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池的施工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耐酸池的施工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酸池的施工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开罐:
涂料开罐前要确认其牌号品种、颜色、批号等,并作好记录.如果标识模糊,应仔细核对。
油性及油改性类涂料开罐后可能会有结皮现象,应仔细剔除结皮。
如果发现漆料或胶料过期,应该鉴别确认其质量可靠才能施工。
万一漆料或胶料发生变质,应废去不用。
(3)搅拌:
涂料中有些颜料密度大易沉淀,面漆类颜色容易浮色,这些现象均需使用机械搅拌使涂料均匀如一。
双组份涂料在固化剂加入前,应首先搅拌均匀,加入固化剂后再次搅拌均匀。
(4)过滤:
为了除去涂料中较大颗粒结皮或其它异物,必须过滤,较为规范的做法是经过过滤网倒入另一个空桶中。
第二步:
涂刷环氧树指底漆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按照环氧树脂涂料配比配制底漆,并充分搅拌,停置30分钟使其充分熟化后即涂刷,涂刷应按顺序进行,封闭底漆的涂刷应先对拐角、夹缝、麻孔及不平处进行涂刷,然后整体按顺序均匀细致,纵横交错涂刷封闭底漆,使整体基面全部渗透底漆,不得漏涂,针孔汽泡等漆膜缺陷。
第三步:
刮环氧胶泥层:
胶泥层是为了增强整体玻璃钢工艺的耐蚀性和基层的粘附力,具体措施如下。
(1)胶泥拌制
拌料可以使用清洁、干燥和无油污的铁皮容器,胶泥要随拌随用,不可一次拌料过多。
拌料时按规定比例取呋喃有哦和呋喃粉,将粉倒入呋喃液内,用人工或机械搅拌至无干粉存放时,再继续拌和一分钟,以保证拌料均匀。
拌制好的胶泥应在45分钟内用完,如发现有凝结现象时不得继续使用。
(2)环境要求
胶泥施工的环境温度以20℃左右为佳,最低不得低于10℃,若低于10℃是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3)刮涂
为保护隔离层,对平面部分应作胶泥打底,胶泥打底层可用抹刀将胶泥1-2毫米厚度均匀摊铺在基层上,然后用抹刀压实抹平,抹平时要注意抹刀表面经常保持干净,不要粘有胶泥,待胶泥固化以后,可进行玻璃钢衬里施工。
第四步:
衬布
(1)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并参考施工方案的配料方法及配比调配衬布胶料,并充分搅拌均匀熟化后,先在砼体表辊贴衬部位均匀涂刷调制好的胶料。
涂刷胶料时,应仔细、迅速,纵横交错各刷一遍,以防漏刷(刷的宽度视贴布宽度而定)。
涂刷时蘸胶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涂刷后立即将玻璃布卷沿着涂胶料的地方铺开。
(3)玻璃布要垂直贴衬,一般以上防下,先壁后底。
(4)贴衬玻璃布时,不得拉得过紧,使玻璃布基本平直即可,两边不得有凹凸现象。
(5)贴衬平整后,应立即用毛刷(或辊子)均匀地用力刷平、压实,从布的中央向两边赶除气泡,贴衬玻璃布必须做好贴实,无气泡和褶皱等。
(6)玻璃布一定要被胶料浸透,使胶料从玻璃布孔里渗透出来,玻璃布各层上下左右之间至少搭接30~50毫米,各层搭缝应将玻璃布相互叉开,不得重迭。
圆角处须把玻璃布剪开,法兰朔边处应将玻璃布剪开,然后朔贴于法兰边上,并用板压平。
(6)待贴衬的第一层玻璃布自然干燥至初步固化进行修整。
将毛刺、突边、气孔修整、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即按上述程序在同一部位连续贴衬其它层玻璃布(其衬层部位连续进行完毕),即采用多层连续贴衬的鱼鳞式搭铺法,即在铺完第一副布后,第二副以一半幅度与前一幅布的搭铺宽度分别为3/4,这样一次就能连续贴衬成四层玻璃布,多层连续贴衬时,操作要细心,要小心轻刮,不要把前一层布刮出皱纹和气泡,搭接处要仔细压紧。
后一层玻璃布的贴衬同第一层玻璃面贴衬方法相同,即形成五层面的衬里。
第五步:
面漆涂刷
贴衬最后一层玻璃布,修整后涂面漆,面漆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耐磨性,表面应光洁。
然后即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配比进行调配,尽量少加填料,并充分搅拌均匀和充分熟化后进行涂刷,涂刷时应均匀,一般从上到下,先壁后底,先难后易,顺序涂刷一道面漆,涂刷不得有针孔、漏涂、流挂等漆膜缺陷。
第六步:
精细检验:
对完工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认真修补不合格部位,直至达到技术要求。
具体措施为:
(1)整个工程中应设工程质检员一名,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2)原材料的检验对业主提供原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编制施工工序检验检测表,记录检测情况。
(4)内表面验收:
内表层应平整光洁,无杂质、无纤维外露、目测可见的裂纹、癖点、白化及分层。
(5)巴氏硬度检测:
FRP层固化后,巴氏硬度≥30。
(6)厚度:
FRP防腐层设计厚度3.8mm,最薄厚度不低于3.5mm。
2.3.2衬砌耐酸砖施工方法
1.温度、湿度检测
测量室内温度、湿度及基面温度。
相对湿度不可大于75%,基面温度在
10-30℃时施工效果较好,基面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至少3℃以上,在施工
过程中还须检测温度,一天应检测几次。
基面温度低于10℃时不能施工。
2.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A.
