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2文档格式.docx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2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施工部署
2.1施工组织机构
在该工程施工中,按照ISO9002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公司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监督检查组织机构,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工程处、项目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技术工程师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
项目组织机构见图
(1)
图
(1)项目组织机构图
2.2劳动力安排
保证创优目标和进度计划的实现,施工过程中选用能打硬仗优秀队伍进行施工。
劳动力人数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工程量和工程特点,结合单位积累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配置。
土方开挖阶段,配置10人的土方开挖专业队。
基础、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配置60人的土建专业队施工,屋面防水等由专业防水队5人施工,装饰装修期间配置约60人的装饰装修专业队伍施工;
安装施工配置专业队,预留预埋期间配置2人,安装期间配置4人。
2.3施工程序安排
本工程施工程序按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的顺序进行施工。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主体抢进度,装修控细部,施工前抓组织和落实,施工中抓协调和配合,施工后抓保护和清理。
基础阶段:
测量放线→基坑槽开挖→机械清坑槽底→验槽→垫层→支模→绑扎基础和框架柱钢筋→浇筑条基砼→砌基础墙→浇筑基础框架柱砼→地圈梁模板→浇筑地圈梁→回填土→室内管沟→上部房心回填土。
结构层:
定位放线→复核→柱、梁、板砼浇筑→养护→上层放线→内外墙分步砌筑→中间结构验收。
外装修:
屋面保温防水→外墙抹灰、刷乳胶漆→水落管安装→拆井架、补砌进料口墙体并补抹灰、刷涂料→内外管线交接→散水台阶。
内装修:
放设各层标高线→立门窗口→楼、地面垫层→水泥楼地面→顶棚修整、打底→内墙面抹灰→门窗安装及装修木活→油漆、涂料→修整。
2.4主要施工机具安排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1、1台QTZ-25塔吊。
2、搅拌机二台,750升,现场混凝土搅拌。
3、快速井架二台,主要用于混凝土垂直运输,以及砖砌体、装饰材料和安装材料、建筑垃圾的垂直运输。
见表
(2)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塔吊
QTZ-25
台
2
推土机
115马力
3
自卸车
15T
4
打夯机
-
5
混凝土搅拌机
ZJ-750
6
砂浆搅拌机
7
混凝土平板振动器
8
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
电焊机
11
钢筋切割机
13
钢筋对焊机
15
台式电锯
16
压刨
17
砂轮机
18
高速井架
19
手动电锯
表
(2)机械设备表
2.5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为90天。
为保证快速高节奏地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公司抽调人力、机械和物资全力以赴,协调管理好分包单位的施工,确保施工工期的如期实现。
本工程各施工阶段控制工期如下:
网络计划图见附录。
1、施工准备3天;
2、基础工程为25天;
3、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工期为30天;
4、楼面计划工期为20天;
5、装饰工程计划工期为10天;
6、水电工程计划工期为85天;
7、收尾工程计划工期为5天;
2.6施工工艺流程
总体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流程:
装饰施工流程:
第三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1现场出入口及道路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场地的西一侧布置了一个大门,并且设置警卫室,为材料以及人员的主要入口,场内道路为水泥砂浆地面。
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录2
3.2垂直、水平运输机械设置
(1)塔吊
考虑到本工程工实际情况,拟投入1台塔吊。
在基础施工前期,把塔吊定位并做好塔吊基础工作,待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后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即可投入使用。
在基础、主体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所有钢筋、模板的大型材料、部分砼、屋面装修材料均采用塔吊运输完成。
(2)施工电梯
根据各单元的施工进度,在各单元主体二层开始施工时,安排布置施工电梯,以满足砌体及装饰跟进主体施工的需要。
整个工程拟布置1个施工电梯。
(3)砼泵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拟采用2台地泵,砼浇筑大部分采用固定泵泵送完成,部分采用塔吊、井架及人工配合完成。
3.3施工场地及施工临设的安排
(1)施工场地
1、施工围墙:
砌筑砖围墙大门,其它采用彩钢板围档,大门前布设五牌一图。
2、施工道路:
自材料大门到钢筋房共15m长,回填土上铺200mm厚碎石路基,辗压找坡后,上浇200mm厚的C25砼路面,路面宽4m,表面设置伸缩缝,供施工车辆通行。
3、施工场地
利用空地作为施工场地。
(2)施工临建设施
现场办公室、食堂、厕所用彩钢板搭设;
配电室和仓库也设置在施工场地内,用红砖砌筑,石棉瓦屋盖,水泥砂浆地面。
在各施工区内设置吸烟室及消防器材。
3.4原材料及加工场地的布置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招标文件中对平面布置的要求及实际现场的场地情况;
