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7096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摘要:

大禹治水传说相关叙事由区域性的传说不断向全国性的传说扩展,后又逐渐与各地文化结合,发展为各地不同的地方传说。

早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域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春秋战国后扩展至全国,秦汉时期发展为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

魏晋以后,治水传说逐渐与民间信仰结合,形成地方传说。

自唐至清,大禹治水传说在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又经历了儒家学者的考证,最终在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和学者话语的三重作用下发展为遍及全国又带有地方特色的传说体系。

关键词:

大禹治水;

传说;

历史地域化;

演变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5261(20xx)03-0001-02

顾颉刚认为:

“战国、秦、汉之间,造成了两个大偶像:

种族的偶像是黄帝,疆域的偶像是禹。

”[1]156大禹作为治水的重要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与中华土地特定关系的纽带,并且随着中华版图的变迁不断发挥着影响力。

传说中禹曾疏导了长江和黄河中流通不畅的水道,在西、北、东、南各凿河渠使壅滞的洪水通向入海河流。

但是,依现在的眼光来看,传说时代人类能够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有限,大禹的这些功绩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人力完成的。

实际上大禹治水的传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流布过程,记录了中国疆域开拓和沿革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敢于和恶劣自然环境相抗争的英雄的崇奉和尊敬。

一、传说中治水范围的扩大

先秦时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由黄河上中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扩展,后又向南方的长江流域扩展。

这与先秦时期全国地理的开发是基本一致的,反映的正是大禹传说由旧地区向新开拓地区不

收稿日期:

20xx-06-12

作者简介:

孙国江(1983―),男,河北廊坊人,讲师,博士。

·

孙国江:

断传播的过程。

有关大禹治水、甸山的传说,最早的记载应属遂公盨铭文中所称述的“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但这里只是泛指,并未明言大禹治水的具体途径和经过。

到了《诗经》中,已详细述及大禹治水、甸山的地点。

《诗经·

小雅·

信南山》称: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南山即今终南山,其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大雅·

文王有声》又称: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丰水源出今陕西西安西南秦岭,东北流与渭水合,注入黄河。

韩奕》有: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

”梁山在今河北固安县附近。

从时间上来看,《信南山》与《文王有声》都是周代流传的史事和祭祀歌谣,且所称颂的都是周王朝建立之前祖先们的功绩。

两首诗中所记大禹甸山的地点都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即周族的发源地,可见大禹治水传说本是流传于该地的一个地方性传说。

《韩奕》是颂韩侯的颂歌,与前两首相比应形成较晚,其中所记大禹甸山之处则较前两首偏向于东。

由此可见,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春秋以前应是由周王朝发源地的渭水流域向东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传播的。

春秋末期,较早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路径的典籍当属《墨子》。

《墨子·

兼爱》记载:

“古者禹治天下。

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

北为防原、泒,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东方漏之陆,防孟诸之泽,洒为九浍,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

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

”[2]325根据毕沅和孙诒让等人的考证,西河在今山西、陕西之界;

渔窦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附近;

渠、孙、皇之水即汧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入渭河;

泒,即雁门泒水,《说文·

水部》谓:

“泒水,起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

后之邸即昭余祁,在今山西太原附近;

嘑池即虖沱河,在今山西;

底柱在今山西平陆县附近;

孟诸即明都,在今河南商丘附近。

根据这些地理位置进行推算,《墨子》所说的大禹治水的主要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上中游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

《墨子》所记大禹治水传说中的这些地区,每条支流泽薮都交代得很清楚,可见这些地区是当时大禹传说的主要流传地。

同时,这些地区也正是周王朝及其主要的诸侯国活动的区域,与《诗经》中所载大禹甸山的传说相联系,可知大禹传说随周王朝的活动而在这些地区广为流传。

与黄河流域的详细叙述不同,大禹在江、汉、淮、汝等广大水域治水的事迹却在《墨子》中被一笔带过,可见由于当时这些地区尚

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

未得到开发,大禹传说也未在这些地区产生影响,因而墨子也无法详述大禹治水的情况。

到了战国中期,《孟子·

滕文公》中两次提到大禹治水的传说:

“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食也。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虽然《孟子》中记述大禹治水路径的文字较为简略,但通过与《墨子》中的文字进行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孟子》已经将黄河流域的治水情况与淮河、长江流域的治水相并列,不再重此而轻彼,且其主要区域扩大到全国,不再集中在周王室及其主要诸侯国的活动范围。

