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863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们认为世界的秩序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因果规律的基础上,把客观性和试验性等实证原理运用于社会心理的研究本身是荒谬的。

第二章(P51思考题1、3、4、5、6)

1、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包括什么内容?

p30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内容:

(1)生活技能社会化;

(2)行为规范社会化;

(3)政治社会化;

(4)社会角色社会化。

2、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36

因素:

(1)遗传因素,是生物在种族繁衍过程中的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2)文化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

(3)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分类有哪些?

p44

角色是指拥有一定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个体,为实现社会期望和要求而表现出的一套行为模式。

分类:

(1)按照角色获得方式不同,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2)根据社会期望的明确程度,将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3)根据角色表现的显隐状况,将角色划分为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

(4)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将角色分为其中类型(0度参与、漫不经心的参与、传统仪式性参与、生物性参与、神经质性深度参与、情迷意乱的参与、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4、什么是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有哪些类型?

p48

角色冲突是指同时担任不同角色的个体难以实现相互矛盾的或过多的角色期望而带来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类型。

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同时扮演多个不同角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角色的不同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相互矛盾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5、什么是性别角色?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

P49

性别角色指一个特定社会中被认为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需自己补充)性别角色的获得:

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性别角色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行为或文化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生理行为。

(1)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受父母与同伴的影响;

(2)性别角色是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相匹配的,男女两性的角色行为是特定文化要求的产物;

(3)性别角色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而相应地发展。

第三章(P89思考题3、6、7、8、10+什么是自尊?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在社会知觉中存在哪些偏差?

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p59

(1)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原因:

一是在最初接触陌生人时人们注意力的投入完全充分,此时的印象更鲜明、正强烈;

二是对后续信息,人们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

(2)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间断的被感知时,起作用的是近因效应;

第二,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较明显,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的作用则更突出;

第三,人的个性特点会影响近因效应的产生,心里特质表现为开放、灵活型的,会产生更多的近因效应。

(3)晕论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看,晕论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的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

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对某人有了一个核心特征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

2、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p69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感知。

功能:

(1)自我一致性维持,自我概念第一方面的功能是它保持着内在一致性;

(2)经验解释,一定的经验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

(3)期望定向,自我概念第三方面的功能是它决定着人们的期望。

3、什么是自尊?

影响自尊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p73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首先,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学业成绩的好坏影响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再次,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

4、什么是归因?

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的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

P80

所谓归因,指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主要内容:

(1)朴素心理学家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都有一系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或理论。

(2)相应推断理论,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3)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找规律,即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行为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即行为者自身、行为所指对象和行为产生时的环境因素,而行为的归因就是要在这三者中找出能够说明和解释行为的那种因素。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

一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是稳定的还是暂时的。

(需自己总结)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的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

5、什么是刻板印象?

它是怎么形成的,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p87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形成:

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

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分类,这就是类别化。

生活在同一地区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社会知觉中便将这种相似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到认识中并固定下来,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作用:

积极:

①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分,它不一定是情绪性的;

②建立在经验之上并基本准确的刻板印象,是处理复杂事情适当而简洁的方法。

消极:

①因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这样的刻板印象是适应不良、不公平和有潜在危害的;

②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章(P107思考题1、2+什么是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内容。

(P96-P101))

1、什么是社会动机?

如何理解社会动机?

p90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和维持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理解: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行为目标是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

(3)动机与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

(4)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

(5)个体的动机有无意识的成分。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社会生活有那些启发?

p94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生理需要:

即衣食住行等凡是能够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方面的需要。

二是安全需要:

即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如生活环境安定,有安身之地、有交际场所、有工作地点;

生活秩序稳定,有规律的生活、有计划的活动;

人际关系可靠、可依、可预测,能够安然相处,无后顾之忧等。

三是归属与爱的需要:

即人们对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所属群体及家庭中获得位置的需要。

四是尊重的需要:

即个体对自尊、自重及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

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即个体要求实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需自己总结补充)对生活的启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复杂的需要分为五类,并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是第一位的需要,低级的需要满足了才能产生和发展高级的需要。

这些观点为揭示人类复杂的需要的普遍规律做出了贡献,成为了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3、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的内容。

P96

(1)成就动机:

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2)亲和动机:

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并希望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内在动力与需要。

(3)权力动机:

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

第五章(P145思考题1、4、6、7)

