说:
“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就会常有饭吃了。
”见他骑马,就说:
“你知道马也有劳累的时候,不使它疲劳过度,就会常有马骑。
”见他乘船,就说:
“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
”见他在树下休息,就说:
“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皇帝采纳正确的意见就能通达事理,才智非凡。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真能好学者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理明矣/当窗理云鬓
C.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问焉以求一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3)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答案】
(1)A
(2)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这一主张是正确的。
孔子说的“不耻下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哪怕仅能求得一点正确的意见,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1)A.均为喜欢;
B.名词,道理/整理;
C.说/认为;
D.助词,不译/代词,他们。
故选A。
(2)该句翻译为“(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据此可知“等于己者”是句子的主语,接着“问焉以资切磋”和“所谓交相问难”是并列关系,为了避免句子太长可以将他们分开来看。
故断句为“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该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先明确自己的看法,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主张,喜欢学习的人,不以为问比自己学问低的人为耻,向他们提问是为了求得正确的意见,因此这也是提高自己见解的一种方法。
据此作答即可。
⑴A
⑵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⑶这一主张是正确的。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⑶本题考查根据文章某一内容谈观点的能力。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附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选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
(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①,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③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
“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④,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⑤,六幕⑥相联如胠箧⑦,人履⑧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①级:
层。
②布:
铺排。
③贻(yí
):
赠给。
④讫(qì
完毕。
⑤弥束:
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的束。
弥:
紧密。
⑥六幕:
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⑦胠箧:
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
胠:
从旁边打开,打开。
⑧履:
走,踩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圮:
_____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③遂反潮流逆上矣
遂:
④患其塔动
患: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3)读了【甲】文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请用原文回答)
(4)《河中石兽》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倒塌;
事物的道理、规律;
于是;
担心
(2)①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②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这样。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1)本题中,“物理”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事物的道理、规律”;
“患”是动词,理解为“担心”“忧虑”。
(2)①句中,“啮”本义是“咬”,这里理解为“侵蚀、冲刷”;
“为”意思是“形成”;
②句中,“故”意思是“所以”,“如此”意思是“这样”。
(3)《河中石兽》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记叙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事情,告诉人们“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所以本文从开头到“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都是在叙事,最后一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是作者的议论,这句议论也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所以通过这个议论句就能找到答案。
(4)《河中石兽》中,有对老河兵和讲学家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例如:
“闻之笑曰……”“又笑曰……”;
《梵天寺木塔》中,也有对喻皓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例如:
“皓笑曰……”。
《河中石兽》中,老河兵和讲学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谦虚稳重,一个骄傲自负;
《梵天寺木塔》中,“无可奈何”写出了匠师的无能,“笑”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二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答案为:
⑴①倒塌;
②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于是;
④担心
⑵①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②工匠师傅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⑷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
其实文章的主旨文中已经有所揭示,只要找出主旨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了解刻画人物有哪些方法。
【附参考译文】
【甲】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
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乙】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束氏狸狌①
宋濂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
、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②,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
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
狸狌奋掷而出。
噫!
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
(《宋文献公集》)
【注】①狸狌:
野猫。
②甕(wè
ng):
瓮,一种盛东两的陶器,腹部较大。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束氏日市肉啖之
愿为市鞍马
B.竟不知世之有鼠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C.沿鼠行不敢下
求之下流,固颠
D.鼠度其无技
关山度若飞
(2)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古代汉语词典》:
①与与:
威仪适度的样子。
②熙熙:
和乐的样子。
③如也:
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4)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
下联:
狎狌________
(2)“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3)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4)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解析】【分析】⑴B:
竟不知世之有鼠:
竟然;
竟不可得:
最终,最后;
C:
沿鼠行不敢下:
跳下,下去;
求之下流:
下方,下游;
D:
鼠度其无技:
估计;
关山度若飞:
越过;
A项相同意思是买,故选A。
⑵“食己,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意思是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
内容上写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结构和写法上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南郭:
城南。
士:
读书人。
病鼠:
家里发生鼠患。
堕甕:
掉进瓮里。
句意是: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⑷文章以老鼠的事例告诉人们:
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
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
根据“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狸狌奋掷而出”,对出下联:
狎狌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⑵“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⑷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得出正确选项。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⑷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附参考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人,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是爱养猫。
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
他家养了一百多只猫,这些猫把家周围的老鼠都抓得快没有了。
猫没吃的,饿了就大声嚎叫。
束氏就每天到市场买肉喂猫。
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了小猫。
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竟然不知道世上有老鼠了;
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
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的家发生鼠患,他家的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甚至掉进缸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一只猫回去。
束家的猫看见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耳朵,瞪着两只眼睛,黑如亮漆,赤色的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竟然以为它是怪物,在缸沿上随着老鼠转来转去,却不敢跳下去捉那老鼠。
这家的主人见状不由得发怒,就将猫推了下去。
猫害怕极了,对着老鼠大叫。
过了好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脚,猫用力从缸中逃了出来。
5.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
②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
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陈尧咨的性格特点。
【答案】
(1)擅长;
只是;
慢慢地
(2)看见他射得十九八中,只是微微点点头。
(3)骄傲自满但是知错能改。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善”是“擅长”;
“但”是古今异义词,“只是”的意思。
(2)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发矢(射箭)、但(只)、颔(点头)”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
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
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
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从“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笑而遣之”等内容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射箭技艺精湛且骄傲自满之人,当看到卖油翁的酌油的技艺后,又表现出知错能改的品质。
⑴擅长;
慢慢地;
⑵看见他射得十九八中,只是微微点点头;
⑶骄傲自满但是知错能改。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
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
(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
”老翁说:
“(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
(卖油翁)于是说:
“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6.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善。
”遂用之。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午可。
“午非子之子邪?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1)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答案】
(1)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午可不是你的儿子吗?
(3)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