耐酸胶泥的主要技术指标:
耐酸度≥98%,含水率<
0.5%,细度:
160目-180目
B.
耐酸胶泥配合比
钾水玻璃:
KPI粉料
100:
230-240(重量比)
按其配合比将水玻璃,放入容器中,加入粉料,经搅拌机充分均匀,稠度应符合砌筑要求,配置好的胶泥应在45分钟内用完。
C.耐酸胶泥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初凝时间
>
30分钟
终凝时间
6-8小时
浸酸安定性
合格
抗拉强度
2.5MP
与磁砖粘结强度
1.2MP
气孔率
<
10%
耐酸度
98%
抗酸渗透性
10(毫米)
与钢板粘结强度
1.5MPa
抗压强度
25MPa
胶泥稠度
7-15(毫米)
3.具体施工方法
3.1砖的品种、规格及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干燥。
3.2耐酸砖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耐酸砖》(GB8488—87)的规定。
3.3施工环境温度宜为1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当施工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但不得用明火或蒸汽直接加热。
3.4水玻璃胶泥在施工或固化期间严禁与水或水蒸汽接触,并防止暴晒。
施工场所应通风良好。
3.5铺砖前,应将砖块材和基层表面清理干净,重要部位宜先试排。
3.6砖铺砌时必须错缝排列,同层中纵缝应错开砖宽度的1/2,最小不得小于1/3;
两层以上砖衬砌不得出现重缝。
层与层之间纵缝与横缝都应错开砖宽度的1/2,最小不得少于1/3;
相邻两砖高差不得大于1.5mm,相邻两砖高差不得大于1mm。
3.7砖板选型:
对于规整平面,选用标准型砖板衬砌;
对于圆形面、弧面或锥面,需采用弧形、楔形等异形砖板,以确保胶接缝间隔符合有关规定。
3.8耐酸砖衬砌时,结合层和灰缝应饱满密实,灰缝表面随时压光。
3.9水玻璃胶泥配比
名
称
胶泥配比
(质量比)
钾水玻璃
100
氟硅酸钠
15~18
胶泥KPI粉料
250~280
3.10水玻璃胶泥的配制
水玻璃胶泥的密度为1.38~1.45,模数为2.6~2.8.
先将称量好的耐酸粉料与氟硅酸钠混合,干拌均匀,然后逐渐加入钾水玻璃湿拌,直至均匀;
3.11氟硅酸钠的纯度不应小于95%,含水率不应大于1%,细度要求全部通过孔径0.15mm的筛。
3.12粉料的耐酸率不应小于95%,含水率不应大于0.5%,细度要求0.15mm筛孔筛余量不应大与5%,0.09mm筛孔筛余量应为10%~30%。
3.13配制胶泥的容器、工具必须清洁、干净,不残存已固化的胶泥、赃物。
3.14拌好的水玻璃胶泥,严禁再加入任何物料,并需在初凝前(一般自加入水玻璃30min内)用完。
3.15钾水玻璃胶泥衬砌的灰缝,必须进行表面酸化处理,酸处理液一般采用KPI处理次数不应少于3次。
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4h,每次处理后应清除表面的白色结晶析出物。
3.16勾缝必须填满压实,不得有空隙,表面应铲平,清理干净。
3.17水玻璃胶泥衬里层常温固化期应不少于10昼夜。
2.4施工注意事项
2.4.1施工时场内温度宜在10℃--30℃,湿度在80%以内,在低温条件时,宜采用加热保温措施,但不能直接用明火或蒸气加热;
2.4.2在低温潮湿(无明显水迹)环境下施工时,宜采用T31或C20、JA-1作固化剂;
2.4.3通过掌握镘刀的镘涂角度和速度来控制涂层厚度;
2.4.4施工后养护天数为地坪3-7天,贮槽、水沟3-15天。
(注:
)砖板衬里完成后,经养护期满须经酸化处理,一般处理三次,硫酸浓度为45%。
每次间隔不得少于12小时,洗之前应先刷掉表面析出的白色结晶物。
2.5质量要求
2.5.1外观要求表面平整,颜色一致,树脂固化完全,无针孔、汽泡、起壳、脱层、浮色、发花等现象;
2.5.2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5.3表面平整不大于5mm(用2m直尺检查);
2.5.4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用尺量检查和泼水试验,允许偏差为坡长的0.2%,并不大于30mm。
3.安全保证措施
1、控制目标:
3.1六项重大事故为零(即:
重大火灾、重大爆炸、重大设备、重大生产、重大交通、重大人身事故)。
2、安全保证组织措施:
2.1项目经理是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作用,确保在施工中正常运转。
2.2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对施工班组及个人实行安全评分制,并与经济效益挂钩。
2.3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制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坚持按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查、监督和宣传教育。
2.4加强安全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安全措施环节,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实现安全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5安全保证体系的责任人员分区巡回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和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者要立即让其停止作业。
3、安全技术措施:
3.1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施工条例及规范,组织参加施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安全法规,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必须接受甲方安全部门的安全教育、高空作业等安全知识,达到合格后持证上岗。
3.2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挥,听从分配。
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全部负责认真监护,不得有任何迁就行为,如出现安全问题,视其情节轻重追究其责任。
3.3施工现场必须随时接受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批评指导。
达到配合好,使工程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3.4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3.5施工现场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各种安全消防器材必须齐全,各种安全用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6坚持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施工日记。
3.7对违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的人员,由安检人员根据规定进行处罚。
3.13有接触本施工材料出现过敏现象的人员和有高低血压、弱视、耳聋、平足、恐高症的人员不得从事本工程的施工。
3.14本工程防腐材料中含有可燃物质,施工时应保证良好的通风,远离火花,并禁止在施工邻近地区吸烟。