对现场材料堆场、加工场布置作如下布置。
1、本工程在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设置钢筋堆场、钢筋加工场、模板堆场及加工场等。
2、阶段,在施工现场布置砂浆集中搅拌场2个,装饰材料拟不统一堆放,采用分散堆入,堆放在井架附近,以方便上料。
3.5施工用水、用电管理
(1)施工用水
本工程项目施工用水包括:
砂浆搅拌、砼养护、砌筑、抹灰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等,拟从原厂房自来水管接入,采用Ф50主干管接入现场。
再变管径接入用水地点。
施工楼层供水采用加压供水,拟在一层砌筑20m3的蓄水池,用2"
管径150m扬程的高压水泵,供水到施工层作为结构施工用水;
建筑物顶层再设置钢制水箱蓄水,供砌筑、抹灰用水。
在每层设两个34"
阀门,用两路胶皮管送水到施工操作面。
(2)现场排污
砼泵车的清洗、搅拌系统的污水、运输车辆的清洗排污等污水排放,分别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向甲方指定的城市污水管井。
(3)施工用电计算
施工用电动机额定功率=480KW
电焊机额定功率=280KW
现场需提供额定容量为600KVA的变压器。
(4)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
该施工现场用电电源由甲方提供,施工区内现场设置配电室。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采用电缆埋地或电缆架空及穿管敷设至各施工用电部位,配电箱引出三路电源,一路是机械设备用电;
一路至楼层各施工作业面及已完成的楼面;
一路是生活用电。
为确保施工用电安全,现场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供电,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配电室设专人值班,值班人员的值班制度按供电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现场由专职电工操作、维修,杜绝私拉乱接的现象,各用电设备及机具使用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的原则,所有配电箱采用建设部推荐之产品,均落实防雨、防砸措施。
漏电保护满足三级保护,由专职人员按有关规定定时检验漏电保护装置,严禁在未查明故障点前恢复送电;
电梯口及楼梯口用电设置36伏的低压变压器供照明使用。
现场用电由该工程电气工长统一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各项资料及现场用电情况,确保施工用电正常、安全。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基础工程
基础施工阶段的主要工序为:
测量放线→基坑槽开挖→人工清坑槽、清底→验槽→C10垫层→支模→绑扎基础和构造柱钢筋→浇筑基础砼→砌基础墙→浇筑基础构造柱砼→基础梁模板→浇筑地圈梁→回填土→室内管沟→上部房心回填土。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勘测报告,现场地下水位正常,故施工前不考虑井点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认真学习审查图纸及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熟悉了解现场土层分层、地下水位及土层潜水情况。
2.查勘施工现场,了解掌握现场地上、地下障碍分布情况,周边房屋、市政管道、地下电缆等分布情况,提前处理不利因素,为土方开挖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3.作好现场土方运输道路,积极同交通、市政、环卫、环保等部门联系,确保交通安全、环境卫生。
作好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4.2定位与测量
针对以上工程,我方项目部拟投入以下测量工具。
详见表
(2)
器具名称
规格
全站仪
GTS—701
水准仪
AT-G1
电子经纬仪
DT—110L
激光垂准仪
PL—1J
万能检测尺
2米
托线板
2000×
150×
12
方格网
塞尺
深度、角度、直尺
各4
望远镜、反光镜
钢卷尺
5m30m50m
2035
焊缝量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的平面放样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
(1)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
①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平面控制网点上进行平面投测。
②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③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利用控制网点直接向施工层投测。
④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2)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
①首层平面放线直接依据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从首层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
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天顶法,投点仪器选用天顶垂准仪。
在控制点上方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
在控制点正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
仪器从0°
、90°
、180°
、270°
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笔定出这4个点。
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
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
②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
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2″全站仪二测回)及边长量距(精度l20000)。