这是由于在孟子所处的时期,南方经过楚和吴、越的开发,疆土已经扩展到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因此孟子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大禹治水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种变化并非孟子一人的观点,在与《孟子》同时期或稍晚的《庄子》中也称:

“昔禹之堙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

”庄子同样认为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布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各个地方。

更为重要的一则材料见于上博楚简的《容成氏》篇中:

“禹亲执耒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徐州始可

处。

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競州、莒州始可处也。

禹乃通蒌与汤,东注之海,于是乎蓏州始可处也。

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处也。

禹乃通伊、洛,并瀍、涧,东注之河,于是乎豫州始可处也。

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雍州始可处也。

禹乃从汉以南为名谷五百,从汉以北为名谷五百。

”[3]263《容成氏》为战国中晚期的材料,其中所述大禹治水路径尤其详细,可作为此时期大禹治水传说演变的一个重要文本。

从所述的地理位置来看,《容成氏》对于大禹在黄河流域的治水仅提到“陂明都之泽”一事,而《墨子》中被一笔带过的江、淮、河、汉等水系在这里得到了详细叙述。

由此可见,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开荒拓土,许多在春秋时期人烟罕至的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尤其是淮河和长江流域,此时已成为诸侯国活动的重要区域。

随着新地区的开发,大禹传说也传播到这些地方,因此治水的传说不断得到扩展,新的治水区域不断被加入叙述中并得以详细化。

汉代,随着全国的统一,全国的疆域空前扩大,南北的交流大大加强。

在西汉初期所记载的大禹传说中,这种南北的融合与交流也被体现出来。

贾谊《新书·

修政语上》载:

“大禹……登河而道之九牧,凿江而

道之九路,洒五湖而定东海,民劳矣而弗苦者,功成而利于民也。

”[4]361陆贾《新语·

道基》中也同样强调了大禹治水功业的普遍性:

“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

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

”[5]13在贾谊、陆贾等人的认识中,大禹的功绩不仅仅限于凿龙门、通伊阙,也不再仅仅是疏导黄河、长江,而是疏通了通向江、河的大大小小的支流,从而使全国的水路得以畅通。

汉初学者叙述中大禹治水范围的扩大显然与汉代地理版图的扩张和水利设施的开发有关,同时也是儒家学者尊崇大禹的一种体现。

同时,成书于先秦秦汉间的《禹贡》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路程、所经山川的地理名物以及所制定的九州物产和贡赋。

汉代中期以后,《禹贡》作为儒家经典,其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被奉为“古今地理志之祖”,并逐渐成为后世讨论大禹治水路径的首要依据。

《史记·

夏本纪》大禹治水部分即录载了《禹贡》的主要内容,后世学者论及大禹治水经过也皆以《禹贡》所记为最终依据。

至此,在官方话语和学者话语的主导下,大禹治水传说发展成为一个遍及全国的传说体系,并形成了以《禹贡》为核心的传说框架。

二、地方传说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权的衰落和地方势力的长期割据,大禹治水传说的相关叙事出现了官方叙述与民间叙述相结合的倾向。

民间叙述的兴起使得大禹治水的传说与当时的地理文化重新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大禹治水传说的地域化和历史化进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大量当时流传的大禹治水故事,是我们了解南北朝前后大禹治水传说基本面貌的重要材料依据。

《水经注·

江水》记载:

“大江又东,左得侯台水口,江浦也。

大江右得龙穴水口,江浦右迆也。

北对虎洲。

又洲北有龙巢,地名也。

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舟人五色无主,禹笑曰:

‘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

生,性也;

死,命也。

何忧龙哉?

’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

”[6]802《水经注·

沔水》记禹于太湖治水的情况:

“太湖之东,吴国西十八里,有岞山。

俗说此山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进近吴。

又东及西南有两小山,皆有石如卷笮,俗云禹所用牵山也。

”[6]685“虎洲”、“龙巢”之名显然出于民间传说,而禹移山的传说应更是来源于民间神话,由此可见当时民间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十分普遍,以至于《水经注》将其作为史事加以记载。

同时,《水经注》中还记载了大量的禹迹和禹庙的分布情况。

《水经注·

颖水》称:

“颍水自堨东,迳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6]513《水经注·

沘水》称:

“淠水又西北迳马亨城西,又西北迳六安县故城西。

县,故皋陶国也。

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

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

楚人谓冢为琴矣。

”[6]748《水经注·

河水》记载:

“又东北迳大夏县故城南。

《地理志》王莽之顺夏。

《晋书地道记》曰:

县有禹庙,禹所出也。

”[6]47这些遍及各地的禹迹成为民间信仰和奉祀大禹的基础。

《水经注》中还记载了各地民间流传的大禹信仰,《水经注·

沫水》曰:

“沫水出广柔徼外,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

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佑之也。

[6]827由于大禹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使得信仰大禹成为当时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影响了一地一方的习俗。

到了隋唐时期,大禹治水的诸情节已经与不同地区的山水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唐代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文的发达,唐代的文人也经常在登山临水的时候歌颂大禹治水的功绩,如王绩《登龙门祭禹文》等。

这种带有地域化特征的祭祀和凭吊大禹以及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诗文在唐代及后来都带有普遍性,显

示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与各地的文化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随着唐代建国以后经济的复苏,许多魏晋南北朝时期荒废损毁的禹庙和大禹遗迹得到重新修葺,对于大禹的祭祀和歌颂也受到唐代统治者的重视。

陆贽曾奉皇帝之命祭祀大禹庙,对大禹表达了极高的敬意,并且希望大禹能够降福于民,抑制水旱灾害。

这显示出大禹传说在地域化的基础上又逐渐成为一种信仰。

这种对于大禹的神化更促进了普通百姓对于大禹的尊奉。

发展到后来,以至于有水旱处人们就会修建大禹庙以赈灾。

《隋唐嘉话》记载:

“狄内史仁杰,始为江南安抚使,以周赧王、楚王项羽、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吴夫概王、春申君、赵佗、马援、吴桓王等神庙七百余所,有害于人,悉除之。

惟夏禹、吴太伯、季札、伍胥四庙存焉。

”[7]40从狄仁杰对于吴地民间祭祀的整顿来看,当时民间盛行祭祀大禹的习俗。

狄仁杰将吴地七百余种民间信仰中的俗神尽皆除去,仅余下官方承认的四位有德之人,而大禹位列四人之首,可见以狄仁杰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对于大禹的敬仰之情,也表现出官方与民间对大禹传说态度的一致性。

民间大禹祭祀的盛行也说明随着大禹传说的日趋深入人心,大禹已经逐渐由一位官方树立的封建帝王典范转变为带有民间信仰性质的神明,

篇三: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的传说

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大汶口文化,其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就已流传3000多年。

20xx年《大禹治水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倚泰岱,南襟曲阜,东部有重峦叠障的神童山,中部是活野平畴,西与水泊梁山相望。

孔子唱叹的“逝者如斯夫”的大汶河,横亘东西,穿越县境,境内有数十条汶河支流,经纬交织。

经考证西周时期,遂国便位于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它的国都现为白马庙村,国都西有一山,至今仍叫遂山。

与《史记〃禹贡》及《诗经〃大雅》中的有关大禹治水的记载相印证,将大禹治水的传说定位于3000多年前。

以禹王庙为核心,在周边20公里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从旧石器时代至春秋的文化遗址60余处,其中有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前张庄文化遗址、云山店遗址、大官庄遗址、黄家庵文化遗址、沈西皋遗址,最重要的是距禹王庙20公里的大汶口文化(堡头类型)文化遗址。

堡头文化遗址出土的1800余件陶器、骨器、玉器及生产用的簇矢、标、梭、渔钩、铲、镰、斧又佐证着从大禹始,中华先民就从大山走向平原,由狩猎逐渐

向原始农业过度,由穴居到向阳而居的半穴房屋集群定居,并发生了贫富分化,夏禹作为夏始祖的史实是十分可信的,也从大背景上印证着“大禹是宁阳人”的论断是有充足的文化背景支持的。

宁阳境内有关大禹及其治水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西周中期遂公盨铭文,其后《诗经〃大雅》、《史记〃禹贡》均有记载,宁阳县志(公元1743年)中亦有反映。

除正史外,禹王庙、禹王坟、村名、地名、宁阳八景中也有反映。

其中有西汉时期的古村落禹颓村(今白马庙村);

被现存最早的明万历三十四年编撰的《宁阳县志》中列为明代宁阳八景之一的“铁牛镇海”,是传说大禹治水时留下镇海眼,绝水患的堌堆山景观;

以及为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在大汶河南岸创建的距今年代不祥,占地25亩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庙,庙内十一株千年古柏参天蔽日,形如华盖,其中一株传说为大禹化身的古柏树,胸径达1.52米,号称“齐鲁第一柏”,似乎向人们传递着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信息,述说着禹王庙悠长的历史。

现在,人们在宁阳禹王庙的周围发现了多处与大禹治水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并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标本,进一步印证了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

