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693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可规范文件CNASCL11与CNASCL1120XXWord下载.docx

4.1.5d)

实验室应有针对检测人员保持独立性的政策,如不应承担样品更改的责任。

/

删除

2

4.3.1

3

4.3.2

4

4.4.1

6

4.6

对电气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校准服务、标准服务、样品运输服务、检测设施设备维护服务等。

7

4.13.2

记录控制程序应包含离开固定设施、场所或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工作的记录。

技术记录应包括样品修改的过程、状态及相应检测结果。

8

5.2.1

实验室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电气检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注:

实验室人员相关要求可参考CNAS-CL52的5.2.1条款。

内容变更

9

5.2.2

内部培训管理程序应包含离开固定设施、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工作的人员。

实验室应制定培训计划使从事电气领域检测人员了解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检测中会出现的电击、热危险、燃烧、辐射等对人身构成威胁。

10

5.2.3

对离开固定设施、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工作的人员也应受到足够的监督。

11

5.3.1

根据认可的分领域及项目的检测项目的特性和所要求的测量精度,还应对设施和环境条件采取措施,以防止因环境的原因导致检测结果无效或对检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这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应具备各种适当的接地措施并予以维护,到所有分支的公共接地总线,如果需要,应提供到每个电气仪器或设备的地。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电磁辐射敏感,应安装适当的电磁屏蔽、吸收、接地、隔离或滤波之类设施并予以监控和维护;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声频敏感,应安装适当的声频屏蔽、消音或隔离之类设施;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静电敏感,应安装适当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地板、接地设施以及其他防静电用品。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气候环境敏感或有特殊要求,例如湿度,大气压力等,则应有满足特殊要求的特殊环境设施或措施。

实验室应配备的足够的电源容量,并确保试验电源特性,如电压额定值、频率额定值、电压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谐波畸变等,符合检测规范要求或保证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预计的范围内。

如检测标准和检测规范中没有明确,则电压应保持在额定电压的+/-3%,频率应保持在额定频率的+/-2%,总谐波畸变不大于5%。

实验室的空调电源、检测工作电源、照明电源应由独立电路供应。

实验室的面积应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应为工作设备和所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和仪器保留存储空间,应有足够的空间给需要数目的测试人员和管理人员。

实验室的检测操作区域应提供充分照明,照明度应不低于250lux。

高压下检测设备,应按电压等级提供有充分的安全保护的房间或封闭区域和安全距离,在进行升压操作时应有2人操作。

a)根据电气领域的检测项目的特性和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实验室应对影响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以防止因环境的原因导致检测结果无效或对检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应具备适当的接地措施并予以维护,如果需要,应提供到每个电气仪器或设备的接地端子;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电磁辐射敏感,应安装适当的电磁屏蔽、吸收、接地、隔离或滤波之类设施并予以监控和维护;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声频敏感,应安装适当的声频屏蔽、消音或隔离之类设施;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静电敏感,应安装适当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地板、接地设施以及其他防静电用品。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气候环境敏感或有特殊要求,例如湿度,大气压力等,则应有满足特殊要求的特殊环境设施或措施。

—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机械振动和冲击敏感,应保持与振动和冲击源的有效隔离。

b)实验室应配备的足够的电源容量,并确保试验电源特性,如电压额定值、频率额定值、电压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谐波畸变等,符合检测规范要求或保证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预计的范围内。

c)实验室的检测工作电源应由独立电路供应,并应与空调电源、照明电源分开。

d)实验室的面积应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应为工作设备和所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和仪器保留存储空间,应有足够的空间给需要数目的测试人员和管理人员。

e)实验室的检测操作区域应提供充分照明,照明度应不低于250lux。

f)高压下检测设备,应按电压等级提供有充分的安全保护的房间或封闭区域和安全距离,在进行升压操作时至少应有2人在场,1人操作,1人监督和保护。

12

5.3.5

5.3.5为确保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对于高压试验区域,有潜在爆炸或高能射线泄漏等危险的区域应有安全隔离措施,并给出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