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ΔS≤±
2.0MM,角度较差Δβ≤±
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则记录不作归化;
若边长较差±
2.0≤ΔS≤3.0mm,角度较差±
12″≤Δβ≤±
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
若边长较差ΔS>±
3.1mm,Δβ>±
24″,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测量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轴线定位、标高控制点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毁坏,在施工期间,按分部分项施工要求进行定期复核检查,确认施工轴线、标高这一基本要素的准确性。
轴线控制点、总标高控制点以及定位放线的测设必须经过书面认可。
各工序操作人员以轴线为依据,测量误差不得超过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指标。
测量成果必须附有书面记录,原始记录由项目工程师统一保管,分期交由资料员存档。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会同设计单位进行,观测工作定人、定尺、定机、定期进行。
测量时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以减少气候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4.3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20厚胶合板,钢木混合支撑。
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钢管背杠。
(1)框架柱模板安装
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找平→定位组装柱模→涂刷脱模剂→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轴线垂直度→固定柱模→预检封堵清扫口。
2、先弹出柱的轴线及四周边线。
3、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
4、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除各柱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偏斜。
5、柱脚应预留清扫口,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米。
6、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及对拉螺栓。
7、柱模板的安装必须待钢筋检查无问题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封模,封模前必须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施工时要留出梁口位置(或砼只浇到梁底),紧固夹具间距不大于500,柱模安装时在下部留设清除口,待模板内垃圾清除干净后再封模。
(2)构造柱模板安装
先砌墙体,然后施工构造柱。
构造柱两侧墙体应按设计要求沿柱高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外伸段至边柱边缘并在一条垂线上。
砌筑时,按设计要求埋设柱墙拉结钢筋。
一般做法为:
沿墙高500mm处设2Ф6钢筋,钢筋两端弯钩,一端埋入墙体灰缝1000㎜,另一端伸入构造柱内200㎜,与构造钢筋绑扎连接。
砖墙砌筑完工,然后绑扎构造柱钢筋,继而支模浇筑构造柱砼。
(3)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4、梁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4)楼面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mm,大龙骨间距为mm,小龙骨间距为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
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
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较大截面混凝土柱,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4)模板的拆除
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
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
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3、跨度≤8.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
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4.4钢筋工程
4.3.1施工准备
1、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原材料,并严格按部位、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摆放,不得混淆。
2、加强钢筋的进场控制,所有加工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且必须进行复试(包括三方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配料。
钢筋复试按照每次进场钢筋中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批试件包括拉伸和弯曲试验各2组。
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用在正式工程上。
3、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堆放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出的钢筋区内,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标识牌注明:
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进货日期、标识人,不得混淆。
4、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5、钢筋半成品要分楼号、分部位、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4.3.2钢筋施工
(1)钢筋的连接方式
1、柱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或机械连接,梁、板采用搭接电弧焊、闪光对焊、绑扎连接。
2、钢筋连接前先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及料牌,并对班组作好技术交底。
3、钢筋连接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设计要求与操作程序施工,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4、钢筋锚固长度、钢筋的保护层、钢筋接头位置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2)钢筋绑扎
①柱钢筋
按照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主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用扳手连接柱子立筋。
柱筋按要求设置后,在其底板上口增设一道限位箍,保证柱钢筋的定位。
柱筋上口设置一钢筋定位卡,保证柱筋位置准确。
当柱有变截面时,截面宽度之差与此处梁高ba≤16时,柱竖筋可弯折,否则柱筋要搭接绑扎,钢筋搭接长度为其最小锚固长度+梁高,并且柱钢筋垂直于墙面。
下层柱钢筋上伸至梁柱接头处,弯折长度不小于10d;
上层钢筋下伸向入柱中,弯折长度不小于6d。
柱纵向钢筋接头位置,柱纵向总同截面受力钢筋的接头数不宜多于总根数的50%。
柱第一道插筋离楼板距离为≥500,且≥6(。
柱箍筋绑扎,严格按箍筋钢筋下料及加工尺寸,加工时保证弯钩平行,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弯折135°
;
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箍筋弯折直径为4d。
箍筋接头错开设置。
在立好的柱子主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弯钩叠合处要沿柱子主筋交错布置绑扎。
箍筋加密区,柱箍筋加密区采用框架柱全高加密。
柱箍筋加密应与梁筋绑扎同时进行。
附加钢筋,对于构件所有开洞处,均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强处理。
②圈梁钢筋
一般采用预制圈梁钢筋骨架,然后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后支模板。
也可现场绑扎,后支模板。
一般采用硬架支模方法。
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问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
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
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③板筋绑扎
先清理板上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摆放受力主筋及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及预留孔等施工配合安装。
板筋绑扎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周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负弯距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板筋绑扎完毕,在钢筋下面垫好15mm厚砂浆垫块,纵横间距1.5m。
当楼板钢筋为双层双向通长设置时,板内下铁:
短跨方向布置在下,长跨方向布置在上;
现浇板上铁:
短跨方向布置在上,长跨方向布置在下。
楼板钢筋的搭接位置为上层钢筋在跨中13处,下层钢筋在支座处。
多跨连续板的底筋、面筋亦可在上述范围以外搭接,但应控制同一断面内搭接数≤25%总根数。
各板负筋沿板支座全长布置,阴角部位按设计要求双向负筋必须重叠成网格状;
阳角部位需附加放射筋或上铁局部加长。
分布筋相互搭接或与同向受力筋搭接。
为保证板的上部钢筋有效高度和位置,在双层配筋之间设置Φ马凳筋,用来控制上、下筋的间距。
保护层厚度,板底分布筋适当位置在纵横筋结点处采用砂浆垫块的办法来控制。
施工用通道支撑不得支于板钢筋上,施工人员亦不得在已安装好的板分布筋上行走。
附加钢筋两端均应伸入梁或承重墙内250mm。
板内埋设管线时,所铺设管线应放在板底筋之上和板上部钢筋之下,且管线的混凝土保护层宜≥25mm。
当管线顶部无负筋时,须在板顶设置防裂筋φ4-φ-200,且管线两侧的长度均不少于250mm。
④楼梯钢筋
在楼板段底模上画出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都要绑扎,休息平台处,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后,待踏步板吊帮支好后,再绑踏步钢筋。
然后钢筋绑扎通过验收之后浇筑混凝土。
4.3.3钢筋堆放、保护和清理
1、钢筋堆放时,下部用木方垫起,以免受雨水浸泡。
为避免淋到雨水生锈,采用彩条布遮盖。
钢筋使用前,检查钢筋是否生锈,生锈的钢筋做除锈处理,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
2、浇筑砼时,竖向钢筋会受砼浆的污染,因此,在砼浇筑完毕后,及时用湿布将竖向钢筋上的水泥浆擦掉,保证砼对钢筋的握裹力。
3、板钢筋绑扎完成后,为防止操作人员踩踏变形(尤其是负弯矩钢筋),采用马蹬并铺设跳板作成通道。
4.5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以混凝土泵车浇筑。
下达任务单时,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或工期)。
交接班搭接要求,连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下起下达。
(1)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