1、态度的定义和结构是什么?

p110

定义: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综合结构的心理反应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结构:

(1)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并且彼此相互联系;

(2)态度的立体结构,包括态度的水平结构和态度的垂直结构;

2、试评述态度的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P122-p124

(1)认知平衡理论:

是心理学家海德尔1946年提出来的。

特点是:

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把人际关系引入了考虑的范围,比较注重人与人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基本思想是:

人们的认知对象范围很广,包括外界的一切事物、人和各种观念,有的有联系,有的没联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而结成的关系叫单元关系。

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叫做情感关系。

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

当这种认知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们会感到愉快;

当认知结构不平衡时,就会感到有压力,心里紧张。

为了减少压力,就会存在一种趋向平衡或一致的压力,进而使态度发生改变。

不足:

按照全或无的原则来确定三因素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到每一种评价的强度也会影响态度的该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

由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来的。

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

个人对于有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观念、知识以及事件或环境的态度的总和就称为认知结构。

认知单元是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元素,这些认知元素之间会出现协调、不协调和无关三种情况。

而不管任何时间,当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不能协调一致时,就会有心理冲突,感到紧张不安,进而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一种认知而迁就另一种认知,借以消除冲突而达到协调一致的心理状态。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要素之间的协调与不协调关系,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广的使用范围。

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还可以用来帮助人把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

3、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p132

(1)劝说宣传法。

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

(2)角色扮演法。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即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3)团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规范和准则来对个体施加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活动,能达到转变人们态度的目的。

4、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偏见,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之。

P143

(需自己补充)

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代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它对偏见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消除刻板印象需要拿出大量的新证据证明被偏见的成员并非如刻板印象描述的那样,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群体接触。

在某些条件下,对立群体之间的接触能够减少他们存在的偏见。

(3)共同命运和合作奖励。

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

通过制定与原有偏见相抵触的社会规范,并加以一定的强制力,有利于减少偏见。

(5)自我检控与改变认知。

偏见本身与认知过程有关,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可以减少偏见。

(6)重新分类。

将原来的内群体和外群体划分到一个更大的、更广泛的类别之中,彼此的喜爱程度会上升,坦诚沟通和帮助的行为会增加。

第六章(P171思考题2、4、6、7+“利他”和“侵犯”的名词解释)

1.什么是侵犯、利他?

侵犯是对他人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的有意行为。

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伤害,也可以是语言的伤害;

可以表现为直接侵犯,也可以表现为间接侵犯。

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指行为者不是出于直接满足个人利益的目的,而自愿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给他人带来帮助的行为。

2.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P157

⑴宣泄对消除侵犯行为的作用

⑵社会学习理论视角①惩罚与侵犯②示范性侵犯行为③替代性侵犯

⑶移情教育,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3.大众媒介对儿童的侵犯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

P155

根据社会学理论,人们尤其是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侵犯行为,根据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很多研究发现,观看暴力电视会增加观众的侵犯行为。

2.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近些年逐渐出现暴力化倾向。

据安德森的研究,认为玩暴力电子游戏比非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

(1)提高唤醒水平;

(2)引发攻击性思维;

(3)唤醒攻击性情绪;

(4)诱发攻击性行为;

(5)减少亲社会行为。

4.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试加以分析。

P162

(一)环境变量

⑴他人在场

他人在场会产生两种效应:

一种是社会促进,一种是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⑵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紧急性

在旁观者认为情况紧急的时候,通常会对当事人施与帮助。

当一些因素使得他人难以分辨真实的紧急情况,就会减少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二)个人特质——利他人格

真正利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德行为是自发的、内在的,他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是英雄或高尚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很自然的。

(三)利他行为的中介过程

⑴需求觉察和责任意识

一个人是否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首先取决于他对特定情景的认知和归因与判断。

⑵得失的权衡与自我效能感

从决策的角度看,人们会权衡特定行为潜在的收益、风险和付出是否对等,同时还要对个人自我效能的预期进行判断。

⑶心境

好的心境会增加一个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

坏的心境所起的作用更为复杂,对儿童来讲,坏心境会减少他们的利他行为。

但是对于成年人,坏的心境也可能增加他们的利他行为。

(四)受助者特征

⑴生理特征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老人和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⑵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开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些由于外因不可控的因素陷入困境的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由于内在原因面临困境的人。

⑶相似性

人们更倾向于帮助与自己在肤色、地域、群体、社会身份,尤其是政治态度相同的人。

5.如何培养利他行为?