对于从事激光光学测量的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光学暗室,应为测量人员配备激光防护眼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光安全防护的培训。

火焰燃烧试验用的气体应与试验区隔离。

试验中高速旋转的试验样品应施加防护罩。

如果检测项目产生对工作人员有害的气体,试验区域应有排风措施,如高温下检测材料,应在适当建造的提供充分排气以分散易燃废气如有毒气体和消除刺

激性气体等的测试箱内进行。

如果检测项目产生过高的噪声,试验区域应有消音措施或提供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

实验室的故障项目试验区应设置安全隔离区和配备足够的灭火措施。

实验室应具备紧急出口并有明确的标识。

为确保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a)对于高压试验区域,有潜在爆炸或高能射线泄漏等危险的区域应有安全隔离措施,并给出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

b)对于从事高压类试验的实验室,应为检测人员配备劳动保护产品(例如安全胶鞋等)并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

夜间高压试验时,应配备监控装置或有专门人员进行安全巡查。

c)对于从事激光光学测量的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光学暗室,应为测量人员配备激光防护眼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光安全防护的培训。

d)火焰燃烧试验用的气体应与试验区有效隔离。

e)如果检测项目产生对工作人员有害的气体,试验区域应有排风措施。

f)如果检测项目使用化学类消耗品,应对其有妥善的保管、存放、废弃的方法和程序。

g)带电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具有效的绝缘措施。

h)如果检测项目产生过高的噪声,试验区域应有消音措施或提供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

i)实验室的故障项目试验区应设置安全隔离区和配备足够的灭火措施。

j)实验室应具备紧急出口并有明确的标识。

k)试验中高速旋转的试验样品应施加防护罩。

13

5.4.1

实验室制订的标准实施文件在标准换版或修订后应该及时重新评审和确认。

14

5.4.6.2

检测实验室对定量检测结果应有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程序,并应有能力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检测实验室对定量检测结果应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并应有能力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注1:

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电气实验室需更多的关注由检测方法和人员带来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

注2:

对于电气领域的无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定性类检测项目,实验室需更加关注以下几点:

a)环境条件满足要求;

b)设备的状态满足要求;

c)人员熟悉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标准方法要求进行操作。

新增

15

5.4.7.2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数据采集时,应对其硬件和软件进行确认并保存确认记录。

如这些硬件和软件是实验室内部开发的,还应保存开发过程的技术记录。

实验室应有措施防止此类软件被非授权者随意修改。

16

5.5.1

实验室应具备检测标准规定的主要项目的所有设备。

电气实验室应具备申请认可的检测标准规定的主要项目的设备,包括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应按照相应检测标准或规范中的指标要求进行采购或自制,并在确保其完全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指标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

如果辅助设备的参数指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显著影响,该设备应进行校准。

17

5.6.1

实验室应确认校准结果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18

5.8

任何为使样品通过检测的修改(包括电子硬件和软件修改、样品工作状态的调整等)都应记录。

更改的样品也应有唯一性标识。

原样品和更改的样品的提交日期应分别记录。

19

5.9

实验室应对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频率、实施内容、方式、责任人、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

针对电气领域尚未开展能力验证或基于检测性质无法开展实验室比对的检测项目,实验室应专门针对此类项目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以满足质量保证的要求。

20

5.10

当实验室专门针对之前报告中的检测不合格的电气项目/参数进行复测并单独出具报告时,应在复测报告中标明原报告的唯一性信息(例如报告编号等),并确认针对复测的不合格项目/参数的样品整改不会对已测并合格的其他电气项目/参数造成影响。

当实验室使用客户提供的维持样品工作的支持设备或附件进行电气测试时,应对这些设备或附件进行确认以保证其电气参数不会对样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并应将这些设备或附件的重要信息(例如名称、型号、编号等)列入检测报告中。

填表说明:

(1)请用下划线标注修订内容与原条款的不同之处;

(2)请于备注中注明“新增”、“删减”或“内容变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