3.15涂料及配套稀释剂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热源,产品在运输时应避免雨淋、日光曝晒。
3.16施工现场、贮备仓库、临时设施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17避免有机溶剂及化学试剂接触皮肤、眼睛、嘴和受伤处。
如接触到皮肤,应用温水以及(或者)适当的清洗剂清洗;
注意饭前洗净双手。
3.18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按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识别与控制。
3.19对于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品,如有机溶剂、化学试剂、油漆等,列出化学危险品清单,并做好发放控制工作。
3.20针对工程特点,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触电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火灾爆炸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总结。
3.21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3.22电气作业安全措施
①规范安全用电秩序,电器设备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做到持证上岗。
②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触,手持电动工具应选用加强型绝缘,并设置漏电安全装置。
③移动配线应使用橡皮绝缘软线,不得将移动电线置于通道处,要保证接地绝缘良好。
④电气照明应采用低压电源,电压为12V或24V,灯具应为防爆型。
⑤电气开关应设置在储罐等容器外面,要严防受潮和接触易燃气体,并设置明显标志。
⑥应防止静电发生,设置必要的接地装置,工人应配备防静电工作服。
⑦检测仪器的电源应绝缘良好,工人操作要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4、施工作业的劳动保护
4.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及工作鞋,工作鞋不得带有铁钉,工作服必须是棉质。
不得将火种携带到施工现场。
4.2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避免锈蚀颗粒及灰尘、粉尘、纤维飞扬的刺激,如发生此类事情应立即用净水冲洗并请医生治疗。
4.3油漆存放库房应单独设置,其位置距其他建筑物不得小于10m,库房不得架设电线、电灯。
同时配备足量的灭火器、砂子等消防器材及用品。
并设专人负责看管,保证消防道路畅通。
4.4材料仓库及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消防水源,配备相应消防设备、材料并应经常检查消防道路保证畅通。
4.5加强通风,减少工作区的有毒物的浓度。
4.6施工时,应采取避免粉尘飞扬,手工用料及工具坠落伤人的措施。
4.7施工现场设置排风、通风设备,有毒气体粉尘不得超过允许含量极限,涂抹施工必须配备防毒面具。
4.8承受压力的施工工具设备,应备有安全装置和压力表,严格遵守压力安装管理规范并进行定期校验。
4.9从事防腐工作的操作人员进场备有手套,防毒防尘口罩,防护面具及毛巾、肥皂。
涂刷时施工人员必须戴上防尘口罩、护目镜、手套等劳防用口,防尘口罩内滤料要经常更换。
4.10操作人员半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不适合从事某项防腐的作业人员均调离此项工作岗位。
不得在现场进餐、喝饮料、吃零食。
4.11应尽量避开交叉作业,确需交叉作业时,应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标志,并作好各种防坠物等措施。
4.12在进行玻璃钢施工时,严防明火,因为树脂、稀释剂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
现场要备有灭火器材。
4.13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拟统一布置,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触电保安器移动式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保险丝必须正确使用,严禁用铜、铁、铝丝等代替。
4.14每个点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由专业安全员统一管理和检查,组建现场兼职、消防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授。
4.15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工作服穿戴整洁,不得在施工现场打闹、喧哗,合理利用水、电,不得在施工现场乱扯乱用电源。
4.16正确使用各种电动工具,并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接电源由专职电工进行,严禁擅自拉设和乱接插头。
4.17在有毒有害的现场施工,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允许含量极限,施工人员要站在上风操作。
在工作间和防腐设备内施工,每日均应用检测仪进行多次快速检测。
4.18尽量减少粘接剂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施工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等;
皮肤被污染时,应清洗干净;
清洗时应尽量采用刺激性小的溶剂(酒精)。
打磨、配料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机械加工或使用电动工具时,不宜带手套。
必要时可以戴防尘口罩、防风眼镜。
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粉尘是更具有危害性。
4.19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时,要使空气流通,并接好排风装置。
4.20易挥发的可燃液体,如苯、丙酮、酒精和各种溶剂,应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日光曝晒,并应与热源、火种和施工现场隔离。
4.21施工时,操作者应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尽量减少胶黏剂与人体直接接触。
若皮肤一旦被污染,应立即清洗干净,清洗时应尽量采用刺激性小的溶剂(如乙醇)。
4.22工程结束后,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工完场地清。
4.工程质量承诺
1.
质量目标:
合格
工程合格率100%
工程优良率>
95%
争创国家优良
我公司已多次获得优质工程,在创优良工程方面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如能承接本工程,我公司将把本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要在以往施工质量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以创优工程为目标,完全符合国家化工达标投产的要求和标准。
充分调动本公司的施工力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技工员
质检员
班组长
2.1建立本工程协调领导小组