P168

(一)移情训练

利他行为受感情的强大影响,一个人的同情心是影响他是否做出利他行为的情感基础。

移情训练主要通过引起自身的情绪体验、迁移体验,在情感的支配下自觉表现出利他行为。

(二)价值澄清课程

关键在于确定个人珍视而又愿意维护的利他倾向价值观。

(3)行为塑造

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修正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训练和培养合乎期望的行为,最终塑造出社会期望的利他行为。

行为塑造的方式有两大类:

一类是利用强化原理,对特定的行为直接给予正强化或负强化,运用的强化手段无外乎奖励与惩罚。

第二类是利用社会学习理论,进行榜样教育,向学习者示范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品德培养

一方面建立道德禁令,让个体习得道德禁忌,不去做反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增加积极的道德力量,激发更多利他行为。

目前品德培养途径主要在教育体系内通过教育课程实现,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品德培养必须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要根据道德发展水平和需要提供适合阶段特点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品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立思考,不能把道德概念知识化。

只传授外在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概念原理,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效的。

第三,教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P195思考题1、2、5+“人际沟通”名词解释和“网络沟通的社会影响”)

1.人际沟通的定义及特点?

P172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即人们彼此之间的各种观念、思想、兴趣、情绪、感情、意向等内容的交流。

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均是主体;

(2)沟通双方相互影响;

(3)沟通双方具有大体一致的符号系统;

(4)产生特殊的沟通障碍。

2.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P176

(1)语言障碍

语言不通是人们相互之间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

(2)地位障碍

一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不仅判断信息本身,而且判断发信人,信息源的层次越高,便越倾向于接受。

(3)文化障碍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内隐、含蓄,暗码信息多,有较多的非语言编码,人的思想很少外露,人们在交往中内外有别。

并且,中国人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事务处理高度灵活。

西方文化较外显、明了,明码信息量大,有较多的语言编码,人际间反应外露,人际关系不亲密,低承诺,事务处理组织化——强调原则性。

由此来看,文化背景不同会对沟通产生障碍。

(4)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

(5)环境干扰

环境干扰是导致人际沟通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嘈杂的环境会使信息接收者难以全面、准确地接受信息。

3.如何改善人际沟通效果?

P191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人际沟通状况

(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3)恰当运用非语言沟通

(4)注意沟通情境的同一性

(5)通过一些技术性训练提高沟通技能

4.网络沟通的社会影响?

P188

(1)积极影响:

1.有助于沟通者归属感的建立;

2有助于沟通者成就感的建立;

3.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沟通需求;

4.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2)负面影响:

1.网络沟通导致人际关系呈现脆弱性和盲目性;

2.网络沟通对现实人格的形成提出挑战;

3.网络沟通滋长了叛逆的性格;

4.网络沟通造成信任危机和道德沦丧;

5.过分依赖网络沟通导致网络交际成瘾。

第8章(P217思考题1、3、5)

1、简述人际关系的特点?

P198

⑴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⑵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⑶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使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联合情感;

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2、简述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P202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⑴定向阶段。

此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在这个阶段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

⑵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

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

⑶情感交流阶段。

此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

⑷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3、简述亲密关系的特点?

P207

⑴相互依赖,双方可以持久的彼此影响,全身心地关注对方。

⑵共同活动,亲密关系的双方来往频繁,他们喜欢经常在一起。

⑶自我与亲密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⑷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⑸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⑹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第九章(P242思考题1、2、3、4)

1.如何理解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

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启发?

P218

1.社会促进也称为社会助长,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的在场而引起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实验发现,他人在场或者在群体性活动中,会明显促进人们的活动效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证明,在群体条件的刺激下,对于某些任务的完成,比个体独自作业时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奥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

2.社会干扰也称为社会抑制,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的在场而引起的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

奥尔波特实验发现,个体在从事活动时,他人在场有时候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有时却妨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如在写文章或演算复杂的习题,或者是学习一些新东西的时候,他人在场往往容易分心,令人感到拘束或烦躁。

所谓“怯场”现象,也是由于他人在场而降低个体活动效率的一种表现。

2.如何理解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如何发生的?

P223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