特别是20xx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在香港收购的西周中期青铜礼器“遂公盨”,进一步确定了宁阳应为大禹治水的古史传说发源地的霸主地位,它的发现对于中国古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由此证明大禹治水的古史传说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在

今天的宁阳及其大汶河沿岸广为流传。

几千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久传不衰,家喻户晓,人们至今传颂着许多大禹治水的故事、诗词及歌谣,妇幼皆知的《禹王台的来历》、《筷子的传说》、《建立禹王庙的传说》、《“禹碑洪诸”传说》、《威镇水妖之庙的传说》、《大禹定属相的传说》、《大禹“夫妻树”的传说》、《“虬枝歧柏”的传说》、《禹攻云山传说》、《白马庙里祀禹父的传说》等十余个传说,有些已编入《宁阳县志》、《宁阳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籍。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

“大荒之中,有山名巧涂之山。

青水穷焉。

有云雨之山,禹攻云雨”。

宁阳西北8公里有高近百丈的云山,山下群众传言:

该山是当年禹疏蜀(伏)山湖积石而成。

清咸丰元年(1851)《宁阳县志山川》记:

“上有洞,出云辄雨,相传为禹攻云雨所致。

八景云山烟雨即此”。

又传云山西北有海眼,禹将“东海流波山”上的“东海夔牛”点化到此,让这位“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声如雷、闻五万里”的夔牛镇住了海眼,消除了水患。

宁阳明万历十四年第一部县志将其“铁牛镇海胜景”,列为宁阳八景之一。

在禹王庙大门前,并排屹立着两棵巨柏,树干笔直劲挺,极具凌霄之势,树冠的枝梢盘旋生长,形成天骄形的树顶,向东南斜伸的枝条象高昂的凤头,西北树枝如展开的凤尾,人们都把这树冠叫做“凤凰架”,西侧的一株略低于东柏,树冠翁郁,尤如淑女,有趣的是这株柏向东斜长,有偎夫之怀之蕴,传说当年大禹治理汶水,积劳成疾,病死在汶水之

滨,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把他葬在禹王庙的这个位臵。

不久,在埋葬大禹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翠柏,以示大禹死后镇守汶水。

大禹由于常年在外治水,他的妻子非常想念他,便化作一只凤凰来找他,正巧落在大禹化身的这株柏树枝上,当得知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不在人世间后,心中十分悲痛,哀鸣不止,猛然间嘎然而止,又紧接着一头栽到树下,离开了人间。

人们就把凤凰葬在这株树的西边,过了几天,葬凤凰的地方又长出了一株新柏树,人们纷纷议论说:

大禹夫妻活着不能团聚,死后化作夫妻树、连理树,永不分离。

像这样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

有关大禹出生地,大禹治水定九州、大禹为政以德、大禹铸铁牛镇海眼止水患、大禹教民众用筷子、禹王庙、宁阳八景禹碑虹诸、白马庙历史上曾名禹颓村、禹王庙里夫妻柏、大禹死后葬逐山等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遍布大江南北,故事内容十分丰富,极具地域特色,涉及大禹多个侧面。

这些故事多数流传于宁阳县伏山、鹤山、茅庄等乡镇,有的传至附近各县。

宁阳境内的逐公铭文、禹王庙、禹王像、禹碑等都有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的大雅、史记的禹贡,清宁阳县志,宁阳县民间文学三集成,宁阳县地名志,大约1万余字,中央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齐鲁晚报、泰安文物曾刊载专文。

有些传说记载与史实相合,尤其是遂公盨铭文,充分表

明30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具有较高的史实研究价值。

大禹治水的传说,弘扬勤劳勇敢、为政以德、公而忘私、不畏艰险、战天斗地、救国救民的民族精神,主题高跋,影响远大,教化功能明显,使宁阳和周边地区形成了淳厚和谐的民风,有很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大禹治水的传说,历史史实与神话传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些故事美丽动人,传说大于史实,神奇夸张,富于想象,充满了浪漫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艺术性;

诗词歌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上口,流传面广,影响广泛,是该地区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因此大禹治水的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关大禹治水故事口头传说部分,能够讲述的人、了解详情的人越来越少,在宁阳故事发源地的人群中,有的老年人略知一二,大部分年青人则一无所知,有些故事在民间已失传,只保留在文献记载中,有的记载非常简略,已失去了口头文学的原貌,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濒临失传。

针对这种现状,市、县两级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已着手对这一遗产进行了有序挖掘、保护。

搜集整理所有的关于大禹治水的史料,将民间传说和现有的史料及地名进行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