2.1.1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者。
2.1.2项目总工对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改进在技术上负责。
2.1.3项目质量员:
遵照公司质量体系程序和作业技术性文件的规定,负责组织本工程的质量检查和保证工作。
2.1.4各施工人员及班组对各自施工范围内产品质量负责。
2.2质量策划
分解工程质量目标,各具体目标落实到个人身上,确保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观感得分率85%以上。
2.2.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确保单位工程创优良工程。
主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图纸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证明,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2.3质量保证体系各岗位职责:
2.3.1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施工过程控制负全面责任。
2.3.2技术总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施工过程控制负责。
2.3.3工长对分管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负责。
2.3.4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和验证。
2.3.5施工班组兼职质量检查员负责工程质量的自检。
3.质量保证措施
3.1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3.2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和质量保证标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职责,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3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切实行使质量控制权,质量否决权。
3.4精心施工,消灭通病,不但要求达标,而且要在感观上下功夫。
4.质量管理措施
4.1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优良工程。
为达到这个目标,除严格按照甲方要求,还要遵照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精心施工和严格验收。
4.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3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做好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工作,施工后作好质量验收、评定工作,并输隐蔽工程会签手续。
4.4工程管理实行“六不准”即:
4.4.1未经会审的图纸;
不准作为施工依据
4.4.2未经设计变更通知,不得私自更改设计图纸
4.4.3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准施工;
4.4.4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不准使用;
4.4.5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艺施工;
4.4.6未经检查验收的工程,不准移交。
4.5质检员跟班组作业和检查,当日任务当日检查处理完,工作达到认真负责,监督检查每个工人,贯彻质量方面的技术措施,应在作业区设置明显的质量标准。
4.6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三级验收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三级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设备检验制度。
主要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经检验、试验合格,关键项目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措施指导施工;
对特殊作业实行签定。
4.7所有的施工过程,必须符合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施工质量计录必须按过程控制程序附录的表格及时准确填写,签证手续齐全,时间和数据真实可靠,任何资料不准后补。
5.质量控制
树立“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观念,为达到质量要求,质量控制要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5.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详见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5.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2.1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应编制施工技术措施,规定主要作业活动的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等。
并预先向操作者进行交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5.2.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a.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人、机具、材料、方法、环境),使工序质量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工序检验等方式,准确判断施工工序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在出现偏离标准的情况下,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b.对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对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不良品的工序,对用户反馈和过去有返工的工序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
设立质量控制点的主要作用,是使工序在规定的质量要求和规范的操作下,正常运转。
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要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还要确定控制水平及控制方法。
c.要求班组做到保证本工序,监督前工序,服务后工序。
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性的“中间”质量检查相结合,保证不合格工序不转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